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26266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系统,特别是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推进器,包括发动机、光帆推进器等,都是以石油、光能、电能等能源为动力,而且大都需要借助水、空气、地面等介质才能推动机器做直线运动。光帆推进器无需借 助水和空气等介质,是一种无介质推进器,但光帆推进器以光压为动力,动力很小。传说中的外星人的飞碟(UFO)可以穿越时空、飞越星际来到地球,其速度之快可以超光速,而且无声无息,可以任意瞬间改变飞行方向。任何需要借助外来能源和外部介质才能驱动的机器都无法实现超光速推进,能成为时空机器的,只能是无需外来能源和外部介质的静压力推进器,也只有静压力推进器才拥有无需消耗能源却可以不间断地获得加速度的特质,从而可以超光速推进,也只有静压力推进器才能实现无声无息地飞行和任意瞬间改变飞行方向。现有技术本人申请号为200910040980. 7的“一种静压力推进器”,利用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将力的方向反转的特性,将静压力转化为直线运动、抛物线运动、旋转运动的推力。但行星齿轮机构的造价较高。本发明将杠杆与压力系统设在一起,利用消力架抵消反作用力,不但解决了现有技术可能存在的静力传递的结构性缺陷,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静压力转换成惯性动力的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主要包括压力系统(7、8、10、14)、杠杆(6)、消力架(9)、支点滑块(3)、支点调节器(2、4、5)和压力调节器
(12),其特征是压力系统主要由缸体(10)、活塞推杆(8)、活塞套(7)和流体(14)组成,缸体四周对称或平均分布有2个或2个以上的活塞套,每个活塞套中设有一条活塞推杆;缸体的两侧设有两条对称的杠杆,杠杆的一端与缸体固定连接;压力系统有两组,两组压力系统对称分布在消力架的两头的内侧,两组压力系统的缸体两侧的杠杆也对称分布;消力架的两头设有支块(13),固定在消力架两头的支块的数量与两组压力系统的活塞推杆的数量相同,每条活塞推杆顶着一个支块;压力调节器有两个,分别与两组压力系统的缸体联通,或者,两组压力系统共用一个压力调节器;两组压力系统的活塞推杆伸出的方向对称相反;每条杠杆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滑槽,每条杠杆的滑槽对着一个支点滑块;每个支点滑块与一个支点调节器连接,或者,靠内的两个支点滑块与一个支点调节器连接,靠外的两个支点滑块分别与两个支点调节器连接;靠内的两条杠杆上的滑槽与靠外的两条杠杆上的滑槽的方向相反。工作原理用压力调器调节压力系统的静压力,压力系统的活塞推杆顶着设在消力架上的支块,活塞推杆对压缸体的反作用力转换成杠杆的扭力,再通过4个支点传递给底板(I)。由于杠杆的支点的位置是可以通过支点调节器调节的,因此支点与压缸的距离是可变的,根据杠杆原理,当压缸的两个支点距离不同时,两个支点的受力大小是不同的。在4个支点中,当靠内的两个支点所受的静压力大于或小于靠外的两个支点的所受的静压力时,底板两边的受力大小是不同的,朝底板受力大的一边的方向上产生了一个惯性动力。我们再回过头来看4个支点反作用于杠杆 和消力架的力,由于活塞推杆和设在消力架上的支块都是对称设置的,两组压力系统作用在消力架上的力是对称的,在消力架上相互抵消,并且在消力架上形成一个独立的质点。机器中存在一个以底板为中心的质点和一个以消力架为中心的质点,机器的质点系中存在两个独立的质点的结果是避免了反作用力与作用力在同一个质点中全部抵消,即底板受力大的一边的方向上产生了一个惯性动力不会在同一质点中抵消,从而实现无需任何外来能源和外部动力的无介质或有介质直线运动或抛物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根据对质点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可知组成质点系的两个质点,一个质点有加速度,其他质点无加速度;或者,组成质点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质点,质点都有加速度。因此双质点或多质点是物体产生无介质运动的根本原因。根据物理学对“质点”的定义,我们可以将一个运动的物体视为一个质点的运动。我们之所以可以将底板视为一个质点,将消力架视为另一个质点,将杠杆和压力系统视为中间力传递媒介,是因为消力架能够使相互抵消的力“独立”于杠杆之外,从而在消力架中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质点。以消力架为中心的质点没有加速度,以底板为中心的质点有加速度。压力系统产生的静压力是内源性的静压力,体现了中国太极理论中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道教理论中的“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作用在不同方向上的支点的力道大小有别,而作用在消力架上的两组力却因流体的压力传递无方向上的区别而相互对称抵消。消力架和压力系统的缸体的底部和/或顶部设有滚珠或滑轮,压力系统的缸体和/或消力架的四周设有弹性复位器。设滚珠或滑轮的目的是减少磨擦,及起定位的作用,使杠杆的力传递特性更好。推进器高速运动时,具有巨大的惯性动力,变速或拐弯时会导致消力架和压缸移位,因此要用弹性复位器保护。消力架和压缸可共用一个弹性复位器,也可以各设一个弹性复位器。制造弹性复位器的材料有弹簧、磁铁等等。弹性复位器为弹簧复位器或磁力复位器或弹簧-磁力复位器。磁力复位器主要包括电磁铁、控制器,控制器又包括电源和触发装置,当消力架或压缸的位移超出设定的范围时,触发控制器,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场,利用电磁铁的斥力或吸力使消力架和压缸复位。弹簧-磁力复位器主要由电磁铁、控制器和弹簧组成,小范围的位移由弹簧复位,超范围的位移用磁力复位。所述压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或液气混压系统或气压系统。液气混压系统是指一个压力系统中同时使用液压油和气体两种流体,气体和液压油用活塞或气囊隔开。液、气混压的好处是使得压力调节能适用于各种环境。压力调节器与缸体联通的意思是指通过压力调节器可以向压缸输送或调节压力。通过压力调节器或者支点调节器实现对机器进行开启、关闭和速度的控制。静压力是可以调节大小的,可以增大、减少,或使压力消失,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压力系统的压力,实现机器的开启、关闭和速度的控制。通过调节各条杠杆支点的位置,也可以实现推进力变大、变小和消失的控制,从而可以控制机器的开启、关闭和推进速度。通过支点调节器实现对机器方向的控制。支点调节器是通过调节作用在各条杠杆支点上的力的大小比例,从而实现机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方向切换。若在多边形飞行器的每条边上及底部都安装有推进器,可以实现机器的任意方向的悄无声息的瞬间切换,及实现无介质飞行。所述支点调节器为螺杆滑块式支点调节器或电磁式支点调节器或液压式支点调节器或齿轮齿条滑块式支点调节器。螺杆滑块式支点调节器主要包括电动机(2)、导轨
(5)、螺纹杆(4),电动机与螺纹杆用传动带或齿轮或联轴器联接。支点滑块对着杠杆滑槽的一面设有滚轴或滑球,对着螺纹杆的一面设有齿条或环形内齿。用电动机带动螺纹杆左旋或右旋,带动滑块直线往复运动,从而改变杠杆支点的位置。液压式支点调节器由液压缸、活塞推杆、压力调节器、导轨、往复运动器等组成,活塞推杆有多条,活塞推杆对着杠杆的一 端设有滚轴或滑球,工作时推出其中一条活塞推杆的同时,通过导轨及往复运动器进行微调。液压式支点调节器的调节速度比螺杆滑块式支点调节器快数倍,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齿轮齿条滑块式支点调节器主要包括齿轮、齿条、滑座、滑轮、导轨和电动机,滑座上设有滑轮及齿条,齿轮通过传动轴与电动机连接,滑轮为滑球或滚轴式滑轮。两组去掉支点调节器的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绕轴对称分布,组成静压力马达。由于马达只做旋转运动,支点无需调节,只需要事先设定支点的位置就行了。静压力马达主要用于带动发电机发电。本推进器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作为飞行器、车辆、船只的动力推进系统,可以用来发电,以及安装在机械设备上。


图I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主要包括压力系统(7、8、10、14)、杠杆(6)、消力架(9)、支点滑块(3)、支点调节器(2、4、5)、压力调节器(12)和底板
(I),其特征是压力系统主要由缸体(10)、活塞推杆(8)、活塞套(7)和流体(14)组成,缸体四周平均分布有4个活塞套,每个活塞套中设有一条活塞推杆;缸体的两侧设有两条对称的杠杆,杠杆的一端与缸体固定连接;压力系统有两组,两组压力系统对称分布在消力架的两头的内侧,两组压力系统的缸体两侧的杠杆也对称分布;消力架的两头设有支块
(13),固定在消力架两头的支块的数量与两组压力系统的活塞推杆的数量相同,每条活塞推杆顶着一个支块;压力调节器有一个,通过管道(11)与两组压力系统的压缸联通;两组压力系统的活塞推杆伸出的方向对称相反;每条杠杆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滑槽,每条杠杆的滑槽对着一个支点滑块;靠内的两个支点滑块与一个支点调节器连接,靠外的两个支点滑块分别与两个支点调节器连接;靠内的两条杠杆上的滑槽与靠外的两条杠杆上的滑槽的方向相反。支点调节器为螺杆滑块式支点调节器主要包括电动机(2)、导轨(5)、螺纹杆
(4),用电动机带动螺纹杆左旋或右旋,带动滑块直线往复运动,从而改变杠杆支点的位置。支点滑块对着杠杆的一侧设有滚球,对着螺杆的一侧设有条齿。压力系统的底部设有滚珠或滑轮,以减少压缸与底板的磨擦,使杠杆的力传递特性更好。第二实施例参见图2,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主要包括压力系统(7、8、10、14)、杠杆(6)、消力架(9)、支点滑块(3)、支点调节器(2、4、5)、压力调节器(12)和底板
(I),其特征是压力系统主要由缸体(10)、活塞推杆(8)、活塞套(7)和流体(14)组成,缸体四周平均分布有4个活塞套,每个活塞套中设有一条活塞推杆;缸体的两侧设有两条·对称的杠杆,杠杆的一端与缸体固定连接;压力系统有两组,两组压力系统对称分布在消力架的两头的内侧,两组压力系统的缸体两侧的杠杆也对称分布;消力架的两头设有支块
(13),固定在消力架两头的支块的数量与两组压力系统的活塞推杆的数量相同,每条活塞推杆顶着一个支块;压力调节器有两个,分别通过管道(11)与两组压力系统的压缸联通;两组压力系统的活塞推杆伸出的方向对称相反;每条杠杆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滑槽,每条杠杆的滑槽对着一个支点滑块;4个支点滑块分别与4个支点调节器连接;靠内的两条杠杆上的滑槽与靠外的两条杠杆上的滑槽的方向相反。支点调节器为螺杆滑块式支点调节器主要包括电动机(2)、导轨(5)、螺纹杆(4),用电动机带动螺纹杆左旋或右旋,带动滑块直线往复运动,从而改变杠杆支点的位置。支点滑块对着杠杆的一侧设有滚球,对着螺杆的一侧设有条齿。压力系统的底部设有滚珠或滑轮,以减少压缸与底板的磨擦,使杠杆的力传递特性更好。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主要包括压力系统(7、8、10、14)、杠杆(6)、消力架(9)、支点滑块(3)、支点调节器(2、4、5)和压力调节器(12),其特征是压力系统主要由缸体(10)、活塞推杆(8)、活塞套(7)和流体(14)组成,缸体四周对称或平均分布有2个或2个以上的活塞套,每个活塞套中设有一条活塞推杆;缸体的两侧设有两条对称的杠杆,杠杆的一端与缸体固定连接;压力系统有两组,两组压力系统对称分布在消力架的两头的内侧,两组压力系统的缸体两侧的杠杆也对称分布;消力架的两头设有支块(13),固定在消力架两头的支块的数量与两组压力系统的活塞推杆的数量相同,每条活塞推杆顶着一个支块;压力调节器有两个,分别与两组压力系统的缸体联通,或者,两组压力系统共用一个压力调节器;两组压力系统的活塞推杆伸出的方向对称相反;每条杠杆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滑槽,每条杠杆的滑槽对着一个支点滑块;每个支点滑块与一个支点调节器连接,或者,靠内的两个支点滑块与一个支点调节器连接,靠外的两个支点滑块分别与两个支点调节器连接;靠内的两条杠杆上的滑槽与靠外的两条杠杆上的滑槽的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带消力架的双连杠杆双压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压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或液气混压系统或气压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消力架和压力系统的缸体的底部和/或顶部设有滚珠或滑轮,压力系统的缸体和/或消力架的四周设有弹性复位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复位器为弹簧复位器或磁力复位器或弹簧-磁力复位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磁力复位器主要包括电磁铁、控制器,控制器又包括电源和触发装置;弹簧-磁力复位器主要由电磁铁、控制器和弹簧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支点调节器为螺杆滑块式支点调节器或电磁式支点调节器或液压式支点调节器或齿轮齿条滑块式支点调节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螺杆滑块式支点调节器主要包括电动机(2)、导轨(4)、螺纹杆(3),电动机与螺纹杆用传动带或齿轮或联轴器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液压式支点调节器由液压缸、活塞推杆、压力调节器、导轨、往复运动器等组成,活塞推杆有多条,活塞推杆对着双连杠杆的一端设有滚轴或滑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齿轮齿条滑块式支点调节器主要包括齿轮、齿条、滑座、滑轮、导轨和电动机,滑座上设有滑轮及齿条,齿轮通过传动轴与电动机连接,滑轮为滑球或滚轴式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两组去掉支点调节器的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绕轴对称分布,组成静压力马达。由于马达只做旋转运动,支点无需调节,只需要事先设定支点的位置就行了。静压力马达主要用于带动发电机发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消力架的内源式静压力推进器,主要包括压力系统(7、8、10、14)、杠杆(6)、消力架(9)、支点滑块(3)、支点调节器(2、4、5)和压力调节器(12)。两组压力系统对称分布在消力架的两头的内侧,固定两组压力系统的缸体两侧的杠杆也对称分布。压力系统的每条活塞推杆顶着一个消力架上的支块。两组压力系统的活塞推杆伸出的方向对称相反。每条杠杆都有一个支点,利用支点调节器可调节杠杆支点的位置。作用在消力架上的力对称抵消,作用在不同方向上的各条杠杆支点的力大小有别,在推进器上出现两个独立的质点,从而将静压力转化为机器的惯性动力。
文档编号F03G7/10GK102926957SQ20111023637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3日
发明者李贵祥 申请人:李贵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