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投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吸式投料装置,其包括:外管、喷嘴和单向阀,外管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外管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口,进料口的外侧连接有控制进料口开闭的球阀;喷嘴自外管的一端插入外管内,喷嘴呈缩径状,喷嘴的喷口位于进料口的下方;单向阀包括导流喉管和堵塞球,导流喉管自外管的另一端插入外管内,导流喉管的插入端与喷嘴的喷口之间具有间隙形成负压腔,导流喉管的具有轴向贯通的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为朝向喷嘴一侧直径小于背向喷嘴一侧直径的扩径段,堵塞球能移动的封堵于扩径段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吸式投料装置既能够解决混料不均、粉尘飞扬、工作效率低、易发生卡泵、腐蚀机械部件等问题,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专利说明】
自吸式投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吸式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油水井工艺措施中,固体粉料通过液体携带向井内栗送是暂堵、投球、调剖等工艺措施中最常见的工艺。
[0003]在现有技术中,投料方式多采用直接投料法,即将固相物料本身直接加入到反应罐中,并使用搅拌设备将固相物料与液体进行混合后经水泥车栗注入井,这样的投料方式虽然简单,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4]1、直接投料的方式使得固相物料很容易产生物料的结块,造成固相物料与液体混合不均匀;
[0005]2、直接投料的方式使得固相物料很容易出现的粉尘飞扬,飞扬的粉尘会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0006]3、固相物料的种类不同,有些固相物料易出现卡栗的问题,有些固相物料具有腐蚀性易腐蚀机械部件,若采用直接投料的方式,则不能够采用水泥车栗注,需用特种设备栗注,从而增加了栗注成本;
[0007]4、封堵漏失层位后要停栗更换井口装置才能进行冲砂施工,使得现场堵漏、冲砂等作业施工无法连续进行,工作效率低,且易发生砂卡事故。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44197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油井冲砂暂堵用负压投球器,该油井冲砂暂堵用负压投球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9]1、由于阀体与操作手柄之间未设置固定轴销,故而在现场应用时控制手柄必须垂直下压才能打开阀板,但是根据常人的操作习惯,很容易直接下压操作手柄的端部,这样不仅阀板不会动作且会直接导致手柄弯曲,阀板无法开启,工具失效;
[0010]2、若打开阀板,在负压的作用下,阀板的开度不易由操作人员把控,若操作人员把控,则需一直控制手柄垂直下压的力度,操作不便;
[0011]3、由于阀板通过销轴连接,活动范围较大,在投料时遇有粘性物质时物料会吸附在阀板表面,因阀体与阀板仅靠机械接触密封,吸附的物料会将阀板垫起,故密封不可靠,当停栗或井内压力突然上窜大于栗压时,会有井液或气体喷出,导致该油井冲砂暂堵用负压投球器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解决混料不均、粉尘飞扬、工作效率低、易发生卡栗、腐蚀机械部件等问题,又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自吸式投料装置。
[001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吸式投料装置,其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外管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外侧连接有控制所述进料口开闭的球阀;喷嘴,所述喷嘴自所述外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外管内,且所述喷嘴呈缩径状,所述喷嘴的喷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导流喉管和能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导流喉管内的堵塞球,所述导流喉管自所述外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外管内,且所述导流喉管的插入端与所述喷嘴的喷口之间具有间隙形成负压腔,所述导流喉管具有轴向贯通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为朝向所述喷嘴一侧直径小于背向所述喷嘴一侧直径的扩径段,所述堵塞球能移动的封堵于所述扩径段内。
[0014]如上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中,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朝向所述喷嘴一侧的等径段和背向所述喷嘴一侧的所述扩径段。
[0015]如上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中,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朝向所述喷嘴一侧的所述扩径段和背向所述喷嘴一侧的等径段。
[0016]如上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中,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所述扩径段和位于所述扩径段两侧的等径段。
[0017]如上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中,所述喷嘴的喷口面积小于所述导流喉管的进液端口面积。
[0018]如上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中,所述喷嘴朝向所述导流喉管一侧的外表面设有环槽,所述外管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环槽卡接配合的环状凸缘,通过所述环槽与所述环状凸缘的卡接配合限制所述喷嘴朝向所述导流喉管移动;所述喷嘴背向所述导流喉管一端抵接有喷嘴压帽,所述喷嘴压帽与所述外管相卡接,通过所述喷嘴压帽限制所述喷嘴背向所述导流喉管移动。
[0019]如上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中,所述外管的一侧旋接有用于连接栗车的栗车短接。
[0020]如上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中,所述外管背向所述喷嘴的一侧的内表面设有环状卡槽,所述导流喉管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环状卡槽卡接配合的环状卡筋,通过所述环状卡槽与所述环状卡筋的卡接配合限制所述导流喉管朝向所述喷嘴移动;所述外管的另一侧旋接有用于连接采油树套管的套管短接,所述导流喉管背向所述喷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套管短接内,所述套管短接的旋入端的端面顶抵于所述环状凸起上。
[0021]如上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中,所述球阀外侧密封连接进料漏斗,所述球阀通过进料管与所述进料口相连接,通过所述球阀的开闭控制所述进料管的开闭,通过所述进料管的开闭控制所述进料口的开闭。
[0022]如上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中,所述喷嘴的外表面与所述外管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喷嘴密封圈;所述导流喉管的外表面与所述外管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导流喉管密封圈。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吸式投料装置,施工用剂勿需经过栗车,利用文丘里原理,使负压腔内呈负压状态,固相物料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外管内,使得固相物料在外管内与液体能够充分混合且分散均匀,这样,既能够解决混料不均、粉尘飞扬等问题,又能够在仅采用栗车栗水的前提下,避免发生卡栗、腐蚀柱塞等事故,并且实现了堵漏、冲砂的连续施工,提高了暂堵、投球、调剖等工艺的实施效率;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导流喉管的插入端与喷嘴的喷口之间具有间隙形成负压腔,流体在流经缩颈状的喷嘴后流速增大,使得负压腔内的气体在流体的高流速影响下迅速流出呈现负压状态,从而使得自吸式投料装置在液体排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产生较大的负压效果;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吸式投料装置,通过设置球阀,既有效地保证了进料口处的密封性能,又使得进料口的开启和关闭简单方便;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吸式投料装置,通过设置单向阀,有效避免了在停栗或井内压力突然上窜大于栗压时,井液或气体喷出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自吸式投料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8]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2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吸式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是图1所示的自吸式投料装置中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是图1所示的自吸式投料装置中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图1所示的自吸式投料装置中导流喉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导流喉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导流喉管的又一种结构不意图。
[0035]附图标号说明:
[0036]1-外管;11-进料口 ; 12-环状凸缘;13-环状卡槽;2_球阀;3_喷嘴;31_环槽;32-喷嘴密封圈;33-喷嘴密封圈容置槽;4-单向阀;41-导流喉管;411-扩径段;412-等径段;413-环状卡筋;414-导流喉管密封圈;415-导流喉管密封圈容置槽;42-堵塞球;5-负压腔;6-喷嘴压帽;7-栗车短接;8-套管短接;9-进料漏斗;10-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吸式投料装置,其包括:外管1、喷嘴3和单向阀4,外管I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外管I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口 11,进料口 11开设在外管I的中部,进料口 11的外侧连接有控制进料口 11开闭的球阀2,其中,球阀2的结构为已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投料时,打开球阀2,此时,球阀2内的通道与进料口 11连通,固相物料能够经球阀2内的通道、进料口 11进入外管I内,在投料结束时,关闭球阀2,此时,球阀2内的通道关闭,固相物料不能进入外管I,从而实现了对进料口 11的良好密封;喷嘴3自外管I的一端插入外管I内,且喷嘴3呈缩径状,即喷嘴3的喷口端直径小于喷嘴3的进口端直径,喷嘴3的喷口位于进料口 11的下方;单向阀4包括导流喉管41和能移动的设置于导流喉管41内的堵塞球42,导流喉管41自外管I的另一端插入外管I内,且导流喉管41的插入端与喷嘴3的喷口之间具有间隙形成负压腔5,导流喉管41具有轴向贯通的导流通道,且导流通道的轴线与喷嘴3的轴线共线,导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为朝向喷嘴3—侧直径小于背向喷嘴3—侧直径的扩径段411,即背向喷嘴3的导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呈扩径状,堵塞球42在外力作用下能移动的封堵于扩径段411内。
[0039]具体的,在使用自吸式投料装置时,将外管I的一端与流体栗送机构相连通,外管I的另一端与井口相连通,在需要投料时,通过流体栗送机构向外管I内注入流体,随着流体栗送机构不断的向外管I内注入流体冲击导流喉管41内的堵塞球42,当流体压力大于井内压力及堵塞球42的封堵力时,堵塞球42在流体的推动作用下移动打开扩径段411,使流体穿过扩径段411进入井内,同时,由于进入外管I的流体在流经缩颈状的喷嘴3后流速增大,使得负压腔5内的气体在流体的高流速影响下流出呈现负压状态,从而使得自吸式投料装置在液体排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产生较大的负压效果,此时,打开球阀2使球阀2内的通道开启与进料口 11连通,将固相物料投入球阀2的通道内,固相物料负压作用下吸入外管I内并与流体充分混合后经导流喉管41流入井内;在投料结束时,关闭球阀2,固相物料无法通过球阀2内的通道进入外管I,即进料口 11通过球阀2的关闭而密封,同时,控制流体栗送机构停止向管内注入流体,此时,堵塞球42因失去了流体的推动作用力,在井内的压力作用下移动封堵扩径段411,以密封井口,从而避免了井内的液体或气体喷出,保证了自吸式投料装置的安全性。
[00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吸式投料装置,施工用剂勿需经过栗车,利用文丘里原理,使负压腔5内呈负压状态,固相物料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外管I内,使得固相物料在外管I内与液体能够充分混合且分散均匀,这样,既能够解决混料不均、粉尘飞扬等问题,又能够在仅采用栗车栗水的前提下,避免发生卡栗、腐蚀柱塞等事故,并且实现了堵漏、冲砂的连续施工,提高了暂堵、投球、调剖等工艺的实施效率,此外,球阀2的设置,既有效地保证了进料口 11处的密封性能,又使得进料口 11的开启和关闭简单方便;单向阀4的设置,有效避免了在停栗或井内压力突然上窜大于栗压时,井液或气体喷出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自吸式投料装置的安全性。
[0041]进一步,为了避免导流喉管41的进液端口阻挡经由喷嘴3增大流速的液体,影响负压腔5形成负压状态,如图1所示,设计喷嘴3的喷口面积小于导流喉管41的进液端口面积,以使得液体能够轻松地进入导流喉管41,负压腔5能够及时呈现负压状态,从而使得固相物料能够在负压作用下及时进入外管I内并与流体充分混合,进而有效的提升了自吸式投料装置的工作效率。
[0042]再进一步,为了确保自吸式投料装置的密封性,如图1所示,在喷嘴3的外表面与外管I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喷嘴密封圈32;在导流喉管41的外表面与外管I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导流喉管密封圈414,从而确保了混有固相物料的流体不会经喷嘴3的外表面与外管I的内表面之间的缝隙、以及导流喉管41的外表面与外管I的内表面之间的缝隙流出,既确保了自吸式投料装置的具有良好密封性,又能保证自吸式投料装置外部的清洁度。
[0043]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喷嘴3靠近喉管一侧的外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喷嘴密封圈容置槽33,喷嘴密封圈32容装于喷嘴密封圈容置槽33内,且喷嘴密封圈32的边缘伸出喷嘴密封圈容置槽33;如图4、图5和图6所不,在导流喉管41靠近喷嘴3—侧的外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导流喉管密封圈容置槽415,导流喉管密封圈414容装于导流喉管密封圈容置槽415内,且导流喉管密封圈414的边缘伸出导流喉管密封圈容置槽415。
[004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流通道包括朝向喷嘴3—侧的等径段412和背向喷嘴3—侧的扩径段411,在需要投料时,通过流体栗送机构向外管I内注入流体,随着流体栗送机构不断的向外管I内注入流体,流体经等径段412流向扩径段411,并不断冲击封堵扩径段411的堵塞球42,当流体压力大于井内压力及堵塞球42的封堵力时,堵塞球42在流体的推动作用下移动打开扩径段411,使流体穿过扩径段411进入井内。
[004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流通道包括朝向喷嘴3—侧的扩径段411和背向喷嘴3—侧的等径段412,在需要投料时,通过流体栗送机构向外管I内注入流体,随着流体栗送机构不断的向外管I内注入流体,流体不断冲击封堵扩径段411的堵塞球42,当流体压力大于井内压力及堵塞球42的封堵力时,堵塞球42在流体的推动作用下移动打开扩径段411,使流体穿过扩径段411经等径段412进入井内。
[0046]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导流通道包括扩径段411和位于扩径段411两侧的等径段412,在需要投料时,通过流体栗送机构向外管I内注入流体,随着流体栗送机构不断的向外管I内注入流体,流体经朝向喷嘴3—侧的等径段412流向扩径段411,并不断冲击封堵扩径段411的堵塞球42,当流体压力大于井内压力及堵塞球42的封堵力时,堵塞球42在流体的推动作用下移动打开扩径段411,使流体穿过扩径段411经背向喷嘴一侧的等径段412进入井内。
[004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流体栗送机构向外管I内注入高速流体时,喷嘴3在高速流体的冲击作用下移动遮挡进料口 11,影响固相物料进入外管I内的情况发生,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喷嘴3朝向导流喉管41 一侧的外表面设有环槽31,在外管I的内壁面上设有与环槽31卡接配合的环状凸缘12,通过环槽31与环状凸缘12的卡接配合限制喷嘴3朝向导流喉管41移动;同时,为了避免负压空腔5内的固相物料与流体混合后挤压喷嘴3,使喷嘴3朝向导流喉管41 一端移动,影响负压效果,在喷嘴3背向导流喉管41 一端抵接有喷嘴压帽6,喷嘴压帽6与外管I相卡接,通过喷嘴压帽6限制喷嘴3背向导流喉管41移动,从而确保了喷嘴3的喷口始终位于进料口 11的下方,进而确保了自吸式投料装置在流体排量较小时也能够产生较大负压效果。
[0048]进一步,为了便于自吸式投料装置与栗车相连通,如图1所示,在外管I的一侧旋接有用于连接栗车的栗车短接7,具体来说,在外管I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在栗车短接7的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旋接配合,栗车短接7与外管I相连接,旋接的方式简单方便,且栗车通过栗车短接7与外管I相连接,使得自吸式投料装置与栗车之间的连接简单方便,从而使得自吸式投料装置的安装及拆卸简单方便。
[004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导流喉管41随流体移动,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外管I背向喷嘴3的一侧的内表面设有环状卡槽13,导流喉管41的外表面设有与环状卡槽13卡接配合的环状卡筋413,通过环状卡槽13与环状卡筋413的卡接配合限制导流喉管41朝向喷嘴3移动;外管I的另一侧旋接有用于连接采油树套管的套管短接8,导流喉管41背向喷嘴3的一端延伸至套管短接8内,套管短接8的旋入端的端面顶抵于环状凸起上,SP通过环状卡槽13与环状卡筋413的卡接配合以及套管短接8限制导流喉管41的位置,从而使得在流体压力大于井内采油树套管的压力及堵塞球42的封堵力时,堵塞球42在流体的推动作用下移动打开扩径段411,混有固相物料的液体能够顺畅的流入井内采油树套管内。
[0050]进一步,为了使得固相物料的投入更加方便,在球阀2外侧密封连接进料漏斗9,球阀2通过进料管1与进料口 11相连接,即球阀2的进口连接有进料漏斗9,球阀2的出口连接有进料管10,固相物料置于进料漏斗9内,通过进料漏斗9进入球阀2内的通道,从而使得固相物料的投入简单方便,进料管1与进料口 11密封连通,通过球阀2的开闭控制进料管1的开闭,通过进料管10的开闭控制进料口 11的开闭,从而使得球阀2的安装变得简单方便。
[0051]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吸式投料装置的装配过程以及工作过程;
[0052]如图1所示,自吸式投料装置的进液侧装配为:将喷嘴密封圈32容装于喷嘴密封圈容置槽33内,在将喷嘴3自外管I的一端插入外管I内,并使环槽31与环状凸缘12卡接配合,然后将喷嘴压帽6自外管I的一端插入外管I内,并使喷嘴压帽6卡置于外管I内,此时,喷嘴3朝向外管I 一端的端面抵接在喷嘴压帽6的端面上,最后将栗车短接7旋接在外管I靠近喷嘴3的一侧即可;
[0053]自吸式投料装置的出液侧装配为:将导流喉管41自外管I的另一端插入外管I内,并使环状卡槽13与环状卡筋413卡接配合,然后将套管短接8套设于导流喉管41的外部并旋入外管I内,直至套管短接8的旋入端的端面顶抵于环状凸起上即可;
[0054]自吸式投料装置的进料装配为:将漏斗安装在球阀2的进口处,然后将球阀2安装在进料管10的一端,并使球阀2的出口与进料管10密封连通,最后将进料管10与外管I密封连接,并使进料管10与进料口 11相连通即可。
[0055]在使用自吸式投料装置时,将栗车短接7与流体栗送机构相连通,套管短接8与井内采油树套管相连通,在需要投料时,通过流体栗送机构向外管I内注入高速流体,随着流体栗送机构不断的向外管I内注入流体冲击导流喉管41内的堵塞球42,当流体压力大于井内压力及堵塞球42的封堵力时,堵塞球42在流体的推动作用下移动打开扩径段411,使流体穿过扩径段411进入井内,此时,由于流体在流经缩颈状的喷嘴3后流速增大,使得负压腔5内的气体在流体的高流速影响下流出,从而使得负压腔5内呈现负压状态,打开球阀2,使球阀2内的通道开启与进料口 11连通,并将固相物料投入球阀2的通道内,向进料漏斗9内投入固相物料,固相物料在负压腔5内的负压作用下吸入外管I内并与流体充分混合后经导流喉管41流入采油树套管,在投料结束时,关闭球阀2,固相物料无法通过球阀2内的通道进入外管I,即进料口 11通过球阀2的关闭实现密封,此时,使流体栗送机构停止向管内注入流体,由于堵塞球42失去了流体的推动作用力,在井内的压力作用下移动封堵扩径段411,密封采油树套管。
[005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吸式投料装置,施工用剂勿需经过栗车,利用文丘里原理,使负压腔内呈负压状态,固相物料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外管内,使得固相物料在外管内与液体能够充分混合且分散均匀,这样,既能够解决混料不均、粉尘飞扬等问题,又能够在仅采用栗车栗水的前提下,避免发生卡栗、腐蚀柱塞等事故,并且实现了堵漏、冲砂的连续施工,提高了暂堵、投球、调剖等工艺的实施效率;
[005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导流喉管的插入端与喷嘴的喷口之间具有间隙形成负压腔,流体在流经缩颈状的喷嘴后流速增大,使得负压腔内的气体在流体的高流速影响下迅速流出呈现负压状态,从而使得自吸式投料装置在液体排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产生较大的负压效果;
[005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吸式投料装置,通过设置球阀,既有效地保证了进料口处的密封性能,又使得进料口的开启和关闭简单方便;
[005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吸式投料装置,通过设置单向阀,有效避免了在停栗或井内压力突然上窜大于栗压时,井液或气体喷出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自吸式投料装置的安全性。
[00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主权项】
1.一种自吸式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式投料装置包括: 外管,所述外管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外管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外侧连接有控制所述进料口开闭的球阀; 喷嘴,所述喷嘴自所述外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外管内,且所述喷嘴呈缩径状,所述喷嘴的喷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导流喉管和能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导流喉管内的堵塞球,所述导流喉管自所述外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外管内,且所述导流喉管的插入端与所述喷嘴的喷口之间具有间隙形成负压腔,所述导流喉管具有轴向贯通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为朝向所述喷嘴一侧直径小于背向所述喷嘴一侧直径的扩径段,所述堵塞球能移动的封堵于所述扩径段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朝向所述喷嘴一侧的等径段和背向所述喷嘴一侧的所述扩径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朝向所述喷嘴一侧的所述扩径段和背向所述喷嘴一侧的等径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所述扩径段和位于所述扩径段两侧的等径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的喷口面积小于所述导流喉管的进液端口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朝向所述导流喉管一侧的外表面设有环槽,所述外管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环槽卡接配合的环状凸缘,通过所述环槽与所述环状凸缘的卡接配合限制所述喷嘴朝向所述导流喉管移动; 所述喷嘴背向所述导流喉管一端抵接有喷嘴压帽,所述喷嘴压帽与所述外管相卡接,通过所述喷嘴压帽限制所述喷嘴背向所述导流喉管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的一侧旋接有用于连接栗车的栗车短接。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背向所述喷嘴的一侧的内表面设有环状卡槽,所述导流喉管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环状卡槽卡接配合的环状卡筋,通过所述环状卡槽与所述环状卡筋的卡接配合限制所述导流喉管朝向所述喷嘴移动; 所述外管的另一侧旋接有用于连接采油树套管的套管短接,所述导流喉管背向所述喷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套管短接内,所述套管短接的旋入端的端面顶抵于所述环状凸起上。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阀外侧密封连接进料漏斗,所述球阀通过进料管与所述进料口相连接,通过所述球阀的开闭控制所述进料管的开闭,通过所述进料管的开闭控制所述进料口的开闭。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吸式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的外表面与所述外管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喷嘴密封圈; 所述导流喉管的外表面与所述外管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导流喉管密封圈。
【文档编号】E21B23/00GK205638346SQ201620321661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8日
【发明人】李峰, 徐爽, 周广安, 王宁辉, 刘畅, 黄武鸣, 周月慧, 宋星池, 王佳昊, 韩有祥, 魏友谊, 崔鸣, 董航, 张婉婷, 商雅欣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