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消防车辆通道的隧道纵向疏散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消防车辆通道的隧道纵向疏散结构。
背景技术:
火灾是道路隧道防灾系统所防范的重点灾害类型,长大隧道的疏散和救援难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道路隧 道防火灾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确保人员疏散、消防救援安全、高效。隧道一般米用的疏散救援模式有三种横向模式、横纵结合模式和纵向模式。横向模式是指利用横向联通道,由一孔隧道向另一孔隧道疏散或救援;纵向模式是设置隧道专用安全通道进行纵向的疏散和救援;横纵结合的模式是设置两种设施的综合模式。三种模式的选择取决于隧道特征、工程建设条件、配套设施水平等综合因素。通过对国内外工程案例调研发现,国外道路隧道大多采用横向或纵向单一的疏散救援模式,国内则三种模式均有工程案例。近年来在长大隧道的设计中,逐步重视纵向安全通道在火灾救援中的重要作用。日本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采用了全纵向的疏散方式,两条盾构隧道间未设置横通道。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地质条件与上海相似,为软弱富水地层,为减少施工时的风险,并避免地震时由于相邻隧道的相位不一致引起横通道连接部位隧道主体结构的损害,在长度超过9km的两条隧道之间未设横通道。隧道利用车道板下的空间作为安全通道,每隔300m设置一处逃生滑梯和消防人员出入口,两出入口间距约30m,并在车行道一侧以明显的标志标明紧急出口。然而,该安全通道只能通行人员和存放于隧道内部的人员疏散用的专用电瓶车,消防车辆无法从隧道外部进入。通过调研发现,国际上火灾时驾乘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模式多采用在两条隧道间设置小间距的横向人行通道的模式,考虑到上海软弱地层中实施人行横通道的高风险性,上海城市道路隧道多采用人行横通道与纵向疏散通道组合的模式来减少人行横通道的数量,消防通过人行横通道救援,驾乘人员通过人行横通道和纵向疏散通道逃生,但存在人行横通道间距加大后消防的救援效率降低、纵向疏散通道缺乏消防人员的有效疏散与救援,驾乘人员的疏散处于无序状态,极易导致人员的伤亡。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利用大型盾构隧道下层闲置空间组织纵向疏散救援的结构,以有效提高消防、救援效率,建立有效的疏散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在的地下隧道的疏散结构消防、救援效率不高的问题的带消防车辆通道的隧道纵向疏散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消防车辆通道的隧道纵向疏散结构,包括隧道和设置在隧道内的车道层,其中,所述带消防车辆通道的隧道纵向疏散结构至少还包括消防车辆通道、人行疏散通道和逃生滑梯;所述消防车辆通道和所述人行疏散通道并行设置在所述车道层之下;所述逃生滑梯的一端连接所述车道层,另一端连接所述人行疏散通道所在的层。较优的,所述消防车辆通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进出所述人行疏散通道的防火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带消防车辆通道的隧道纵向疏散结构,没有机械升降设施,没有额外的专用附属车道,无需专门养护,救援车辆进入疏散通道方便、快捷,可靠性较高。同时,本实用新型带消防车辆通道的隧道纵向疏散结构可供消防车辆(或社会疏散救援车辆)进入的隧道消防救援通道,消防车辆可由地面沿消防救援通道快速进入车道下方,到达着火点展开消防救援;同时,社会疏散救援车辆也可有组织的进入疏散点疏散人员快速到达地面安全区域。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
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消防车辆通道的隧道纵向疏散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主要包括隧道I、设置在隧道I内的车道层2、消防车辆通道3、人行疏散通道4和逃生滑梯5。消防车辆通道3和人行疏散通道4并行设置在车道层2之下,逃生滑梯5的一端连接车道层2,另一端连接人行疏散通道4所在的层。消防车辆通道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进出人行疏散通道4的防火门6。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述I)火灾情况下可以满足消防车辆到达着火点的位置需求。2)节约消防车辆到达时间。3)社会疏散救援车辆快速便捷疏散人员,减少受灾人员心理压力。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ー种带消防车辆通道的隧道纵向疏散结构,包括隧道和设置在所述隧道内的车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消防车辆通道的隧道纵向疏散结构至少还包括消防车辆通道、人行疏散通道和逃生滑梯;所述消防车辆通道和所述人行疏散通道并行设置在所述车道层之下;所述逃生滑梯的一端连接所述车道层,另一端连接所述人行疏散通道所在的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隧道纵向疏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辆通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进出所述人行疏散通道的防火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消防车辆通道的隧道纵向疏散结构,包括隧道和设置在隧道内的车道层、消防车辆通道、人行疏散通道和逃生滑梯,所述消防车辆通道和所述人行疏散通道并行设置在所述车道层之下;所述逃生滑梯的一端连接所述车道层,另一端连接所述人行疏散通道所在的层;所述消防车辆通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进出人行疏散通道的防火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在的地下隧道的疏散结构消防、救援效率不高的问题,设置可供消防车辆进入的隧道消防救援通道,消防车辆可快速进入车道下方,到达着火点展开消防救援;同时,社会疏散救援车辆也可有组织地进入疏散点疏散人员,快速到达地面安全区域。
文档编号E21D9/14GK202611711SQ20122027374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
发明者姜弘, 宁佐利, 王晓波, 梅嬿婕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