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及承台与基桩连接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49887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承台及承台与基桩连接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承台及承台与基桩连接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桩基础领域,基桩与承台之间的连接都是采用刚性连接,即基桩(现场浇注的混凝土桩、钢桩、混凝土预制桩等)上的钢筋与混凝土承台基础固定连接,即使在抗震设计中也是这样。发生地震时,由地震产生的巨大弯曲力矩会作用于基桩与承台基础的结合部。基桩与承台基础之间的刚性连接使得基桩与承台基础间无法进行回转,从而造成基桩桩体容易被破坏。对于自身抗弯能力偏弱的混凝土预制桩来说,地震产生的弯曲力矩对混凝土预制桩的影响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承台及承台与基桩连接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承台及承台与基桩连接的施工方法造成的基桩与承台刚性连接、无法回转,从而在受到弯曲力矩时容易被破坏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承台,包括承台主体,为混凝土结构;锥形内衬,由承台主体的底面朝向承台主体的内部设置,具有顶平面和侧斜面;锥形凹陷,在承台主体的内部,贴合锥形内衬的外表面形成;其中,与承台配合的基桩的桩头支撑锥形内衬的顶平面。进一步地,承台的上平面通过箍筋与建筑构件的粱或柱相连。进一步地,锥形内衬由厚度为I毫米至4毫米的金属板制作而成。进一步地,侧壁的高度不小于200毫米。进一步地,锥形内衬的顶面上设置螺栓穿孔。进一步地,锥台形凹陷和锥形内衬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以配合基桩的桩头的形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承台与基桩连接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I,设置基桩;步骤S2,在基桩的顶部放置锥形内衬,并将锥形内衬与基桩固定;步骤S3,在锥形内衬上浇筑承台。进一步地,在步骤S2之前,还包括步骤S11,整平、夯实承台底部的地面;清理基桩的顶部。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还包括步骤S21,在承台制作区域的地面上铺设碎石垫层,并在碎石垫层上用水泥砂浆垫层覆盖找平。进一步地,在步骤S3之前,还包括步骤S31,对承台配筋。进一步地,锥形内衬与基桩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步骤S31之后、步骤S3之前,还包括步骤S32,拆除固定锥形内衬的螺栓。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承台的底面内部设置锥形内衬,锥形内衬再与基桩顶部(桩头)支撑连接,因此承台与基桩的顶部之间为非刚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允许桩头在锥形内衬内转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因地震或其他原因致使基桩产生的弯曲力矩对建筑构件造成的影响,使构件在地质变化时受到的破坏减小。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本发明的承台及其与基桩连接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承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锥形内衬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承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锥形内衬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承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锥形内衬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图I示出了本发明的承台及其与基桩连接的剖视图。承台I主体为混凝土结构,形状为圆台或棱台。承台I的上平面通过箍筋与建筑构件的粱或柱相连;承台I的底面朝向内部设置具有顶平面和侧斜面锥形内衬2,承台I的底面向内形成锥台形的凹陷贴合锥形内衬2,凹陷具有上平面和倾斜的侧壁以及开放的下端。锥形内衬2的顶面支撑于基桩3的顶部(桩头)。锥形内衬2由厚度为t = Imm至4_的金属板制作而成,优选为钢板,侧壁高度不小于200_,顶面设置连接基桩桩头3的螺栓穿孔21 (以国标GB13476预制管桩为例,此穿孔的直径可为Φ30πιπι)。图2至图4示出了发明的承台的锥形内衬2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锥形内衬2设置为圆台形;如图3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锥形内衬2设置为顶面为正方形的方台形;如图4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锥形内衬2设置为顶面为五边形的多边形台。这些不同形状的设置是为了与不同形状的基桩3相配合。本发明的一种承台I与基桩3连接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步骤包括第一步设置基桩3,按建筑规范要求施工。第二步整平、夯实承台I底部的地面。第三步清理基桩3头部上平面。第四步在基桩3头部放置锥形内衬2,用螺栓穿过螺栓穿孔21将锥形内衬2固定于基桩3头部。第五步在承台I制作区域的地面上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垫层4,并用水泥砂浆垫层5覆盖找平,使基桩3头部露出水泥砂桨垫层5平面的高度不小于50mm。第六步承台I配筋(例如,若基桩3为抗拨桩,需设置抗拨用的钢棒)。第七步拆除固定锥形内衬2的螺栓,然后浇注混凝土构成承台I。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基桩连接的承台及其与基桩连接的施工方法。因本发明承台的下部设置锥形内衬,因此承台与基桩的顶部(桩头)之间为非刚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允许桩头在锥形内衬内回转,很大程度的减轻了因地震或其他原因致使基桩产生的弯曲力矩对建筑构件造成的影响,使构件在地质变化时受到的破坏减小。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承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台主体,为混凝土结构; 锥形内衬(2),由所述承台主体的底面朝向所述承台主体的内部设置,具有顶平面和侧斜面; 锥形凹陷,在所述承台主体的内部贴合所述锥形内衬(2)的外表面形成; 其中,与所述承台(I)配合的基桩(3)的桩头支撑所述锥形内衬(2)的顶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I)的上平面通过箍筋与建筑构件的粱或柱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内衬(2)由厚度为I毫米至4毫米的金属板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斜面的高度不小于20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内衬(2)的顶平面上设置螺栓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凹陷和所述锥形内衬(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以配合所述基桩(3)的桩头的形状。
7.一种承台与基桩连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I,设置基桩(3); 步骤S2,在所述基桩(3)的顶部放置锥形内衬(2),并将所述锥形内衬(2)与所述基桩(3)固定; 步骤S3,在所述锥形内衬(2)上浇筑承台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步骤S11,整平、夯实所述承台(I)底部的地面;清理所述基桩(3)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还包括 步骤S21,在所述承台(I)制作区域的地面上铺设碎石垫层(4),并在所述碎石垫层(4)上用水泥砂浆垫层(5)覆盖找平。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之前,还包括 步骤S31,对所述承台(I)配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内衬(2)与所述基桩(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步骤S31之后、步骤S3之前,还包括 步骤S32,拆除固定所述锥形内衬(2)的螺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台及承台与基桩连接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承台包括承台主体,为混凝土结构;锥形内衬由承台主体的底面朝向承台主体的内部设置,具有顶平面和侧斜面;锥形凹陷,在承台主体的内部,贴合锥形内衬的外表面形成;其中,与承台配合的基桩的桩头支撑锥形内衬的顶平面。承台的上平面通过箍筋与建筑构件的粱或柱相连。本发明在承台的底面内部设置锥形内衬,锥形内衬再与基桩顶部(桩头)支撑连接,因此承台与基桩的顶部之间为非刚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允许桩头在锥形内衬内转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因地震或其他原因致使基桩产生的弯曲力矩对建筑构件造成的影响,使构件在地质变化时受到的破坏减小。
文档编号E02D27/14GK102808420SQ2012103019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曾晓文, 张柏林 申请人: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