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自焙槽的铸型、焙烧、启动工艺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291798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电解自焙槽的铸型、焙烧、启动工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铝电解自焙槽的铸型、焙烧、启动工艺。
铝电解自焙槽系列的投产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突发性事故较多、风险较大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将对整个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阳极的焙烧工作是整个投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阳极铸型、焙烧方式的确定尤为重要。在我国,关于60KA系列的铝电解自焙槽的铸型、焙烧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槽内铸型焙烧,一类是槽外铸型焙烧,上述两种方式都各有利弊,并且都进行过实践,既有经验,又有教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槽内铸型阳极、内外结合、全电流快速焙烧、低电压启动、缩短高温期、快速建炉膛、高分子比建炉邦的铝电解自焙槽铸型、焙烧、启动的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在铝电解自焙槽的铸型、焙烧、启动工艺中,采用以下步骤1)在保证第三排导电阳极棒被阳极糊复盖的前提下,减少一次铸型的阳极糊总高到800~900mm,重量减少35~40%,以削弱阳极糊在通电受热时的热膨胀压力,杜绝涌糊现象;
2)缩短铸型完毕到通电焙烧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在72小时内,最大限度地利用铸型余热,以保证在50~60分钟内顺利通入电流,并均衡焙烧;同时节约能源,可使台槽节电200~500KWh3)通电前,在铝箱与钢壳的两个侧面填装厚10~30mm的氧化铝,同时在钢壳内壁涂上一层滑石粉,以减少阳极铝箱与阳极钢壳的磨擦力,为焙烧后安全顺利提阳极框架创造条件;
4)通电前8~10小时对两个侧面进行外加热,为两个侧面能良好导电创造条件;
5)通电时,按电流的走向及电流密度分布情况,拆除前后阳极导电铜母线各5根,中心向电流末端偏移2~3个接线点,保证电流分布更合理,有利于电流进端处的阳极焙烧;
6)装槽时,装入的粉料(冰晶石、氧化铝、大碱等)要低于第一排导电阳极棒10~15厘米,以便在通电焙烧时观察导电及电流分布情况;
7)在通入全电流4~5小时进行调棒,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
8)采用低电压、无效应、湿法启动电解槽;
9)后期处理时,缩短高温期、快速建炉膛、高分子比建炉邦,能保持较规整的炉膛、炉邦,有利于提高电流效率。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融合了槽内焙烧和槽外焙烧的优点,在自焙电解槽的铸型焙烧工艺上是一个较大的新突破;2)克服了传统焙烧中出现的阳极锥体上升缓慢、不均匀,容易大漏糊的缺陷,而且对阴极部分也有可靠的保护作用,有利于槽的寿命延长;3)焙烧周期大大缩短,并为安全快速升电流和启动创造了条件,节电效果明显,电流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显著提高。4)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不需要增加任何辅助投资。
本发明的实施例1∶1)阳极铸型通电前,在铝箱和钢壳接触面的两个侧面填装10mm厚的氧化铝,同时在钢壳内壁涂上一层滑石粉,以减少阳极铝箱与阳极钢壳的磨擦力。然后沿槽膛四周人工伸腿处均匀铺一层氟化钙,在槽底均匀铺一层7cm厚的固体铝粒。接着打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棒眼,将制作好的有底铝箱吊入阳极框架内,并处理平整将化糊炉吊放在大铝箱内并固定好,将糊装满化糊炉内,在保证第三排导电阳极棒被阳极糊复盖的前提下,减少一次铸型的阳极糊总高,液糊总高控制为800毫米底层糊为贫油糊,高度为400毫米,上层糊为中油糊,高度为400毫米,重量减少35%,然后接通电源即可进行化糊作业。铸型完毕到通电焙烧的间隔时间为50小时,最大限度地利用铸型余热,以保证在50~60分钟内顺利通入电流。
2)通电焙烧装槽时,装入的粉料(冰晶石、氧化铝、大碱等)要低于第一排导电阳极棒10厘米,以便在通电焙烧时进行观察。通电前8小时对槽的两个侧面进行外加热。当接通阳极棒时,按电流的走向及电流密度分布情况,拆除前后阳极导电铜母线各5根(共10根),中心向阳极大母线末端偏移2个接线点。在通入全电流(额定电流)4小时进行调棒。
3)启动采用低电压、无效应、湿法启动电解槽。当阳极四周锥体高度达到450毫米,中部锥体高度达500毫米时,即可湿法启动。启动灌电解质时,逐渐提升阳极,槽电压逐渐上升,并在启动过程中,使电压控制在10伏左右,瞬时不超过30伏,启动完毕电压控制在8.5伏。
4)启动后期管理采用缩短高温期、快速建炉膛、高分子比建炉邦。该时期处于建立热平衡过程中,此过程处理的好坏,对电解槽能否及时进入正常生产期,发挥高效、低耗、优质的作用,取着决定的作用。在启动后120小时内,将电压分段降至正常电压,立即建炉膛、面壳,在炉面结壳的过程中,用氧化铝保护阳极四周,以防止阳极的氧化。启动后期的一个月内,分子比应比正常工艺控制的分子比偏高0.3伏,有利于析出的电解质结壳比较坚硬,不易在高温下自然踏陷而造成多的沉淀,更重要的是,高分子比环境中所形成的炉邦具有较高的初晶温度,转入正常生产时,在低温、低分子比条件下不容易熔化。
实施例2,1)阳极铸型通电前,在铝箱和钢壳接触面的两个侧面填装30mm的氧化铝,同时在钢壳内壁涂上一层滑石粉,以减少阳极铝箱与阳极钢壳的磨擦力。然后沿槽膛四周人工伸腿处均匀铺一层氟化钙,在槽底均匀铺一层8Cm厚的固体铝粒。接着打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棒眼,将制作好的有底铝箱吊入阳极框架内,并处理平整将化糊炉吊放在大铝箱内并固定好,将糊装满化糊炉内,在保证第三排导电阳极棒被阳极糊复盖的前提下,减少一次铸型的阳极糊总高,液糊总高控制为900毫米底层糊为贫油糊,高度为450毫米,上层糊为中油糊,高度为450毫米,重量减少40%,然后接通电源即可进行化糊作业。铸型完毕到通电焙烧的间隔时间为50小时,最大限度地利用铸型余热,以保证在50~60分钟内顺利通入电流。
2)通电焙烧装槽时,装入的粉料(冰晶石、氧化铝、大碱等)要低于第一排导电阳极棒15厘米,以便在通电焙烧时进行观察。通电前10小时对槽的两个侧面进行外加热。当接通阳极棒时,按电流的走向及电流密度分布情况,拆除前后阳极导电铜母线各5根(共10根),中心向阳极大母线末端偏移2个接线点。在通入全电流(额定电流)5小时进行调棒。
3)启动采用低电压、无效应、湿法启动电解槽。当阳极四周锥体高度达到500毫米,中部锥体高度达550毫米时,即可湿法启动。启动灌电解质时,逐渐提升阳极,槽电压逐渐上升,并在启动过程中,使电压控制在15伏,瞬时不超过30伏,启动完毕电压控制在9伏。
4)启动后期管理与实施例1相同,启动后期的一个月内,分子比应比正常工艺控制的分子比偏高0.4。
权利要求
1.一种包含铝粒导电的铝电解自焙槽的铸型、焙烧、启动工艺,其特征在于1)通电前,在铝箱与钢壳接解面的两个侧面填装厚10~30MM的氧化铝,同时在钢壳内壁涂上一层滑石粉,以减少阳极铝箱与阳极钢壳的磨擦力;2)在保证第三排导电阳极棒被阳极糊复盖的前提下,减少一次铸型的阳极糊总高和重量。3)缩短铸型完毕到通电焙烧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在72小时内,最大限度地利用铸型余热,以保证在50~60分钟内顺利通入电流;4)通电前8~10小时对两个侧面进行外加热;5)通电时,按电流的走向及电流密度分布情况,拆除前后阳极导电铜母线各5根,中心向电流末端偏移2~3个接线点;6)装槽时,装入的粉料(冰晶石、氧化铝、大碱等)要低于第一排导电阳极棒10~15厘米,以便在通电焙烧时进行观察;7)在通入全电流4~5小时进行调棒;8)采用低电压、无效应、湿法启动电解槽;9)后期处理时,缩短高温期、快速建炉膛、高分子比建炉邦。
2.根据权利要求1中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阳极糊总高为800~900毫米,重量减少35~40%;
3.根据权利要求1中8)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启动过程中电压控制不超过15伏,瞬时不超过30伏,启动完毕电压控制在8.5~9伏。
4.根据权利要求1中9)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启动后120小时内,将电压分段降至正常电压,立即建炉膛、面壳,防止阳极氧化。
5.根据权利要求1中9)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启动后一个月内,分子比应比正常生产时的分子比偏高0.3~0.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包含铝粒导电的铝电解自焙槽的铸型、焙烧、启动工艺,采用了槽内铸型阳极,固体铝粒导电,内外结合,全电流快速焙烧,低电压启动,缩短高温期,快速建炉膛,高分子比建炉邦的新工艺。本发明具有节电、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投资小等优点。
文档编号C25C3/06GK1098147SQ9310938
公开日1995年2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7日
发明者田永, 田旭, 侯文虎, 海光宝, 符广怡, 李永庆, 孟道方, 赵之澄, 高庆选 申请人:云南铝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