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416717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证地连墙钢筋笼和接头管顺利下放和接头管顺利起拔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地连墙钢筋笼或者接头管在下放过程中存在不能到底的情况,也有浇注混凝土后接头管被筑牢拔不出的情况,特别是当地连墙超过40m深或者厚度超过1. 2m时,接头管很难下放到槽段的底部,同时接头管上拔力也会增长很快。如果接头管下放不到槽段底部,将产生混凝土从下部绕流接头管底部将接头管包裹的情况,进而导致接头管无法拔出的严重后果。一直以来采用接头管形式的地连墙一般设计在深度40m且厚度1. an以内。如果超过这个深度和厚度,很可能发生由于钢筋笼和接头管产生摩擦力过大或者接头管卡在钢筋笼水平筋上,致使出现接头管或钢筋笼无法下放到槽底的问题。另外,当接头管和混凝土接触面积较大时,需要很大的上拔力,这不仅提高了上拔接头管的风险,也提高了对导墙和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因此,地连墙钢筋笼和接头管的下放和上拔,是地连墙施工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成为采用接头管形式的地连墙向更深更宽方向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用来保证钢筋笼和接头管顺利下放和接头的管顺利上拔,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该结构设置在钢筋笼的燕尾上,其中在所述钢筋笼B的燕尾处对称设有钢板C,钢板C的宽度>钢筋笼B的燕尾凸点F和接头管A与水平筋的切点E之间的长度,钢板C的一个端点N要与钢筋笼B的燕尾凸点F齐平,钢板C的长度为钢筋笼B的第一道的水平筋D 到最后一道的水平筋D的距离,钢筋笼B的燕尾凹点G和钢板C的另一个端点M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5cm,且钢板不在同一条直线的水平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地连墙接头管下放过程中和钢筋笼的摩擦力,同时减小了接头管上拔时与混凝土的摩擦力,降低了接头管卡住钢筋笼水平钢筋的可能性, 特别适用于深度超过40m或者厚度超过1. 2m的地连墙钢筋笼的处理。钢板不在水平方向相连,目的是保证让混凝土充分流入钢筋笼燕尾封头和接头管之间,在起拔接头管后能够保持槽壁面平整,利于槽壁的清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管和钢筋笼平面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管卡在水平筋示意图;[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接头管和钢筋笼平面位置示意图。图中A、接头管B、钢筋笼C、钢板D、水平筋E、接头管与水平筋的切点F、燕尾凸点G、燕尾凹点M、钢板C的另一个端点 N、钢板C的一个端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进一步说明。为了减小地连墙接头管A下放过程中和钢筋笼B的摩擦力同时减小接头管A上拔时和混凝土的摩擦力,降低接头管A卡住钢筋笼水平钢筋D的可能性,发明了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封头新结构的处理方法。该结构促进了地连墙向更深更厚的方向发展,为接头管和钢筋笼能够顺利的下放同时也为接头管顺利的上拔提供了保证,对钢筋笼的燕尾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实用新型的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设计思想是1、当钢筋笼B或者接头管A下放并不能按照设计的理想状态进行,即钢筋笼水平筋D和接头管A在下放工程中势必会产生接触。下面说明钢筋笼水平筋D和接头管A接触后的三种结果(1)接头管A从水平筋D旁边擦过,继续下放;(2)接头管A卡在水平筋D上,如图2所示;(3)接头管A撞断水平筋D接头管继续向下走。如果情况1发生,钢筋笼B和接头管A均能下放到槽底。如果情况2发生,即钢筋笼B或者接头管A不能下到槽底。那么用吊车吊出钢筋笼B和接头管A,从新修整槽段或钢筋笼B后继续下放钢筋笼B和接头管A。如果情况3发生,一旦钢筋笼B或者接头管A不能下到槽底,很可能产生钢筋笼B 由于水平筋D的破坏不能用吊车从槽段中吊出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当地连墙深度和厚度增加时,上述问题尤为凸显。基于上述情况的设计思想,该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封头新结构是减少钢筋笼B和接头管A的接触,在钢筋笼燕尾处加设钢板C,使接头管A和钢板C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钢筋笼B和接头管A下放的风险。2、当浇注完混凝土需要拔出接头管A时,势必要克服接头管A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阻力,当地连墙深度和厚度增加时,摩擦力会相应的增加,这给拔接头管A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也提高了对导墙和上拔接头管机械设备的要求。该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封头新结构中在钢筋笼燕尾处加设钢板C,在浇筑完混凝土后使接头管A —部分可以和钢板C直接接触, 减小了上拔接头管A时与混凝土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了接头管A上拔时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的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该结构设置在钢筋笼的燕尾上,在所述钢筋笼B的燕尾处对称设有钢板C,钢板C的宽度>钢筋笼B的燕尾凸点F和接头管A 与水平筋的切点E之间的长度,即线段MN >线段EF,钢板C的一个端点N要与钢筋笼B的燕尾凸点F齐平,钢板C的长度为钢筋笼B的第一道的水平筋D到最后一道的水平筋D的距离,钢筋笼B的燕尾凹点G和钢板C的另一个端点M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5cm,且钢板不在同一条直线的水平相连,即钢板C的另一个端点M与燕尾凹点G不能重合,以保证混凝土的良好流动。本实用新型的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制作中,按以下技术要求进行a、钢板C的制作最小宽度为钢筋笼B的燕尾凸点F和接头管A与水平筋的切点E 之间的长度,钢板C边缘要与燕尾凸点F齐平。b、钢板C的长度为钢筋笼B的第一道水平筋D到最后一道水平筋D的距离。C、钢筋笼B的燕尾凹点G和钢板C的另一个端点M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5cm,且钢板不在同一条直线的水平相连,以利于混凝土从空隙中流入钢筋笼燕尾与接头管间的空隙部位。d、钢板C的和钢筋笼B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完成,因此一定要保证焊接的质量。如果地连墙较厚而采用双接头管时,本实用新型的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如图3所示,其实施要点如单接头管所述。如果地连墙采用多接头管时,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的处理方法与双接头管相同。
权利要求1. 一种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该结构设置在钢筋笼的燕尾上,其特征是在所述钢筋笼B的燕尾处对称设有钢板C,钢板C的宽度>钢筋笼B的燕尾凸点F和接头管A 与水平筋的切点E之间的长度,钢板C的一个端点N要与钢筋笼B的燕尾凸点F齐平,钢板 C的长度为钢筋笼B的第一道的水平筋D到最后一道的水平筋D的距离,钢筋笼B的燕尾凹点G和钢板C的另一个端点M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5cm,且钢板不在同一条直线的水平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连墙钢筋笼燕尾式封头结构,该结构设置在钢筋笼的燕尾上,在钢筋笼B的燕尾处对称设有钢板C,钢板C的宽度≥钢筋笼B的燕尾凸点F和接头管与水平筋的切点E之间的长度,钢板C的一个端点N要与钢筋笼B的燕尾凸点F齐平,钢板C的长度为钢筋笼B的第一道的水平筋D到最后一道的水平筋D的距离,钢筋笼B的燕尾凹点G和钢板C的另一个端点M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5cm,且钢板不在同一条直线的水平相连。有益效果是在钢筋笼燕尾处加设钢板为地连墙施工向深厚的方向发展奠定基础,为地连墙钢筋笼提供了设计依据,保证了让混凝土充分流入钢筋笼燕尾和接头管之间,保持槽壁平整,利于槽壁面的清刷。
文档编号E02D29/02GK202175961SQ20112027910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日
发明者申立明, 胡德喜, 赵明时, 郑建民, 魏方平 申请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深基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