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对于油田新区、老区部井采用在纸质地质图上,油藏专家根据经验在需要部井的地方按图钉进行部井。纸质地质图上按图钉的部井方法,无法利用多种井网形式自动部署井网;由于纸质图幅度大小有限,精确度较差;部署一个区块井网费时费力;不利于综合展示井网部署结果。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及装置,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油田新区、老区井网自动化部署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包括:步骤1,加载区块的底图;步骤2,校正地图坐标;步骤3,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步骤4,在部井区域内选择某种井网形式进行自动化井网部署;以及步骤5,对井网结果进行调整。
[0004]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5之后,保存部井方案,并输出图片便于展示结果。
[0005]对于老区部井,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还包括,在步骤I之后,加载老井,并进行编辑处理;以及对老井进行归位,并处理小层数据。
[0006]在步骤4中,井网形式包括五点、七点、方七点、九点、直线排状、交错排状,以及所有方式的反向法自动化部井。
[0007]在步骤5中,对井网结果进行的调整包括改变部井区域形状、移动部井区域、移动井、改变井别。
[0008]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包括加载底图模块、校正坐标模块、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模块、自动化部井模块和调整井网模块,该加载底图模块加载区块的底图,该校正坐标模块校正地图坐标,该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模块交互设置部井区域,该自动化部井模块连接于该加载底图模块,该校正坐标模块、该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模块和该调整井网模块,在部井区域内选择某种井网形式进行自动化井网部署,该调整井网模块连接于该自动化部井模块,对井网结果进行调整。
[0009]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还包括保存方案输出图片模块,该保存方案输出图片模块连接于该自动化部井模块,保存部井方案,并输出图片便于展示结果。
[0010]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还包括加载老井模块和老井归位模块,该加载老井模块连接于该老井归位模块,加载老井,并进行编辑处理,该老井归位模块连接于该自动化部井模块,对老井进行归位,并处理小层数据。
[0011]该自动化部井模块在部井区域内选择五点、七点、方七点、九点、直线排状、交错排状,以及所有方式的反向法自动化部井中的某种井网形式进行自动化井网部署。
[0012]该调整井网模块通过改变部井区域形状、移动部井区域、移动井、改变井别对井网结果进行调整。
[0013]本发明中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及装置,适用于油田新区、老区井网自动化部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井网部署自动化、井网部署方法多、井位置精度高、用户操作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6]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对于新区部井,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110,加载区块的底图。流程进入到步骤120。
[0017]在步骤120,校正地图坐标,一般根据已有井位置进行校正。流程进入到步骤130。
[0018]在步骤130,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流程进入到步骤140。
[0019]在步骤140,在部井区域内选择某种井网形式进行自动化井网部署。在一实施例中,包括五点、七点、方七点、九点、直线排状、交错排状,以及所有方式的反向法自动化部井。流程进入到步骤150。
[0020]在步骤150,对井网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已有经验进行调整。在一实施例中,包括改变部井区域形状、移动部井区域、移动井、改变井别。流程进入到步骤160。
[0021]在步骤160,保存部井方案便于二次使用,输出图片便于展示结果。流程结束。
[0022]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对于老区部井,该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110后,流程进入到步骤111。
[0023]在步骤111,加载老井,并进行编辑处理。流程进入到步骤112。
[0024]在步骤112,对老井进行归位,并处理小层数据。流程进入到步骤120。
[0025]图2为本发明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的结构图。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包括加载底图模块21,校正坐标模块22、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模块23、自动化部井模块24、调整井网模块25、保存方案输出图片模块26、加载老井模块27和老井归位模块28。加载底图模块21加载区块的底图。校正坐标模块22校正地图坐标,一般根据已有井位置进行校正。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模块23交互设置部井区域。自动化部井模块24连接于加载底图模块21,校正坐标模块22、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模块23、调整井网模块25和保存方案输出图片模块26,在部井区域内选择某种井网形式进行自动化井网部署,包括五点、七点、方七点、九点、直线排状、交错排状,以及所有方式的反向法自动化部井。调整井网模块25对井网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已有经验进行调整,包括改变部井区域形状、移动部井区域、移动井、改变井另O。保存方案输出图片模块26保存部井方案便于二次使用,输出图片便于展示结果。加载老井模块27连接于老井归位模块28,加载老井,并进行编辑处理。老井归位模块28连接于自动化部井模块24,对老井进行归位,并处理小层数据。
【主权项】
1.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包括: 步骤1,加载区块的底图; 步骤2,校正地图坐标; 步骤3,交互设置部井区域; 步骤4,在部井区域内选择某种井网形式进行自动化井网部署;以及 步骤5,对井网结果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还包括,在步骤5之后,保存部井方案便于查看及后续编辑,并输出多图片成果便于展示多层的井网部署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老区部井,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还包括,在步骤I之后,加载老井,并对其井别、坐标等属性进行编辑处理;以及对老井进行归位,形成、编辑小层数据,并根据小层设置所有井的归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井网形式包括五点、七点、方七点、九点、直线排状、交错排状,以及所有方式的反向法自动化部井,井距以及根据井网密度计算井距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对井网结果进行的调整包括改变部井方法、重新设置井距、改变部井区域形状、移动部井区域、移动井、改变井别、添加井、删除井,及依据改变重新部署井网。
6.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包括加载底图模块、校正坐标模块、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模块、自动化部井模块和调整井网模块; 该加载底图模块加载区块的底图;该校正坐标模块校正地图坐标;该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模块交互设置部井区域;该自动化部井模块连接于该加载底图模块、该校正坐标模块、该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模块和该调整井网模块,在部井区域内选择某种井网形式进行自动化井网部署;该调整井网模块连接于该自动化部井模块,对井网结果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还包括保存方案输出图片模块,该保存方案输出图片模块连接于该自动化部井模块,保存部井方案便于查看及后续编辑,并输出多图片成果便于展示多层的井网部署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还包括加载老井模块和老井归位模块,该加载老井模块连接于该老井归位模块,加载老井,并对其井别、坐标等属性进行编辑处理,该老井归位模块连接于该自动化部井模块,对老井进行归位,形成、编辑小层数据,并根据小层设置所有井的归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载底图模块,加载多种格式的区块底图或构造图,对底图进行缩放、平移以多角度查看部井过程及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模块交互设置部井区域,鼠标点击绘制任意形状部井区域,鼠标选中移动部井区域,拖曳节点改变部井区域形状和大小。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化部井模块可以交互选择五点、七点、方七点、九点、直线排状、交错排状、及其反向法等部井方法,在设定的部井区域内进行自动化井网部署,包括自动计算井别、井位置、形成井网;部井区域改变后,根据部井区域自动调整井网;交互设置井距或井网密度,并以此自动部井。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井网模块通过改变部井方法、重新设置井距、改变部井区域形状、移动部井区域、移动井、改变井别、添加井、删除井对井网结果进行地动计算调整。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及装置,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包括:步骤1,加载区块的底图;步骤2,校正地图坐标;步骤3,交互设置部井区域;步骤4,在部井区域内选择某种井网形式进行自动化井网部署;以及步骤5,对井网结果进行调整。该油田井网自动化部署方法及装置具有井网部署自动化、井网部署方法多、井位置精度高、用户操作简单等优点。
【IPC分类】E21B43-30
【公开号】CN104747161
【申请号】CN201310725327
【发明人】卞法敏, 李春雷, 杨河山, 曹裕民, 刘建涛, 冯金忠, 刘建, 赵蕾, 姜兴兴, 李强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