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副机备用启动前缸套预热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船舶副机和海洋工程主机备用启动前缸套预热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船舶副机和海洋工程主机一般采用缸套水加热器预热或直接冷启动,显然,加热器需额外提供热能,浪费了能源,而冷启动对缸套和活塞环及润滑油系统都有损伤。
[0003]—般燃油发动机缸套冷却水系统包括内循环和外循环,冷却水始终工作在要么内循环要么外循环的工况下。内循环即当冷却水没达到缸套最佳工作温度点(一般选取缸套水冷却后85°C左右)时的冷却水在缸套外表面循环为缸套冷却,也称闭式循环;外循环即当冷却水达到和短时超过缸套最佳工作温度点时,部分高温水出去被冷却,低温水补充进来降温,使缸套冷却水温度始终保持在缸套最佳工作温度点附近,这种通过外部低温冷却水补充的循环,叫外循环,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的转换是靠自动调节装置即自动温度控制阀来完成的。
[0004]—般船舶和海洋工程在任何时候,船舶副机和海洋工程主机至少运行一台或几台,而时刻处在备用状态的同样的副机或主机至少有一台或几台,工作机的部分缸套高温冷却水出去被冷却,降温后重新回到缸套冷却水系统,这是船舶热能的浪费;而备用机缸套启动前一般需要提前预热;目前,还没有将两者热能结合考虑,使二者相互作用,一举两得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对淡水冷却系统进行改进,利用船舶副机和海洋工程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为其它备用副机的缸套预热,预热备用机缸套的同时工作机的缸套冷却水被冷却。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船舶副机备用启动前缸套预热系统循环过程,该循环过程可将冷却工作机后输出的高温水由外循环系统引入备用机内循环系统中,加热备用机缸套,直至达到备用启动温度。
[0007]当所述冷却工作机后输出的高温水大于等于85°C时,所述高温水输入外循环系统;当所述冷却工作机后输出的高温水小于85°C时,所述高温水输入内循环系统。
[0008]为了实现上述系统循环过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副机备用启动前缸套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作机缸套内循环高温冷却水出口设置有内外循环转换阀;所述内外循环转换阀为三通阀,分别连通工作机缸套内循环支管17与设置有热交换器的外循环系统进水管路;所述工作机缸套内循环支管17另一端接通所述工作机缸套内循环系统进水管路;
[0009]所述外循环系统进水管路设置有外循环总支管;所述外循环总支管上设置有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所述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连通备用机缸套内循环进水管路。
[0010]优选方式下,所述内外循环转换阀为自动温度控制阀。[0011 ]优选方式下,所述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上设置有截止阀。
[0012]最优方式下,所述若干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上均设置有截止阀。
[0013]为了保护发动机,燃油发动机一般要求启动时缸套温度不低于70°C,当没有工作机的缸套高温水或外加热的缸套水供给备用机时,可以关闭截止阀,不开启备用机的缸套水循环系统。
[0014]优选方式下,所述外循环总支管上设置若干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所述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分别连通需预热的备用机缸套内循环进水管路。
[0015]优选方式下,所述外循环总支管上设置有外排支管;所述外排支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0016]由此,本发明可以实现不更改机器内部冷却水管路,任意一台或几台机器都可以作为工作机,其工作时产生的冷却水热量利用增加的支管,可以为任意一台或几台备用机的缸套预热。
[0017]本发明的优势:
[0018]1、本发明可以实现不更改机器内部冷却水管路,任意一台或几台机器都可以作为工作机,其工作时产生的冷却水热量利用增加的支管,可以为任意一台或几台备用机的缸套预热。
[0019]2、工作机的缸套冷却水通过预热备用机而冷却降温,经外循环系统补充回,重新回到工作机的缸套中冷却。
[0020]3、本发明管线可自制,无外接电源,操作简单,效果较好。
[0021]4、本发明为船舶副机和海洋工程主机提供一种缸套预热方案,此种预热系统为纯机械系统,成本较低,简便高效。本发明具有简化操作、减少设备、降低成本、提高预热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实现副机备用启动前缸套预热系统示例图。
[0023]图中,I是工作机,11是工作机缸套,12是工作机内外循环转换阀,13是工作机做为备用机时的预热水进水管路,14是工作机外循环出水管路,15是工作机外循环进水管路,17是工作机缸套内循环支管;2是一号备用机,21是备用机缸套,22是备用机内外循环转换阀,23是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26是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截止阀;3是二号备用机;4是热交换器;51是外循环总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发明的缸套预热系统,为船舶副机和海洋工程主机备用启动前提供一种缸套预热方案。通过在工作机缸套高温冷却水出口(外循环出口)的支管,将高温水注入到备用机缸套内循环冷却水管系中,用备用机冷却水栗将高温水在缸套周围形成内循环,逐渐加热缸套。同时,工作机的缸套冷却水通过外循环补充低温水,冷却降温,重新回到工作机的缸套中冷却。
[0025]本发明管线可自制,无外接电源,操作简单,效果较好。
[0026]本发明实施过程仅是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包括一台工作机I,两台备用机2、3。其中,工作机I也设计有连入外循环系统的预热水进水管路13,当工作机I作为备用机备用时也可以提前预热。本发明适用于实际应用中,任意一台或几台机均做工作机,任意一台或几台机做备用机。
[0027]结合图1说明本发明系统的实施方法。
[0028]工作机缸套11内循环高温冷却水出口设置有内外循环转换阀12;所述内外循环转换阀12为三通阀,分别连通工作机缸套内循环支管17与设置有热交换器的外循环系统进水管路14;所述工作机缸套内循环支管17另一端接通所述工作机缸套11内循环系统进水管路。
[0029]当工作机缸套11内的冷却水水温小于85°C时,冷却水经继续内外循环转换阀12、工作机缸套内循环支管17流回工作机缸套内循环,继续在工作机内循环系统冷却工作机;当冷却水大于等于85°C时,工作机缸套11内的高温冷却水经工作机内外循环转换阀12切换,流入工作机外循环出水管路14;同时,经换热器4处理的低温冷却水经工作机外循环进水管路15补充入工作机内循环系统,保持工作机的持续冷却。
[0030]而流入工作机外循环出水管路14的高温冷却水经外循环总支管51,流入备用机缸套预热进水管路23,开启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截止阀26,高温冷却水流入备用机缸套21内,用于预热备用机。
[0031]工作机在正常工作时,一般会有稳定的不低于设定值的高温冷却水通过内外循环转换阀12到外循环管路系统中,通过连接的支管51和管内高温水的压力,注入到备用机缸套冷却水栗的出口,再通过备用副机缸套冷却水栗将高温冷却水形成内循环,逐渐加热备用机缸套,一般加热到70°C左右即可达到备用启动温度要求。此管路可以保持长期畅通,持续不断的为备用机缸套预热,保证该机的随时备用启动需求,直到该机启动为止。
[0032]本发明合理利用了船舶副机和海洋工程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为其它备用机启动前的缸套提供预热加温;同时自身被冷却降温,重新回到工作机缸套去冷却,二者相互作用,一举两得。
[0033]此种加热系统为纯机械系统,成本较低,简便高效。本发明具有简化操作、减少设备、降低成本、提高效果的优点。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船舶副机备用启动前缸套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作机缸套(11)内循环高温冷却水出口设置有内外循环转换阀(12);所述内外循环转换阀(12)为三通阀,分别连通工作机缸套内循环支管(17)与设置有热交换器的外循环系统进水管路(14);所述工作机缸套内循环支管(17)另一端接通所述工作机缸套(11)内循环系统进水管路; 所述外循环系统进水管路(14)设置有外循环总支管(51);所述外循环总支管(51)上设置有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23);所述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23)连通备用机缸套内循环进水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船舶副机备用启动前缸套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循环转换阀(12)为自动温度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船舶副机备用启动前缸套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23)上设置有截止阀(2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船舶副机备用启动前缸套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总支管(51)上设置若干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所述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分别连通需预热的备用机缸套内循环进水管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船舶副机备用启动前缸套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备用机预热水进水管路上均设置有截止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船舶副机备用启动前缸套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总支管(51)上设置有外排支管;所述外排支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副机和海洋工程主机备用启动前缸套预热系统。本发明在船舶副机和海洋工程主机缸套冷却水出口(外循环出口)端连接一个支管到备用机的缸套冷却水内循环中,利用备用机开启的冷却水泵将高温水形成内循环,为备用副机的缸套加热,直到适合启动的温度为止,一般在70℃左右。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了船舶副机和海洋工程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为其它备用机启动前的缸套提供预热加温;同时自身被冷却降温,重新回到工作机缸套去冷却。二者相互作用,各取所需,一举两得。此种加热系统为纯机械系统,成本较低,简便高效。本实用新型具有简化操作、减少设备、降低成本、提高效果的优点。
【IPC分类】F02F1/00, F02N19/10
【公开号】CN205225557
【申请号】CN201520857256
【发明人】李广念, 杨述闯, 刘永歆
【申请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