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动机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17353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动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弹簧的弹力与相关机械相互作用,驱动发电机发电,驱
动水泵等固定设备运转的弹动机,属发动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在运行时,存在着将燃料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造成能源消耗量大和 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另外,能够不消耗化石燃料,就可驱动发电机发电、固定设备运转的 发动机是正在申请中的液力机,它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液力机采用油囊对输出轴施加作用 力,相应需配备一套完整的液控系统,导致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发动机运行时存在的需将燃料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造成能源消耗
量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动机,该发动机不仅能够驱动发电机
发电,驱动固定设备运转,而且制造工艺简单,并且,操作简便,无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内齿圈与密封压盖所构成的
筒形箱体中,通过两套轴承装配有输出轴和随动盘,在两个随动盘之间的凸圆孔和相邻轴
承孔内,依次装配有柔性齿圈、行星齿轮和过渡齿轮,在输出轴中,通过螺栓和连接座装配
有弹簧,并将弹簧压装在输出轴和随动车之间,使弹力作用于输出轴和随动车,令其对输出
轴产生顺时针转矩,并以随动车中的轴承组与柔性齿圈接触区间为着力点,通过随动盘对
输出轴产生逆时针转矩,由于弹簧的弹力对输出轴产生顺时针转矩大于通过随动车及轴承
组作用于随动盘对输出轴产生逆时针转矩,促使弹动机产生持续的按顺时针方向的转动。
以达到驱动发电机发电,驱动固定设备运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弹动机在工作时,是利用弹簧的弹力通过最长的力臂 对输出轴产生最大的顺时针转矩,是利用弹簧的弹力借助随动车及轴承组与柔性齿圈的接 触区间这一最短的力臂通过随动盘对输出轴产生最小的逆时针转矩,相应优化受力方式, 节约燃料,无环境污染。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剖视) 图2为图1的左视图(剖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板轴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滚转车主视图(剖视)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中1 、密封压盖,2、轴承杯盖,3、调心轴承,4、滚针轴承,5、内齿圈,6、随动盘,7、柔性齿圈,8、随动车,9、过渡齿轮,10.输出轴,11、挡板,12行星齿轮,13、长旋板,14、螺栓 孔,15、短旋板,16、弹簧座,17、弹簧,18、滚柱,19、螺栓,20、轴承组,21、随动车体,22、轴。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至图6所示,在由密封压盖(1)、轴承杯盖(2)、内齿圈(5)构成的筒式外壳 内,输出轴(10)、调心轴承(3)、随动盘(6)、柔性齿圈(7)、随动车(8)、过渡齿轮(9)、行星 齿轮(12)、顺序装配,数量不等的2组弹簧(17)通过螺栓(19)和弹簧座(16)被装配在输 出轴(10)的左侧,其弹力作用于输出轴(10)和随动车(8),使其对输出轴(10)产生顺时针 转矩,与此同时,以随动车(8)中的轴承组(20)与柔性齿圈(7)接触区间为着力点,通过随 动盘(6)对输出轴(10)产生逆时针转矩,由于弹簧(17)的弹力对输出轴(10)产生顺时针 转矩大于通过随动盘(6)对输出轴(10)产生逆时针转矩,促使弹动机产生持续的按顺时针 方向的转动。装配在随动车(8)的轴承组(20)的位置不在随动车(8)的轴线上,而是趋向 于输出轴(10)的轴心一侧,使轴承组(20)在弹簧(17)弹性力的作用下,产生趋向切线的 作用力,也就是趋向于顺时针滚动的作用力。在随动盘(6)与柔性齿圈(7)相配合的孔内, 在与长旋板(13)相邻的右侧至右摆90度的圆弧区间,加工有一段与长旋板(13)的转动轨 迹相吻合凸起的圆弧面,使该孔形成一凸圆孔。挡板(11)是通过螺栓(19)被紧固在输出 轴(10)的右侧的,主要用于防止螺栓(19)在运转过程中的松动,另外,为防止弹动机在运 转过程中的颤动,在输出轴(10)的左侧装配有平衡轮和护罩,用于提高弹动机在运转过程 中的平稳性。 弹动机能够旋转并驱动设备运转,是因为在滚动车和旋板轴的旋板之间装配2组 数量不等的弹簧(17),其中在长旋板(13)处通过螺栓(19)和弹簧座(16)装配有8个弹簧 (17),在短旋板(15)处通过螺栓(19)和弹簧座(16)装配有6个弹簧(17),如果每个弹簧 的弹力为1000公斤,按图2所示参数,设长旋板(13)处弹簧(17)的重心距输出轴(10)轴 心的距离是215. 53毫米,该组弹簧对输出轴(10)的顺时针转矩是1724. 24公斤米,短旋板 (15)处弹簧(17)的重心距输出轴(10)轴心的距离是55. 53毫米,该组弹簧对输出轴(10) 的逆时针转矩是-333. 18公斤米,而此时,2组弹簧(17)合计是14000公斤的弹力,以随动 车(8)中的轴承组(20)与柔性齿圈(7)接触区间为着力点,其重心距输出轴(10)轴心的 切向距离是70毫米,通过随动盘(6)对输出轴(10)产生逆时针转矩是-980公斤米,将上 述各参数相加,所得结果是,弹簧(17)的弹力对输出轴(10)顺时针的有效转矩是411.06 公斤米。在这种状态下,固定转动轴旋板轴因正负力矩之和不等于零,旋板轴无法保持静止 状态而转动,同时迫使柔性齿圈(7)按随动盘(6)凸圆孔d的几何形状和输出轴(10)的转 动轨迹产生弹性变形后,带动随动车(S)、弹簧(17)、行星齿轮(12)及过渡齿轮(9)共同转 动。从而驱动驱动发电机、水泵等恒功率的固定设备运转。
权利要求一种弹动机,在由内齿圈、轴承座构成的壳体内,输出轴、随动盘、柔性齿圈、随动车、行星齿轮、过渡齿轮顺序装配,其特征在于在输出轴(10)中,通过螺栓(19)和弹簧座(16)装配有弹簧(17),其弹力作用于输出轴(10)和随动车(8),使其对输出轴(10)产生顺时针转矩,并以随动车(8)中的轴承组(20)与柔性齿圈(7)接触区间为着力点,通过随动盘(6)对输出轴(10)产生逆时针转矩,依靠弹簧(17)的弹力对输出轴(10)产生顺时针转矩大于通过随动盘(6)对输出轴(10)产生逆时针转矩这一效果,促使弹动机产生按顺时针方向的转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动机,其特征在于装配在随动车(8)的轴承组(20)的位置 不在随动车(8)的轴线上,而是趋向于输出轴(10)的轴心一侧,使轴承组(20)在弹簧(17) 弹性力的作用下,产生趋向于顺时针滚动的作用力。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动机,其特征在于在随动盘(6)与柔性齿圈(7)相配合的 孔内,在与长旋板(13)相邻的右侧至右摆90度的圆弧区间,加工有一段与长旋板(13)的 转动轨迹相吻合凸起的圆弧面,使该孔形成一凸圆孔。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动机,其特征在于挡板(11)是通过螺栓(19)被紧固在输 出轴(10)的右侧的,主要用于防止螺栓(19)在运转过程中的松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驱动发电机发电、设备运转的弹动机,属发动机领域。它是在内齿圈与密封压盖所构成的筒形箱体中,通过两套轴承装配有旋板轴和随动盘,在两个随动盘之间的凸圆孔和相邻轴承孔内,依次装配有柔性齿圈、行星齿轮和过渡齿轮,并将弹簧压装在输出轴和随动车之间,使其对输出轴产生顺时针转矩,并以随动车中的轴承组与柔性齿圈接触区间为着力点,通过随动盘对输出轴产生逆时针转矩,由于弹簧的弹力对输出轴产生顺时针转矩大于通过随动车及轴承组作用于随动盘对输出轴产生逆时针转矩,促使弹动机产生持续的按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其特点是利用弹簧的弹力推动弹动机运转,相应省略添加燃料这一环节,使获取动力的方式更为简洁有效。
文档编号F03G1/06GK201486781SQ20092015612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5日
发明者李树森 申请人:李树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