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低温集成的圆片级微机电系统气密性封装工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微机电系统的封装技术,特别是一种低温集成的圆片级微机电系统气密性封装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微技术的发展,对于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以下简称MEMS)的气密性封装工艺的要求日益严格,要求尺寸更小、功能更强、成本更低的气密性封装。对于微加速度计、微谐振仪、微陀螺仪还要求进行真空封装,以便得到更高的品质。对于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技术而言,目前主要有两种封装工艺一是薄膜集成工艺。它通过在MEMS微结构释放之前在牺牲层上沉积一层薄膜,然后通过薄膜上工艺腐蚀孔去掉牺牲层,再用薄膜密封这些工艺孔从而完成MEMS的气密性封装。该工艺具有工序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沉积的薄膜最多只有1~2微米的厚度,这很难在随后的圆片切片和圆片拾取等操作中保证完好无损,以至造成封装的成品率大大降低。二是基片与帽子的键合工艺。其中使用最多的热键合方式,可分为整体加热和局部加热两种。对于整体式加热,其高温会损害MEMS内部的电路和热敏感性材料。对于局部加热,它通过微加热线的局部加热使键合区域产生局部高温,而其它区域仍处于低温,来将基片与帽子键合在一起,由于此法存在很大的温度梯度,因而局部热应力很大,该局部热应力往往会引起材料性能的改变和器件的失效。为了解决此问题,必须将尺寸加大,这会使产品体积大,影响安装使用。此外,还有其它一些键合方式如静电键合、微波键合等,其键合所需的高电压、微波有损MEMS电路,从而不具有MEMS封装的通用性。由于键合工艺需要帽子,因而成本较高、且芯片的键合区域很大,造成芯片尺寸增大的浪费。因此,MEMS器件的制造中,封装工序是关键之一,也是商业化推广中的瓶颈。
本发明的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微电铸的低温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技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无热应力变形、封装质量高、成品率高、体积减小、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硅基片1上,蒸发淀积一层铝/铬层作为牺牲层;步骤(2)、在所述的铝/铬层上,投铸一层光刻胶,然后烘干,使所述的光刻胶减薄;步骤(3)、在所述的硅基片1的上表面、铝/铬层和光刻胶的外形上,蒸发淀积一层金/铬层作为种子层;步骤(4)、在所述的金/铬层的周围涂铸一层树脂胶作为电镀模子;步骤(5)、在所述的树脂胶中,电镀一层镍层;步骤(6)、剥掉所述的镍层周围的树脂胶和部分的金/铬层,以暴露出所述的铝/铬层;步骤(7)、剥掉所述的整个铝/铬层;形成牺牲孔;步骤(8)、以显影液进入到内腔,将所述的光刻胶去掉;步骤(9)、在原来铝/铬层的位置、即牺牲孔处,溅射淀积金/铬层;步骤(10)、在所述的金/铬层的牺牲孔处,电镀金层,以封住所述的牺牲孔。
在所述的步骤(9)中,当MEMS器件上附有磷硅玻璃时,在剥掉内腔中的磷硅玻璃之后,再在牺牲孔处溅射淀积金/铬层;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蒸发淀积的铝/铬层的厚度为铝为140-160纳米,铬为25-35纳米。
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光刻胶层的厚度为16-20微米。
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铬/金层的厚度为50-500纳米。
所述的步骤(4)中,所述的树脂胶的厚度为28-33微米。
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镍层的厚度为35~40微米。
所述的步骤(9)中,所述的金/铬层的厚度为金厚度范围150~500纳米,铬厚度范围20~50纳米。
所述的步骤(10)中,所述的金层厚度范围5~50微米。
本发明针对现在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技术存在的种种不足,如加热密封易变形、密封质量低、封装尺寸大、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点,从封装方法上加以创新,采用非加热的低温封装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基于微电铸的低温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技术。由于采用镀层腐蚀方法,使在封装时无须加热,避免了因热变形影响产品质量,既提高了密封质量,同时又减小了被封装件的尺寸。通过在牺牲层上微电铸几十甚至上千微米厚度的金属壳来对MEMS芯片进行气密性封装,本发明克服了薄膜集成工艺中,保护壳薄弱易损的缺点,本发明具有可靠的保护壳,提高了成品率。本发明各加工步骤均为常规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对于微加速度计、微谐振仪、微陀螺仪,可结合本发明进行真空封装,以得到更高的品质因素。本发明方法可极大地推动MEMS封装技术的发展和促进MEMS封装技术的商业化推广。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无热应力变形、封装质量高、成品率高、体积减小、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图1-10为本发明的工艺图。
图中代号1硅基片 2铬/铝层(牺牲层)3光刻胶(PR)4金/铬层(种子层)5树脂胶 6镍层7金/铬层8金层 9牺牲孔10内腔 11磷硅玻璃PSG 12 MEMS器件实施例本发明低温集成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工艺,是在一硅基片1上做好MEMS器件12后,进行封装。所述的封装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如图1,蒸发淀积一层铝/铬层2(铝层在上,铬层在下)到热氧化生长二氧化硅的硅基片上。其中,铝层厚为150纳米,铬层厚为30纳米。铝层作为牺牲层,以便后面工序中腐蚀掉铝后,形成腐蚀液进出的通道,铬层的作用是保护铝层以免受到后步工序中显影液的腐蚀。
步骤(2)、如图2,在上面投铸一层18微米厚的光刻胶3,本实施例采用的光刻胶为AZ9260光刻胶,然后烘2小时以消除胶中的水气以减薄到6~8微米的厚度。
步骤(3)、如图3,蒸发淀积一层厚为100纳米的金/铬层4(铬层在下)作为种子层,以便以后的金属镍层6能电镀在上面。
步骤(4)、如图4,在种子层即金/铬层4周围涂铸一层28微米厚的树脂胶5作为电镀镍的模具。
步骤(5)、如图5,在上述的模具中电镀一层35微米厚的镍层6。
步骤(6)、如图6,剥掉镍层周围的树脂胶5和部分的铬/金层4,以便暴露出铝/铬层2。
步骤(7)、如图7,剥掉整个铝/铬层2,形成牺牲孔9。
步骤(8)、如图8,显影液进入到内腔将光刻胶3去掉。
步骤(9)、如图9,腐蚀掉磷硅玻璃11,以便释放MEMS器件12的悬臂梁。并在原来铝/铬层2的位置即牺牲孔9处,溅射淀积金/铬层7(铬层在下),其中,金层200纳米,铬层30纳米。
步骤(10)、如图10,再在金/铬层7的牺牲孔9处,电镀厚为25微米的金层8,以便封住牺牲孔9。
权利要求
1.一种低温集成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硅基片(1)上,蒸发淀积一层铝/铬层(2);步骤(2)、在所述的铝/铬层(2)及MEMS器件(12)的上面,投铸一层光刻胶(3),然后烘干,使所述的光刻胶(3)减薄;步骤(3)、在所述的硅基片(1)的上表面、铝/铬层(2)和光刻胶(3)上,蒸发淀积一层金/铬层(4)作为种子层;步骤(4)、在所述的金/铬层(4)的周围涂铸一层树脂胶(5)作为电镀模子;步骤(5)、在所述的树脂胶(5)中,电镀一层镍层(6);步骤(6)、剥掉所述的镍层(6)周围的树脂胶(5)和部分的金/铬层(4),以暴露出所述的铝/铬层(2);步骤(7)、剥掉所述的整个铝/铬(2)层;形成牺牲孔(9);步骤(8)、以显影液进入到内腔(10)中,将所述的光刻胶(3)去掉;步骤(9)、在原来铝/铬(2)层的位置、即牺牲孔(9)处,溅射淀积金/铬层(7);步骤(10)、在所述的金/铬层(7)上的牺牲孔(9)处,电镀金层(8),以封住所述的牺牲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集成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9)中,当MEMS器件(12)上附有磷硅玻璃(11)时,在剥掉内腔(10)中的磷硅玻璃(11)之后,再在牺牲孔(9)处,溅射淀积金/铬层(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集成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蒸发淀积的铝/铬层(2)的厚度为铝为140-160纳米,铬为25-35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集成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光刻胶层(3)的厚度为16-2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集成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铬/金层(4)的厚度为50-500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集成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4)中,所述的树脂胶(5)的厚度为28-33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集成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镍层(6)的厚度为35~4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集成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9)中,所述的金/铬层(7)的厚度为金厚度范围150~500纳米,铬厚度范围20~50纳米。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集成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0)中,所述的金层(8)厚度范围5~50微米。
全文摘要
一种低温集成的圆片级MEMS气密性封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硅基片(1)上,蒸发淀积一层铝/铬层(2);2.在铝/铬层(2)及MEMS器件(12)的上面,投铸一层光刻胶(3),烘干;3.在硅基片(1)的上表面、铝/铬层(2)和光刻胶(3)上,蒸发淀积一层金/铬层(4);4.在金/铬层(4)的周围涂铸一层树脂胶(5);5.在树脂胶(5)中,电镀一层镍层(6);6.暴露出铝/铬层(2);7.形成牺牲孔(9);8.将光刻胶(3)去掉;9.在原来铝/铬(2)层的位置,溅射淀积金/铬层(7);10.电镀金层(8),以封住牺牲孔(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不变形、封装质量高、体积减小、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B81C99/00GK1594067SQ0315671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8日
发明者汪学方, 张鸿海, 刘胜, 王志勇, 马斌, 贺德建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