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双排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排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板桩具有施工快捷,基坑施工结束后钢板桩可拔除,循环利用,经济性较好等特点。但由于钢板桩抗侧刚度相对较小,变形较大。在周边环境要求较高的工程中不宜采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刚度大、兼有挡土止水功能、可循环利用、适用于开挖深度较深基坑的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 一种双排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基坑止水的前排钢板桩、用于基坑挡土的H型钢、用于辅助止水和挡土的后排钢板桩、扣件,所述H型钢由两块平行布置的本体和将本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组成,本体上沿长度方向的外侧分别布置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本体的端部与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之间设置扣件。本实用新型的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呈U型,U型开口处的端部设置连接件,相邻两个前排钢板桩或后排钢板桩之间相互扣接。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刚度大、兼有挡土止水功能的基坑支护新型结构。钢板桩主要承担止水功能,同时由于其结构自身存在一定刚度,可以抵抗一定的荷载。H型钢刚度较大,主要承担挡土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可以充分发挥钢板桩、H型钢的优点,同时两者通过扣件连接。具有结构刚度大,施工中土体阻力小、操作灵活,方便回收等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双排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基坑止水的前排钢板桩I、用于基坑挡土的H型钢2、用于辅助止水和挡土的后排钢板桩3、扣件4,所述H型钢2由两块平行布置的本体21和将本体2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22组成,本体21上沿长度方向的外侧分别布置前排钢板桩I、后排钢板桩3,本体21的端部与前排钢板桩I、后排钢板桩3之间设置扣件4。本实用新型的前排钢板桩I、后排钢板桩3呈U型,U型开口处的端部设置连接件5,相邻两个前排钢板桩I或后排钢板桩3之间相互扣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双排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场地条件和计算分析,确定H型钢2的型号、桩长、桩间距,确定前排钢板桩I、后排钢板桩3的型号、桩长;第二步根据H型钢2设计长度,在钢板桩上焊接扣件4 ;第三步施工带扣件的钢板桩;第四步施工H型钢,使其通过扣件4与前排钢板桩I、后排钢板桩3形成可靠连接;第五步开挖基坑,施工支撑系统;第六步对基坑坑底进行清理、整平,浇筑垫层,施工底板及主体结构;第七步回填土,视情况拔出前排钢板桩I、后排钢板桩3,H型钢2。
权利要求1.一种双排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基坑止水的前排钢板桩(I)、用于基坑挡土的H型钢(2)、用于辅助止水和挡土的后排钢板桩(3)、扣件(4),所述H型钢(2)由两块平行布置的本体(21)和将本体(2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22)组成,本体(21)上沿长度方向的外侧分别布置前排钢板桩(I )、后排钢板桩(3),本体(21)的端部与前排钢板桩(I)、后排钢板桩(3 )之间设置扣件(4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排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排钢板桩(I)、后排钢板桩(3)呈U型,U型开口处的端部设置连接件(5),相邻两个前排钢板桩(I)或后排钢板桩(3)之间相互扣接。
专利摘要一种双排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涉及岩土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排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基坑止水的前排钢板桩、用于基坑挡土的H型钢、用于辅助止水和挡土的后排钢板桩、扣件,所述H型钢由两块平行布置的本体和将本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组成,本体上沿长度方向的外侧分别布置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本体的端部与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之间设置扣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结构刚度大、兼有挡土止水功能、可循环利用、适用于开挖深度较深基坑的目的。
文档编号E02D17/04GK202559362SQ20122014485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
发明者李仁民, 刘松玉, 王首超, 陈晓凤, 童立元, 方磊 申请人: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