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的节温器装置、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以及车辆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节温器装置、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以及车辆,该节温器装置包括:壳体(13)和设置在该壳体中的节温器(1),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腔室(11),该第一腔室具有用于接收发动机冷却液的第一入口和用于通向发动机的液力缓速器的第一出口;第二腔室(12),所述节温器位于该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具有用于接收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冷却液的第二入口,在将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间隔开的壁中设置有连通口(14),在该连通口处设置有可旋转的阀片(21),以封闭或打开连通口。利用该节温器装置能够实现只有在液力缓速器需要冷却的情况下冷却液才流经液力缓速器,从而降低泵的负荷,提高燃油经济性。
【专利说明】
用于发动机的节温器装置、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节温器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0002]液力缓速器作为一种高效的辅助制动部件,越来越多被用于车辆中,特别是重型卡车、公交车、大型客车等。液力缓速器是利用液力耦合作用,将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液的热能一种装置。如果制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及时的发散,会导致液力缓速器制动效率下降,甚至导致液力缓速器工作液的永久失效。
[0003]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将液力缓速器的工作液引入到发动机冷却系统中进行降温。但是,这样设置会使冷却液始终流经液力缓速器的热交换器,因而造成了水栗的工作负荷变大,从而降低了燃油的经济性。即使在不使用液力缓速器的状态下,冷却液也会流经液力缓速器的热交换器,增加了水栗工作负荷,降低了燃油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体,该壳体既能够满足液力缓速器的冷却需求,还能够提高燃油经济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节温器装置,该节温器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中的节温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腔室,该第一腔室具有用于接收发动机冷却液的第一入口和用于通向发动机的液力缓速器的第一出口;第二腔室,所述节温器位于该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具有用于接收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冷却液的第二入口,在将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间隔开的壁中设置有连通口,在该连通口处设置有可旋转的阀片,以封闭或打开所述连通口。
[0006]优选地,所述节温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的驱动器,所述阀片通过穿过所述壳体的转轴而连接于所述驱动器。
[0007]优选地,所述转轴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器包括:连杆,所述转轴固定连接该连杆的中部;复位件,该复位件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一端和所述壳体之间,并用于向所述连杆施加复位力;和驱动件,该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壳体之间,并用于向所述连杆施加驱动力,该驱动力和所述复位力相对于所述转轴的转矩是相反的。
[0009]优选地,所述复位件为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连杆的上端。
[0010]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电磁驱动器,并通过驱动连杆连接到所述连杆的下端。
[0011]优选地,所述驱动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连杆的下端和所述电磁驱动器的输出端。
[0012]优选地,所述驱动器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一端固定到所述连杆的上端,另一端能够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限位螺栓抵接。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液力缓速器、发动机散热器、以及用于驱动冷却液循环的栗,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温器装置,其中:发动机出水腔连通于所述节温器装置的第一入口,所述节温器装置的第一出口连通于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冷却液入口,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冷却液出口连通于所述节温器装置的第二入口;所述阀片封闭所述连通口时,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不连通,所述冷却液流经所述液力缓速器;所述阀片打开所述连通口时,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冷却液通过该连通口直接流入到所述第二腔室。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中安装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冷却系统。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可知,由于所述壳体上安装有能够旋转的节流件以封闭或开启所述连通口,从而能够对控制冷却液的流向。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节温器装置能够实现只有在液力缓速器需要冷却的情况下冷却液才流经热交换器,从而降低栗的负荷,进而提尚燃油经济性。
[00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的节温器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的节温器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I 节温器2 节流单元
[0023]3 发动机盖出水腔4 发动机散热器
[0024]5 栗6 液力缓速器
[0025]11 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
[0026]13 壳体14连通口
[0027]21 阀片22转轴
[0028]31 连杆
[0029]33 固定螺母34连接螺母
[0030]35 限位部36限位螺栓
[0031]37 驱动连杆38复位件
[0032]39 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4]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3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节温器装置,该节温器装置包括:壳体13和设置在该壳体13中的节温器I,壳体13包括: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该第一腔室11具有用于接收发动机冷却液的第一入口和用于通向发动机的液力缓速器的第一出口;节温器I位于该第二腔室12内,第二腔室12具有用于接收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冷却液的第二入口,在将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间隔开的壁中设置有连通口 14,在该连通口 14处设置有可旋转的阀片21,以封闭或打开所述连通口 14。
[003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的节温器装置中设置有可旋转的阀片21,因而能够通过控制阀片的状态而对冷却液的是否流向缓速器热交换器6进行调整控制,从而避免在不需要液力缓速器制动时仍需要经过液力缓速器所造成的动力消耗,进而无需提高栗的功率。由于不需要提高栗的功率,从而既能够避免了因提高栗传动速比而加剧气蚀发生的几率,也能够避免因栗的尺寸变大而对其他部件的配置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从燃油经济性的观点来看,通过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的节温器装置,无需增大栗的功率,有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003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节温器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13外部的驱动器,阀片21通过穿过壳体13的转轴22而连接于所述驱动器。该阀片21的一端为能够贯穿并从节温器壳体向外伸出的转轴22,另一端形成为形状与连通口 14配合的片状。该阀片21能够通过各种材料形成,例如耐高温的高分子材料。优选使用与壳体13的成形材料相同,从而避免异种材料间所可能产生的腐蚀的发生。转轴能够通过固定螺母33固定。驱动器能够为各种直线驱动装置,例如液压杆、气动阀。例如在使用气动阀时,由于气动阀既能够提供驱动力,也能够提供转矩与驱动力相反的复位力,因此无需另外设置复位件。优选在转轴22和壳体1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确保节温器装置的密封性。阀片21、转轴22和驱动器形成节流单元2。
[00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器包括连杆31、复位件38和驱动件39。如图2所示,转轴22固定连接连杆31的中部;复位件38,该复位件38设置在连杆31的一端和壳体13之间,并用于向连杆31施加复位力;和驱动件39,该驱动件39设置在连杆31的另一端和壳体13之间,并用于向连杆31施加驱动力,该驱动力和复位力相对于转轴22的转矩是相反的。
[0039]优选驱动件39为电磁驱动器,并通过驱动连杆37连接到连杆31的下端。驱动连杆37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连杆31的下端和电磁驱动器的输出端,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磁驱动器的设置的灵活性。
[0040]该电磁驱动器能够通过各种装置进行控制,例如设置在液力缓速器上的温度感知器。另外该电磁驱动器也能够在使用液力缓速器进行制动的同时即时开启。具体地,当电磁驱动器中的电磁线圈通电,电磁驱动器动作端会向电磁线圈端收回,从而通过驱动连杆37拉动连杆31的一端向电磁线圈端运动。即,连杆31受驱动力而绕转轴22转动,从而带动阀片21—起转动,实现封闭连通口 14的功能。当需要对液力缓冲器进行冷却时,使电磁驱动器中的电磁线圈不通电,此时,复位件38向连杆31施加拉力。即,连杆31受复位力而反向转动,从而实现开启连通口 14的功能。
[0041 ]复位件38能够为各种弹性件,例如压缩弹簧等,优选复位件38为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到壳体13,另一端连接到连杆31的上端。另外,驱动器还包括限位部35,限位部35的一端固定到连杆31的上端,另一端能够被安装在壳体13上的限位螺栓36抵接。利用该限位部35和限位螺栓36能够控制阀片的转动幅度。限位部35和驱动连杆37均通过连接螺母34固定到连杆31上。
[004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如图3所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液力缓速器6、发动机散热器4、以及用于驱动冷却液循环的栗5,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温器装置,其中:发动机出水腔连通于所述节温器装置的第一入口,节温器装置的第一出口连通于液力缓速器6的冷却液入口,液力缓速器6的冷却液出口连通于节温器装置的第二入口;阀片21封闭连通口 14时,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不连通,冷却液流经液力缓速器6;阀片21打开连通口 14时,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连通,冷却液通过该连通口 14直接流入到第二腔室12。
[0043]下面结合图3,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的循环过程进行描述。
[0044]阀片21封闭连通口14时,冷却液从发动机缸盖出水腔3流出,此时,由于节流单元2中的阀片21处于关闭位置,几乎所有冷却液会沿B回路流向缓速器热交换器6,并最终流向节温器I。若此时节温器I打开,则几乎所有冷却液会沿A回路流向发动机散热器4,并最终回到发动机栗5的上游;若此时节温器没有打开,则几乎所有冷却液会沿发动机小循环直接回到栗上游。
[0045]阀片21打开连通口14时,冷却液从发动机缸盖出水腔3流出,此时,由于节流单元2中的阀片21处于开启位置,虽然会有很小一部分冷却液沿B回路流向缓速器热交换器6,其它大部分冷却液会流经连通口 14与B回路流回的冷却液汇合后一起流向节温器I。若此时节温器I打开,则几乎所有冷却液会沿A回路流向发动机散热器4,并最终回到栗5的上游;若此时节温器I没有打开,则几乎所有冷却液会沿发动机小循环直接回到栗5上游。
[004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中安装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冷却系统。
[004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9]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用于发动机的节温器装置,该节温器装置包括:壳体(13)和设置在该壳体(13)中的节温器(I),所述壳体(13)包括: 第一腔室(11),该第一腔室(11)具有用于接收发动机冷却液的第一入口和用于通向发动机的液力缓速器的第一出口;第二腔室(12),所述节温器(I)位于该第二腔室(12)内,所述第二腔室(12)具有用于接收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冷却液的第二入口,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间隔开的壁中设置有连通口(14),在该连通口(14)处设置有可旋转的阀片(21),以封闭或打开所述连通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温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3)外部的驱动器,所述阀片(21)通过穿过所述壳体(13)的转轴(22)而连接于所述驱动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温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2)和所述壳体(1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温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 连杆(31),所述转轴(22)固定连接该连杆(31)的中部; 复位件(38),该复位件(38)设置在所述连杆(31)的一端和所述壳体(13)之间,并用于向所述连杆(31)施加复位力;和 驱动件(39),该驱动件(39)设置在所述连杆(31)的另一端和所述壳体(13)之间,并用于向所述连杆(31)施加驱动力,该驱动力和所述复位力相对于所述转轴(22)的转矩是相反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温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38)为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壳体(13),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连杆(31)的上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温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9)为电磁驱动器,并通过驱动连杆(37)连接到所述连杆(31)的下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温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杆(37)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连杆(31)的下端和所述电磁驱动器的输出端。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温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还包括限位部(35),所述限位部(35)的一端固定到所述连杆(31)的上端,另一端能够被安装在所述壳体(13)上的限位螺栓(36)抵接。9.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液力缓速器(6)、发动机散热器(4)、以及用于驱动冷却液循环的栗(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温器装置,其中: 发动机出水腔连通于所述节温器装置的第一入口,所述节温器装置的第一出口连通于所述液力缓速器(6)的冷却液入口,所述液力缓速器(6)的冷却液出口连通于所述节温器装置的第二入口;所述阀片(21)封闭所述连通口(14)时,所述第一腔室(11)与所述第二腔室(12)不连通,所述冷却液流经所述液力缓速器(6);所述阀片(21)打开所述连通口(14)时,所述第一腔室(11)与所述第二腔室(12)连通,所述冷却液通过该连通口(14)直接流入到所述第二腔室(12)。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中安装有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系统。
【文档编号】F16D65/78GK205559052SQ201620142609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5日
【发明人】彭晋文, 钱锟, 朱铎
【申请人】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