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0741714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气缸内的活塞,活塞的外周壁上装设有用于封气的第一涨圈和第二涨圈、用于刮油并收集滑油的第三涨圈、以及用于刮油的第四涨圈,第一涨圈、第二涨圈、第三涨圈以及第四涨圈沿活塞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第三涨圈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收集滑油的集油孔,集油孔与活塞上的回油通道连通,以使收集的滑油通过回油通道回流至发动机机匣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提高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的封气、刮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功率,减少活塞烧蚀和后通气管冒油现象,对于航空活塞发动机,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专利说明】
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活塞用于承受气体压力,并将气体的功通过与其相连的连杆传递给曲轴,同时活塞与涨圈一起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在气缸变容积和机匣内腔之间构成一不透的移动隔壁。活塞涨圈在气缸壁和活塞之间形成封严,阻止燃气和燃油-空气混合气由气缸进入机匣及空气和滑油从机匣渗入气缸。
[0003]现有的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如附图图1所示,活塞上设有四道涨圈,自活塞顶端至活塞底端依次为两道封气的封气涨圈80、两道刮油的刮油涨圈90,其中,第三道的刮油涨圈90为具有两根鼻形边的刮油涨圈。
[0004]发动机工作时,活塞涨圈由于与高温燃气和活塞接触,并与气缸和活塞壁摩擦而变热,涨圈同时也受到较大的弯曲负荷作用。现有的活塞涨圈组合结构的封气和刮油效果并不理想,高压燃气漏气量较大,造成后通气管冒油;同时,较多滑油进入燃烧室并发生燃烧,使得活塞表面出现烧蚀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中存在的后通气管冒油,及活塞表面被烧蚀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气缸内的活塞,活塞的外周壁上装设有用于封气的第一涨圈和第二涨圈、用于刮油并收集滑油的第三涨圈、以及用于刮油的第四涨圈,第一涨圈、第二涨圈、第三涨圈以及第四涨圈沿活塞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第三涨圈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收集滑油的集油孔,集油孔与活塞上的回油通道连通,以使收集的滑油通过回油通道回流至发动机机匣内。
[0008]进一步地,第三涨圈的外周壁上设有内凹的且呈环形的凹槽,集油孔设置于凹槽的底部。
[0009]进一步地,集油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集油孔沿凹槽的周向间隔布置。
[0010]进一步地,凹槽位于第三涨圈的沿轴线方向的中部,多个集油孔沿凹槽的周向均布。
[0011]进一步地,第三涨圈的外周壁上间隔设有外凸的且呈环形的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分别与气缸的内壁抵顶。
[0012 ]进一步地,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之间的间隙构成凹槽。
[0013]进一步地,活塞的外周壁上设有内凹的且呈环形的第一安装槽,回油通道与第一安装槽连通;第三涨圈卡设于第一安装槽内,集油孔与第一安装槽连通。
[0014]进一步地,活塞的外周壁上还装设有用于封气的第五涨圈,第五涨圈位于第二涨圈和第三涨圈之间。
[0015]进一步地,第一涨圈、第二涨圈、第三涨圈、第四涨圈以及第五涨圈上各设有缺口,且第一涨圈上的缺口、第二涨圈上的缺口、第三涨圈上的缺口、第四涨圈上的缺口、以及第五涨圈上的缺口不完全位于活塞的同一条旋转母线上。
[0016]进一步地,第一涨圈上的缺口与第四涨圈上的缺口位于活塞的同一条旋转母线上;第二涨圈上的缺口与第一涨圈上的缺口或第四涨圈上的缺口对称设置;第三涨圈上的缺口与第五涨圈上的缺口对称设置,且第三涨圈上的缺口和第五涨圈上的缺口分别与第二涨圈上的缺口的相位角为90度。
[00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中,包括第三涨圈,第三涨圈不仅可用于刮油还可收集滑油,并使收集的滑油通过活塞上的回油通道回流至发动机机匣内,故而相比现有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提高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的封气、刮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功率,减少活塞烧蚀和后通气管冒油现象,对于航空活塞发动机,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00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 ]图1是现有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的第三涨圈收集滑油时的原理图;
[0024]图4是图2中的各个涨圈上的切口的相互位置关系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气缸;20、活塞;201、回油通道;202、第一安装槽;30、第一涨圈;40、第二涨圈;50、第三涨圈;501、集油孔;502、凹槽;503、第一凸边;504、第二凸边;60、第四涨圈;70、第五涨圈;80、封气涨圈;90、刮油涨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8]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气缸10内的活塞20,活塞20的外周壁上装设有用于封气的第一涨圈30和第二涨圈40、用于刮油并收集滑油的第三涨圈50、以及用于刮油的第四涨圈60,第一涨圈30、第二涨圈40、第三涨圈50以及第四涨圈60沿活塞20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第三涨圈50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收集滑油的集油孔501,集油孔501与活塞20上的回油通道201连通,以使收集的滑油通过回油通道201回流至发动机机匣(图未示)内。本实用新型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中,包括第三涨圈50,第三涨圈50不仅可用于刮油还可收集滑油,并使收集的滑油通过活塞20上的回油通道201回流至发动机机匣内,故而相比现有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提高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的封气、刮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功率,减少活塞烧蚀和后通气管冒油现象,对于航空活塞发动机,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0029]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涨圈50的外周壁上设有内凹的且呈环形的凹槽502,集油孔501设置于凹槽502的底部。
[0030]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集油孔5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集油孔501沿凹槽502的周向间隔布置。
[0031]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凹槽502位于第三涨圈50的沿轴线方向的中部,多个集油孔501沿凹槽502的周向均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油孔501的数量为12个,12个集油孔501沿凹槽502的周向均匀布置。
[0032]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涨圈50的外周壁上间隔设有外凸的且呈环形的第一凸边503和第二凸边504,第一凸边503和第二凸边504分别与气缸10的内壁抵顶。如图1所示,现有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中,第三道的刮油涨圈由两个鼻形的刮油涨圈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该刮油涨圈由原来的两个鼻形的刮油涨圈变成一个带有第一凸边503和第二凸边504的刮油涨圈,相比现有的刮油涨圈,其结构稳定,且第一凸边503和第二凸边504与气缸10的内壁的接触面积大,刮油效果明显。
[0033]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凸边503和第二凸边504之间的间隙构成凹槽502。
[0034]可选地,活塞20的外周壁上设有内凹的且呈环形的第一安装槽202,回油通道201与第一安装槽202连通;第三涨圈50卡设于第一安装槽202内,集油孔501与第一安装槽202连通。如图3所示,第三涨圈50收集滑油的工作原理为:部分滑油首先在凹槽502的聚拢作用下,进入集油孔501内,然后再进入第一安装槽202内,还有部分滑油直接通过第三涨圈50与第一安装槽202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安装槽202内,两部分滑油在第一安装槽202内汇拢后流入回油通道201内,最终由回油通道201回流至发动机机匣内。
[0035]可选地,如图2所示,活塞20的外周壁上还装设有用于封气的第五涨圈70,第五涨圈70位于第二涨圈40和第三涨圈50之间。相比现有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还包括用于封气的第五涨圈,使得本新型的结构的封气和刮油能力明显提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塞20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涨圈30的第二安装槽、用于安装第二涨圈40的第三安装槽、用于安装第五涨圈70的第四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第四涨圈60的第五安装槽。
[0036]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涨圈30、第二涨圈40、第三涨圈50、第四涨圈60以及第五涨圈70上各设有缺口,且第一涨圈30上的缺口、第二涨圈40上的缺口、第三涨圈50上的缺口、第四涨圈60上的缺口、以及第五涨圈70上的缺口不完全位于活塞20的同一条旋转母线上。由于第一涨圈30上的缺口、第二涨圈40上的缺口、第三涨圈50上的缺口、第四涨圈60上的缺口、以及第五涨圈70上的缺口不完全位于活塞20的同一条旋转母线上,故而不仅可平衡曲轴的结构,还可提高封气和刮油能力。
[0037]优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涨圈30上的缺口与第四涨圈60上的缺口位于活塞20的同一条旋转母线上;第二涨圈40上的缺口与第一涨圈30上的缺口或第四涨圈60上的缺口对称设置;第三涨圈50上的缺口与第五涨圈70上的缺口对称设置,且第三涨圈50上的缺口和第五涨圈70上的缺口分别与第二涨圈40上的缺口的相位角为90度。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滑动设置于气缸(10)内的活塞(20),所述活塞(20)的外周壁上装设有用于封气的第一涨圈(30)和第二涨圈(40)、用于刮油并收集滑油的第三涨圈(50)、以及用于刮油的第四涨圈(60),所述第一涨圈(30)、所述第二涨圈(40)、所述第三涨圈(50)以及所述第四涨圈(60)沿所述活塞(20)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所述第三涨圈(50)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收集滑油的集油孔(501),所述集油孔(501)与所述活塞(20)上的回油通道(201)连通,以使收集的滑油通过所述回油通道(201)回流至发动机机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涨圈(50)的外周壁上设有内凹的且呈环形的凹槽(502),所述集油孔(501)设置于所述凹槽(502)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油孔(5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集油孔(501)沿所述凹槽(502)的周向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502)位于所述第三涨圈(50)的沿轴线方向的中部,多个所述集油孔(501)沿所述凹槽(502)的周向均布。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涨圈(50)的外周壁上间隔设有外凸的且呈环形的第一凸边(503)和第二凸边(504),所述第一凸边(503)和所述第二凸边(504)分别与所述气缸(10)的内壁抵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边(503)和所述第二凸边(504)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凹槽(50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20)的外周壁上设有内凹的且呈环形的第一安装槽(202),所述回油通道(201)与所述第一安装槽(202)连通; 所述第三涨圈(50)卡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02)内,所述集油孔(501)与所述第一安装槽(202)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20)的外周壁上还装设有用于封气的第五涨圈(70),所述第五涨圈(70)位于所述第二涨圈(40)和所述第三涨圈(50)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涨圈(30)、所述第二涨圈(40)、所述第三涨圈(50)、所述第四涨圈(60)以及所述第五涨圈(70)上各设有缺口,且所述第一涨圈(30)上的所述缺口、所述第二涨圈(40)上的所述缺口、所述第三涨圈(50)上的所述缺口、所述第四涨圈(60)上的所述缺口、以及所述第五涨圈(70)上的所述缺口不完全位于所述活塞(20)的同一条旋转母线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塞与涨圈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涨圈(30)上的所述缺口与所述第四涨圈(60)上的所述缺口位于所述活塞(20)的同一条旋转母线上; 所述第二涨圈(40)上的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涨圈(30)上的所述缺口或所述第四涨圈(60)上的所述缺口对称设置; 所述第三涨圈(50)上的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五涨圈(70)上的所述缺口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三涨圈(50)上的所述缺口和所述第五涨圈(70)上的所述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涨圈(40)上的所述缺口的相位角为90度。
【文档编号】F02F5/00GK205422971SQ201521030147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发明人】周智健, 王斌, 唐武杰
【申请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