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水泥建材和冶金行业的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旋风分离器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一种分离设备。旋风分离器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尽可能除去输送气体中携带的固体颗粒杂质和液滴,达到气固液分离,以保证管道及设备的正常运行。现在国内旋风分离器种类繁多。气体入口设计分为三种形式:上部进气、中部进气和下部进气。上部进气和中部进气通常会使设备直径和设备高度都将增大,使得设备比较笨重。既增加了投资成本,又会在安装过程当中带来诸多不便。通常的下部进气未设置环形的测压点,不利于实际当中的操作,也不利于生产过程当中的观察操控。另一方面,现有旋风分离器的排气内筒中一般不设置任何结构,密度大的尘粒或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器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筒壁下落流出旋风管排尘口至设备底部集灰区,从设备底部的出灰口流出。而携带小颗粒或液滴的气流直接通过排气内筒排出,致使气固液分离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固液分离不彻底和生产过程中不易观察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旋风分离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风分离器。该旋风分离器包括排气内筒、盘绕在排气内筒上的分离腔和与分离腔连通的锥形收集腔,所述分离腔由螺旋体上腔和柱体下腔构成,所述螺旋体上腔的端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排气内筒的顶端设有排气口,底端与柱体下腔、锥形收集腔连通,所述锥形收集腔外设有环形测压管,可用于实时监测分离器内的压力,所述排气内筒的内壁上焊接有导流板。
[0005]优选地,所述导流板为扇叶式导流板。
[000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流板包括扇形导流叶片、支撑杆和螺栓,所述扇形导流叶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杆端侧上。
[000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流板至少包括4个扇形导流叶片和2根支撑杆。
[00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扇形导流叶片由钢板弯折而成。
[0009]优选地,所述螺旋体上腔呈下行螺旋式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锥形收集腔底部设有排尘口。
[0011]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为长方形。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气口由三块长方形板构成进气口的顶面和两侧面,由两块锥形板构成进气口的底面。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下部进气方式,可降低设备直径和高度,使得设备架构轻盈,既减少了投资成本,又便于安装,且在锥形收集腔体外设置环形的测压管,有利于实际当中的操作,也有利于生产过程中的观察操控。另外在排气内筒内壁上焊接扇叶式导流板,可使得上升的气流产生二次旋流,提高气固液的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排气内筒中扇叶式导流板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0017]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排气内筒中扇叶式导流板与排气内筒焊接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排气内筒,2-分离腔,3-锥形收集腔,4-螺旋体上腔,5-柱体下腔,6_进气口,7-排气口,8-环形测压管,9-排尘口。10-导流板,10.1-扇形导流叶片、10.2-支撑杆,10.3-螺栓,11-密封板,12-密封板,13-锥形板14-锥形板,15-锥形板和16-排气筒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至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器包括排气内筒1、盘绕在排气内筒上的分离腔2和与分离腔2连通的锥形收集腔3,分离腔2、锥形收集腔3从上至下连接,腔体内壁可贴内衬,如耐磨陶瓷、打浇注料等,可起到防高温和耐磨的作用。分离腔2由螺旋体上腔4和柱体下腔5构成,螺旋体上腔4通过锥形板15与柱体下腔5连接,螺旋体上腔4的端侧设有进气口 6。螺旋体上腔4呈下行螺旋式结构,可加快进气流的涡旋,提高使用效率。排气内筒I的顶端设有排气口 7,底端与柱体下腔5、锥形收集腔3连通。锥形收集腔3外设有环形测压管8,环形测压管8可用于实时对旋风分离器内的压力进行监控,以便于及时发现旋风分离器的工作状态,能更好的对工况进行预判,及时的调整各操控参数。锥形收集腔3底部设有排尘口 9。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气口 6为长方形,其由三块长方形板构成进气口 6的顶面和两侧面,由锥形板14和锥形板15构成进气口的底面。在进气口 6与排气内筒I之间的长方形侧面板可作为一块密封板11,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另一块密封板12,该块密封板一端连接密封板11与进气口 6的交界处,一端连接排气内筒I外壁,排气内筒I的外壁、螺旋体上腔4的顶部、密封板11和密封板12组成一密闭空间,密封板11、密封板12与排气内筒I之间形成的密闭结构,使气流在遇到密闭结构时从螺旋下行,避免了气流短路与扰动的作用。
[0023]如图3至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器的排气内筒I内部焊接有扇叶式导流板10,导流板10可使上升的气流产生二次旋流。导流板10包括4个扇形导流叶片10.1、2根垂直相交的支撑杆10.2和螺栓10.3,每个扇形导流叶片10.1通过螺栓10.3固定在支撑杆10.2端侧上。优选地,该扇形导流叶片10.2由钢板弯折而成,钢板弯曲的面作为扇叶,钢板直面的尽端与排气内筒I的内壁16焊接。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口 7还可以连接一管道通入所述进气口 6,可使沿排气内筒I上升的气流经导流板10所产生二次旋流通过排气口 7的管道进入进气口 6,再进行一次气固液分离。另外上述导流板10的结构不仅局限于包括4个扇形导流叶片10.1和2个垂直相交的支撑杆10.2,也可以有其它形式结构,如6个扇形导流叶片10.1和3个垂直相交的支撑杆10.2。
[0025]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分离器的工作过程为:当含杂质气体进气口 6进入分离腔2的螺旋体上腔4后,气流受下行的螺旋形的导流作用而产生强烈旋转,气流沿呈螺旋形向下进入分离腔2的柱体下腔5内,密度大的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柱体下腔5内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内壁下落流出柱体下腔5至设备底部锥形收集区,从底部锥形收集区的排尘口流出。而旋转的气流在柱体下腔5内收缩向中心流动,沿排气内筒底部向上经导流板10形成二次涡流,再经排气内筒I顶部排气口 7流出,完成一次气固液的分离。
[00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旋风分离器采用下部进气方式,可降低设备直径和高度,使得设备架构轻盈,既减少了投资成本,又便于安装,且在锥形收集腔体外设置环形的测压管,有利于实际当中的操作,也有利于生产过程中的观察操控。另外在排气内筒内壁上焊接扇叶式导流板,可使得上升的气流产生二次旋流,提高气固液的分离效果。
[002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旋风分离器,包括排气内筒、盘绕在排气内筒上的分离腔和与分离腔连通的锥形收集腔,所述分离腔由螺旋体上腔和柱体下腔构成,所述螺旋体上腔的端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排气内筒的顶端设有排气口,底端与柱体下腔、锥形收集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收集腔外设有环形测压管,可用于实时监测分离器内的压力,所述排气内筒的内壁上焊接有导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为扇叶式导流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扇形导流叶片、支撑杆和螺栓,所述扇形导流叶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杆端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至少包括4个扇形导流叶片和2根支撑杆。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导流叶片由钢板弯折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体上腔呈下行螺旋式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收集腔底部设有排尘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为长方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由三块长方形板构成进气口的顶面和两侧面,由两块锥形板构成进气口的底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器。该旋风分离器包括排气内筒、盘绕在排气内筒上的分离腔和与分离腔连通的锥形收集腔,所述分离腔由螺旋体上腔和柱体下腔构成,所述螺旋体上腔的端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排气内筒的顶端设有排气口,底端与柱体下腔、锥形收集腔连通,所述锥形收集腔外设有环形测压管,可用于实时监测分离器内的压力,所述排气内筒的内壁上焊接有导流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锥形收集腔体外设置环形的测压管,有利于实际当中的操作,也有利于生产过程中的观察操控。另外在排气内筒内壁上焊接扇叶式导流板,可使得上升的气流产生二次旋流,提高气固液的分离效果。
【IPC分类】B04C5/103, B04C5/00, B04C5/04, B04C5/08
【公开号】CN204816930
【申请号】CN201520550788
【发明人】黄敬国, 胡海兵, 许广丰, 赵雷, 贾小朋
【申请人】南京西普水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