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体及其构成的挡墙、拦挡坝、河堤、排导槽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工序简单、质量易控制、结构牢固、不需要其它外购材料配合使用、不受其他外界条件影响,安装拆除简单、可重复利用的挡墙以及在抢险救灾应急工程中具有更明显优势,现场组装即可的构成挡墙、拦挡坝、河堤、排导槽的砖体。其包括上砖头、下砖头和连接柱,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上砖头和下砖头连接构成整块砖体,连接柱左右两侧的上砖头和下砖头上分别设置有尺寸和形状相同的卯头,卯头与连接柱侧面之间的上砖头和下砖头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卯头与限位槽相匹配,限位槽与卯头之间有倾斜的连接面,上砖头和下砖头相对面的卯头、限位槽、连接面与连接柱的侧面构成榫槽。
【专利说明】一种砖体及其构成的挡墙、拦挡坝、河堤、排导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挡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从条型砖结构、构造和组合装配方式上改变传统挡墙建造方式的砖体及其构成的挡墙、拦挡坝、河堤、排导槽。
【背景技术】
[0002]挡土墙广泛运用于交通、水利、建筑、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中,是常见的土工防护工程。传统的挡土墙主要有钢筋笼装配结构、自嵌挡墙砖加拉筋结构、干砌石结构、浆砌石结构、混凝土结构等等。目前挡墙、拦挡坝、河堤、排导槽工程常采用混凝土、浆砌石两种结构形式,都是将所需材料水泥、沙、石或碎石以及模板等外购至现场砌筑,必需由多种材料配合使用、施工工序复杂,易受地下水及气候条件限制,施工时间长。
[0003]申请号为“200980143904.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挡土墙块及挡土墙,改设备挡土墙块沿着例如修平和筑堤的斜坡横向排布,并且在高度方向上多排堆叠,填充材料例如碎石子和鹅卵石被填充到所述挡土墙块内,从而构建挡土墙,用于阻止泥土掉落。但是该设备仅仅只是适用于斜坡处,对工作地点的结构要求高,使用范围窄,需要单独的在工作地点开设斜坡。
[0004]总的来说,现有的挡墙均存在如下缺点:1、需要多种外购材料配合使用,在现场制作和砌筑;2、需要较宽的施工作业面;3、在有地下水情况下基础部分施工需要排水或其它工艺配合才能完成;4、工序复杂,辅助作业量大;5、成型速度慢,需要一定时间养护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6、一般雨季不能实施。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工序简单、质量易控制、结构牢固、不需要其它外购材料配合使用、不受其他外界条件影响,安装拆除简单、可重复利用的挡墙以及在抢险救灾应急工程中具有更明显优势,现场组装即可的砖体及其构成的挡墙、拦挡坝、河堤、排导槽。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砖体,其包括上砖头、下砖头和连接柱,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上砖头和下砖头连接构成整块砖体,连接柱左右两侧的上砖头和下砖头上分别设置有尺寸和形状相同的卯头,卯头与连接柱侧面之间的上砖头和下砖头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卯头与限位槽相匹配,限位槽与卯头之间有倾斜的连接面,上砖头和下砖头相对面的卯头、限位槽、连接面与连接柱的侧面构成榫槽。
[0007]优选的是,上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下砖头左侧的限位槽相匹配,下砖头左侧的卯头与上砖头右侧的限位槽相匹配;上砖头左侧的卯头与下砖头右侧的限位槽相匹配,下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上砖头左侧的限位槽相匹配。
[0008]优选的是,砖体可只保留上砖头和连接柱的一半或下砖头和连接柱的一半,即半砖体。
[0009]优选的是,砖体上还设置有穿过下砖头、连接柱和上砖头的过水槽,过水槽一端位于下砖头的下侧面,过水槽的另一端位于上砖头的上侧面。
[0010]优选的是,砖体上还设置有卡头和卡槽,卡头与卡槽相匹配,卡头和卡槽设置于砖体的上砖头和下砖头上,与上砖头上设置卡槽一面处于同一面的下砖头上设置卡槽,与上砖头上设置卡头一面处于同一面的下砖头上设置卡头。
[0011]优选的是,砖体上设置有过水槽、卡头和卡槽,卡头和卡槽相匹配,卡头和卡槽均设置于上砖头和下砖头上,过水槽设置于卡头一侧且穿过卡头。
[0012]进一步,由砖体构成的挡墙,砖体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横向沿着工作地点相互结合,且在高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横向和纵向相互堆叠构成挡墙,若干个单独的挡墙邻接构成整个挡墙;其中,在y轴方向,砖体的上砖头与砖体的下砖头接触,下砖头的底面和上砖头的顶面和半砖体构成面墙,上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下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下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上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上砖头右侧的卯头和下砖头右侧的卯头构成凸榫,凸榫设置于相邻砖体的榫槽中;在z轴方向,砖体与半砖体错位堆叠,即构成挡墙面墙的砖体和半砖体的在面墙的底部和顶部其边缘线处于同一水平线,在挡墙的面墙中,砖体和半砖体的边缘线不处于同一水平线;在1轴方向,挡墙面墙的边缘线由砖体和半砖体相互接触构成。
[0013]进一步,由砖体构成的拦挡坝,其主体结构为梯形断面结构,即在拦挡坝的X轴方向,砖体与半砖体相互接触构成,在z轴方向,拦挡坝的断面与断面连接处砖体和半砖体接触,在1轴方向,砖体的上砖头与砖体的下砖头接触,下砖头的底面和上砖头的顶面和半砖体构成面墙,上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下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下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上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上砖头右侧的卯头和下砖头右侧的卯头构成凸榫,凸榫设置于相邻砖体的榫槽中;拦挡坝使用的砖体和半砖体带有卡槽、卡头和过水槽。
[0014]进一步,由砖体构成的河堤,砖体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横向沿着工作地点相互结合,且在高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横向和纵向相互堆叠构成河堤,若干个单独的河堤邻接构成整个河堤;其中,在y轴方向,砖体的上砖头与砖体的下砖头接触,下砖头的底面和上砖头的顶面和半砖体构成面墙,上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下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下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上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上砖头右侧的卯头和下砖头右侧的卯头构成凸榫,凸榫设置于相邻砖体的榫槽中;在Z轴方向,砖体与半砖体错位堆叠,即构成河堤面墙的砖体和半砖体的在面墙的底部和顶部其边缘线处于同一水平线,在河堤的面墙中,砖体和半砖体的边缘线不处于同一水平线;在1轴方向,河堤面墙的边缘线由砖体和半砖体相互接触构成;此外,河堤上还设置有挑坝,挑坝也是由砖体和半砖体在高度和长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和长度横向和纵向相互堆叠构成,挑坝的一部分砖体与河堤的砖体咬合,挑坝位于河堤的底部。
[0015]进一步,由砖体构成的排导槽,砖体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横向沿着工作地点相互结合,且在高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横向和纵向相互堆叠构成排导槽,若干个单独的排导槽邻接构成整个排导槽;其中,在y轴方向,砖体的上砖头与砖体的下砖头接触,下砖头的底面和上砖头的顶面和半砖体构成面墙,上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下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下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上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上砖头右侧的卯头和下砖头右侧的卯头构成凸榫,凸榫设置于相邻砖体的榫槽中;在2轴方向,砖体与半砖体错位堆叠,即构成排导槽面墙的砖体和半砖体的在面墙的底部和顶部其边缘线处于同一水平线,在排导槽的面墙中,砖体和半砖体的边缘线不处于同一水平线;在X轴方向,排导槽面墙的边缘线由砖体和半砖体相互接触构成;其中,排导槽分为满底铺排导槽和肋板排导槽,满底铺排导槽其结构为若干个单独的排导槽邻接构成整个排导槽的侧边,在两个排导槽的侧边之间设置由砖体和半砖体构成的排导槽底部,排导槽底部的一部分砖体与排导槽侧边的砖体咬合,肋板排导槽其结构为若干个单独的排导槽邻接构成整个排导槽的侧边,在两个排导槽的侧边之间设置由砖体和半砖体构成的肋板,一部分构成肋板的砖体与构成排导槽侧边的砖体咬合。
[0016]对于本发明来说,砖体结构除卯头长度必须是榫槽长度的2倍外,其余尺寸不固定,因此砖体结构可制成长型和方型等,卡槽及卡头尺寸大小可根据砖体大小来进行调整,位置也可随砖体大小变化,砖体厚度可结合施工条件及建筑物体积进行调整;不带过水槽的砖体主要用于河堤、排导槽的建设,带过水槽的砖体主要用于挡墙、拦挡坝建设。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是一种卯榫结构墙体用砖,呈“工”字型,两侧设有卯头和榫槽,上下设有卡槽和卡头,砖体从三个方向相互咬合,具有自嵌自卯功能,在装配中不需要其它外购材料配合使用,现场拼接安装后即可,装配结构整体性、牢固性较好;砖体可根据墙体规模、功能及结构强度要求,生产带过水槽和不带过水槽、长型和方型、尺寸大小不同的砖体;带过水槽砖体主要用于建具有透水功能的建筑物(如:拦挡坝、挡墙);长型砖和大尺寸砖,主要用于体积大、墙体厚度大于2米建筑物(如:拦挡坝);方型砖和小尺寸砖,主要用于体积小、墙体厚度小于2米的建筑物(如:挡墙、谷坊、河堤、排导槽等);砖体尺寸大小变化必须满足卯头长度是榫槽长度的2倍,砖体重量最大的不易超过100kg,最小的不易低于30kg ;本发明砖体从三个方向相互咬合,牢固性较好,砌筑体积不受限制,施工操作简单,可满足挡墙、拦挡坝、河堤、排导槽工程砌筑并使其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牢固性。
[0018]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之另一实施方式侧视图;
图4为图3之俯视图;
图5为图3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之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之另一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之另一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之另一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之另一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3之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图5所示,一种砖体,其包括上砖头2、下砖头3和连接柱7,连接柱7的两端分别与上砖头2和下砖头3连接构成整块砖体1,连接柱7左右两侧的上砖头2和下砖头3上分别设置有尺寸和形状相同的卯头4,卯头4与连接柱7侧面之间的上砖头2和下砖头3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6,卯头4与限位槽6相匹配,限位槽6与卯头4之间有倾斜的连接面5,上砖头2和下砖头3相对面的卯头4、限位槽6、连接面5与连接柱7的侧面构成榫槽;上砖头2右侧的卯头4与下砖头3左侧的限位槽6相匹配,下砖头3左侧的卯头4与上砖头2右侧的限位槽6相匹配;上砖头2左侧的卯头4与下砖头3右侧的限位槽6相匹配,下砖头3右侧的卯头4与上砖头2左侧的限位槽6相匹配;砖体1可只保留上砖头2和连接柱7的一半或下砖头3和连接柱7的一半,即半砖体la ;砖体1上还设置有穿过下砖头3、连接柱7和上砖头2的过水槽8,过水槽8 一端位于下砖头3的下侧面,过水槽8的另一端位于上砖头2的上侧面;砖体1上还设置有卡头9和卡槽10,卡头9与卡槽10相匹配,卡头9和卡槽10设置于砖体1的上砖头2和下砖头3上,与上砖头2上设置卡槽10 —面处于同一面的下砖头3上设置卡槽10,与上砖头2上设置卡头9 一面处于同一面的下砖头3上设置卡头9 ;砖体1上设置有过水槽8、卡头9和卡槽10,卡头9和卡槽10相匹配,卡头9和卡槽10均设置于上砖头2和下砖头3上,过水槽8设置于卡头9 一侧且穿过卡头9。
[0020]砖体1装配基本结构为墙体,底层使用整块砖体1的打底砖配上半砖体la的顶砖进行砌筑,使砖体1在竖向上错半块砖,加上砖体1自嵌自卯优点,砌筑成的墙体抵御横向、纵向、竖向应力更强,增加墙体的整体性及牢固性。由于砖体1运用灵活,可装配成直线、斜线、折线结构的墙体及分台砌筑的厚度变化整体墙体,由于砖体1装配通过自嵌自卯来实现,形成的墙体具备整体性、牢固性特点,加之材料单一,可进行工厂化生产,装配简单易操作,砖体质量及施工质量易控制,由于墙体为组合式,不受地形条件限制,可广泛用于于交通、水利、建筑、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的挡墙、拦挡坝、河堤、排导槽工程的装配。
[0021]如图6、图7、图11所示,由砖体1构成的挡墙,砖体1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横向沿着工作地点相互结合,且在高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横向和纵向相互堆叠构成挡墙,若干个单独的挡墙邻接构成整个挡墙;其中,在y轴方向,砖体1的上砖头2与砖体1的下砖头3接触,下砖头3的底面和上砖头2的顶面和半砖体la构成面墙,上砖头2右侧的卯头4与下砖头3左侧的限位槽6接触,下砖头3右侧的卯头4与上砖头2左侧的限位槽6接触,上砖头2右侧的卯头4和下砖头3右侧的卯头6构成凸榫,凸榫设置于相邻砖体1的榫槽中;在z轴方向,砖体1与半砖体la错位堆叠,即构成挡墙面墙的砖体1和半砖体la的在面墙的底部和顶部其边缘线处于同一水平线,在挡墙的面墙中,砖体1和半砖体la的边缘线不处于同一水平线;在1轴方向,挡墙面墙的边缘线由砖体1和半砖体la相互接触构成。
[0022]挡墙多为线性工程,承载外力作用不大,厚度要求不厚,但根据挡墙的高度选择相应的结构形式,对于高度在3米以下,可选择矩形断面结构装配,高度在3米以上则选择梯形断面结构装配,梯形为设台式梯形,坡比按1:0.2?1:0.4设台,由于大部分挡墙需考虑墙后挡体排水问题,且墙体厚度一般小于2米,因此需选用带过水槽方型砖体1进行装配易达目的,可根据需要装配成直线、斜线、折线结构。
[0023]如图11所示,由砖体1构成的拦挡坝,其主体结构为梯形断面结构,即在拦挡坝的X轴方向,砖体1与半砖体la相互接触构成,在z轴方向,拦挡坝的断面与断面连接处砖体1和半砖体la接触,在y轴方向,砖体1的上砖头2与砖体1的下砖头3接触,下砖头3的底面和上砖头2的顶面和半砖体la构成面墙,上砖头2右侧的卯头4与下砖头3左侧的限位槽6接触,下砖头3右侧的卯头4与上砖头2左侧的限位槽6接触,上砖头2右侧的卯头4和下砖头3右侧的卯头6构成凸榫,凸榫设置于相邻砖体1的榫槽中;拦挡坝使用的砖体1和半砖体la带有卡槽10、卡头9和过水槽8。
[0024]拦挡坝的z轴方向上,砖体I与砖体I之间,半砖体Ia与半砖体Ia之间是通过卡头9和卡槽10实现层间咬合。
[0025]拦挡坝主要位于沟道中,有拦挡坝、固床坝、谷坊坝等,主要用于拦挡洪水及泥石流等沟道治理工程及减灾防灾工程,需具有一定的坚固性来抵御洪水及泥石流对坝体的冲击力,要求坝体具有透水性,坝顶可溢流能满足洪水及泥石流安全通过,坝体厚度一般都大于2米,根据拦挡坝的特点,结合坝体的稳定性,坝体采用梯形断面结构,需选用带过水槽长型砖进行装配,坝体迎水斜面按坡比为1:0.5?1:0.7设台装配,溢流口为梯形断面,两斜边按坡比为1:0.5?1:1设台装配。
[0026]如图6-图8所示,砖体I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横向沿着工作地点相互结合,且在高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横向和纵向相互堆叠构成河堤,若干个单独的河堤邻接构成整个河堤;其中,在y轴方向,砖体I的上砖头2与砖体I的下砖头3接触,下砖头3的底面和上砖头2的顶面和半砖体Ia构成面墙,上砖头2右侧的卯头4与下砖头3左侧的限位槽6接触,下砖头3右侧的卯头4与上砖头2左侧的限位槽6接触,上砖头2右侧的卯头4和下砖头3右侧的卯头6构成凸榫,凸榫设置于相邻砖体I的榫槽中;在z轴方向,砖体I与半砖体Ia错位堆叠,即构成河堤面墙的砖体I和半砖体Ia的在面墙的底部和顶部其边缘线处于同一水平线,在河堤的面墙中,砖体I和半砖体Ia的边缘线不处于同一水平线;在1轴方向,河堤面墙的边缘线由砖体I和半砖体Ia相互接触构成;此外,河堤上还设置有挑坝,挑坝也是由砖体I和半砖体Ia在高度和长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和长度横向和纵向相互堆叠构成,挑坝的一部分砖体I与河堤的砖体I咬合,挑坝位于河堤的底部。
[0027]河堤主要用于将洪水及泥石流导离保护区而设置的工程,为线性工程,墙体断面结构均可采用矩形,墙体所受外力为间断性洪水及泥石流侧压力,高度一般低于5米,厚度低于2米,墙体可为直线、折线且不需要透水,需选用不带过水槽方型砖进行装配。
[0028]如图9-图10所示,由砖体I构成的排导槽,砖体I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横向沿着工作地点相互结合,且在高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横向和纵向相互堆叠构成排导槽,若干个单独的排导槽邻接构成整个排导槽;其中,在y轴方向,砖体I的上砖头2与砖体I的下砖头3接触,下砖头3的底面和上砖头2的顶面和半砖体Ia构成面墙,上砖头2右侧的卯头4与下砖头3左侧的限位槽6接触,下砖头3右侧的卯头4与上砖头2左侧的限位槽6接触,上砖头2右侧的卯头4和下砖头3右侧的卯头6构成凸榫,凸榫设置于相邻砖体I的榫槽中;在z轴方向,砖体I与半砖体Ia错位堆叠,即构成排导槽面墙的砖体I和半砖体Ia的在面墙的底部和顶部其边缘线处于同一水平线,在排导槽的面墙中,砖体I和半砖体Ia的边缘线不处于同一水平线;在X轴方向,排导槽面墙的边缘线由砖体I和半砖体Ia相互接触构成;其中,排导槽分为满底铺排导槽和肋板排导槽,满底铺排导槽其结构为若干个单独的排导槽邻接构成整个排导槽的侧边,在两个排导槽的侧边之间设置由砖体I和半砖体Ia构成的排导槽底部,排导槽底部的一部分砖体I与排导槽侧边的砖体I咬合,肋板排导槽其结构为若干个单独的排导槽邻接构成整个排导槽的侧边,在两个排导槽的侧边之间设置由砖体I和半砖体Ia构成的肋板,一部分构成肋板的砖体I与构成排导槽侧边的砖体I咬合。
[0029]排导槽主要用于将洪水及泥石流引出保护区而设置的工程,为线性工程,墙体断面结构均可采用矩形,墙体所受外力为间断性洪水及泥石流侧压力,高度一般低于5米,厚度低于2米,墙体可为直线、折线且不需要透水,需选用不带过水槽方型砖进行装配。
[0030]如图6所示,由砖体1构成的挡墙或河堤,其顶层和底层砖在X轴方向上相邻两砖的厚度是不一样的,即X轴方向上使用了 0.5倍厚度或1.5倍厚度的砖体1和半砖体la,这样就形成层与层间纵横向交错咬合自锁稳定,同时使得顶层和底层平齐。
【权利要求】
1.一种砖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砖头、下砖头和连接柱,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上砖头和下砖头连接构成整块砖体,连接柱左右两侧的上砖头和下砖头上分别设置有尺寸和形状相同的卯头,卯头与连接柱侧面之间的上砖头和下砖头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卯头与限位槽相匹配,限位槽与卯头之间有倾斜的连接面,上砖头和下砖头相对面的卯头、限位槽、连接面与连接柱的侧面构成榫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体,其特征在于:上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下砖头左侧的限位槽相匹配,下砖头左侧的卯头与上砖头右侧的限位槽相匹配;上砖头左侧的卯头与下砖头右侧的限位槽相匹配,下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上砖头左侧的限位槽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砖体,其特征在于:为了工作方便,砖体可只保留上砖头和连接柱的一半或下砖头和连接柱的一半,即半砖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砖体,其特征在于:砖体上还设置有穿过下砖头、连接柱和上砖头的过水槽,过水槽一端位于下砖头的下侧面,过水槽的另一端位于上砖头的上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砖体,其特征在于:砖体上还设置有卡头和卡槽,卡头与卡槽相匹配,卡头和卡槽设置于砖体的上砖头和下砖头上,与上砖头上设置卡槽一面处于同一面的下砖头上设置卡槽,与上砖头上设置卡头一面处于同一面的下砖头上设置卡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砖体,其特征在于:砖体上设置有过水槽、卡头和卡槽,卡头和卡槽相匹配,卡头和卡槽均设置于上砖头和下砖头上,过水槽设置于卡头一侧且穿过卡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由砖体构成的挡墙,其特征在于:砖体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横向沿着工作地点相互结合,且在高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横向和纵向相互堆叠构成挡墙,若干个单独的挡墙邻接构成整个挡墙;其中,在y轴方向,砖体的上砖头与砖体的下砖头接触,下砖头的底面和上砖头的顶面和半砖体构成面墙,上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下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下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上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上砖头右侧的卯头和下砖头右侧的卯头构成凸榫,凸榫设置于相邻砖体的榫槽中;在Z轴方向,砖体与半砖体错位堆叠,即构成挡墙面墙的砖体和半砖体的在面墙的底部和顶部其边缘线处于同一水平线,在挡墙的面墙中,砖体和半砖体的边缘线不处于同一水平线;在1轴方向,挡墙面墙的边缘线由砖体和半砖体相互接触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由砖体构成的拦挡坝,其特征在于:其主体结构为梯形断面结构,即在拦挡坝的X轴方向,砖体与半砖体相互接触构成,在z轴方向,拦挡坝的断面与断面连接处砖体和半砖体接触,在y轴方向,砖体的上砖头与砖体的下砖头接触,下砖头的底面和上砖头的顶面和半砖体构成面墙,上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下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下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上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上砖头右侧的卯头和下砖头右侧的卯头构成凸榫,凸榫设置于相邻砖体的榫槽中;拦挡坝使用的砖体和半砖体带有卡槽、卡头和过水槽。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由砖体构成的河堤,其特征在于:砖体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横向沿着工作地点相互结合,且在高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横向和纵向相互堆叠构成河堤,若干个单独的河堤邻接构成整个河堤;其中,在y轴方向,砖体的上砖头与砖体的下砖头接触,下砖头的底面和上砖头的顶面和半砖体构成面墙,上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下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下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上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上砖头右侧的卯头和下砖头右侧的卯头构成凸榫,凸榫设置于相邻砖体的榫槽中;在Z轴方向,砖体与半砖体错位堆叠,即构成河堤面墙的砖体和半砖体的在面墙的底部和顶部其边缘线处于同一水平线,在河堤的面墙中,砖体和半砖体的边缘线不处于同一水平线;在1轴方向,河堤面墙的边缘线由砖体和半砖体相互接触构成;此外,河堤上还设置有挑坝,挑坝也是由砖体和半砖体在高度和长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和长度横向和纵向相互堆叠构成,挑坝的一部分砖体与河堤的砖体咬合,挑坝位于河堤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由砖体构成的排导槽,其特征在于:砖体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横向沿着工作地点相互结合,且在高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横向和纵向相互堆叠构成排导槽,若干个单独的排导槽邻接构成整个排导槽;其中,在y轴方向,砖体的上砖头与砖体的下砖头接触,下砖头的底面和上砖头的顶面和半砖体构成面墙,上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下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下砖头右侧的卯头与上砖头左侧的限位槽接触,上砖头右侧的卯头和下砖头右侧的卯头构成凸榫,凸榫设置于相邻砖体的榫槽中;在Z轴方向,砖体与半砖体错位堆叠,即构成排导槽面墙的砖体和半砖体的在面墙的底部和顶部其边缘线处于同一水平线,在排导槽的面墙中,砖体和半砖体的边缘线不处于同一水平线;在X轴方向,排导槽面墙的边缘线由砖体和半砖体相互接触构成;其中,排导槽分为满底铺排导槽和肋板排导槽,满底铺排导槽其结构为若干个单独的排导槽邻接构成整个排导槽的侧边,在两个排导槽的侧边之间设置由砖体和半砖体构成的排导槽底部,排导槽底部的一部分砖体与排导槽侧边的砖体咬合,肋板排导槽其结构为若干个单独的排导槽邻接构成整个排导槽的侧边,在两个排导槽的侧边之间设置由砖体和半砖体构成的肋板,一部分构成肋板的砖体与构成排导槽侧边的砖体咬合。
【文档编号】E02D29/02GK104294844SQ201410574151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4日
【发明者】张开平, 黎升利, 蒋成花, 胡赵兴, 周华 申请人: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