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热力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而适当的温度则可以保证汽车发动机处于一个很合适的运转温度。当发动机温度过高之后,就会导致它的效率降低,甚至是零件故障。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一套冷却系统来对发动机进行降温,保证一个合适的运转温度。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都加入冷却水来协助降温,还要经常更换冷却水,避免造成冷却系统故障及水套内部发生锈蚀。在更换冷却水时,应先将冷却系统用干净水冲洗干净,然后再加入新的冷却水。所以应该有合适的放水放气装置,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将发动机冷却水从冷却系统水套内顺畅的排到发动机外。但是,目前的发动机热水和冷却水排出采用单一的堵塞体,直接将堵塞体安装在气缸体的水套孔上,堵塞体上有螺纹且外露端部带有外六角,用螺纹紧固来密封,靠拆卸堵塞体来放水放气。这样结构的缺点在于:由于发动机的结构较为紧凑,且处于半封闭的空间内,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需要放水放气的时候就需要工作人员从汽车底部进行排出,且放出的冷却水直接滴漏在发动机各零部件上,水花溅到周围各处,既不干净又不方便使用。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1134432,
公开日是2008年03月05日,名称为“发动机冷却水排水装置”的方案中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水排水装置,包括暖风机,连接在发动机和水箱之间的冷却水循环管路,述暖风机与冷却水循环管路之间设有暖风机进、回水管路,暖风机进、回水管路上设有可控制暖风机进、回水管路排水的双通路排水阀。不足之处是,这种发动机冷却水排水装置,通过循环的方式冷却热水,而却不易把发动机中的水或气排除到发动机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目前的发动机冷却水排出采用单一的堵塞体,不易把发动机中的水或气排除到发动机外,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放出的冷却水直接滴漏在发动机各零部件上,水花溅到周围各处,既不干净又不便于使用的这些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把发动机中的水或气排除到发动机外,既干净又方便使用的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包括堵塞体,还包括堵塞芯,所述的堵塞体沿轴心线依次设有直径不相同的进水腔和塞芯腔,在进水腔和塞芯腔连接处设有圆锥状或球冠状密闭孔,且密闭孔的顶部朝向进水腔,密闭孔的底部朝向塞芯腔,并在塞芯腔内壁上设有塞体内螺纹;在密闭孔处的塞芯腔侧壁上设有侧壁孔,在侧壁孔上连接有与塞芯腔相通的出水管;所述的堵塞芯一端外侧设有与密闭孔相适配的密闭塞,堵塞芯中间设有与塞体内螺纹相配合的塞芯外螺纹,所述的堵塞芯通过塞芯外螺纹和塞体内螺纹装在塞芯腔内,并且堵塞芯的密闭塞端朝内,另一端露在堵塞体外。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腔这端的堵塞体外壁上设有与发动机放水口相配的塞体外螺纹,堵塞体另一端外壁上设有塞体卡持部位。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水管整体呈圆管状L型。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水管末端与橡胶软管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堵塞芯末端设有塞芯卡持部位。作为优选,所述的密闭孔底部直径等于塞芯腔直径,所述的密闭孔顶部直径等于进水腔直径。作为优选,所述的密闭孔与塞芯腔连接处设有直径大于塞芯腔直径的放水限速腔。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如下效果:1、本方案灵活性强,能把发动机中的冷却水引入到桶等容器内,使用极为方便,且也干净卫生。2、本方案的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还易把发动机中的水或气排除到发动机外。3、本方案的装置可适用于多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水套内的排水排气使用。4、本方案的装置在最大程度上优化设计,操作简捷,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操作者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发动机上的一种使用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1、堵塞体;2、堵塞芯;3、出水管;4、塞体内螺纹;5、塞芯外螺纹;6、进水腔;7、出水腔;8、塞芯卡持部位;9、塞体卡持部位;10、密闭孔;11、密闭塞;12、塞体外螺纹;13、出水管出水腔端面;14、塞芯卡持部位端面;15、放水限速腔;16、塞芯腔;17、橡胶软管;18、排水排气方向;19、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参见图1、图2所示,包括堵塞体1、堵塞芯2、出水管3和橡胶软管17。参见图1所示,堵塞体沿轴心线依次设有直径不相同的进水腔6和塞芯腔16,在进水腔和塞芯腔连接处设有圆锥状或球冠状密闭孔10,并且密闭孔底部直径等于塞芯腔直径,密闭孔顶部直径等于进水腔直径,且密闭孔的顶部朝向进水腔,密闭孔的底部朝向塞芯腔,还在密闭孔与塞芯腔连接处设有直径大于塞芯腔直径的放水限速腔15。参见图1、图2所示,在堵塞体的塞芯腔内壁上设有塞体内螺纹4。在堵塞体密闭孔处的塞芯腔侧壁上设有侧壁孔,在侧壁孔上连接有与塞芯腔相通的出水管3,并且出水管整体呈圆管状L型,还在出水管末端上连接有一根橡胶软管17,便于把排出的冷却水引入到需要的地方。参见图1所示,堵塞芯一端外侧设有与密闭孔相适配的密闭塞11,堵塞芯中间设有与塞体内螺纹相配合的塞芯外螺纹5,堵塞芯通过塞芯外螺纹和堵塞体的塞体内螺纹装在塞芯腔内,并且堵塞芯的密闭塞端朝内,堵塞芯的另一端露在堵塞体外,并且还在露出堵塞体外的堵塞芯末端上设有塞芯卡持部位8。参见图1、图2所示,在进水腔这端的堵塞体外壁上设有与发动机19放水口相配的塞体外螺纹12,在堵塞体另一端外壁上设有塞体卡持部位9。放水放气装置的开启与关闭是通过转动堵塞芯来实现,即堵塞芯的塞芯外螺纹与堵塞体的塞体内螺纹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如图1图2所示,当堵塞芯向进水腔内旋转到密闭孔底部时,堵塞芯的圆锥状或球冠状顶部外侧面与堵塞体密闭孔的内侧面抵在一起,堵塞芯就将进水腔封住了,堵塞芯向进水腔螺纹拧得越紧,堵塞芯密封进水腔越严实,密封性更可靠,进水腔与出水腔7的贯通通道被堵塞芯隔断,该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发动机工作时,本装置都处于关闭状态。如图2所示,当堵塞芯向外旋转,使堵塞芯离开进水腔时,进水腔与出水腔的通道贯通,橡胶软管与外部管道或容器连通,这样发动机冷却系统水套内的冷却水与空气便可以被释放出来,其排水排气方向18如图2中箭头所示。还可以调节堵塞芯顶部与堵塞体密闭孔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实现放水通道的大小,也方便控制放水的速度。当堵塞芯向外转动到出水管出水腔端面13与塞芯卡持部位端面14相平齐时,务必停止转动堵塞芯,确保堵塞芯在塞芯腔内的塞芯外螺纹有足够的配合长度,避免介质(冷却水与空气)从塞体内螺纹和塞芯外螺纹的配合处流出。如图2所示,本装置的塞体外螺纹与发动机冷却系统水套内连接,另一端L型出水管的外部部分可接不同长度的橡胶软管,出水管与橡胶软管连接处的橡胶软管外侧用卡箍紧固,橡胶软管将水与气引流排到指定容器中,方便控制放水的流向。放出的冷却水不会直接滴漏在发动机各零部件上,既干净又方便。
·[0033]本装置的堵塞体外侧轮廓外周上设有呈正六边形的塞体卡持部位,堵塞芯外侧轮廓外周上设有呈正六边形的塞芯卡持部位,这样在拧紧或松开时,可以用普通扳手夹住相应的卡持部位,操作非常简单方便,省时省力。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实现时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包括堵塞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塞芯(2),所述的堵塞体沿轴心线依次设有直径不相同的进水腔(6)和塞芯腔(16),在进水腔和塞芯腔连接处设有圆锥状或球冠状密闭孔(10),且密闭孔的顶部朝向进水腔,密闭孔的底部朝向塞芯腔,并在塞芯腔内壁上设有塞体内螺纹(4);在密闭孔处的塞芯腔侧壁上设有侧壁孔,在侧壁孔上连接有与塞芯腔相通的出水管(3);所述的堵塞芯一端外侧设有与密闭孔相适配的密闭塞(11),堵塞芯中间设有与塞体内螺纹相配合的塞芯外螺纹(5),所述的堵塞芯通过塞芯外螺纹和塞体内螺纹装在塞芯腔内,并且堵塞芯的密闭塞端朝内,另一端露在堵塞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腔这端的堵塞体外壁上设有与发动机(19)放水口相配的塞体外螺纹(12),堵塞体另一端外壁上设有塞体卡持部位(9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整体呈圆管状L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末端与橡胶软管(1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塞芯末端设有塞芯卡持部位(8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闭孔底部直径等于塞芯腔直径,所述的密闭孔顶部直径等于进水腔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闭孔与塞芯腔连 接处设有直径大于塞芯腔直径的放水限速腔(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涉及发动机制造领域,意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把发动机中的水或气排除到发动机外,既干净又方便使用的用于发动机的放水放气装置。堵塞体沿轴心线依次设有直径不相同的进水腔和塞芯腔,在进水腔和塞芯腔连接处设有圆锥状或球冠状密闭孔;在密闭孔处的塞芯腔侧壁上设有侧壁孔,在侧壁孔上连接有与塞芯腔相通的出水管;堵塞芯一端外侧设有与密闭孔相适配的密闭塞,堵塞芯中间设有与塞体内螺纹相配合的塞芯外螺纹,堵塞芯通过塞芯外螺纹和塞体内螺纹装在塞芯腔内,并且堵塞芯的密闭塞端朝内,另一端露在堵塞体外。本实用新型主要用在发动机放水放气技术中。
文档编号F01P11/02GK203130239SQ20132000912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8日
发明者章兆兴, 付卫元, 王瑞平 申请人: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