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容量锅炉、垃圾焚烧炉烟气脱硝一般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其主要原理是采用液氨或者氨水作为还原剂,将其与空气混合后喷入SCR反应器上游的烟道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喷氨装置中,其中氨与烟气的混合和分布效果是影响脱硝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氨与烟气混合用到的设备有喷嘴喷氨格栅与三角翼。两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喷嘴喷氨格栅调节复杂,依赖氨与烟气的自发混合,混合效果不佳,三角翼成本较高,且对大烟道混合效果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产生稳定的涡街,加强烟气扰动,提高氨与烟气的混合,提高脱硝效率,成本较低、调节简单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设置在烟道内的若干个氨喷射单元,所述氨喷射单元包括喷管,所述喷管的横截面为月牙形,所述喷管的内凹面居中连接有输氨管,所述喷管迎向烟气来流方向的外凸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氨装置。
[000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喷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喷管上的喷孔,所述喷孔连接有喷嘴短节,所述喷嘴短节上安装有喷嘴。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嘴为扇形喷嘴。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嘴短节的长度为30mm _50mm。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孔沿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喷孔的直径的大小大致与所述喷孔周围烟气的平均流速成正比。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喷孔相对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所述喷孔与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的距离与所述喷孔的孔径大小成反比。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管的两端为盲端,所述喷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烟道的轴向;所述喷管由两片不同曲率的椭圆弧形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喷管的长度为80 mm -200mm。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两所述氨喷射单元的间距为300mm -800mm。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氨喷射单元设有可调节流量的调节阀门。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管的外凸面上设有中心线位于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上的第一组喷氨装置以及分别相对所述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的第二组喷氨装置、第三组喷氨装置和第四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第三组喷氨装置和第四组喷氨装置依次远离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和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中的若干个所述喷氨装置沿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喷氨装置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喷管的外凸面,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48°,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85°,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104°。
[00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喷管的外凸面上设有喷氨装置,并且外凸面迎向烟气来流方向,当烟气流经喷氨装置附近时与喷氨装置喷出的氨气混合,混合气体脱离喷管的外凸曲面时,形成规律的周期性交替脱落的卡门漩涡,形成稳定的湍流区域,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氨气与烟气混合的目的。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形成稳定的涡街,从而加强烟气扰动,可减少氨与烟气的混合长度,对大烟道、小烟道均能形成很好的均匀混合的效果,对大烟道的烟气、氨气混合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脱硝效率,并且调节简便;同时省略了其他脱硝装置中增设的扰流结构及其加固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调节简单。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脱除锅炉、垃圾焚烧装置、柴油机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去除率高,清洁环保。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氨喷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20]图中:1-烟道;2-氨喷射单元;3-输氨管;4-第三组喷氨装置;5-第二组喷氨装置;6-第一组喷氨装置;7-第四组喷氨装置;8-喷管;9-喷嘴短节;10-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包括均匀设置在烟道I内的若干个氨喷射单元2,相邻两所述氨喷射单元2的间距为300 mm _800mm。所述氨喷射单元2设有可调节流量的调节阀门,便于对气体流量进行控制。所述氨喷射单元2包括喷管8,所述喷管8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烟道I的轴向,增大喷管8在烟气流向上的投影面积,增大接触面。所述喷管8由两片不同曲率的椭圆弧形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喷管8的长度为80 mm -200mm。所述喷管8的两端为盲端,所述喷管8的横截面为月牙形。所述喷管8的内凹面居中连接有输氨管3,所述喷管8迎向烟气来流方向的外凸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氨装置。所述的喷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喷管8上的喷孔,所述喷孔连接有喷嘴短节9,所述喷嘴短节9上安装有喷嘴10。优选的,所述喷嘴10为70/20°的扇形喷嘴。所述喷嘴短节9的长度为30 mm -50mm ο
[0022]若干个所述喷氨装置相对所述喷管8的外凸面的中心对称置。所述喷氨装置沿所述喷管8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喷孔的直径的大小大致与所述喷氨装置周围烟气的平均流速成正比。所述喷管8的外凸面上设有中心线位于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上的第一组喷氨装置6以及分别相对所述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的第二组喷氨装置5、第三组喷氨装置4和第四组喷氨装置7,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5、第三组喷氨装置4和第四组喷氨装置7依次远离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6 ο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6、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5、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4和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7中的若干个所述喷氨装置沿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喷氨装置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喷管8的外凸面,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5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48°,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4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85°,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7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104°。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6、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5、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4和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7的所述喷孔的孔径逐渐变小。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设置在烟道内的若干个氨喷射单元,所述氨喷射单元包括喷管,所述喷管的横截面为月牙形,所述喷管的内凹面居中连接有输氨管,所述喷管迎向烟气来流方向的外凸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氨装置。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喷管上的喷孔,所述喷孔连接有喷嘴短节,所述喷嘴短节上安装有喷嘴。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为扇形喷嘴。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短节的长度为30mm-50mmo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沿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喷孔的直径的大小大致与所述喷孔周围烟气的平均流速成正比。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喷孔相对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所述喷孔与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的距离与所述喷孔的孔径大小成反比。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的两端为盲端,所述喷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烟道的轴向;所述喷管由两片不同曲率的椭圆弧形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喷管的长度为80mm-200mm。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氨喷射单元的间距为300mm-800mm。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喷射单元设有可调节流量的调节阀门。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的外凸面上设有中心线位于所述喷管的纵向中心截面上的第一组喷氨装置以及分别相对所述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的第二组喷氨装置、第三组喷氨装置和第四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第三组喷氨装置和第四组喷氨装置依次远离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一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和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中的若干个所述喷氨装置沿所述喷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喷氨装置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喷管的外凸面,所述第二组喷氨装置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48°,所述第三组喷氨装置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85°,所述第四组喷氨装置中的两中心截面的交角为10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涡街强混喷氨装置,包括均匀设置在烟道内的若干个氨喷射单元,所述氨喷射单元包括喷管,所述喷管的横截面为月牙形,所述喷管的内凹面居中连接有输氨管,所述喷管迎向烟气来流方向的外凸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氨装置。所述的喷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喷管上的喷孔,所述喷孔连接有喷嘴短节,所述喷嘴短节上安装有喷嘴。本实用新型能够形成稳定的涡街,从而加强烟气扰动,可减少氨与烟气的混合长度,对大烟道、小烟道均能形成很好的均匀混合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脱硝效率,并且调节简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去除率高,清洁环保。
【IPC分类】B01D53/90, B01D53/56
【公开号】CN205361069
【申请号】CN201620128434
【发明人】仇强
【申请人】山东千江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