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柴油机供油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柴油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柴油机供油装置的改进。
现有的柴油机,其供油装置都是凸轮直接驱动油泵供油,其中195柴油机的供油角度为18°±1°,一般2至4缸柴油机的供油角度为15°至18°,存在的问题是供油角度大,供油速度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供油装置,改由平衡齿轮轴的凸轮间接驱动油泵,提高供油速度,减小供油角度,从而实现增加输出动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油泵、供油凸轮、控制进油凸轮、前立板、后立板和传递顶杆组成。其中油泵即是现有技术,其安装位置不变;控制进油凸轮的安装位置仍是在原来直接驱动式的凸轮轴上,只是将其外缘稍有改变。供油凸轮安装在平衡齿轮轴上,前立板设置在与供油凸轮配合处,后立板设置在控制进油凸轮和油泵之间,并与之配合,前、后立板分别通过基座、螺栓铰链安装在发动机齿轮室壁上,前、后立板之间由传递顶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供油凸轮的转速是控制进油凸轮转速的二倍,供油凸轮对前立板施以作用力,通过传递顶杆到后立板,最终推动油泵柱塞供油,在供油凸轮即将脱离前立板时,控制进油凸轮进入工作状态,挤压后立板及柱塞不能退回,供油凸轮空转一周,控制进油凸轮转过大半圆弧脱离工作副,供油凸轮进入下一轮工作状态;后立板推动泵的触点到后立板与基座铰链轴心之距,是传递顶杆在后立板上的支点到铰轴之距的二倍,即运动速度也是二倍,由些得出凸轮转速并叠加触点速度,便是原来供油速度的四倍关系,即供油时间可缩短为1/4。
从供油角度来说,原来一般为18°±1°,现在的供油角度可确定为4°30’±1°。是在气缸内燃烧室温升高、压力增大时供油,集中迅速,避免了早燃现象。
由12马力195柴油机实验得出数据1、转速,在一定供油量时,原来是1000转/分,加装本实用新型后为1200转/分;2、耗油,相同负荷,原来运行9分钟耗油60毫升,加装本实用新型后10分钟耗油57毫升;3、动力输出,在相同油耗的情况下,动力增加约1/4;4、不冒黑烟,燃烧效果改善,能够达到环保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195柴油机上的装配结构图;图2和图3分别是前立板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图4和图5分别是后立板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图6和图7分别是供油凸轮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图8和图9分别是控制进油凸轮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现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
图1所示,供油凸轮2通过螺母18安装在平衡轴17上,1为安装在平衡轴上的平衡齿轮;前立板总成由前立板5、滚轮3、小轴4和顶杆前套6组成,前立板与顶杆前套焊合,滚轮通过小轴铰接在前立板的上端侧面,滚轮与供油凸轮相配合,前立板与基座铰链连接,基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齿轮室壁19上;后立板总成由后立板14、顶杆后套12、调整螺栓20组成,顶杆后套焊合在后立板的中部侧面并与前立杆对应,用以设置顶杆7连接前立板,调整螺栓安装在后立板的另一侧,后立板的下端11铰接在基座10上,基座由螺栓9和垫8固定在齿轮室壁上,后立板的上端在油泵15和控制进油凸轮16之间。
油泵仍是原来结构,安装位置不变;控制进油凸轮安装在曲轴上,即原来的凸轮位置,与凸轮齿轮13同轴,凸轮工作面为200°圆弧,其余平滑部分为非工作面。
权利要求1.一种柴油机供油装置,由油泵(15)、供油凸轮(2)、控制进油凸轮(16)、前立板(5)、后立板(14)和传递顶杆(7)组成,其特征在是控制进油凸轮安装在凸轮轴上,供油凸轮安装在平衡齿轮轴上,前立板设置在与供油凸轮配合处,后立板设置在控制进油凸轮和油泵之间,并与之配合,前、后立板分别通过基座(10)、螺栓(20)铰接安装在发动机齿轮室壁(19)上,前、后立板之间由传递顶杆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供油装置,其特征是供油凸轮的转速是控制进油凸轮转速的二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供油装置,其特征是供油角度确定为4°30’±1°。
专利摘要一种柴油机供油装置,由油泵15、供油凸轮2、控制进油凸轮16、前立板5、后立板14和传递顶杆7组成。其中油泵不改变原来的设计与安装,控制进油凸轮的安装位置仍是原来凸轮的位置;供油凸轮安装在平衡齿轮轴上;前后立板分别与齿轮室壁19铰接并由传递顶杆相连,前立板与供油凸轮配合,后立板的两面分别与油泵和控制进油凸轮配合。供油凸轮转速是控制进油凸轮的二倍,供油速度提高四倍,供油角度由原来的18°±1°减为4°30’±1°,从而提高功率,降低油耗。
文档编号F02M37/06GK2436670SQ0021287
公开日2001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4日
发明者李树臣 申请人:李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