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发动机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23294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力发动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空气重力做功以实现循环转换过程中的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而产生剩余能量的发动机。即,重力发动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能源需求问题,它能够在不输入能量的前提下对外无穷无尽地输出能量。
为了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越性,下面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是根据大气重力运动规律——具有高压空气的容器在无限高度的空间中下落必产生无限能量。运用这一规律创造了重力发动机。空气既可自然流动,充满各个空间,又可高倍压缩。于此,利用电动高压泵将置于某空间高度上的(耐高压)容器压入高倍空气,在容器中的高压空气重力随容器(此重量不计)在此空间高度上垂直下落到底端所产生的(输出)能量只要大于高压泵给容器压入高倍空气所消耗的(输入)能量时,就一定能够实现(输出能量——输入能量)剩余能量。该高压容器在一套循环运行自动控制系统作用下,通过能量转换系统就能保证重力发动机永久运行下去而产生永动能量。
一般情况下,容器容积固定,其高压泵给此容器压入高倍空气所消耗的输入能量就固定不变,而容器的空间高度位置可以随需要而变化,即容器空间高度位置越高,其所产生的输出能量、剩余能量就越大。高压泵(也包括容器容积方面的增大)所消耗的输入能量与其给容器压入高倍空气重量(随容器)垂直下落到底端所产生的输出能量、剩余能量同时(或同倍)增大的。高压容器循环运行速度亦是提高剩余能量的途径。在实际应用设计时要注重上述因素,即能设计高质高效的重力发动机。
本发明的基本技术设计如是在外壳(也可考虑建造高架设顶)内设置上下左右对称齿轮,两边各套链条,每对齿轮连条宜设计双轮双链或者双轮宽轴链条,且在每组链条内设置固定滑架,其竖直滑板面贴近链轴。如此,一种结构方式在两组链条上端外侧各固定相同容器,下端之间固定重物。种结构方式在两组链条的上端之间固定容器,下端外侧各固定相同重物。这两种结构方式都是利用齿轮链条两端重力对称性平衡原理设计的——重物重量等于容器及其中一标压下空气、容器附载物重量之和。即重物重量承担了容器及其中空气、附载物重量,形成了平衡,有效地解决了容器及其中空气、附载物重量的承担问题,是提高该机效率的理想方法。本发明设计了一套容器循环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在任一齿轮上设有一同轴从齿轮,经过一些传动齿轮(轴)连于自控器所控制的小型电动机。这个系统还包括数个触桩。触桩可作容器上下端停台,触桩面(应使用优质防震垫子)上有电源触头(所有触头应宽大一些且具优良弹性)。它们是靠容器等上下循环运行到位实现其循环运行自动控制目的。整个系统与高压泵(设计时可使用多个)一样都属于消耗(输入)能量方面,但用量却很小。在本发明的能量转换系统方面,主要选用了提水发电转换、涡簧储能转换方案,一般情况下,提水发电转换方案宜用第一种结构方式,涡簧储能转换方案宜用第二种结构方式,设计时可灵活使用,如该机设计较小,也可使用单组链条方式。在本发时中两种转换方案均例选第一种结构方式予说明。提水发电转换方案,则设置了上、下端水池,重物下小底水桶以及一套水轮发电设备。涡簧储能转换方案则由一套钟表机构方面的上条轮列、涡簧储能轮列、擒纵控制、传输轮列组成,经此机构接收转换于发电机(组)发电。对于这两个转换方案的重力发动机都必须配置一套完备的变压、关键、整流输电系统(包括以下均未图示,特作说明)。单个机体还需设置一套储电(能)装置给消耗(输入)系统方面提供间断性的电源,则可保证剩余输出能量的稳定性。本发明还适宜采取联机群体组合,群机连造,可节省部分设备。如高压泵、自控、能量转换系统等可联合共用,更可省去储能装置,联机群体组合的重力发动机(组)依照它们的设计程序依序循环运行,实则是一件节省大量设备、资金,减少能耗,加倍提高本发明效率的良好措施。
根据上述技术设计原理,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重力发动机涉及提水发电转换和涡簧储能转换两个实施方案,它们包括外壳、齿轮、链条、重物、容器、高压泵,容器循环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和能量转换系统。
下面结合附

图1描述本发明以提水发电转换方案之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此重力发动机外壳1内上下、左右两边各设置一对对齿轮2,齿轮各边上下由链条3套连,各链条内设置一付滑架4,链条下端之间固定重物5,上端外侧各固定相同容器6,在容器6上设有进出气管7,此管中设有电磁阀8,其管口正接(接触口一定设置垫圈,接口紧密不漏气)高压泵9的出气管10口此重力发动机的容器循环运行自动控制系统是在其中一齿轮2上设置同轴从齿轮11,又齿连一传动齿轴12,再连于自控器13所控制的小型电动机14(齿)轴上,自控器13根据设计要求指令小型电动机14定时逆顺(上下)运转,此系统还在(两)容器侧面设置对称触桩15和16,于外壳1上部设有顶触桩17和18,下部设有底触桩19和20与之对应,在重物5顶部或侧面设计有触桩21,上端两链条间设有与之对应的触桩22,在触桩15和16中设有通向容器16的进出气管7电磁阀8的上下连通着的电源触头23,它们的电源是靠顶触桩17和18下面的供电触头24和底触桩19、20上的供电触头25供给,在触桩16上设有U型连通电源触头26,在顶触桩18下面设有与之对应的通向高压泵9的电源进、出线触头27、28,在触桩21上设有通向小底水桶39放水管40之内管41中的电磁阀43、外管42上的电伸缩装置44的电源触头29、30,供给它们电源的是触桩22下的供电触头31、32,此重力发动机的电源转换系统所设计的是在外壳上部设有上端水池33,池底电阀34,此电阀于压力管35中,此管垂直伸至底端水轮发电机(组)36、尾管37连至下端水池38;此系统还包括有重物5下所挂小底水桶39等部分,其中电伸缩装置44通电可使放水管40之外管42在内管41上(迅速)滑行伸长。
此方案之重力发动机工作过程如下所述小型电动机14在自控器13控制下容器6上升到顶端,其触桩15和16分别停于顶触桩17和18下,容器6上端进出气管7口与高压泵9的出气管10口吻合接触,在触桩15和16上面的电源触头23、26分别与顶触桩17和18下的供电(先用预储电)触头24、27、28接触通电,使容器6上的进出气管7中的电磁阀8打开,高压泵9也开始工作,与此同时,重物5下所挂小底水桶39落入下端水池38中顺边翻倒(按设计要求量)装满水,容器6中空气加压至设计标准后,此时容器6中高压空气的重量则与小底水桶39中装水重量相等,即处于平衡状态。这时自控器13指令小型电动机14转动(打破平衡),动力通过传动齿轴12,从动轮11使齿轮2等转动带动链条3上容器6立即快速下行,则重物5及装水小底水桶39随即上行,此时触桩面电源断离,高压泵9停此工作,电磁阀8自动关闭。容器6下至底端,自控器13指令小型电动机14停转稳定。其触桩15和16分别停于触桩19和20上,它们的电源触头23与供电触头25接触通电,则容器6进出气管7中电磁阀8打开放出空气,与此同时,重物等行至上端,其触桩21上之电源触头29、30与上端触桩22下供电触头31、32(这两触头可合并)接触通电,使其小底水桶39下放水管40之外管42上的电伸缩装置44工作,外管42于内管41上滑行(不漏水)伸长,内管41中电磁阀43打开,将桶内之水放入上端水池33中。放气放水应快速且同时同量进行。此水按周期性循环设计连续均匀地经电阀34入压力管35直下水轮发电相(组)36发电,水由尾管37入下端水池38中,所发电按要求分配供给。水尽乞(只含一个标压)完后,它们又处于平衡状态,自控器13又立即指令小型电动机14逆转,使容器6上行,重物5及小底水桶39下行,断电后,电磁阀8和43已自动关闭,放水管40之外管42则立即收合于内管41上(要避免外管挂搁在上端水池33上)。容器6行至上端,重物5及小底水桶39行至下端即又开始先叙的第二个工作程序,如此不息。
下面结合附图2简述本发明以涡簧储能转换方案之实施例此重力发动机之涡簧储能转换方案(图2)所标示的1-20号和23-28号各部分功能特征与提水发电转换方案(图1)所标示的完全相同,可以说明,故不重述。此方案所使用的转换机构是由自控器13所控制的小型电动机14直接(或者间接)连于涡簧储能转换装置29之上条轮齿(轴)上,再由此转换传输能量于发电机30发电,所发电按设计分配提供给各个方面,此方案不是利用水轮发电及小底水桶等转换设备,因此也就不存在此类触桩21和22及其电源触头29、30和31、32番号,便于作合案说明,故此申明。
此方案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容器6行至上端,其触桩15和16分别停于17和18下,容器6之进出气管7口与高压泵9之出气管10口吻接,触桩面电源触头连通,使容器6进出气管7中电磁阀8打开,高压泵9也开始(先使用储电源)工作,容器6中空气加压达标后,此容器中空气产生的重力应经从动轮11、传动齿轴12、小型电动机10轴(齿)传到涡簧储能转换装置29中所接收的力应相等,使它们处于平衡状态。这时自控器13指令小型电机14转动,动力通过传动齿轴12、从动轮11使齿轮2等带着链条上端外侧容器6快速下行,下端间重物5上行,触桩离开断电,电磁阀8即关闭,高压泵9停转,容器6下行时(高压空气重力)产生的力矩已由从齿轮11,传动齿轴12,小型电动机14轴传进涡簧储能转换装置29,经此连续稳定均匀(保持一个循环周期)地带动发电机(组)30运行发电,电能分配供之。当容器6下行到触桩15和16分别与底触桩19和20接触时停止,这时自控器13已指令小型电动机14停转,底触桩19和20上的触头25与触桩15和16下触头23接触通电,使电磁阀8打开,将容器6中高压空气放出,放完(剩一个标压)后又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由自控器13发出指令小型电动机14逆转,则容器6上行而重物5下行,在此过程中涡簧储能转换装置29的上条轮自动滑行不受力,断电后电磁阀8高压泵9即关。容器6行至上端后,即重复进行先叙工作过程,如此永久不息。
权利要求
一种重力发动机,其特征包括外壳1,外壳内设有上下左右对称的齿轮2,齿轮上下各边由链条3套连,链条内设有滑架4,链条下端之间设有重物5,上端外侧各固定相同容器6,在容器上部设有进出气管7,管内电磁阀8,其管口吻接高压泵9的出气管10口。此重力发动机也包括容器循环运行自动控制系统,此系统包括在一齿轮上设置一同轴从齿轮1.1,经传动齿轴12连接自控器13所控制的小型电动机14;又包括触桩15和16,17和18,19和20,(21和22),电源触头23、24、25、26、27、28、(29、30和31、32)。该重力发动机还包括能量转换系统,该系统以提水发电转换方案特征包括上端水池33,池底电阀34,并依次连接压力管35、水轮发电机(组)36、尾管37至下端水池38,还包括重物5下所挂小底水桶39,桶底放水管40,此管由内管41和外管42构成,内管中设有电磁阀43,外管上设有电伸缩装置44;该系统以涡簧储能转换方案特征包括经小型电动机14连接的涡簧储能转换装置29及发电机(组)30。
全文摘要
一种重力发动机,它包括外壳、齿轮、链条、滑架、重物、容器、高压泵,容器(高压空气)循环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和能量转换系统。本发明是利用大气重力运动规律,使容器(高压空气)在自控系统作用下循环载荷做功以实现大于输入能量的输出能量而连续对外提供剩余能量。
文档编号F03G3/00GK1143717SQ9511570
公开日1997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2日
发明者张长灵 申请人:张长灵, 李学文, 张长坤, 李学武, 张长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