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单线轨道交通隧道设侧廊道紧急疏散与救援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隧道的疏散救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单线轨道交通隧道设侧 廊道紧急疏散与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大铁路隧道和地铁区间隧道建设中,通常采用双洞单线形式,其采用的 疏散救援方式主要是在两条隧道之间按规定的距离设置联络横通道C,见图1。事故发生 时,事故隧道内的人员及外界进入的救援人员均通过联络横通道C疏散或进入。该疏散救 援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在软弱地层中联络横通道的修建难度大,风险高,特别是在高水压、强透水地层 中更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上海地铁4号线和台北地铁均出现过由于修建联络横通道时土层 冻结失效而造成重大工程事故的案例。2、由于两条隧道的沉降量存在不同的差异,联络通道的设置对适应不同隧道的沉 降不利,存在安全隐患。3、横通道部位在结构受力、防水、抗震等方面均是薄弱部位。4、由于横通道间距较大,人员逃生时间长,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疏散速度 快、逃生路径多、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的方式多的单线轨道交通隧道设侧廊道紧急疏散 与救援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线轨道交通隧道设侧廊 道紧急疏散与救援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在单线轨道交通隧道内的一侧设置竖向隔墙3,将 隧道分成行车空间A与安全空间B两个纵向贯通的独立空间,在行车空间内沿隔墙一侧设 置纵向贯通的救援通道4,行车空间A与安全空间B通过在隔墙上设置联络门6相互联系。在上述方案中,在行车空间内可以布置一条铁路或地铁线路,构成单线铁路。在上述方案中,在安全空间B内可以布置一个纵向贯通的能使电动车通过的安全 通道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联络门6最好为防火门,沿隔墙3纵向间隔50 100m布置。该系统中,人员疏散路径有(1)、当列车发生火灾时,人员首先疏散至靠近隔墙侧的疏散救援通道,再沿疏散 救援通道行走至联络门处,通过联络门进入安全通道内,在此等待救援或自行纵向逃生。(2)、对于其他非烟雾事故时,人员可以沿行车空间内的救援通道纵向撤离。该系统中,救援路径有(1)、救援人员乘救援列车从行车空间进入事故行车空间。(2)、救援人员从隧道洞口进入安全通道,步行或乘电动救援车到达事故现场附
3近,再通过联络门进入事故现场。(3)、其他非烟雾事故时,救援人员可以沿行车空间内的救援通道纵向到达事故现 场。该系统的优点是①疏散速度快,由于隔墙上设置的联络门间距较小,可以尽快 将列车上的人员疏散至安全通道内;②避免了横通道修建的难度与风险;③由于没有横通 道,隧道在结构受力、防水、抗震等方面均有利,提高了结构运营安全性和耐久性;④救援人 员到达事故现场路径多,可以在隧道通风系统的帮助下直接从行车道空间乘救援列车到达 事故现场附近,也可以从安全通道内乘电动车到达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方式灵活。该疏散救援系统可以用于横通道修建困难的双孔双线铁路或地铁隧道,也可用于 单线铁路隧道。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相关特征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 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图1是现有隧道逃生救援系统横断面图;图2是右置实施例系统横断面图;图3是左置实施例系统横断面图;图4是图2中A-A剖视图;图5是图2中B-B剖视图。在图1-5中,A为行车空间,B为逃生空间,1为隧道衬砌,2为车道结构,3为隔墙, 4为救援通道,5安全通道,6为联络门,7为隧道建筑限界,8为铁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2至图5,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隧道设侧廊道疏散救援系 统,该系统采用在单线轨道交通隧道行车空间的一侧设置隔墙,从而开辟一个独立的、与列 车行车空间分隔开来的安全通道。在行车空间内布置一条铁路8或地铁线路,构成单线铁 路。在行车空间内沿隔墙一侧设置纵向贯通的救援通道,并在隔墙上设置具有防火功能的 联络门相互联系。当列车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隔墙上的联络门快速疏散至安全通道内,等 待救援或自行纵向逃生。首先将一个隧道断面利用隔墙3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作为行车空间A布置 一条铁路或地铁线路,另一部分为安全空间B,在安全空间B内布置一个纵向贯通的安全通 道5,供列车上人员逃生与救援驾驶电瓶车进入使用;行车空间A与安全空间B通过在隔墙 3上设置联络门6相互联系,联络门6具备防火性能,以便阻止火灾烟雾和毒气进入安全通 道5内。本系统同时在行车空间A沿隔墙一侧设置一条纵向贯通的救援通道4,作为安全通 道5与行车空间A之间联系的水平走行面,也可作为行车空间内部的纵向逃生救援通道。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圆形隧道,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在结构内现浇或采 用预制件施作隔墙,按设计要求预留好隔墙内的联络门开孔,然后安装防火门,形成左右相 对独立的封闭空间。联络门的纵向间距、安全通道的空间大小需根据列车长度、列车最多装载人员数 经计算确定。联络门沿隔墙3的纵向间距一般采用50 100m,安全通道空间高度一般不小 于2. 0m,宽度一般不小于3m。
权利要求一种单线轨道交通隧道设侧廊道紧急疏散与救援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在单线轨道交通隧道内的一侧设置竖向隔墙(3),将隧道分成行车空间(A)与安全空间(B)两个纵向贯通的独立空间,在行车空间内沿隔墙一侧设置纵向贯通的救援通道(4),行车空间(A)与安全空间(B)通过在隔墙上设置联络门(6)相互联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轨道交通隧道设侧廊道紧急疏散与救援系统,其特 征是,在行车空间内布置一条铁路或地铁线路,构成单线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轨道交通隧道设侧廊道紧急疏散与救援系统,其特 征是,在安全空间(B)内布置一个纵向贯通的能使电动车通过的安全通道(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轨道交通隧道设侧廊道紧急疏散与救援系统,其特 征是,所述联络门(6)为防火门,沿隔墙(3)纵向间隔50 100m布置。
专利摘要一种单线轨道交通隧道设侧廊道紧急疏散与救援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在单线轨道交通隧道内的一侧设置竖向隔墙(3),将隧道分成行车空间(A)与安全空间(B)两个纵向贯通的独立空间,在行车空间内沿隔墙一侧设置纵向贯通的救援通道(4),行车空间(A)与安全空间(B)通过在隔墙上设置联络门(6)相互联系。当列车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隔墙上的联络门快速疏散至安全通道内,等待救援或自行逃生。本实用新型优点有疏散速度快、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的方式多、应急处理方式灵活。该疏散救援系统可以用于横通道修建困难的双孔双线铁路或地铁隧道,也可用于单线铁路隧道。
文档编号E21F11/00GK201581920SQ200920086260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9日
发明者肖明清, 薛光桥, 邓朝辉 申请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