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热循环系统的熔桶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带热循环系统的熔桶,其结构包括熔桶,熔桶一侧设导热油桶,导热油桶底部连接导热油入口管的一端,熔桶内壁上设A盘向管接口和B盘向管接口,熔桶内设盘向管,盘向管分别连接A盘向管接口的一端和B盘向管接口的一端,B盘向管接口的另一端连接导热油入口管的另一端,A盘向管接口的另一端连接导热油循环入口管的一端,导热油循环入口管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泵,循环泵连接导热油循环出口管的一端,导热油循环出口管的另一端连接盘向管底部出口,盘向管底部设加热管,加热管底部设底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合理,盘向管内导热油实现均匀加热,导热油循环使用,节能环保,保证了喷胶质量。
【专利说明】
带热循环系统的熔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带热循环系统的熔桶。
【背景技术】
[0002]数控喷胶机是现代工业中新兴的自动化设备,可对不同尺寸和不同形状的产品进行喷胶。数控喷胶机的使用性能主要有喷涂形状可调、胶量大小可调、供胶回吸量可调、可对不同粘性的胶水进行喷涂、喷胶室易于清洗等要求。
[0003]数控喷胶机应用广泛,传统的数控喷胶机使用加热棒加热熔桶,使胶料由固态熔解为液态,由于是在熔桶的底部及外部进行加热,热损较大,且加热温度不均匀,无法保证喷胶质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带热循环系统的熔桶,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均匀加热熔桶内胶料。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带热循环系统的熔桶,其结构包括熔桶,熔桶一侧设导热油桶,导热油桶底部连接导热油入口管的一端,恪桶内壁上设A盘向管接口和B盘向管接口,熔桶内设盘向管,盘向管分别连接A盘向管接口的一端和B盘向管接口的一端,B盘向管接口的另一端连接导热油入口管的另一端,A盘向管接口的另一端连接导热油循环入口管的一端,导热油循环入口管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栗,循环栗连接导热油循环出口管的一端,导热油循环出口管的另一端连接盘向管底部出口,盘向管底部设加热管,加热管底部设底座。
[0006]优选的,所述的熔桶上部外侧设固定架。
[0007]优选的,所述的熔桶外侧设隔热层。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合理,盘向管内导热油实现均匀加热,导热油循环使用,节能环保,保证了喷胶质量。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带热循环系统的熔桶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加热油盘向管的侧视图。
[0011]图中的I是熔桶、2是导热油桶、3导热油入口管、4-1是A盘向管接口、4-2是B盘向管接口、5是盘向管、6是导热油循环入口管、7是循环栗、8是导热油循环出口管、9是加热管、10是底座、11是固定架、12是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如图1、2所示,带热循环系统的熔桶,其结构包括熔桶I,熔桶I一侧设导热油桶2,导热油桶2底部连接导热油入口管3的一端,熔桶I内壁上设A盘向管接口 4-1和B盘向管接口4-2,熔桶I内设盘向管5,盘向管5分别连接A盘向管接口 4-1的一端和B盘向管接口 4_2的一端,B盘向管接口 4-2的另一端连接导热油入口管3的另一端,A盘向管接口 4-1的另一端连接导热油循环入口管6的一端,导热油循环入口管6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栗7,循环栗7连接导热油循环出口管8的一端,导热油循环出口管8的另一端连接盘向管5底部出口,盘向管5底部设加热管9,加热管9底部设底座10。
[OOM]所述的恪桶I上部外侧设固定架11,用于固定恪桶I不晃动。
[0015]所述的熔桶I外侧设隔热层12,用于进一步防止热量损耗。
[001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带热循环系统的熔桶,其特征包括熔桶(I),熔桶(I)一侧设导热油桶(2),导热油桶(2)底部连接导热油入口管(3)的一端,熔桶(I)内壁上设A盘向管接口(4-1)和B盘向管接口(4-2),恪桶(I)内设盘向管(5),盘向管(5)分别连接A盘向管接口(4-1)的一端和B盘向管接口(4-2)的一端,B盘向管接口(4-2)的另一端连接导热油入口管(3)的另一端,A盘向管接口(4-1)的另一端连接导热油循环入口管(6)的一端,导热油循环入口管(6)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栗(7),循环栗(7)连接导热油循环出口管(8)的一端,导热油循环出口管(8)的另一端连接盘向管(5)底部出口,盘向管(5)底部设加热管(9),加热管(9)底部设底座(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热循环系统的熔桶,其特征是所述的熔桶(I)上部外侧设固定架(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热循环系统的熔桶,其特征是所述的熔桶(I)外侧设隔热层(⑵。
【文档编号】B05C5/04GK205684277SQ201620513699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1日 公开号201620513699.6, CN 201620513699, CN 205684277 U, CN 205684277U, CN-U-205684277, CN201620513699, CN201620513699.6, CN205684277 U, CN205684277U
【发明人】朱渊, 蒋凯
【申请人】无锡安睿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