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40505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机械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机械,例如涉及采用铰接结构或车轴摆动方式的 建筑机械的隔音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促进节能化、低噪音化以及减少排气,正在开发由电能 来驱动工作装置或行驶装置的电动式建筑机械,或兼用电能和发动机输出 来进行驱动的混合动力式建筑机械。
其中,对低噪音化而言,以电动式建筑机械为例,通过不安装发动机 来促进低噪音化,在混合动力式建筑机械中,虽然安装有发动机,但是因 为安装比较小型的发动机即可,仍然促进了建筑机械的低噪音化。
但是,即使是在消除了来自发动机的噪音、或者降低了发动机噪音的
情况下,由于例如电动马达或由其驱动的HST ( Hydro Static Transmission: 静液压传动)泵、工作装置泵、HST马达等被安装在朝下方开》丈的车架上, 所以他们的驱动噪音仍然会向外部传出,从而成为产生噪音的原因。另夕卜,
噪音的原因,所以希望使这些驱动噪音或转动噪音等生成噪音不传至外部。 并且,以往即便是大型卡车等,对传动轴的转动噪音而言,也有同样的期 望,于是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240507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是利用固定于车架上的罩仅覆盖传动 轴周围的构造,例如在具有铰接结构的建筑机械中,因为传动轴随着车机 架的摆动也产生摆动,所以存在不能充分应对这种摆动的问题。
另外,在建筑机械中,为减少在不平地面行驶时产生的摇晃,大多采 用车轴摆动方式,在采用这种方式的情况下,希望降低从车轴周围传出的 生成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机械,即使是在具有摆动部分的情况 下,来自产生动力或传递动力的装置的生成噪音难以向外部传出,由此可 以促进低噪音化。
本发明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侧部件、相对于固定侧
部件摆动的摆动侧部件、覆盖该摆动侧部件的摆动部分的隔音罩,该隔音 罩由内罩和外罩构成,该内罩安装于所述固定侧部件以及摆动侧部件中的 任一方,该外罩安装于所述固定侧部件以及摆动侧部件中的另一方且覆盖 所述内罩的外侧,在所迷内罩以及外罩中,在摆动中心轴周围,设置于该 内罩的面状部分的外侧与设置于外罩的面状部分的内侧相对,并且在径向 互相重合。
根据本发明,因为通过由内罩及外罩构成的隔音罩来覆盖摆动部分, 故不会妨碍摆动侧部件的摆动,可以通过形成于内外罩的各面状部分之间 的间隙来减弱在内部生成的生成噪音的声能,促进低噪音化。
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优选至少在形成于所述面状部分之间的间隙 中配置吸音材料,该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外罩的内侧以及/或所述内罩的外 侧。
根据本发明,因为将吸音材料配置在互相重合的面状部分之间的间隙 中,所以利用吸音材料带来的吸音效果,可以有效地吸收将要从间隙传出 的生成噪音,可以进一步^^进低噪音化。
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优选采用吸音材料覆盖所述外罩或内罩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吸音材料配置成覆盖内外罩的内侧,因此能够进 一步提高吸音效果。
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优选互相重合的所述面状部分设置为相对于 曲率中心径向尺寸不同(被偏移)的大致同心圆状。
这里,所谓的"大致同心圆状"是指各面状部没有必要精确地设置为 同心圆状。即,在各面状部在摆动中互不干涉地维持间隙的范围内,将各 面状部设置为同心圓状即可。
根据本发明,由于内外罩的各面状部分在偏移位置设置为同心圆状, 所以在摆动过程中可以切实维持面状部之间的间隙,防止彼此干涉。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优选所述内罩具有收纳在所述外罩内的收纳 部,并且在该收纳部设有该内罩的所述面状部分,在所述外罩的所述摆动 中心轴周围,设有沿圓周方向延伸的所述面状部分和使所述面状部分内外 连通的开口部分,该开口部分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收纳部的外径尺寸。
根据本发明,由于外罩的开口的开口宽度比内罩的收纳部的径向尺寸 大,所以能够容易地穿过开口部装卸收纳部,并且可以缩短维护时间等, 提高作业性。
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所述固定侧部件为车架,所述摆动侧部件为 安装有工作装置的工作装置机架,可以通过这些机架,形成具有铰接构造 的车辆,所述隔音罩覆盖所述工作装置机架的、相对所述车架摆动的部分, 在本发明中,在具有铰接构造的建筑机械中,可以无障碍地安装隔音罩, 切实降低行驶过程中或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所述固定侧部件为车架,所述摆动侧部件为 相对所述车架摆动的车轴,所述隔音罩的内罩可以安装于所述车架侧、所 述外罩安装于所述车轴的车轴壳体,在本发明中,即便是釆用了车轴摆动 方式的建筑机械,也可以无障碍地安装隔音罩,切实降低行驶过程中或作 业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另外,本发明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车架、相对于车机架
摆动并安装有工作装置的工作装置机架、覆盖工作装置机架的相对于该车 机架摆动的部分的隔音罩,通过这些车架形成具有铰链构造的车辆,该隔 音罩由安装于所述工作装置机架侧的内罩和安装于车架侧且覆盖所述内罩 外侧的外罩构成,在所述内罩以及外罩中,在摆动中心轴周围,设置于该 内罩的面状部分的外侧与设置于外罩的面状部分的内侧相对,并且在径向 上互相重合,至少在形成于所述面状部分之间的间隙中配置有吸音材料, 该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外罩的内侧以及/或所述内罩的外侧,并且,内罩的 内侧被吸音材料覆盖,互相重合的所迷面状部分设置为相对于曲率中心径 向尺寸不同的大致同心圓状,所述内罩具有收纳在所述外罩内的收纳部, 并且在该收纳部设置有该内罩的所述面状部分,在所述外罩的所述摆动中 心轴周围,设置有沿圓周方向的、将所述面状部分内外连通的开口部分, 该开口部分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收纳部的外径尺寸,相对于所述车架的所 述工作装置机架的摆动中心的位置、所述外罩的所述面状部分的曲率中心、所述内罩的所述面状部分的曲率中心大致相同。
此时,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罩设置成从下
方覆盖将行驶用动力从所述车架侧传递至所述工作装置机架侧的前传动 轴,并且,该隔音罩由安装于所述车架侧的所述外罩和安装于所述工作装
置机架侧的内罩构成,所述外罩具有具有在车宽方向分开的一对弯曲边
缘的底面部、沿该底面部的所述各弯曲边缘立设的一对立面部、形成于这 些立面部之间的前后开口,所述外罩的面状部分形成于这些立面部,所述
内罩具有收纳在所述外罩内部的俯视呈半圓形状的收纳部、 一体设置于 该收纳部前侧且覆盖所述前传动轴前端侧的俯;f见呈矩形形状的箱状部,所 述收纳部具有底面部、沿该底面部的边缘立设且与所述外罩的立面部相 对的内罩侧的一对立面部、形成于这些立面部间之间的前后开口 ,在这些 立面部形成有所述内罩的面状部分,并且经由前侧的开口,连通该收纳部 和所述箱状部,所述前传动轴贯穿所述外罩及所述内罩的所述各开口,并 且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并且,本发明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车架、相对于车架摆 动的后车轴的车轴壳体、在前后方向的大致全部区域覆盖所述车架下方侧
的主隔音罩、覆盖所述车轴壳体的、相对该主隔音罩摆动的部分的隔音罩, 该隔音罩由安装于所述主隔音罩侧的内罩和安装于车架侧且覆盖所述内罩
外侧的外罩构成,在所述内罩及外罩中,在摆动中心轴周围,设置于该内 罩的面状部分的外侧与设置于外罩的面状部分的内侧相对,并且在径向上 互相重合,至少在形成于所述面状部分之间的间隙中配置吸音材津+,该吸 音材料设置在所述外罩的内侧以及/或所述内罩的外侧,并且,内罩的内侧 被吸音材料覆盖,互相重合的所述面状部分设置为相对于曲率中心径向尺 寸不同的大致同心圓状,相对于所述车架的所述车轴壳体的摆动中心的位 置、所述内罩的所述面状部分的曲率中心、所述外罩的所述面状部分的曲 率中心大致相同。
此时,在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隔音罩的车宽 方向的两侧,设有使所述车轴壳体的两侧穿过且用于避免与摆动的该车轴 壳体产生干涉的切口部,以覆盖各切口部的方式在所述车宽方向的两侧设 置一对所述隔音罩,并且,该隔音罩由安装于所述主隔音罩的所述切口部 周围的所述内罩和安装于从所述切口部突出的所述车轴壳体侧的所述外罩
8构成,所述内罩具有立面部、设置于该立面部的、与所述主隔音罩的切
口部对应的位置上的该内罩侧的切口部,所述内罩的面状部分形成于该立
面部,所述外罩具有与所述内罩的所述立面部相对的该外罩侧的立面部、 设置于该立面部且使所述车轴壳体的端部插入并固定的该外罩侧的切口 部,所述外罩侧的面状部分形成于该立面部,所述车轴壳体的两侧贯穿所 述主隔音罩、所述外罩以及所述内罩的所述各切口部,并且朝车宽方向的 外侧延伸设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整体的简略侧视图。
图2是表示建筑机械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使建筑机械铰接时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5是将构成上述主要部分的铰接部分的构成部件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6是从后侧看上述主要部分的图。
图7是将构成上述主要部分的后车轴摆动部分的构成部件放大表示的 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轮式装载机(建筑机械)
11车架(固定侧部件)
12工作装置机架(摆动侧部件)
23后车轴(摆动侧部件)
32铰接部用隔音罩(隔音罩)
33、 38外罩
34、 37内罩 35吸音材料
36后车轴部用隔音罩(隔音罩)
341收纳部
Cl、 C2摆动中心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轮式装载才几(建筑机械)10整体的简 略侧视图。图2是表示轮式装载机10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上
述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在使轮式装载机10铰接时的主要部分的 平面图。图5是将构成上述主要部分的铰接部分的构成部件放大表示的立 体图。图6是从后侧看上述主要部分的图。图7是将构成上述主要部分的 后车轴摆动部分的构成部件放大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l中,本实施方式的轮式装载机10为电动式装载机,未安装发动 机。在轮式装载机10中,在设有驾驶室的一侧的车架(固定侧部件)11内 部,配置有由未图示的蓄电池的电能驱动的电动马达、被电动马达驱动的 HST泵4皮同 一 电动马达驱动的作业泵、被来自HST泵的液压油驱动的HST
马达等。
其中,利用来自工作装置泵的液压油,使设置在车辆前部侧的工作装 置机架(摆动侧部件)12的提升缸13以及卸料缸14动作,各缸13、 14的 动作经由臂15、曲杆16以及连杆17传递到伊斗18,从而使妒斗18动作。 另外,如图2 图4所示,HST马达的输出经由与减速机19连接的前传动 轴20以及后传动轴21传递到工作装置机架12侧的前车轴22以及车架11 侧的后车轴23,从而使前后车轮24转动。
此外,相对于车架ll,工作装置机架12能够以中心销25为摆动中心 轴C1,在规定的铰接角度范围内摆动。即,装载机10为具备各车架11、 12的铰接构造的车辆。中心销25设置成上下贯穿从彼此的车架11、 12突 出设置的铰链的重合部分。利用机架设在彼此的车架11、 12上的铰接缸26, 对应转向操作时的操纵角度进行工作装置12的摆动。
但是,所述车架11向下方开放,在其内部配置有电动马达或HST泵等, 故它们的驱动噪音从车架11的下方传至外部。此外,位于车架11下侧的各 传动轴20、 21的转动噪音等也会向外部传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 防止驱动噪音以及转动噪音之类的生成噪音向外部传出,安装有钣金制的 各种隔音罩。
具体来说,车架U的下方侧在前后方向的大致全部区域^^主隔音罩30 覆盖,在一侧的工作装置机架12的下方侧,以从下方覆盖前车轴22的方式安装有前车轴部用隔音罩31。主隔音罩30和前车轴部用隔音罩31之间 由铰接部用隔音罩(以下称为ACL部用隔音罩)32覆盖。利用ACL部用 隔音罩32,从下方覆盖前传动轴20的大部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4&式装载机10中,由于后车轴23绕沿前后方 向的摆动中心轴C2摆动,故在主隔音罩30中、与后车轴23的左右两侧对 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避免摆动时与车轴壳体产生干涉的较大的切口部 30A。并且,设置有后车轴部用隔音罩36,以覆盖该切口部30A。
其中,为了应对工作装置机架12相对于车架11的摆动,ACL部用隔 音罩32由安装于车架11侧的外罩33和安装于工作装置机架12侧的内罩 34构成,。
如图3所示,在内罩34中,摆动中心轴C1周围的部分收纳在外罩33 内,如图4所示,在工作装置机架12以最大铰接角度摆动时,在弯折处的 峰侧会产生很小的间隙,在弯折处的谷侧会产生最大的重合部分。此外, 将各罩的33、34的形状以及大小设定为即使是在以最大角度摆动的情况下, 也不会与同时摆动的前传动轴20的发生干涉。图5表示各罩33、 34的具 体形状。
在图3 图5中,外罩33构成为具有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分开的一对弯 曲边缘的底面部331和沿该底面部331的各弯曲边缘在圓周方向立设的一 对立面部332。由立面部332的曲面形成的面状部分的曲率中心,与摆动中 心轴C1的4立置大致相同。形成于各立面部332之间的开口部分中的后方侧 的开口部分,与主隔音罩30的内部连通,并且,具有即使是在以最大角度 摆动的情况下也不干涉前传动轴20的基端侧的开口宽度。
前方侧的开口部分的开口宽度其大小为,即使是在以最大角度摆动的 情况下也不与收纳在内部的内罩34产生干涉,并且比内罩34的后述收纳 部341的外形尺寸大。由此,可以相对于外罩33内部容易地装卸内罩34 的收纳部341。在立面部332设有通过切口弯曲加工而制成的安装片333, 并且利用贯穿安装片333的螺栓等,将外罩33安装至车架11的下表面。
在这些底面部331以及立面部332的内侧,粘贴有由发泡聚氨酯等构 成的吸音材料35。此外,这样的吸音材料35并非只粘贴于外罩33,在以 下说明的内罩34、上述主隔音罩30、前车轴部用隔音罩31以及后述的后 车轴部用隔音罩36中,以覆盖其内侧的大致全部区域的方式也粘贴有吸音材料35。另外,也可以将吸音材料35粘贴设置于构成内罩34的立面部346 (后述)的外侧而不是立面部332的内侧。可以根据实施情况适当确定在 内外罩中的哪一个粘贴设置吸音材料,对后车轴部用隔音罩36而言,也是 同样的情况。
内罩34由收纳在外罩33内的平面半圆形状的收纳部341、设置于收纳 部341前部侧的平面矩形状的箱状部342以及i殳置于箱状部342前部侧的 连接部343构成,该连接部343与前车轴部用隔音罩31连通并且覆盖前车 轴22的一部分。收纳部341以及箱状部342为在底面部344、 345的外周 设置有立面部346 348的形状,连接部343的截面呈U字形。
,收纳部341的立面部346的面状部分,在与摆动中心轴Cl正交的方 向即以摆动中心轴Cl为中心的径向上与外罩33的立面部332的面状部分 相对,外罩33覆盖收纳部341的外侧。此时,由曲面构成的立面部346的 面状部分的曲率中心,也与摆动中心轴Cl的位置大致相同。因为收纳部341 以不产生干涉的方式收纳于外罩33内,故形成各面状部分的立面部332、 346为以摆动中心轴C1为中心的、径向尺寸不同的同心圆状,并且在径向 上以互相错开的状态立设。由此,在各立面部332、 346互相重合的部分, 形成将ACL部用隔音罩30的内外连通的规定宽度的间隙。
此外,收纳部341前后的开口宽度及箱状部342的宽度,其大小仍然 设为在以最大角度摆动时不与前传动轴20产生干涉。在收纳部341的各立 面部346的上端边缘, 一体形成有朝内侧上方突出的较大的安装片349。在 箱状部342的立面部347,分别利用焊接或弯曲加工等设有分体的安装片 350以及一体的安装片351。在连接部343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凸缘状的安装 片352。利用贯穿这些安装片349~352的螺栓或与之螺合的螺栓等,内罩 34被安装在工作装置机架12侧。
在这种外罩33以及内罩34中,在内罩34的收纳部341被收纳在外罩 33内的状态下进行摆动动作。此时,在完全不摆动或者以较小的角度摆动 的状态下,在外罩33的立面部332和收纳部341的立面部346之间的重合 部分形成的间隙,利用粘贴设置在外罩33的立面部332内侧的吸音材料35, 形成大致完全闭塞的状态。即,吸音材料35的表面形成与收纳部341的立 面部346外表面接触或非常接近的状态。
由此,在彼此的重合部分产生的间隙中,内部产生的生成噪音将要向外传出时被吸音材料35很好地吸收,从而可以更切实地隔音。尤其是在完
全不摆动或者以较小的角度摆动的情况下,可认为轮式装载机10的车速很 快,包含各传动轴20、 21的全部动力机器类高速运转,从而产生的生成噪 音也很大。因此,能够切实地对如此大的生成噪音进行隔音,对低噪音化 是非常有效的。
与此相反,如图4所示,在理想状态下优选在全部的摆动范围具有重 合部分,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最大角度摆动时,在外罩33和内罩34之 间产生无重合部分的地方,从而会导致内部的生成噪音传出。但是,在以 最大角度摆动的状况下,由于轮式装载机10不会高速行驶或高速作业,因 此生成噪音非常小,作为传出的音量可忽略,不会妨碍低噪音化。
在图6中,放大表示后车轴23部分。因为后车轴23绕摆动中心轴C2 摆动,故为避免摆动时的干涉,在主隔音罩30上设置有切口部30A (图3、 图4),有可能导致生成噪音从该切口部传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 用用于防止这种传出的隔音构造。即,主隔音罩30的各切口部30A的周围 :陂后车轴部用隔音罩36覆盖。
后车轴部用隔音罩36由安装于主隔音罩30侧的内罩37和安装于摆动 的后车轴23的车轴壳体上的外罩38构成。内罩37由形状不同的下侧罩部 件371和上侧罩部件372构成,外罩38为上下组合相同形状的一对罩部件 381的构造。
如图7所示,内罩37的下侧罩部件371安装在主隔音罩30的倾斜面 30B上,并形成为具有底面部373以及三个立面部374的箱状。在前后一对 立面部374上设置有安装片375,通过贯穿该安装片375的螺栓等安装于主 隔音罩30上。在中央的立面部374上,设置有具有一定深度的U字形切口 部376。
上侧罩部件372由与下侧罩部件371的各立面部374的上端边缘连接 的三个立面部377形成。在这些立面部377的背面,在对应贯穿圆孔的位 置上,利用焊接等方式固定有未图示的螺母部件等,并使贯穿设置在车架 11上的安装片的螺栓等与该螺母部件螺合,由此上侧罩部件372被安装于 车架11上。在中央的立面部377上,设有较浅的倒U字形切口部378。
此外,在这些罩部件371、 372的相互接合部分上设置有未图示的卡合 片,通过使各卡合片卡合在立面部374、 377的内侧,从而使它们彼此不错
13位。由罩部件371、 372的切口部376、 378形成有开口部379,在该开口部 379内贯穿有车轴壳体。开口部379的正面开口的上下宽度,其大小被设定 成可以避免摆动的车轴壳体的干涉。另外,由罩部件371、 372中央的立面 部374、 377形成的面状部分的曲面的曲率中心,与摆动中心轴C2的位置相同。
外罩38的罩部件381也基本具有与上述三个立面部374、 377靠近并 对置的立面部382。外罩38中央的立面部382与内罩37中央的立面部374、 377对置,其指向为与摆动中心轴正交的指向,是以摆动中心轴C2为中心 的径向。在各罩部件381中央的立面部382上i殳置有切口部383,构成为由 上下的切口部383夹持车轴壳体的外周。在罩部件381上设置有前后分开 的一对凸缘状的安装片384。在其中的一个安装片384上仅贯穿设置有使螺 栓等插入的贯穿圆孔,在另一个安装片384上,在与贯穿圓孔相对应的位 置上,利用焊接等方式固定有螺母部件等接合部件385。根据这样的构成, 可以上下组合一种罩部件381,并利用止脱螺栓等使它们彼此固定。
此外,罩部件381中,在前后方向的一侧也设置有未图示的卡合片, 上下组装时,该卡合片与立面部382的内侧卡合,从而防止彼此之间的错 位。另外,由该一对罩部件381中央的立面部382形成的面状部分的曲面 的曲率中心,也与摆动中心轴C2的位置相同。即,其中央的面状部分以及 内罩37侧中央的面状部分,也位于以摆动中心轴C2为中心且径向尺寸不 同的同心圆状的位置,并位于径向彼此偏移的状态。
如图6所示,在外罩38处于与内罩37的外侧接近的状态下,各罩37、 38的面状部分彼此隔开规定间隔的间隙而对置,在维持使后车轴部用隔音 罩36内外连通的该间隙的状态下,各罩37、 38随着后车轴23的摆动而摆 动。即,外罩38沿内罩37的外面,以保持具有互相重合部分的状态上下 摆动,设置于内罩37的开口部379通过外罩38构成常闭状态。
此时,粘贴设置于外罩38内侧的吸音材料35,即使是在后车轴23不 摆动的状态或摆动中的状态下,也会与内罩37的外周面接触或者非常接近, 从而可以有效地吸收将要从该间隙传出的生成噪音。因此,能够较好地降 低从主隔音罩30的切口部30A通过内罩37的开口部379传出的内部生成 噪音,可以进一步促进低噪音化。
另外,根据该后车轴23侧的隔音构造,可认为内罩37经由主隔音罩30被安装于车架11,因此该车架11仍然是与本发明相关的固定侧部件。与
此相反,安装有外罩38的后车轴23是与本发明相关的摆动侧部件。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铰接部分和后车轴23部分的摆动部分进行覆盖的ACL 部用隔音罩以及后车轴部用隔音罩36分别是与本发明相关的隔音罩。
在上述记载中公开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构成、方法等,但是本发 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主要对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特定的图示及说明, 但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以及目的的范围内,对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状、^:量或其他详细构成方面进行各种变形。
因此,上述公开的、限定形状或数量等的记载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 的例示性记载,并不限定本发明,由除去这些形状、数量等方面的限定的 一部分或者全部的限定后的部件名称进行的记载包括在本发明中。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构成ACL部用隔音罩32的各罩33、 34 以及构成后车轴部用隔音罩36的各罩37、 38中,在其内侧的大致全部区 域粘贴设置有吸音材料35,但即便是完全未粘贴设置该吸音材料的情况, 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另外,即使未粘贴设置吸音材料35,在形成于各罩33、 34、 37、 38的互相重合部分的间隙中,也可以减弱在内部产生的噪音的声 能,从而促进低噪音化。即,该间隙作为消音管起作用。其中,为实现更 好的低噪音化,优先至少在间隙内设置吸音材料35。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ACL部用隔音罩32中,外罩33安装于车架n,内 罩34安装于工作装置机架12,但也可将外罩安装于工作装置机架12,并 将具有收纳于该外机架的收纳部的内机架安装于车架11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电动式建筑机械,但是作为本发明的建筑 机械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兼用利用电能的电动马达输出和发动机输出 的混合动力式。此外,即使是仅利用发动机输出的普通建筑机械,也适用 本发明。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用于轮式装载机、铲斗机、平地机等建筑机械,特别是用于 追求低噪音化的建筑机械。
1权利要求
1. 一种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侧部件、相对于固定侧部件摆动的摆动侧部件、覆盖该摆动侧部件的摆动部分的隔音罩,该隔音罩由内罩和外罩构成,该内罩安装于所述固定侧部件以及摆动侧部件中的任一方,该外罩安装于所述固定侧部件以及摆动侧部件中的另一方且覆盖所述内罩的外侧,在所述内罩以及外罩中,在摆动中心轴周围,设置于该内罩的面状部分的外侧与设置于外罩的面状部分的内侧相对,并且在径向互相重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形成于所述面 状部分之间的间隙中配置吸音材料,该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外罩的内侧以 及/或所述内罩的外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采用吸音材料覆盖所 述外罩或内罩的内侧。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互相重合的所述面状 部分设置为相对于曲率中心径向尺寸不同的大致同心圓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具有收纳在 所述外罩内的收纳部,并且在该收纳部设有该内罩的所述面状部分,在所述外罩的所述摆动中心轴周围,设有沿圆周方向的、将所述面状 部分内外连通的开口部分,该开口部分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J]丈纳部的外径 尺寸。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定侧部件为车架,所述摆动侧部件为安装有工作装置的工作装置机架,通 过这些机架,形成具有铰接结构的车辆,所述隔音罩覆盖所述工作装置机 架的、相对所述车架摆动的部分。
7.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定侧部件为车机架,所述摆动侧部件为相对所述车架摆动的车轴,所述隔 音罩的内罩安装于所述车架侧,所述外罩安装于所述车轴的车轴壳体。
8. —种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在建筑机械中,具有车架、相对于 车架摆动并安装有工作装置的工作装置机架、覆盖工作装置机架的相对于 该车架摆动的部分的隔音罩,通过这些机架形成具有铰链构造的车辆,该隔音罩由安装于所述工作 装置机架侧的内罩和安装于车架侧且覆盖所述内罩外侧的外罩构成,在所述内罩以及外罩中,在摆动中心轴周围,设置于该内罩的面状部 分的外侧与设置于外罩的面状部分的内侧相对,并且在径向上互相重合,至少在形成于所述面状部分之间的间隙中配置有吸音材料,该吸音材 料设置在所述外罩的内侧以及/或所述内罩的外侧,并且,内罩的内侧被吸音材料覆盖,互相重合的所述面状部分设置为 相对于曲率中心径向尺寸不同的大致同心圓状,所述内罩具有收纳在所述外罩内的收纳部,并且在该收纳部设置有该 内罩的所述面状部分,在所述外罩的所述摆动中心轴周围,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将所述面 状部分内外连通的开口部分,该开口部分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收纳部的外 径尺寸,相对于所述车架的所述工作装置机架的摆动中心的位置、所述外罩的 所述面状部分的曲率中心、所述内罩的所述面状部分的曲率中心大致相同。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罩设置成从 下方覆盖将行驶用动力从所述车架侧传递至所述工作装置机架侧的前传动 轴,并且,该隔音罩由安装于所述车架侧的所述外罩和安装于所述工作装 置机架侧的内罩构成,所述外罩具有具有在车宽方向分开的一对弯曲边缘的底面部、沿该 底面部的所述各弯曲边缘立设的一对立面部、形成于这些立面部之间的前 后开口,所述外罩的面状部分形成于这些立面部,所述内罩具有收纳在所述外罩内部的平面半圆形状的收纳部、 一体 设置于该收纳部前侧且覆盖所述前传动轴前端侧的平面矩形状的箱状部,所述收纳部具有底面部、沿该底面部的边缘立设且与所述外罩的立 面部相对的内罩侧的 一 对立面部、形成于这些立面部间之间的前后开口 , 在这些立面部形成有所述内罩的面状部分,并且经由前侧的开口,连通该 收纳部和所述箱状部,所述前传动轴贯穿所述外罩及所述内罩的所述各开口 ,并且沿前后方 向延伸设置。
10. —种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车架、相对于车架摆动的后车轴的车轴壳体、在前后方向的大致全部区域覆盖所述车架下方侧的主隔音罩、覆盖所述车轴壳体的、相对该主隔音罩摆动的部分的隔音罩,该隔音罩由安装于所述主隔音罩侧的内罩和安装于车架侧且覆盖所述内罩外侧的外罩构成,在所述内罩及外罩中,在摆动中心轴周围,设置于该内罩的面状部分的外侧与设置于外罩的面状部分的内侧相对,并且在径向上互相重合,至少在形成于所述面状部分之间的间隙中配置吸音材料,该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外罩的内侧以及/或所述内罩的外侧,并且,内罩的内侧被吸音材料覆盖,互相重合的所述面状部分设置为相对于曲率中心径向尺寸不同的大致同心圓状,相对于所述车架的所述车轴壳体的摆动中心的位置、所迷内罩的所述面状部分的曲率中心、所述外罩的所述面状部分的曲率中心大致相同。
11.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隔音罩的车宽方向的两侧,设有贯穿所述车轴壳体的两侧且用于避免与摆动的该车轴壳体产生干涉的切口部,以覆盖各切口部的方式在所述车宽方向的两侧设置一对所述隔音罩,并且,该隔音罩由安装于所述主隔音罩的所述切口部周围的所述内罩和安装于从所述切口部突出的所述车轴壳体侧的所述外罩构成,所述内罩具有立面部、设置于该立面部的、与所述主隔音罩的切口部对应的位置上的该内罩侧的切口部,所述内罩的面状部分形成于该立面部,所述外罩具有与所述内罩的所述立面部相对的该外罩侧的立面部、设置于该立面部且使所述车轴壳体的端部插入并固定的该外罩侧的切口部,所述外罩侧的面状部分形成于该立面部,所述车轴壳体的两侧贯穿所述主隔音罩、所述外罩以及所述内罩的所述各切口部,并且朝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机械。作为建筑机械的轮式装载机(10)是具有相对车架(11)摆动的工作装置机架(12)的铰接车辆,工作装置机架(12)的摆动部分被铰接部用隔音罩(32)覆盖。该隔音罩(32)由安装在工作装置机架(12)的内罩(34)和安装在车架(11)且覆盖内罩(12)的一部分外侧的外罩(33)构成,在这些内罩(34)以及外罩(33)上,在与摆动中心轴C1正交的方向即径向上设置有互相重合的面状部分,在这些面状部分之间形成有使隔音罩(32)内外连通的间隙。
文档编号E02F9/00GK101484645SQ200780025700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7日
发明者中田国昭, 关正畅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