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16156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机械控制部分包括同轴套装的主动外筒和从动内筒以及由电磁阀推动的柱塞,主动外筒与传动轮同轴固连,从动内筒一端轴孔与凸轮轴一轴端固连,柱塞滑动配合于从动内筒另一端轴孔,柱塞与凸轮轴轴端之间压装回位弹簧,主动外筒与从动内筒通过内、外齿传动,内、外齿于主、从动内筒上圆周均布,两者之间形成容积可变的油腔;液压控制部分的回路包括凸轮轴轴承位油路、凸轮轴轴端内部油路、柱塞内部油路和圆周均布的径向从动内筒内部油路,于柱塞上开设圆周均布的径向泄压孔和溢流孔,泄压孔和溢流孔可分别与从动内筒内部油路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油压力调节油腔容积大小,实现无极可变配气定时调节。
【专利说明】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配气门机构,具体为一种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
(二)【背景技术】:
[0002]不同发动机配气定时是根据试验而取得的最佳配气定时,从而成为设计配气凸轮型线以及确定各气缸进、排气凸轮在凸轮轴上相对位置的依据,但实际上,当配气凸轮轴设计已定,则发动机的配气定时也就确定下来了,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是不能改变的。
[0003]然而,发动机转速的高低对进、排气流动以及气缸内燃烧过程是有影响的。转速高时,进气流速高,惯性大,所以希望进气门早些打开,晚些关闭,尽量多进一些混合气或空气;反之在发动机转速较低时,进气流速低,流动惯性也小,如果进气门过早开启,由于此时活塞正在上行排气,很容易把新鲜气体挤出气缸,使进气反而减少,发动机工作更趋不稳定。因此,在低转速时,希望发动机进气门稍晚些开启。所以,发动机转速不同时,对配气定时的要求是不同的。
[0004]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大汽车生产公司在轿车发动机上出现了一些可变配气定时的控制机构。如本田公司的VTEC机构,Alfa Romeo公司开发的可变气门定时机构等等。但是以上机构都不能实现无极可变。
(三)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主要解决在运转过程中,发动机的配气定时不能无极可变的技术问题。
[0006]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包括机械控制部分和液压控制部分,所述机械控制部分包括同轴套装的主动外筒和从动内筒以及由电磁阀推动的柱塞,所述主动外筒与传动轮同轴固连,所述从动内筒的一端轴孔与凸轮轴一轴端同轴固连,所述柱塞同轴滑动配合于从动内筒另一端轴孔,柱塞与凸轮轴之间的从动内筒轴孔内压装回位弹簧,所述主动外筒与从动内筒通过对应于柱塞位置的内、外齿传动,所述内、外齿于主动外筒内和从动内筒上圆周均布设置,夕卜齿圆周尺寸小于内齿圆周尺寸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积可变的油腔;所述液压控制部分的回路包括凸轮轴的轴承位油路、凸轮轴的轴端内部油路、柱塞内部油路和对应于各油腔圆周均布的径向从动内筒内部油路,于柱塞上分别开设圆周均布的径向泄压孔和径向溢流孔,所述泄压孔和溢流孔可分别与从动内筒内部油路连通。
[0007]所述柱塞向从动内筒内进入到位,所述溢流孔封闭,所述泄压孔与从动内筒内部油路连通,各油腔进油保压,推动外齿于内齿中转动一定角度,实现从动内筒带动凸轮轴向前转动一定角度,从而控制提前角大小。
[0008]所述柱塞退出从动内筒到位,所述泄压孔外露,所述溢流孔与从动内筒内部油路连通,各油腔泄油失压,外齿回位于内齿原位置,恢复凸轮原工作位。
[0009]所述凸轮轴的轴承位安装有轴承座并由密封圈密封安装面,轴承座内部油路连通轴承位油路。
[0010]所述传动轮可采用双列链轮。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1、本实用新型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可由液压回路配合柱塞的移位来控制油腔的进油和泄油,进而控制主、从动内筒之间传动内、外齿之间分开的角度,从而达到使进气门的提前角增大,迟后角相应减小的目的。
[0013]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液压油压力的大小调节内、外齿之间油腔容积大小,进而控制凸轮轴相对转动的提前量,从而实现无极可变配气定时调节。
(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内、外齿之间形成最小油腔。
[0015]图2为图1中的A— A剖示图。
[0016]图3为图1实施方式中,内、外齿之间形成最大油腔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的B— B剖示图。
[0018]图号标识:1、主动外筒;2、从动内筒;3、电磁阀;4、柱塞;5、传动轮;6、凸轮轴;7、回位弹簧;8、内齿;9、外齿;10、油腔;11、轴承位油路;12、凸轮轴轴端内部油路;13、柱塞内部油路;14、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5、泄压孔;16、溢流孔;17、轴承座内部油路;18、密封圈;19、凸轮;20、轴承座。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本实用新型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主要由机械控制部分和液压控制部分组成。
[0021]1、机械控制部分:包括主动外筒1、从动内筒2、电磁阀3和柱塞4,所述主动外筒I与传动轮5(采用双列链轮)同轴固装,主动外筒I与从动内筒2同轴套装,两者之间可相对转动,并通过两者左端设置的内齿8和外齿9结构实现主动外筒I带动从动内筒2转动,所述内齿8(三个)圆周均布开设于主动外筒I的内圆周面上,所述外齿9(三个)圆周均布设于从动内筒2外圆周上,夕卜齿9圆周方向的尺寸小于内齿8圆周方向的尺寸,从而形成容积可变的油腔10 ;所述从动内筒2的左端轴孔小而右端轴孔大,所述柱塞4滑动配合于从动内筒2左端小轴孔内,柱塞4的外端连接外部设置的电磁阀3,柱塞4的内端局部增大配合于从动内筒2的大轴孔底部,从动内筒2的大轴孔端过盈配合于凸轮轴6的左轴端,所述凸轮轴6的左轴端通过轴承座20安装,安装面设有密封圈18,对应于气门位置于凸轮轴6上设有凸轮19,柱塞4内端与凸轮轴6轴端之间压装回位弹簧7于从动内筒2大轴孔内,如图1、图3所示。
[0022]所述液压控制部分:其液压回路包括径向开设于轴承座20内部的轴承内部油路17、径向开设于凸轮轴6轴端轴承位的轴承位油路11、同轴开设于凸轮轴轴端的凸轮轴轴端内部油路12、同轴开设于柱塞4的柱塞内部油路13(起于柱塞4内端而终止于柱塞4外端)、于从动内筒2内部开设圆周均布的径向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4(连通对应的各油腔10)、距离柱塞4内端和外端的柱体上分别开设的圆周均布的径向溢流孔16和泄压孔15,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0023]所述液压回路有两种通路。
[0024]1、在电磁阀3带动及回位弹簧7作用下,柱塞4向外退出从动内筒2到位,所述泄压孔15露出从动内筒2外,溢流孔16与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4对应连通。
[0025]液压回路主路径为:轴承内部油路17——轴承位油路11——凸轮轴轴端内部油路12—从动内筒2大轴孔一柱塞内部油路13—泄压孔15 ;液压回路旁流路径为:油腔10-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4-溢流孔16-柱塞内部油路13,如图1、图2所示。
[0026]2、所述电磁阀3推动柱塞4克服回位弹簧7作用力向内进入从动内筒2到位,所述泄压孔15与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4对应连通,所述溢流孔16被从动内筒2小轴孔封闭。
[0027]液压回路路径为:轴承内部油路17——轴承位油路11——凸轮轴轴端内部油路12——从动内筒2大轴孔——柱塞内部油路13——泄压孔15——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4——油腔10,如图3、图4所示。
[00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0029]当发动机工作时,电磁阀3的控制杆缩回,在回位弹簧7作用下,柱塞4移动到最左端(如图1所示),柱塞2上的泄压孔15露出从动内筒2,溢流孔16刚好与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4相通。在泵压作用下,发动机润滑机油从轴承座20进入凸轮轴6轴端,通过从动内筒2大轴孔流入到柱塞4的油路内,最终通过柱塞4上的泄压孔15流入到油底壳,此时,油腔10内没有压力润滑油,传动轮5带动主动外筒1,主动外筒I通过相互接触的内齿8和外齿9 (最小间隙位置)带动从动内筒2转动,而实现凸轮轴6的正常运转,如图2所示。
[0030]在某些预定的转速和负荷工况下,电磁阀3由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和点火管理系统激励,电磁阀3的控制杆伸出,推动柱塞4向右移动到位(如图3所示),柱塞4上的泄压孔15进入从动内筒2内与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4相通,溢流孔16则被从动内筒2小轴孔密封。在泵压作用下,发动机润滑机油从轴承座20进入凸轮轴6轴端,通过从动内筒2大孔流入到柱塞4的油路内,通过泄压孔15和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4流入油腔10,沿转动方向向前推动外齿9,从而使主动外筒I和从动内筒2相对转动一定角度(如图4所示为最大间隙位置),即传动轮5与凸轮轴6相对转动一定角度,于是进气门的提前角增大,迟后角相应减小。
[0031]控制润滑油的压力,可以控制主动外筒I和从动内筒2相对转动的角度,而实现无极可变配气定时调节。
【权利要求】
1.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控制部分和液压控制部分,所述机械控制部分包括同轴套装的主动外筒(I)和从动内筒(2)以及由电磁阀(3)推动的柱塞(4),所述主动外筒(I)与传动轮(5)同轴固连,所述从动内筒(2)的一端轴孔与凸轮轴(6)一轴端同轴固连,所述柱塞(4)同轴滑动配合于从动内筒(2)另一端轴孔,柱塞(4)与凸轮轴(6)之间的从动内筒(2)轴孔内压装回位弹簧(7),所述主动外筒⑴与从动内筒(2)通过对应于柱塞(4)位置的内、外齿(8、9)传动,所述内、外齿(8、9)分别于主动外筒(I)内和从动内筒(2)上圆周均布设置,外齿(9)圆周尺寸小于内齿(8)圆周尺寸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积可变的油腔(10);所述液压控制部分的回路包括凸轮轴(6)的轴承位油路(11)、凸轮轴的轴端内部油路(12)、柱塞内部油路(13)和对应于各油腔(10)圆周均布的径向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4),于柱塞⑷上分别开设圆周均布的径向泄压孔(15)和径向溢流孔(16),所述泄压孔(15)和溢流孔(16)可分别与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4)进入从动内筒⑵到位,所述溢流孔(16)封闭,所述泄压孔(15)与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4)连通,各油腔(10)进油保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4)退出从动内筒⑵到位,所述泄压孔(15)外露,所述溢流孔(16)与从动内筒内部油路(14)连通,各油腔(10)泄油失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6)的轴承位安装有轴承座(20)并由密封圈(18)密封安装面,轴承座内部油路(17)连通轴承位油路(11 )。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极可变配气定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5)为双列链轮。
【文档编号】F01L1/34GK203822401SQ201420219815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龙芋宏, 李文尚, 刘均亮, 蔡杰, 童友群, 冯唐高, 廖志强, 杜怀辉, 江威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