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钢带形变检测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带形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及分立器件制造行业中,外引脚电镀工艺是后道封装工艺中一个关键 工序,该电镀工艺通常是在引线框架上电镀铜、锡或铁基合金等材质,以便提供腐蚀保护和 机械防护,并提高引线框架与其它部件相互连接的质量。目前,传统的挂镀或滚镀方法,已被将被电镀件装在输送器或传送带上通过一系 列处理站的方法替代,例如,可采用AEM公司生产的电镀设备来完成引线框架的电镀工艺。 所述电镀设备的传送机构是柔性的钢带,所述钢带呈水平环形,所述钢带的腹板垂直,其总 长度约为60米,可利用电机带动变速箱进而驱动所述钢带运行。所述钢带每间隔约1. 2米 设置有一组支撑轮机构,所述支撑轮机构用于承托所述钢带,以确保所述钢带在移动时的 稳定性。所述钢带循环转动,所述引线框架通过位于所述钢带的下边缘处的弹簧夹或弹性 钢片,夹持在所述钢带上,并以一定的速度通过多个工艺槽内,其中所述钢带用作电镀供电 系统的一个电极,所述引线框架以一定的速度在工艺槽内的电镀液中水平移动,形成和溶 液的相对运动,从而完成电镀工艺。具体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的电镀设备的钢带及支撑轮机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 示,钢带10的上边缘设置有钢针孔11,所述支撑轮机构包括横梁21、第一支座22、第二支 座23、弹簧24、定转轮25以及动转轮26,其中,横梁21位于钢带10上方并与钢带10的运 动方向垂直,第一支座22与横梁21固定连接,第二支座23与横梁21转动连接,弹簧24横 跨设置于第一支座22和第二支座23上方,弹簧24的两端分别挂在第一支座22和第二支 座23上,定转轮25位于钢带10的一侧并与第一支座22连接,动转轮26位于钢带10的另 一侧并与第二支座23连接。其中,定转轮25上设置有与钢针孔11匹配的钢针,当钢带10移动至对应的定转 轮25的位置时,随着定转轮25的转动,定转轮25上的钢针就会插入到钢针孔11内,以保 证钢带10的高度不变,且移动过程中不左右摆动。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定转轮21上的钢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被磨损或腐蚀, 从而导致钢针变形。当钢带10移动至变形的钢针处时,变形的钢针无法插入到钢针孔11 内,进而将钢带10顶变形。当钢针刚刚变形时,可能只有几厘米的钢带10被钢针顶变形, 但是,若不及时发现和补救,钢带10变形的位置会越来越多,导致钢带10卡在电镀设备的 上料站或下料站,造成电镀设备停机,而导致引线框架被污染。并且,由于钢带10变形,使 得夹持在钢带10下方的引线框架不能保持竖直向下的状态,进而导致引线框架掉落,甚至 发生引线框架碰撞的情况,而导致产品报废,这就只能白白浪费了前面几百道工序的投入, 给生产厂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业界通常是依靠工作人员的目测观察,来判断钢带10是否发 生形变,并在钢带10运行过程中,用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钢带10可能变形的位置,来检测钢带10是否发生形变。然而,这种人为检测钢带是否发生形变的方法,非常浪费时间,工作人员必须时时 监控机台;并且,这种人为检测的方法效果也不理想,对于较小的形变,工作人员无法及时 发现;此外,工作人员与运动的钢带10接触,也无法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带形变检测装置,以解决人为检测的方法浪费时间,且效 果不理想的问题,且可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带形变检测装置,所述钢带上设置 有用于承托该钢带的支撑轮机构,所述支撑轮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钢带上方的横梁、与所 述横梁固定连接的第一支座以及与所述横梁转动连接的第二支座,所述钢带形变检测装置 包括与所述第一支座连接的第一臂;与所述第二支座连接的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与所述 第一臂彼此倾斜;横跨设置于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上 方且与所述第二臂连接的感应片;以 及安装于所述第一臂上并与所述感应片匹配的检测元件;其中,所述检测元件通过探测所 述感应片的位置,来判断所述第二臂是否摆动,进而判断所述钢带是否发生形变。可选的,所述支撑轮机构还包括横跨设置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上方的弹 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连接。可选的,所述支撑轮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一支座连接的定转轮,所 述支撑轮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臂和所述第二支座连接的动转轮。可选的,所述钢带形变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检测元件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所 述控制模块是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检测元件是磁接近传感器。可选的,所述感应片的材质是金属,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材质是钢化玻 璃,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长度是10 80c,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倾斜角度为
1° 10°。可选的,所述感应片上设置有长孔,所述感应片通过所述长孔与所述第二臂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所述钢带形变检测装置的检测元件通过探测感应片的位置来判断第二臂是否摆 动,以判断支撑轮机构的第二支座是否摆动,进而判断与第二支座连接的动转轮是否摆动, 从而自动判断钢带是否发生形变,无需使用人工检测方法,降低了工作人员与运动的钢带 接触的机率,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且所述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可及时有 效的判断钢带是否发生形变,减少电镀设备的检修时间,增强了电镀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了 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产品良率。
图1为现有的电镀设备的钢带及支撑轮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 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 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 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 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 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 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 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 的。在背景技术中已经提及,目前业界通常采用人为检测的方法,来判断钢带是否发 生形变,然而,这种人为检测方法,非常浪费时间,并且这种人为检测的方法效果也不理想, 对于较小的形变,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此外,工作人员需要经常与运动的钢带接触,无 法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判断钢带是否发生形变的钢带形变 检测装置,可及时有效的判断钢带是否发生形变,降低工作人员与运动的钢带接触的机率, 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减少电镀设备的检修时间,增强电镀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了生 产效率,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良率。请参考图2,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的使用示意图,钢带 30上设置有用于承托钢带30的支撑轮机构,所述支撑轮机构包括横梁41、第一支座42、第 二支座43,其中,横梁41设置于钢带30上方,第一支座42与横梁41固定连接,第二支座 43与横梁41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包括第 一臂110、第二臂120、感应片130以及检测元件140,其中,第一臂110与第一支座42连接, 第二臂120与第二支座43连接,第二臂120与第一臂110彼此倾斜,感应片130横跨设置 于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20上方,且感应片130与第二臂120连接,检测元件140安装于第 一臂110上并与感应片130匹配,检测元件140通过探测感应片130的位置,来判断第二臂 120是否摆动,进而判断钢带30是否发生形变。所述钢带形变检测装置的检测元件140通过探测感应片130的位置,来判断第二 臂120是否摆动,以判断第二支座43是否摆动,从而自动判断钢带10是否发生形变,降低 了工作人员与运动的钢带30接触的机率,可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增强了电镀设备的 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刚带30是柔性的传送带,其呈水平环形,所 述钢带30的腹板垂直。其中,刚带30的上边缘设置有成排的钢针孔31,所述钢针孔31的 数量大约为6000个。钢带30上设置了 50个支撑轮机构,所述支撑轮机构用于承托钢带 30,以确保钢带30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支撑轮机构还包括弹簧44,所述弹簧44横跨设置于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20 上方,所述弹簧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42和第二支座43连接。所述支撑轮机构还包括定转轮45,所述定转轮45与第一臂110和第一支座42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定转轮45位于钢带30的一侧,定转轮45的轴与第 一臂110和第一支座42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座42是通过两个螺钉固定在横 梁41上,因此,在钢带30运行过程中,定转轮45的轴的位置固定不动。其中,定转轮45上 设置有与钢针孔31匹配的钢针,当钢带30移动至对应的定转轮45的位置,随着定转轮45 的转动,定转轮45上的钢针就会插入到钢针孔31内,以保证钢带30的高度不变,且在移动 过程中不会左右摆动。
所述支撑轮机构还包括动转轮46,所述动转轮46与第二臂120和第二支座43.连 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动转轮46位于钢带30的另一侧,动转轮46的轴与 第二臂120和第二支座43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座43通过一个螺钉与横梁41 连接,因此,当钢带30发生形变时,第二支座43会相应摆动。在弹簧44的作用下,定转轮 45和动转轮46可一直紧贴钢带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带形变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未 图示),所述控制模块与检测元件140电性连接,当检测元件140检测到感应片130在正常 位置时,其传输正常的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而一旦钢带30发生了形变,导致动转轮 46摆动,使得第二臂120摆动,并带动感应片130离开设定的位置时,检测元件140把检测 到的异常的检测信号传回至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程序的设定,电镀设备停机并报警。较佳的,所述控制模块是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中,所述控制模块可以是电镀设备自带的可编程控制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具体实施 例中,所述控制模块也可以采用其它运算控制器件来替代,例如,所述控制模块也可以是单 片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检测元件140是磁接近传感器,当感应片130 靠近磁接近传感器的磁场时,由于电磁感应,在感应片130内部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随 着感应电流增强,引起磁接近传感器的振荡电路的负载增大,然后,振荡减弱直至停止,磁 接近传感器利用其内部的振幅检测电路检测到振荡状态的变化,并输出正常的检测信号。 当感应片130的远离检测元件140时,检测元件140就会输出异常的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 模块,所述检测元件140可快速有效的检测感应片130的位置,进而判断钢带30是否发生 形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感应片130的材质是金属,以使所述磁接近 传感器可探测所述感应片130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20的材质是钢化玻璃, 避免干扰所述检测元件140的检测信号。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20的长度是10 80cm。较佳的,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20可以为20cm。由于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20彼此倾斜,利用杠杆原理,动转轮46的微小摆动,被 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20放大,使得检测元件140可灵敏的侦测到钢带30是否发生形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20之间的倾斜角度为 1° 10°。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可以调整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20之间的倾斜角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利用螺钉132将感应片130的一端固定在 第二臂120上,感应片130的另一端搭在第一臂110上,并对应于检测元件140的安装位置。较佳的,感应片130上设置有长孔131,通过所述长孔131可以调节感应片130的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是这样工作的,当钢带30未发生形 变时,定转轮45和动转轮46紧贴钢带30,第一支座42和第二支座43均不发生摆动,第一 臂110和第二臂120也不会摆动,感应片130横跨设置在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20上,感应 片130对应于检测元件140的位置,检测元件140输出正常的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以 使电镀设备正常运行。而一旦钢带30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动转轮46与第二支架43则会相应摆动,此时, 在弹簧44的作用下,动转轮46和定转轮45仍会夹紧钢带,但是由于第二支架43绕横梁41 摆动,使得与第二支架43固定连接的第二臂120也相应摆动,由杠杆原理可知,尽管第二支 架43做了很小的摆动,感应片130则会进行较大程度的移动,使感应片130离开设定的位 置,检测元件140则无法侦测到感应片130,其会输出异常的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 述控制模块则会控制电镀设备停机,并产生报警信号,工作人员即可快速的修复钢带30,降 低了工作人员与运动的钢带接触的机率,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述钢带形变检测装 置可及时、有效的判断钢带是否发生形变,避免引线框架掉落或碰撞,减少电镀设备的检修 时间,增强了电镀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带形变检测装置,所述钢带上设置有用于承 托该钢带的支撑轮机构,所述支撑轮机构包括设置于钢带上方的横梁、与横梁固定连接的 第一支座以及与横梁转动连接的第二支座,所述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包括 与第一支座连接 的第一臂;与第二支座连接的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与第一臂彼此倾斜;横跨设置于第一臂 和第二臂上方且与第二臂连接的感应片;以及安装于第一臂上的检测元件;其中,检测元 件通过探测感应片的位置,来判断第二臂是否摆动,进而判断钢带是否发生形变。所述钢带 形变检测装置可及时有效的判断钢带是否发生形变,增强了电镀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了生 产效率。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一种钢带形变检测装置,所述钢带上设置有用于承托该钢带的支撑轮机构,所述支撑轮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钢带上方的横梁、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的第一支座以及与所述横梁转动连接的第二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第一支座连接的第一臂;与所述第二支座连接的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与所述第一臂彼此倾斜;横跨设置于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上方且与所述第二臂连接的感应片;安装于所述第一臂上并与所述感应片匹配的检测元件;其中,所述检测元件通过探测所述感应片的位置,来判断所述第二臂是否摆动,进而判断所述钢带是否发生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机构还包括横跨 设置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上方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 支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机构还包括与所 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一支座连接的定转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机构还包括与所 述第二臂和所述第二支座连接的动转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检测元件电性 连接的控制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是可编程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是磁接近传感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片的材质是金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 材质是钢化玻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 长度是10 80cm。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 的倾斜角度为1° 1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片上设置有长孔, 所述感应片通过所述长孔与所述第二臂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钢带形变检测装置,所述钢带上设置有用于承托该钢带的支撑轮机构,所述支撑轮机构包括设置于钢带上方的横梁、与横梁固定连接的第一支座以及与横梁转动连接的第二支座,所述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包括与第一支座连接的第一臂;与第二支座连接的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与第一臂彼此倾斜;横跨设置于第一臂和第二臂上方且与第二臂连接的感应片;以及安装于第一臂上的检测元件;其中,检测元件通过探测感应片的位置,来判断第二臂是否摆动,进而判断钢带是否发生形变。所述钢带形变检测装置可及时有效的判断钢带是否发生形变,增强了电镀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C25D7/06GK201611250SQ200920214238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6日
发明者左小文, 王松 申请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