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72781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新型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供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厉,当前能源与环境领域都在寻找清洁能源,煤基燃料二甲醚是适合我国能源结构的一种清洁替代燃料,它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常温约0.5MPa压力下为液态;它的十六烷值高,沸点低,蒸发迅速,容易形成高质量的混合气,无毒含氧,具有卓越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燃用二甲醚燃料既能够缓解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够促进煤基燃料燃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机构都在研宄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
[0003]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和专利的检索发现,授权公告号CN 202065095 U,专利名称为一种二甲醚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甲醚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包括二甲醚燃料罐、增压泵、高压泵,高压泵的回油管路和喷油器的回油管路中均设有散热器,使回流的二甲醚降温冷却,保证二甲醚燃料罐中二甲醚的常温或低温,防止系统过热而导致二甲醚气化,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由于二甲醚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其常温下气化压力约为0.5MPa,因此液态二甲醚非常容易气化,在该专利公布的二甲醚燃油供给系统中,液态供油系统中容易出现由于二甲醚气化而导致的气阻问题,特别是放置较长时间的车辆,更容易出现气阻问题而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或稳定运行。再者,当液态供油系统中的喷油器、高压泵、增压泵等某一部件出现故障,发动机将不能起动或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单一供给模式和复合供给模式的新型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包括高压喷油泵,所述高压喷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电动低压泵、主供油阀和主供油管与二甲醚罐连通,所述高压喷油泵的出油口与喷油器的进油口相连,所述喷油器向发动机的气缸内喷射具有压力和流量的液态二甲醚,所述喷油器的回油口和高压喷油泵的回油口通过回油阀和回油管与所述二甲醚罐连通,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与混合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混合器的两个进气口分别与进气管和辅助供油管连通,所述辅助供油管上设置有辅助供油阀和流量控制阀,所述辅助供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二甲醚罐连通。
[0006]所述二甲醚罐的内腔设置一层隔板,所述隔板上遍布圆形通孔;所述主供油管伸到所述二甲醚罐的下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所述回油管伸到所述二甲醚罐的顶部,所述辅助供油管伸到所述二甲醚罐的上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所述回油管上设置有一个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三个管口分别与所述喷油器的回油口、高压喷油泵的回油口和二甲醚罐连通。所述主供油管上设置有滤清器。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8]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随时切换单一供给模式和复合供给模式,结构简单,实施方法简便可靠,充分保障了二甲醚发动机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运行。
[0009]2、本实用新型不再采用散热器对回流的二甲醚降温冷却,而是利用温度较高的回流的液态二甲醚去提升罐内上部的温度,同时充分利用二甲醚沸点低,蒸发迅速,容易形成高质量的混合气的特点,利用辅助供给系统给发动机提供具有一定压力、流量的气态二甲醚/空气混合气,辅助发动机运行,降低使用费用。
[0010]3、本实用新型隔板上遍布圆形通孔,回流的二甲醚流到隔板上,由于回流的二甲醚经过电动低压泵、高压喷油泵的往复压缩作用,其温度较高,将热量传递给隔板,同时气态的二甲醚留在罐的上部,而液态的二甲醚通过隔板上的通孔流回罐底部,形成液相区和气相区,上部气相区便于辅助供油管供应气体与进气管的空气混合,提高发动机运行效率。
[0011]4、本实用新型主供油管上设置有滤清器,能够对二甲醚液体进行有效过滤,减少液体中的杂质对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的寿命。
[0012]5、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单一供给模式和复合供给模式,其适用范围广,推广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隔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图中:1_二甲醚罐,2-主供油管,3-主供油阀,4-滤清器,5-电动低压泵,6-高压喷油泵,7-喷油器,8-发动机,9-三通接头,10-回油阀,11-回油管,12-辅助供油管,13-辅助供油阀,14-流量控制阀,15-混合器,16-进气管,17-隔板。
[0016]图中实线箭头所示为燃料输送方向,虚线箭头所示为空气输送方向。
[0017]新型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包括二甲醚罐1、主供油管2、主供油阀3、滤清器4、电动低压泵5、高压喷油泵6、喷油器7、发动机8、三通接头9、回油阀10、回油管11、辅助供油管12、辅助供油阀13、流量控制阀14、混合器15和隔板17,混合器15安装在进气管16上,隔板17安装在二甲醚罐I内部;二甲醚罐I的主供油管通过主供油阀3与滤清器4的进油口相连,滤清器4的出油口与电动低压泵5的进油口相连,电动低压泵5的出油口与高压喷油泵6的进油口相连,高压喷油泵6的出油口与喷油器7的进油口相连,喷油器7向发动机8气缸内喷射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态二甲醚,支持发动机运行。喷油器7的回油口和高压喷油泵6的回油口通过三通接头9与回油阀10相连,经二甲醚罐I内的回油管11、隔板17流回罐底部。二甲醚罐I的辅助供油管12通过辅助供油阀13、流量控制阀14与混合器15的入口相连,发动机的进气管16也与混合器15的入口相连,混合器15的出口与发动机的进气道相连,向发动机8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气态二甲醚/空气混合气,辅助发动机运行。
[0018]由于二甲醚罐内有一定压力,因此罐下部为液态二甲醚,罐上部为气态二甲醚,将二甲醚罐内分隔成了液相区和气相区。当发动机状态正常时,采用主供油系统单一供油模式。二甲醚罐内的液态二甲醚通过主供油阀、滤清器、电动低压泵、高压喷油泵和喷油器,向发动机气缸内喷射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态二甲醚;喷油器的回油和高压喷油泵的回油通过三通接头、回油阀,经二甲醚罐内的回油管流到隔板上,由于回流的二甲醚经过电动低压泵、高压喷油泵的往复压缩作用,其温度较高,将热量传递给隔板,同时气态的二甲醚留在罐的上部,而液态的二甲醚通过隔板上的通孔流回罐底部。
[0019]当主供给系统内部出现气阻故障,不能维持发动机稳定运行或发动机不能起动时,采用复合供给模式一即辅助供给系统和主供给系统同时工作。温度较高的隔板会加热气态的二甲醚,罐内隔板上部的气态二甲醚通过辅助供油阀、流量控制阀,与新鲜空气在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向发动机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气态二甲醚/空气混合气,辅助发动机运行;同时发动机拖动主供给系统的高压喷油泵运转,排除主供给系统内部的气泡,直到解决气阻问题。
[0020]当主供给系统的喷油器、喷油泵、电动低压泵等部件出现故障,不能维持发动机稳定运行或发动机不能起动时,采用辅助供给系统单一供给模式。二甲醚罐上部的气态二甲醚通过辅助供油阀、流量控制阀,与新鲜空气在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向发动机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气态二甲醚/空气混合气,辅助发动机运行到修理地点进行维修。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包括高压喷油泵,所述高压喷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电动低压泵、主供油阀和主供油管与二甲醚罐连通,所述高压喷油泵的出油口与喷油器的进油口相连,所述喷油器向发动机的气缸内喷射具有压力和流量的液态二甲醚,所述喷油器的回油口和高压喷油泵的回油口通过回油阀和回油管与所述二甲醚罐连通,其特征是: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与混合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混合器的两个进气口分别与进气管和辅助供油管连通,所述辅助供油管上设置有辅助供油阀和流量控制阀,所述辅助供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二甲醚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二甲醚罐的内腔设置一层隔板,所述隔板上遍布圆形通孔;所述主供油管伸到所述二甲醚罐的下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所述回油管伸到所述二甲醚罐的顶部,所述辅助供油管伸到所述二甲醚罐的上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回油管上设置有一个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三个管口分别与所述喷油器的回油口、高压喷油泵的回油口和二甲醚罐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供油管上设置有滤清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它包括二甲醚罐、主供油管、主供油阀、滤清器、电动低压泵、高压喷油泵、喷油器、发动机、回油阀、回油管、辅助供油管、辅助供油阀、流量控制阀、混合器和隔板。发动机正常运行时,主供给系统起作用,向发动机气缸内喷射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态二甲醚。当主供油系统内出现气阻或故障,不能维持发动机稳定运行或发动机不能起动时,辅助供给系统起作用,向发动机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气态二甲醚/空气混合气,辅助发动机运行。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切换单一供给模式和复合供给模式,结构简单,实施方法简便可靠,充分保障了二甲醚发动机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运行。
【IPC分类】F02M21-02, F02M21-06
【公开号】CN204436621
【申请号】CN201520066514
【发明人】侯军兴, 文振华, 赵东辉, 刘建伟, 刘元朋, 冯宪章, 蒋志强
【申请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