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型鼓风机组件的空气出口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42819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大型鼓风机组件的空气出口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鼓风机组件的空气出口装置,该空气出口装置包括一具有与该风机组件的叶轮的压力侧流体连通的上游内端部与一个用于和一输送管连接的下游外端部的出口管元件、一与该出口管元件同轴布置的、具有一个与出口管元件的内端部基本上对齐的内端部和一个下游外端部的总体上为圆柱形的内管元件,该内管元件由一关闭装置关闭。
背景技术
在用于发电站、流化床系统、隧道等的大型鼓风机组件中,驱动叶轮的马达功率为700kW或更高,因此该鼓风机组件的效率至关重要。由于流体的速度和压力增加更大型鼓风机组件的开发/发展对不同部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在高的速度和压力下处理气体的上述类型的所有空气出口装置正是如此,其中在内管元件的端部的涡流和再循环流对效率具有严重的负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的效率,即实现减少压力损失以及一较为均匀的速度分布,的空气出口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出口装置的特征在于内管元件具有一个在下游方向伸出出口管元件的下游外端部的开口下游端。
该开口下游端的作用是再循环流和/或涡流或多或少地包含在该内管元件的开口端中,使得再循环流和/或涡流仅在一有限的程度上干扰流动,甚至还可能对流动产生积极影响。另外还获得对流动的改善,因此与已知的结构相比较,在空气出口后一个较短的距离内就使速度分布平滑成一个理想的分布。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该空气出口装置的特征在于,内管元件的伸出下游端在出口管元件的下游外端部和所述伸出端的下游端之间的长度在0.25D至1.5D的范围内,优选为大约1·D,其中D是内管元件的直径。在研究伸出部的不同长度的影响时发现通过调整这些长度可获得良好的结果,因为假定地认为直到在该空气出口装置的出口之后的一定距离流动才变得稳定。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空气出口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元件包括一个基体部分和一个延伸管元件。这意味着现有技术的一普通空气出口装置可以在原有的内管元件的下游端改型安装一端部开口的伸出管元件。这样,可以非常容易并经济地提高一空气出口的效率。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空气出口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元件的关闭装置设置在该内管元件的内端和一与出口管元件下游外端部对齐的位置之间。该关闭装置的作用是关闭该内管以使得回流不会通过该内管。该关闭装置可以设置在该内管元件的内端和一与出口管元件下游外端部对齐的位置之间任意位置。
空气出口装置的一具体类型是一散流器,其目的在于使空气或废气流从一对应于该鼓风机的尺寸的流动面积至一对应于后继通道的较大横截面积时膨胀。随着流动面积扩大,流动减速并且压力增加。这表明流体是抵抗一不利的压力梯度而流动,并因此在该散流器中或其后存在比其它空气出口装置中更高的流体分离和/或流体再循环的风险,这会对鼓风机组件的效率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已知的散流器中,再循环流和涡流在内管的端部产生,而这会对流体产生有害的影响。该再循环流和涡流会引起流动变化(速度分布的变化),而该变化直至到达该散流器后面的一长的距离后才会被平滑,并在最坏的情况下这种变化会由于流体中的冲击波导致不需要的损失。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空气出口装置是一具有在下游方向具有稍微扩散的壁的出口管元件的散流器。在散流器中本发明的优点比在其它空气出口装置中更大,因为流体是抵抗一不利的压力梯度而流动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空气出口装置是一具有在下游方向具有会聚的壁的出口管元件的喷管。
附图简介下面将结合


本发明,其中图1是一大型鼓风机组件的局部剖切端视图;图2是一现有技术的散流器/送风口的横截面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2的散流器后面的流动和速度分布;图4是一根据本发明的散流器的剖视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4的散流器后面的流动和速度分布;图6是根据图4的散流器的透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鼓风机组件2包括一具有空气入口的吸气箱7、和叶轮4和一散流器1。该叶轮4由一通过一穿过该吸气箱7延伸的轴9与该叶轮4相连的马达8驱动。一穿过该吸气箱7的管式体部10包含该轴9、主轴承11和任何其它装置。一种流体例如流至一发电站的空气或一发电站排放的废烟气通过该叶轮4沿箭头A所示方向被吸入吸气箱7中,吸气箱7使得从入口到叶轮4的流动方向发生变化。带有叶片的叶轮4由连接至马达8的轴9转动,而该叶片本身又使流体的压力升高。如上所述,轴9在管式体部10中穿过该吸气箱7,该管式体部10还可以保持有用于轴9的主轴承11、用于密封空气的管道、以及该鼓风机的功能、监控或控制所用到的或所需要的设备。这意味着管式体部10的尺寸通常很大,例如,对于一个具有在叶片末端处直径为3200mm的叶轮4,该管式体部10的直径可能为1600mm。
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散流器具有一总体上圆柱形的内管元件5和渐扩的外壁,该内管元件5在该散流器1的每一端部通过多个隔离件12与该外壁连接。该散流器1通常在设置于其下游端的一个凸缘13处与一个输送管连接,并且在该散流器1和该输送管之间的界面处,流体流会经历一个突然的面积增加。该内管元件5在其下游端由一个壁形式的大致与凸缘13对齐定位的关闭装置6关闭。如图3所示,流体流在内管元件5的下游端分流,并且在该管端部的下游立即形成一再循环流。因为该再循环流将主流沿径向向外推,该再循环流引起有效几何形状(effective geometry)的变化,并还在主流和再循环流之间的界面上降低了主流的速度。
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的散流器101安装有一个从外管元件103伸出至连接凸缘113之外的一个内管元件105,其中在连接凸缘113处该散流器101与一个未示出的输送管连接。伸出至外管元件103的外端部之外的的下游端的长度可以根据流速、流体和该散流器101的尺寸选择,但通常在0.25D至1.5D的范围内,优选为大约1·D,其中D是内管元件105的直径。
通过该办法,可以提高散流器101的效率,根据本发明的散流器101的出口处的改善的速度分布的示意图在图5中示出。如图所示,再循环流部分地包含在内管元件105的中空端部中,因此大大降低了再循环流对主流的影响。
一种实施具有这些特征的内管元件的有利方法是在已知的内管元件的下游端安装一延伸管元件116。
图6可以当作根据本发明的散流器101的更为示意性的视图。如图所示,内管元件105包括两部分,即一个基体元件115和一个延伸管元件116,因此关闭元件106相对于延伸管元件116的端部靠后设置,而该延伸管元件116本身又从外管元件103中伸出。同样,内管元件115通过多个隔离件112与该外管元件103连接,一个输送管可以在凸缘113处与散流器101连接。
只要该内管元件的端部是开口的,该内管元件的关闭元件106可以设置在沿该内管元件的长度的任何位置。然而,该关闭元件优选地设置在一个与该外管元件的下游外端部对齐的位置或其上游处。
该内管元件的关闭元件106可以为任何适当的形式,例如一壁、块、隔板、板等。
延伸管元件116优选地为圆柱状,但可以稍微地呈圆锥形。
在附图中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一散流器的使用应是非限制性的,因为本发明还可以提高其它空气出口装置的效率,例如具有一带有圆柱形、非扩散状壁的出口管的空气出口。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大型鼓风机组件(2)的空气出口装置(1,101),包括一具有与该风机组件(2)的叶轮(4)的压力侧流体连通的上游内端部与一个用于和一输送管连接的下游外端部的出口管元件(3,103);一与该出口管元件(3,103)同轴布置并具有一个与出口管元件(3,103)的内端部基本上对齐的内端部和一个下游外端部的总体上圆柱形的内管元件(5,105,115),该内管元件(5,105,115)由一关闭装置(6,106)关闭,其特征在于,该内管元件(5,105,115)具有一个在下游方向伸出出口管元件(3,103)的下游外端部的开口下游端(114,116)。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空气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元件(5,105,115)的伸出下游端(114,116)在出口管元件(3,103)的下游外端部和所述伸出端(114,116)的下游端之间的长度在0.25D至1.5D的范围内,优选为大约1·D,其中D是内管元件(5,105)的直径。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空气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元件(5,105)包括一个基体部分(115)和一个延伸管元件(116)。
4.一种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的空气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元件(5,105,115)的关闭装置(6,106)设置在该内管元件(5,105,115)的内端和一与出口管元件(3,103)下游外端部对齐的位置之间。
5.一种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的空气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一具有在下游方向具有稍微扩散的壁的出口管元件(3,103)的散流器。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空气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出口装置是一具有在下游方向具有稍微会聚的壁的出口管元件(3,103)的喷管。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大型鼓风机组件的空气出口装置(101),它包括一具有与该风机组件叶轮的压力侧流体连通的上游内端部与一个用于和一输送管连接的下游外端部的出口管元件(103)、一与该出口管元件(103)共轴布置的、具有一个与出口管元件(103)的内端部基本上对齐的内端部和一个下游外端部的总体上圆柱形的内管元件(105),该内管元件(105)由一关闭装置(106)关闭。该内管元件(105)具有一个在下游方向伸出出口管元件(103)的下游外端部的开口下游端(114),从而实现减少压力损失以及一更均匀的速度分布。
文档编号F04D29/66GK1511233SQ01823330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6日
发明者E·延森, E 延森 申请人:豪登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