专利名称:多转子吊扇的转速控制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速控制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以控制多转子吊扇公转转速及转向并保持多转子吊扇系统稳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准日渐提高,对于可作为家中装饰及风拂散热工具的吊扇器材的要求也相对提高,而吊扇器材中以可自行产生公转的多转子吊扇为一般消费者所青睐,目前常见的多转子吊扇十分多样化,但是,是否可以配合使用者的需要而变化其公转的转速及转向,而改变其风力流动的方向便成为消费者最为重视特色。
如图1所示,常见的多转子吊扇主要由座体10及二风扇组11所构成,其中座体10藉由主轴12而定位于顶面预定处,且主轴12上枢设有旋转中圈13,旋转中圈13位于座体10内且其上配设有传导电力组14及旋转制动组15;二风扇组11分别藉由横杆组111而定位于旋转中圈13外侧,据此,透过传导电力组14使座体10外侧的风扇组11保持电力的导通而产生自旋,再藉由风扇组11因自旋所产生的作用力使旋转中圈13于主轴12上枢转即产生公转,让使用者享受旋转中圈13公转时,风扇组11所产生的公转风拂,达到良好舒适的风拂散热效果与使用者所需要的变化风力,但是,若配合实际使用情形,其中仍存有需立即改善的缺陷旋转中圈13的公转转速透过旋转制动组15所限制,且藉由旋转制动组15的减速齿轮151与齿轮152相互啮合,及减速齿轮151受弹簧153推迫压抵于摩擦件154,而使旋转中圈13公转转速限定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是以,虽然常见多转子吊扇得以限定其公转的转速,但因其在运作时会产生自然公转的扭力,风速越大,其产生公转扭力越大,而旋转制动组15因仅能产生固定的阻力,只能针对特定风速而设计,风速一旦改变,公转扭力亦随之改变,此时所设计的固定减速阻力即无法产生稳定公转的效果,在高风速时会有公转过快而致失控,反之在低风速时,因公转扭力无法克服齿轮阻力而致无法产生公转的情形。
如图2所示是另一常见的多转子吊扇,其主要藉由伺服马达16及传动组17来操控多转子吊扇公转速度,由于伺服马达16内部的齿轮组的杠杆效应将高转速低扭力转换成低转速高扭力的输出,此输出的高扭力因此得以主导公转速度因其扭力远大于自然公转所产生的扭力而不受自然公转扭力的影响,而传动组17的设计有以两个齿轮171、172分别固设于伺服马达16输出轴161及多转子吊扇的主轴12,并藉由两个齿轮171、172的相互啮合来产生连动的效果,惟该项由齿轮171、172直接啮合的方式会有产生杂音和震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自由改变多转子吊扇的转速及转向、并能有效地避免两组齿轮直接接触时产生杂音和震动现象的多转子吊扇之转速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转子吊扇的转速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马达、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其中控制马达具有传动轴,固设于多转子吊扇的旋转中圈;第一皮带轮固设于多转子吊扇的主轴;第二皮带轮固设于控制马达的传动轴;皮带套设于第一皮带轮及第二皮带轮的外侧,以供动力之传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多转子吊扇的转速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藉由控制马达及皮带轮传动组,而得以依所需改变多转子吊扇的转速及转向并避免两组齿轮直接接触此系统运作时产生不必要的杂音和震动现象,以保持多转子吊扇系统运转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多转子吊扇产品的竞争力。
图1是常用多转子吊扇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另一常用多转子吊扇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0) 座体(11) 风扇组(111) 横杆组 (12) 主轴(13) 旋转中圈(14) 传导电力组(15) 旋转制动组 (151) 减速齿轮(152) 齿轮(153) 弹簧(154) 摩擦件 (16) 伺服马达(161) 输出轴 (17) 传动组(171) 齿轮(172) 齿轮(20) 主轴(21) 吊头(22) 上罩(23) 下罩(30) 旋转中圈(31) 枢接部(32) 轴承(33) 穿孔(40) 风扇组 (41) 横杆组(50) 传导电力组 (51) 碳刷座
(52) 碳刷铜环(60) 控制马达 (61) 传动轴(71) 第一皮带轮 (711) 固定部(712) 环凹部(72) 第二皮带轮 (721) 固定部(722) 环凹部(80) 皮带(90) 轴承座 (91) 底部(92) 锁设部 (93) 轴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转子吊扇的转速控制装置组设于多转子吊扇内,多转子吊扇包含有主轴20、旋转中圈30、二风扇组40、传导电力组50,而转速控制装置由控制马达60、第一皮带轮71、第二皮带轮72及皮带80所组配而成,其中主轴20的上端组设有吊头21,以供定位于顶面预定处,且于吊头21上组设有上罩22,而于主轴20下端组设有下罩23;旋转中圈30的中央处成型有枢接部31,且于枢接部31组设有轴承32,而邻近枢接部31开设有穿孔33,旋转中圈30藉由枢接部31而枢设于主轴20近下端处,且位于上、下罩22、23之间;二风扇组40分别藉由横杆组41而组装于旋转中圈30外侧处;传导电力组50由碳刷座51及碳刷铜环52所构成,其中碳刷座51固设于旋转中圈30的上端面,而碳刷铜环52套设定位于主轴20上,且与碳刷座51接触,使二风扇组40保持电力的导通;控制马达60具有传动轴61,固设于旋转中圈30的上端面,且其传动轴61穿过旋转中圈30的穿孔33而凸伸于旋转中圈30的下端面;第一皮带轮71具有固定部711,及与固定部711紧邻成型死亡环凹部712,环凹部712的环底面成型有齿,第一皮带轮71藉由固定部711而套设定位于主轴20近下端处,且位于旋转中圈30下端面;第二皮带轮72具有固定部721,及与固定部721紧邻成型的环凹部722,环凹部722的环底面成型有齿,第二皮带轮72藉由固定部721而套设定位于控制马达60的传动轴61,且第二皮带轮72环凹部722与第一皮带轮71环凹部712位于相同的水平面;皮带80的内环面成型有齿,其套设于第一皮带轮71及第二皮带轮72的环凹部711、721,而与第一皮带轮71及第二皮带轮72外侧相互啮合,以供动力之传动;另外,于旋转中圈30的下端面锁设轴承座90,轴承座90具有圆盘状的底部91,及于底部91周侧向上成型的二锁设部92,且二锁设部92之间具有一距离,于底部91组设有轴承93,轴承93可供主轴20穿置,而轴承座90可遮蔽第一皮带轮71,且二锁设部92之间的距离可供皮带80作动无阻。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及其功效。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了让使用者由旋转中圈30公转时享受风扇组40所产生的公转风拂外,更可控制控制马达60,使其传动轴61带动第二皮带轮72转动,而由于控制马达60固设于旋转中圈30而视为一体,第一皮带轮71固设于主轴20上而视为一体,因此,受控制马达60带动的第二皮带轮72则藉由皮带80及第一皮带轮71的啮合传动,使旋转中圈30在主轴20上枢转,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可依使用者的需求而控制控制马达60的动作藉以改变多转子吊扇的公转转速,控制公转转速的快慢,另外,也可控制控制马达60传动轴61的转向,而改变多转子吊扇公转的转向,同时因第一皮带轮71和第二皮带轮72非直接接触使多转子吊扇系统运作时可避免不必要的杂音和震动现象,是以,本实用新型使其风力流动的方向得以依使用者之所需而改变并保持吊扇系统运转时的稳定性,藉以提升多转子吊扇产品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皮带套设于第一皮带轮及第二皮带轮的环凹部与之相互啮合,因此,可藉由环凹部的上、下端面而得以限定皮带的位置,使皮带的作动得以顺畅,且不易与第一皮带轮及第二皮带轮相互脱离。
权利要求1.一种多转子吊扇的转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马达、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其中控制马达具有传动轴,固设于多转子吊扇的旋转中圈;第一皮带轮固设于多转子吊扇的主轴;第二皮带轮固设于控制马达的传动轴;皮带套设于第一皮带轮及第二皮带轮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速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马达固设于多转子吊扇旋转中圈的上端面,而其传动轴凸伸于旋转中圈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速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皮带轮固设于多转子吊扇主轴的下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速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皮带以其内环面与第一、二皮带轮外侧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速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旋转中圈的下端面锁设轴承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转子吊扇的转速控制装置,该转速控制装置组设于多转子吊扇内,主要由控制马达、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及皮带所组配而成,其中控制马达具有传动轴,固设于多转子吊扇之旋转中圈;第一皮带轮固设于多转子吊扇的主轴;第二皮带轮固设于控制马达的传动轴;皮带套设于第一皮带轮及第二皮带轮的外侧,以供动力之传动。本实用新型能依使用者之所需改变多转子吊扇公转的转速及转向,并保持吊扇系统运转时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F04D27/00GK2692386SQ20042001985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30日
发明者陈家德 申请人:陈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