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元件,特别涉及一种对汽轮机排汽进行冷凝的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
背景技术:
大型汽轮机排汽经过大口径主排汽管道进入蒸汽分配管,再进入空冷散热器,所携带的热量经过空冷散热器的金属表面,通过与环境空气的对流传热直接传递给环境空气,散发到环境中。汽轮机的排汽被空气冷却后形成的凝结水由汇集管道进入凝结水总管,流入凝结水箱,最后由凝结水泵打出供给锅炉。环境中的冷空气被轴流风机加压后横向吹向空冷散热器,吸收了热量的冷空气变成热空气后经空冷散热器散发到环境中。火电厂直接空冷系统所采用的空冷换热元件主要有三种,即三排管、双排管和单排管。三排管采用缠绕式的椭圆钢管-椭圆钢翅片;双排管采用套片式的椭圆钢管-矩形钢翅片;单排管采用钢铝复合基管和铝制翅片管,经真空钎焊工艺结合。但一般的单排管管径相同,而蒸汽在散热元件内是边流动,边凝结,蒸汽量逐渐减少的过程,因此,管径相同的单排管散热元件 不能有效地减小排汽在散热器内部流动时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导致从蒸汽分配管到抽空气管的压损偏高,在真空泵出力一定的情况下使汽轮机排汽压力升高,影响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同时也对散热器的冬季防冻不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解决了现有单排管散热元件构成的空冷单元存在的从蒸汽分配管到抽空气管的压损偏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包括基管,在基管两外侧面上设置有翅片,所述的基管为进汽口大出汽口小的变径管,基管进汽侧端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的面积的比为I. 2-2. 4,基管的壁厚为I. 4-1. 6毫米,在基管两外侧面上设置的相邻翅片的间距为
2.2_3. 0 晕米。基管进汽侧端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的面积的比为I. 5。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小了排汽在散热器内部流动时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使蒸汽分配管到抽空气管的压损可降低50%,从而降低了汽轮机排汽背压,使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明显提高,同时也改善了散热器的冬季防冻性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包括基管1,在基管I两外侧面上设置有翅片4,所述的基管I为进汽口大出汽口小的变径管,基管进汽侧端2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3的面积的比为I. 2-2. 4,基管I的壁厚5为I. 4-1. 6毫米,在基管I两外侧面上设置的相邻翅片4的间距为2. 2-3.0毫米。基管进汽侧端2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3的面积的比为I. 5。本实用新型安装翅片时,要将翅片在通风面与基管对齐;管束长度视实际需要确定。冷却时基管通过导热的方式将管内蒸汽的热量传递给翅片,同时基管和翅片又通过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外掠的空气,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汽轮机排汽在散热元件内具有边流动,边凝结,蒸汽量逐渐减少的特点,而蒸汽在管束内部流动时的阻力近似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加大基管进汽端的尺寸可减小分配管到散热元件的局部阻力;蒸汽在散热元件内部从面积大的一侧流向面积小的一侧,与汽轮机排汽在管内的冷凝特点相结合,可以减小蒸汽在内部流动的沿程阻力。可使蒸汽分配管到抽空气管的压损降低近50%,从而降低了汽轮机排汽背压,使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明显提高,同时冬季运行时降低了汽轮机的阻塞背压,改善了散热器的防冻性能。本实用新型充分将散热器结构型式与汽轮机排汽在各阶段的冷凝特点相结合,改善了散热器的流动特性,在散热单元的顺流管束和逆流管束中均可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包括基管(I ),在基管(I)两外侧面上设置有翅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管(I)为进汽口大出汽口小的变径管,基管进汽侧端(2)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3)的面积的比为I. 2-2. 4,基管(I)的壁厚(5)为I. 4-1. 6毫米,在基管(I)两外侧面上设置的相邻翅片(4)的间距为2. 2-3. O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其特征在于,基管进汽侧端(2)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3)的面积的比为I. 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排管空冷散热器元件,解决了现有的由单排管散热元件构成的空冷单元存在的从蒸汽分配管到抽空气管的压损偏高的问题。包括基管(1),在基管(1)两外侧面上设置有翅片(4),所述的基管(1)为进汽口大出汽口小的变径管,基管进汽侧端(2)的面积与基管出汽侧端(3)的面积的比为1.2-2.4,基管(1)的壁厚(5)为1.4-1.6毫米,在基管(1)两外侧面上设置的相邻翅片(4)的间距为2.2-3.0毫米。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小了排汽在散热器内部流动时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使蒸汽分配管到抽空气管的压损可降低近50%,从而降低了汽轮机排汽背压,使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明显提高。
文档编号F01D25/12GK202483645SQ20122009537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刘致诚, 原树峰, 安勤岗, 崔亚明, 张玉虎, 李庆华, 武文萍, 王雪峰, 续宏, 马庆中 申请人: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