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静电油烟净化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净化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静电除尘收集油烟的净化装置。
静电除尘是一种应用气体电离或尘粒放电作用的收尘方法。它是将带尘粒的气体通过高压静电场,由于电晕作用使气体电离,并使尘粒带负电荷,趋向阳极的表面而放电沉积。经过一定时间后,通过机械振动或刮离使阳极上的积尘卸入容器。通常现有技术中,用金属(圆或方)筒或板作阳极,镍铬耐热合金丝作阴极。若干阳极、阴极成为一组,若干组成为一个除尘单位。金属筒和合金丝的组合适于低温气体的收尘;板和合金丝的组合则适于热气体的收尘;有时二者联合使用。常用于冶金、化工或饮食业,收集铝、铅、锌、锡的氧化物,净化高炉煤气,捕收粉尘、油雾及废气等。但是,上述装置净化效率较低,结构较为复杂,在单位面积里除尘单位密度小,特别是金属筒和合金丝组合的装置,其工作时所产生的电晕方位一定,容易产生死角,非但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增加了清洗时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清洗容易的静电油烟净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在包括由壳体、电气控制板、高压电源系统、过滤网板以及电场极板箱所构成的静电油烟净化器中,该壳体下端以及上端分别置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壳体前面板上置有电气控制板,壳体内固定置有高压电源系统,并还置有过滤网板以及一个以上的电场极板箱,该电场极板箱中间隔分布板状阳极以及锯齿形阴极。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清洗容易等特点,。经过测试,特别是对饮食业炉灶所产生的油烟雾等有害气体可进行有效的净化,净化效率可达90%以上,从而起到了保护环境卫生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电场极板箱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锯齿形阴极局部a的放大图;图5为图4的A-A向剖面图。
请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有一矩形壳体1,该壳体1下端置有进风口5,壳体1上端置有出风口7,壳体1的前面板上置有电气控制板6,壳体1内近进风口5处固定置有高压电源系统4,并还置有过滤网板3。在过滤网板3的上端分别置有一个以上的电场极板箱2(本实施例为上下两个),请参照图2和图3,所述的电场极板箱2包括一圈外壳2.1,该外壳2.1中间均匀分布板状阳极板2.5,该板状阳极板2.5直接与该外壳2.1固定连接,并处于电连接状态。阴极支架2.2通过四个用有机玻璃制成的绝缘支承板2.3与外壳2.1固定连接。该阴极支架2.2两边对称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条2.6,该连接条2.6均匀置在板状阳极板2.5的中间,并与板状阳极板2.5间隔分布。各锯齿形阴极通过连接条2.6固定连接在该阴极支架2.2上,并处于电连接状态。本实施例中每连接条2.6上固定上下两条锯齿形阴极2.4。通过上述结构,使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场极板箱2中间隔分布板状阳极2.5以及锯齿形阴极2.4。
请参照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锯齿形阴极2.4为一条状板,该条状板的上、下边缘2.41、2.42的两棱边都均匀置有向外凸出的尖齿2.411、2.421。该尖齿2.411、2.421为上下间隔排列,即条状板的上、下边缘2.41、2.42同一向的两棱边向外凸出的尖齿2.411、2.421为上下间隔交错均匀排列,这样,可增加尖齿2.411、2.421与板状阳极板2.5中所打出的电晕密度,并且均匀,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静电油烟净化器,包括一壳体,该壳体下端以及上端分别置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壳体前面板上置有电气控制板,壳体内固定置有高压电源系统,并还置有过滤网板以及一个以上的电场极板箱,其特征在于该电场极板箱中间隔分布板状阳极以及锯齿形阴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场极板箱,包括一圈外壳,板状阳极板直接与该外壳固定连接,并处于电连接状态,阴极支架通过绝缘支承板与外壳固定连接,锯齿形阴极固定连接在该阴极支架上,并处于电连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锯齿形阴极为一条状板,该条状板的上、下边缘的两棱边都均匀置有向外凸出的尖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形阴极,其上、下边缘同一向的两棱边向外凸出的尖齿为上下间隔交错均匀排列。
专利摘要一种静电油烟净化器,壳体上、下端分别置有出风口、进风口,前面板上置有电气控制板,壳体内固定置有高压电源系统,并还置有过滤网板以及一个以上的电场极板箱,该电场极板箱中间隔分布板状阳极以及锯齿形阴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清洗容易等特点。经测试,特别是对饮食业炉灶所产生的油烟雾等有害气体可进行有效的净化,净化效率可达90%以上,起到了保护环境卫生的作用。
文档编号B03C3/06GK2329447SQ9822330
公开日1999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3日
发明者杨木金, 何关泉, 张国良 申请人:杨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