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37377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然气井口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间开井增压开采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成本低,能使间歇生产天然气井进行持续、稳定开发的采气作业。
背景技术
我国天然气开发起步较晚,开发技术相对单一,目前气田开发主要依靠天然气压缩机增压外输的方式。这种增压开采的方式存在设备购置费用高、维护维修工作量大、设备后期运行成本高等缺点,且天然气压缩机不利于单井作业。另外,目前我国的气田开发多为衰竭式开采,随着地层压力的不断降低,气井产能将不断下降,甚至无法保证持续生产,特别是对于采用中压集气模式开采的间歇生产天然气井(简称间开井)。因此,为保证顺利的采气,在气井生产初期,需在井内下入节流器生产,这样,高压气层的能量浪费在节流阀上,而驱动天然气压缩机又需消耗额外的能量。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间开井喷射引流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间开井喷射引流装置,能使间歇生产天然气井进行持续、稳定开发的采气作业,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包含有:—法兰三通,其包含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以及位于侧壁上的第三端,所述法兰三通在所述第一端的内壁上凹设有一定位槽;一喷射部,包含一喷嘴及一限位套环,两者通过所述第一端由内至外依次嵌设在所述定位槽内,其中,所述喷嘴的入口端的外周壁形成有肩部,所述肩部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卡接固定,而所述限位套环的内端抵接于所述喷嘴的入口端,其外端则凸伸出所述法兰三通,并沿径向向外形成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贴合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一混合扩散管,其一端由所述第二端嵌设于所述法兰三通中,其另一端凸伸出所述法兰三通,并在端部的外周壁上设有一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相卡接,其中,所述混合扩散管的内腔依次形成有一圆柱形的喉部及一圆台形的扩散腔,所述扩散腔一端相接于所述喉部的出口端,所述扩散腔一端的内径与所述喉部的内径相同,且小于其另一端的内径;其中,所述法兰三通的内腔对应于所述第三端的部分定义为一吸入室,所述喷嘴的喷射端及所述混合扩散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吸入室内,且两者之间间隔有距离,而所述喉部的入口端则与所述喷射端相对。如上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中,所述喷射引流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扩散管,其一端密封抵接于所述混合扩散管的另一端,所述扩散管与所述混合扩散管相连通,且两者的端面上形成一相互配合的凹凸定位结构,所述扩散管的一端在外侧壁环上环设一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卡环与所述第一卡环对应贴合。如上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中,所述喷射引流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法兰管,其一端的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法兰三通的第一端的法兰盘处,且其端面与所述折弯部相接触;一第二法兰管,套设在所述扩散管上,其一端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第二端的法兰盘相固接,且其端面与所述第二卡环的外侧面相接触。如上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端的法兰盘、第一法兰管的另一端及第二法兰管的另一端处分别固接有一连接法兰。如上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法兰管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折弯部之间、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卡环之间、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卡环之间、所述第二卡环与第二法兰管一端的端面之间分别设有一密封垫圈。如上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中,所述凹凸定位结构包括一嵌合部及一嵌槽部,所述嵌合部凸设在所述混合扩散管另一端的端面上,而所述嵌槽部凹设在所述扩散管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嵌合部对应嵌设在所述嵌槽部中。如上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中,所述混合扩散管的一端形成一凹部,所述喷嘴的喷射端伸入至所述凹部内,并与所述凹部的外表面间隔有距离。如上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中,所述喉部的内径与长度之比为I: 5,所述扩散腔的锥度为1: 4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间 开井喷射引流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加工制造,而且生产成本低,能克服由于地层压力降低,导致间开气井无法持续稳定生产的问题,提高了间歇生产井的开发利用效率,使间歇生产天然气井进行持续、稳定开发的采气作业,有利于气田中后期的生产以及提高天然气的产能。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间开井喷射引流装置,其在使用时利用高压井中高压气层的能量来输送低压气层天然气,达到外输压力的要求,不需要外界提供能源,从而节省了低压天然气增压所需的能耗,另外,经过本实用新型混合后的天然气气体,向外输送的混合气流温度及压力均匀,有利于输送管网压力的稳定,安全性可靠性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I 法兰:三通 11 笛_.雜 兎觸110 法兰:盘 12 A-Ap ~.上山 弟J而 120 法兰:盘 13 A-Ap-------上山 弟二父而 130 法兰:盘 14 定位槽 15 吸入室2 喷射部[0030] 21 喷嘴211 肩部212 嗔射端 22 限位套环 221 折弯部 3 混合扩散管 31 第一卡环 32 喉部33 扩散腔 34 嵌合部 35 凹部4 扩散管 41 第二卡环 42 嵌槽部 5 第一法兰管 6 第二法兰管 7 连接法兰 8 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包含有一法兰三通1、一喷射部2及一混合扩散管3,其中:所述法兰三通I包含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以及位于侧壁上的第三端13,所述法兰三通I在所述第一端11的内壁上凹设有一定位槽14 ;所述喷射部2包含一喷嘴21及一限位套环22,两者通过所述第一端11由内至外依次嵌设在所述定位槽14内,其中,所述喷嘴21的入口端的外周壁形成有肩部211,所述肩部211与所述定位槽14的槽底卡接固定,而所述限位套环22的内端抵接于所述喷嘴21的入口端,其外端则凸伸出所述法兰三通1,并沿径向向外形成一折弯部221,所述折弯部221贴合于所述第一端11的端面上;所述混合扩散管3 的一端由所述第二端12嵌设于所述法兰三通I中,其另一端凸伸出所述法兰三通1,并在端部的外周壁上设有一第一卡环31,所述第一卡环31与所述第二端12的端面相卡接,其中,所述混合扩散管3的内腔依次形成有一圆柱形的喉部32及一圆台形的扩散腔33,所述扩散腔33 —端相接于所述喉部32的出口端,所述扩散腔33 —端的内径与所述喉部32的内径相同,且小于其另一端的内径,其中,所述法兰三通I的内腔对应于所述第三端13的部分定义为一吸入室15,所述喷嘴21的喷射端212及混合扩散管3的一端位于所述吸入室15内,且两者之间间隔有距离,而所述喉部32的入口端则与所述喷射端212相对。其中,所述喷射引流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扩散管4,其一端密封抵接于所述混合扩散管3的另一端,所述扩散管4与所述混合扩散管3相连通,且两者的端面上形成一相互配合的凹凸定位结构,所述扩散管4的一端在外侧壁环上环设一第二卡环41,所述第二卡环41与所述第一卡环31对应贴合。另外,所述喷射引流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法兰管5及一第二法兰管6,所述第一法兰管5的一端的通过螺栓(图中未标示)连接于所述法兰三通I的第一端11的法兰盘110处,且其端面与所述折弯部221相接触;所述第二法兰管6套设在所述扩散管4上,其一端通过连接螺栓(图中未标示)与所述第二端12的法兰盘120相固接,且其端面与所述第二卡环41的外侧面相接触。为了在使用中便于和其它管线相连接,所述第三端13的法兰盘130、第一法兰管5的另一端及第二法兰管6的另一端处分别固接有一连接法兰7。此外,所述第一法兰管5 —端的端面与所述折弯部221之间、所述折弯部221与所述第一端11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端12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卡环31之间、所述第一卡环31与所述第二卡环41之间、所述第二卡环41与第二法兰管6 —端的端面之间分别设有一密封垫圈8。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凹凸定位结构包括一嵌合部34及一嵌槽部42,所述嵌合部34凸设在所述混合扩散管3另一端的端面上,而所述嵌槽部42凹设在所述扩散管4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嵌合部34对应嵌设在所述嵌槽部42中。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中不以上述为限,还可在混合扩散管的另一端设置嵌槽部,而嵌合部位于扩散管4的一端,从而形成一所述凹凸定位结构。请一并参见图3,所述混合扩散管3的一端形成一凹部35,所述喷嘴21的喷射端212伸入至所述凹部35内,并与所述凹部35的外表面间隔有距离,由此,使该喉部的入口端与该喷射端212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以便于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及使用效
果O其中,通过结构优化,优选所述喉部32的内径与长度之比为1: 5,所述扩散腔33的锥度为1: 40。采用上述参数,可以保证高压气体与低压气体在进入混合扩散管3内充分混合,同时在混合气体升压过程中使能量的损失降到最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将第一法兰管5处的连接法兰通过管线 连接至高压气井出口,而第三端13的连接法兰则连接至间开井的井口,同时将第二法兰管6的连接法兰连接天然气外输管线;打开高压气井口及间开井开口的阀门,则高压气井中的天然气高速通过第一法兰管5并进入喷射部2中的限位套环22内,再经由喷嘴21的喷射端喷出,随后进入混合扩散管3内腔的喉部中,其中,由于高压天然气以高速气流的方式通过喷嘴21的喷射端,根据文氏效应可知,在喷嘴21的喷射端212的出口附近会形成一负压区,使得间开井中的低压天然气在负压作用下被吸入混合扩散管3内腔的喉部内,并与喷嘴21喷出的高速天然气混合,形成具有一定速度的混合气体;随着混合气体经由喉部进入扩散腔,所述混合扩散管3能容纳混合气体的体积逐渐增大,混合
PV
气体的流速会逐渐降低,由于该混合气体的温度没有变化,根据能量守恒方程(Y=常数,
其中,P为压强,V为速度,T为温度)可知,随着流速降低,混合气体的压力逐渐增高,即混合气体进行升压的过程,压力P逐渐上升,形成一高压混合气体,之后,该高压混合气体通过扩散管的内腔,经第二法兰管连接的天然气外输管线输出,从而完成对间开井低压天然气的开米及输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间开井喷射引流装置,能克服由于地层压力降低,导致间开气井无法持续稳定生产的问题,提高了间歇生产井的开发利用效率,有利于气田中后期的生产以及提高天然气的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引流装置包含有: 一法兰三通,其包含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以及位于侧壁上的第三端,所述法兰三通在所述第一端的内壁上凹设有一定位槽; 一喷射部,包含一喷嘴及一限位套环,两者通过所述第一端由内至外依次嵌设在所述定位槽内,其中,所述喷嘴的入口端的外周壁形成有肩部,所述肩部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卡接固定,而所述限位套环的内端抵接于所述喷嘴的入口端,其外端则凸伸出所述法兰三通,并沿径向向外形成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贴合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 一混合扩散管,其一端由所述第二端嵌设于所述法兰三通中,其另一端凸伸出所述法兰三通,并在端部的外周壁上设有一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相卡接,其中,所述混合扩散管的内腔依次形成有一圆柱形的喉部及一圆台形的扩散腔,所述扩散腔一端相接于所述喉部的出口端,所述扩散腔一端的内径与所述喉部的内径相同,且小于其另一端的内径; 其中,所述法兰三通的内腔对应于所述第三端的部分定义为一吸入室,所述喷嘴的喷射端及所述混合扩散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吸入室内,且两者之间间隔有距离,而所述喉部的入口端则与所述喷射端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引流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扩散管,其一端密封抵接于所述混合扩散管的另一端,所述扩散管与所述混合扩散管相连通,且两者的端面上形成一相互配合的凹凸定位结构,所述扩散管的一端在外侧壁环上环设一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卡环与所述第一卡环对应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引流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第一法兰管,其一端的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法兰三通的第一端的法兰盘处,且其端面与所述折弯部相接触; 一第二法兰管,套设在所述扩散管上,其一端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第二端的法兰盘相固接,且其端面与所述第二卡环的外侧面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的法兰盘、第一法兰管的另一端及第二法兰管的另一端处分别固接有一连接法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管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折弯部之间、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卡环之间、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卡环之间、所述第二卡环与第二法兰管一端的端面之间分别设有一密封垫圈。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定位结构包括一嵌合部及一嵌槽部,所述嵌合部凸设在所述混合扩散管另一端的端面上,而所述嵌槽部凹设在所述扩散管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嵌合部对应嵌设在所述嵌槽部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扩散管的一端形成一凹部,所述喷嘴的喷射端伸入至所述凹部内,并与所述凹部的外表面间隔有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部的内径与长度之比为1: 5,所述扩散腔的锥度为1: 4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间开井的喷射引流装置,包含有法兰三通,包含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于侧壁上的第三端,第一端的内壁上凹设有一定位槽;喷射部,包含喷嘴及限位套环,两者通过第一端由内至外依次嵌设在定位槽内,喷嘴的入口端的外周壁形成有肩部,肩部与定位槽的槽底卡接固定,限位套环的内端抵接于喷嘴的入口端,外端则凸伸出法兰三通,并沿径向向外形成一折弯部,折弯部贴合于第一端的端面上;混合扩散管,一端由第二端嵌设于法兰三通中,另一端凸伸出法兰三通;法兰三通的内腔对应于第三端的部分定义为一吸入室,喷嘴的喷射端及混合扩散管的一端相对位于吸入室内。本实用新型的能使间开井进行持续的采气作业。
文档编号E21B43/00GK202970637SQ20122060972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刘毅, 吴革生, 魏克颖, 周忠强, 吴付洋, 蒋晶晶, 徐小建, 李勇涛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