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谷物清选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用谷物分级清选机。
背景技术:
“谷物”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及其它杂粮。谷类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主要是植物种子和果实。是许多亚洲人民的传统主食。谷类的无机盐的含量为1.5%左右,其中主要是磷和钙。此外,还含有较多的镁。谷类的无机盐也大都集中在谷皮和糊粉层,粗制的米和面由于保留了部分轶皮,无机盐的含量较精制的高。谷类所含的钙和磷,绝大部分以植酸盐形式存在,植酸盐不易为机体吸收利用。谷类中含碳水化物不但量多(约70-80%),而且大部分是淀粉。谷类的淀粉按其分子结构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由于二者的溶解度、粘度、易消化程度的差别,就直接影响它们的加工特点与食用风味。谷物生产时因大小颗粒不同需要进行清选,现有清选装置结构复杂,清选时其瘪壳不能去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更实用的农用谷物分级清选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谷物分级清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复杂和清选时其瘪壳不能去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用谷物分级清选机,包括储料斗、隔离槽、一级筛网和分散毛刷,所述储料斗的底侧安装有分散辊,且分散辊的底侧设置有离心转盘,所述离心转盘和旋转轴相连接,且旋转轴的底端固定有电动机,所述隔离槽安置于旋转轴的外侧,且隔离槽的左端设置有壳类放置板,所述一级筛网镶嵌于隔离槽的右端,且一级筛网的右端和挡板相连接,所述一级筛网的底侧安装有二级筛网,且二级筛网的左端镶嵌有固定杆,所述二级筛网的底侧安装有传送装置,所述分散毛刷安置于分散辊的内侧,且分散辊的两端连接有皮带。
优选的,所述储料斗呈漏斗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分散辊设置有两个,且关于储料斗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挡板为可旋转装置,且旋转角度为0-90°。
优选的,所述二级筛网为圆弧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农用谷物分级清选机结构简单新颖,通过漏斗状的储料斗可实现集中下料,并且谷物在经过分散辊时,会由分散毛刷将粘附在一起的谷物分离,当谷物落到离心转盘上时,因离心力的作用使得较轻的谷物瘪壳被分离到壳类放置板,使得清选时谷物不会混杂瘪壳,谷物在一级筛网上进行清选时,可自由调节挡板的角度,保证谷物不会落到一级筛网外侧,当初级清选完成后,圆弧状的二级筛网,可使谷物聚集在一起,进行二次清选,通过固定杆的伸缩可使二级筛网准确接住谷物,大大提高了清选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分散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料斗,2、分散辊,3、离心转盘,4、隔离槽,5、壳类放置板,6、旋转轴,7、电动机,8、一级筛网,9、挡板,10、二级筛网,11、固定杆,12、传送装置,13、分散毛刷,14、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用谷物分级清选机,包括储料斗1、分散辊2、离心转盘3、隔离槽4、壳类放置板5、旋转轴6、电动机7、一级筛网8、挡板9、二级筛网10、固定杆11、传送装置12、分散毛刷13和皮带14,储料斗1的底侧安装有分散辊2,且分散辊2的底侧设置有离心转盘3,分散辊2设置有两个,且关于储料斗1中轴线对称,使分散效果更佳,储料斗1呈漏斗状结构,离心转盘3和旋转轴6相连接,且旋转轴6的底端固定有电动机7,隔离槽4安置于旋转轴6的外侧,且隔离槽4的左端设置有壳类放置板5,一级筛网8镶嵌于隔离槽4的右端,且一级筛网8的右端和挡板9相连接,挡板9为可旋转装置,且旋转角度为0-90°,一级筛网8的底侧安装有二级筛网10,且二级筛网10的左端镶嵌有固定杆11,二级筛网10为圆弧状结构,二级筛网10的底侧安装有传送装置12,分散毛刷13安置于分散辊2的内侧,且分散辊2的两端连接有皮带14。
工作原理:在使用农用谷物分级清选机之前,首先需要对整个机械进行简单的结构的了解,对于这类的谷物清选机先将谷物放置到储料斗1内,随后进行下料,此时分散辊2因皮带14的带动进行反向旋转,对落下的粘附在一起的谷物通过分散毛刷13分离,此过程中电动机7带动旋转轴6使得离心转盘3旋转,较轻的瘪壳因离心力的作用被分离到壳类放置板5上,谷物则落到一级筛网8上进行初次清选,此时挡板9会防止谷物落到一级筛网8的外侧,初次清选后的谷物通过挡板9的旋转落到机械外侧,剩余谷物则经二级筛网10继续清选,最后由传送装置12传送出,使得整个清选的效率得到很好的提高,就这样完成整个农用谷物分级清选机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