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9661072阅读:995来源:国知局
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废塑料裂解制造燃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废塑料热裂解装置主要利用间壁式换热器进行加热,存在结焦、传热效率低、传热不均匀、裂解效率低等问题。申请号为201110174043(申请日:2011.6.24,公开日:2011.11.30,公开号:CN102260515A)的中国专利,提供的熔盐与废塑料直接热裂解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在熔盐与废塑料难以混合均匀,导致传递热量不均匀,裂解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尚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解决了现有装置存在的熔盐与废塑料难以混合均匀,导致传递热量不均匀的问题。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包括熔盐炉和通过输盐管与熔盐炉连接的裂解塔塔体,裂解塔塔体的顶部设有转子加料器和裂解气出口,裂解塔塔体的上部设有若干换热器,裂解塔塔体下部的侧壁上设有熔盐出口,裂解塔塔体内从换热器到熔盐出口之间依次设有若干塔板,裂解塔塔体的底部设有锥形熔盐沉淀池,熔盐沉淀池的底部设有下出渣器,裂解塔塔体的下部还设有上出渣器。
[0005]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0006]所有塔板都向下倾斜3?20°,相邻塔板的倾斜方向相反;塔板开孔率不大于50%,且开孔直径小于30mm,最下端的塔板不开孔,塔板固定在裂解塔塔体的一端设有溢流堰,其中最上端的塔板不设溢流堰。
[0007]每个换热器的入口并联在分配管上,每个换热器的末端并联在喷洒管上,分配管固定在裂解塔塔体上并与输盐管相连接。
[0008]裂解塔塔体内还设有导板,导板的顶端固定在裂解塔塔体顶部并靠近转子加料器,导板的下端位于喷洒管的上方。
[0009]裂解塔塔体的下部设有挡渣墙,挡渣墙上端位于熔盐出口的上方,挡渣墙下端低于熔盐出口处,熔盐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熔盐炉连接。
[0010]上出渣器位于所述挡渣墙的右侧,且高于所述熔盐出口的位置。
[0011]输盐管上设有熔盐栗。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熔盐直接喷洒在废塑料上,使熔盐与废塑料能冲击混合后,熔盐沉积在塔板上并沿塔板流动,废塑料漂浮在沿着塔板流动的熔盐表面被加热时,还受到上方塔板孔落下的部分熔盐冲击混合,从而提高了传热效果,气化的废塑料再从换热器之间经过,再次经过加热与分解,使裂解过程更充分。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熔盐栗,2.熔盐炉,3.挡渣墙,4.下出渣器,5.上出渣器,6.裂解塔塔体,7.塔板,8.喷洒管,9.换热器,10.导板,11.转子加料器,12.裂解气出口,13.分配管,
14.输盐管,15.熔盐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6]本发明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熔盐炉2和通过输盐管14与熔盐炉2连接的裂解塔塔体6,裂解塔塔体6的顶部设有转子加料器11和裂解气出口 12,转子加料器11具有密封功能和脱除空气功能,可以将经过处理、粒度小于30mm的废塑料均匀的送入裂解塔塔体6内;裂解塔塔体6的上部设有若干换热管9,裂解塔塔体6下部的侧壁上设有熔盐出口 15,裂解塔塔体6内从换热器9到熔盐出口 15之间依次设有若干塔板7,裂解塔塔体6的底部设有锥形熔盐沉淀池,熔盐沉淀池的底部设有下出渣器4,以排除固体重杂质,裂解塔塔体6的下部还设有上出渣器5,以排除轻质固体杂质。
[0017]所有塔板7都向下倾斜3?20°,相邻塔板7的倾斜方向相反;塔板7开孔率不大于50%,且开孔直径小于30mm,最下端的塔板7不开孔,塔板7固定在裂解塔塔体6的一端设有溢流堰,其中最上端的塔板7不设溢流堰。
[0018]每个换热器9的入口并联在分配管13上,每个换热器9的末端并联在喷洒管8上,分配管13固定在裂解塔塔体6上并与输盐管14相连接。
[0019]裂解塔塔体6内还设有导板10,导板10的顶端固定在裂解塔塔体6顶部并靠近转子加料器11,导板10的下端位于喷洒管8的上方。
[0020]裂解塔塔体6的下部设有挡渣墙3,挡渣墙3上端位于熔盐出口 15的上方,挡渣墙3下端低于熔盐出口 15处,熔盐出口 15通过管道与熔盐炉2连接。上出渣器5位于挡渣墙3的右侧,且高于熔盐出口 15的位置;输盐管14上设有熔盐栗1。
[0021]采用本发明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裂解塑料的过程:
[0022]首先将碳酸钠、碳酸钾、及其它低熔点的无机碳酸盐、或者两种及更多种无机碳酸盐的混合物经过熔盐炉2加热至熔点摄氏50度以上,由熔盐栗1经过输盐管14及分配管13送入换热器9,再经过喷洒管8将熔盐均匀地在第一块塔板上。
[0023]熔盐沿着第一块塔板流动时其中大部分熔盐从第一块塔板的左边流向第二块塔板,其余熔盐从第一块塔板的开孔落下,流向第二块塔板,对从第二块塔板溢流堰流过来的那部分熔盐形成冲击混合后,又有部分熔盐从第二块塔板的开孔落下,第二块塔板上的熔盐大部分从该塔板的右侧流向第三块塔板,熔盐逐次流过所有塔板,并进入熔盐沉淀池,最后从熔盐出口 15返回到熔盐炉2再次加热后,由熔盐栗1输送至裂解塔进行循环,直至将裂解塔预热至650°C左右。
[0024]在固体重杂质排出之前,下出渣器4 一直关闭,防止熔盐从此处泄漏。
[0025]由转子加料器11将粒度小于30mm的废塑料均匀的送入裂解塔塔体6内,进入裂解塔塔体6的废塑料被从喷洒管8喷出的熔盐冲击后,熔盐密度较大,沿着塔板7流动,废塑料及其熔液密度小,漂浮在熔盐的表面上;熔盐沿着塔板7流动时废塑料被加热、熔融甚至沸腾。
[0026]当第一块塔板上的大部分熔盐和未气化的废塑料从第一块塔板流入第二块塔板的溢流堰时,熔盐与废塑料在此实现穿流混合,然后经过溢流堰沿第二块塔板流动,未气化的废塑料依然漂浮在熔盐的表面上,此时从第一块塔板开孔落下的那部分熔盐对沿第二块塔板流动的废塑料层冲击混合并进一步加热废塑料,使其熔化、气化或者分解,熔盐与尚未气化的废塑料逐次流过其余塔板。
[0027]在每块塔板产生的废塑料蒸汽向上流动时,从换热器9的间隙经过,被再次加热并裂解后,再从裂解气出口 10排出。
[0028]调整熔盐与废塑料的比例,使从最后一块塔板流向熔盐沉淀池的熔盐中没有未气化或裂解的塑料;在熔盐沉淀池内,废塑料带入的重杂质沉淀在底部,当固体重杂质积累到完全覆盖下出渣器4时,由下出渣器4连续地或者间断地排出固体重杂质。
[0029]轻渣质漂浮在熔盐的表面上,并被挡渣墙阻止而堆积,当固体轻渣质表面高过上出渣器5时,由上出渣器5连续地或者间断地排出固体轻杂质。
【主权项】
1.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盐炉(2)和通过输盐管(14)与所述熔盐炉(2)连接的裂解塔塔体¢),所述裂解塔塔体¢)的顶部设有转子加料器(11)和裂解气出口(12),所述裂解塔塔体(6)的上部设有若干换热器(9),所述裂解塔塔体(6)下部的侧壁上设有熔盐出口(15),所述裂解塔塔体¢)内从换热器(9)到熔盐出口(15)之间依次设有若干塔板(7),所述裂解塔塔体¢)的底部设有锥形熔盐沉淀池,所述熔盐沉淀池的底部设有下出渣器(4),所述裂解塔塔体¢)的下部还设有上出渣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其特征在于,所有塔板(7)都向下倾斜3?20°,相邻塔板(7)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塔板(7)开孔率不大于50%,且开孔直径小于30_,最下端的塔板(7)不开孔,塔板(7)固定在裂解塔塔体(6)的一端设有溢流堰,其中最上端的塔板(7)不设溢流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换热器(9)的入口并联在分配管(13)上,每个换热器(9)的末端并联在喷洒管⑶上,所述分配管(13)固定在裂解塔塔体(6)上并与输盐管(14)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塔塔体(6)内还设有导板(10),所述导板(10)的顶端固定在裂解塔塔体(6)顶部并靠近转子加料器(11),导板(10)的下端位于喷洒管⑶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塔塔体(6)的下部设有挡渣墙(3),所述挡渣墙(3)上端位于熔盐出口(15)的上方,所述挡渣墙(3)下端低于熔盐出口(15)处,所述熔盐出口(15)通过管道与所述熔盐炉(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渣器(5)位于所述挡渣墙(3)的右侧,且高于所述熔盐出口(15)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盐管(14)上设有熔盐栗(1)。
【专利摘要】废塑料熔盐二次加热裂解塔,包括熔盐炉和通过输盐管与熔盐炉连接的裂解塔塔体,裂解塔塔体的顶部设有转子加料器和裂解气出口,裂解塔塔体的上部设有换热器,裂解塔塔体下部的侧壁上设有熔盐出口,裂解塔塔体内从换热器到熔盐出口之间依次设有若干塔板,裂解塔塔体的底部设有锥形熔盐沉淀池,熔盐沉淀池的底部设有下出渣器,裂解塔塔体的下部还设有上出渣器。本发明裂解塔,熔盐直接喷洒在废塑料上使熔盐与废塑料能冲击混合后,熔盐沉积在塔板上并沿塔板流动,废塑料漂浮在沿着塔板流动的熔盐表面被加热时,受到上方塔板孔落下的部分熔盐冲击混合,从而提高了传热效果,气化的废塑料再从换热器之间经过,再次经加热与分解,使裂解过程更充分。
【IPC分类】C10G1/00
【公开号】CN105419842
【申请号】CN201510906946
【发明人】陈海峰, 薛莹洁, 曾书琴, 刘晴, 顼文娟, 乔丽洁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