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陶瓷膜气体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陶瓷膜气体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空气污染也日益严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 2.5μπι的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ΡΜ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因而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有吸附、过滤、吸收等方法,通过活性炭纤维、PP纤维、石棉等过滤脱除空气中的细微粒子,而这些技术难以有效除去粒径为
0.1?2.Ομπι的颗粒物。而这些颗粒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多种污染物的载体,是导致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孔陶瓷膜气体除尘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多孔陶瓷膜气体除尘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气体稳压罐、粉尘罐、文丘里管、膜组件、气体流量计和反冲气体储存罐,空气压缩机连接气体稳压罐,气体稳压罐分别连接反冲气体储存罐、粉尘罐和文丘里管,粉尘罐连接文丘里管,反冲气体储存罐连接膜组件,文丘里管连接膜组件,膜组件连接气体流量计。
[0006]反冲气体储存罐和膜组件之间设有电磁阀。
[0007]空气压缩机和气体稳压罐之间设有第一球阀,气体稳压罐和粉尘罐之间设有第二球阀,文丘里管和膜组件之间设有第三球阀,气体稳压罐和文丘里管之间设有第四球阀,气体稳压罐和反冲气体储存罐之间设有第六球阀。
[0008]气体稳压罐下方还设有第五球阀。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0010]本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术过滤效果好,设备简单,压降小,能耗低,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如图1所示,一种多孔陶瓷膜气体除尘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气体稳压罐2、粉尘罐3、文丘里管4、膜组件5、气体流量计6和反冲气体储存罐7,空气压缩机I连接气体稳压罐2,气体稳压罐2分别连接反冲气体储存罐7、粉尘罐3和文丘里管4,粉尘罐3连接文丘里管4,反冲气体储存罐7连接膜组件5,文丘里管4连接膜组件5,膜组件5连接气体流量计6。
[0014]反冲气体储存罐7和膜组件5之间设有电磁阀14。
[0015]空气压缩机I和气体稳压罐2之间设有第一球阀8,气体稳压罐2和粉尘罐3之间设有第二球阀9,文丘里管4和膜组件5之间设有第三球阀10,气体稳压罐2和文丘里管4之间设有第四球阀11,气体稳压罐2和反冲气体储存罐7之间设有第六球阀13。
[0016]气体稳压罐2下方还设有第五球阀12。
[0017]工作过程:过滤开始前,关闭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电磁阀,打开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空气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进入空气稳压罐,空气稳压罐内气体达到一定压力后,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使得空气从粉尘罐底部进入,携带粉尘的空气到达文丘里管上端,由文丘里管形成的负压吸入主管路,形成含尘气体,含尘气体经膜组件过滤后,渗透侧气体经流量计后排空。过滤完成后,打开第六阀门,调节好反吹气体压力和脉冲宽度后,关闭第六阀门,开启电磁阀,对膜管进行反冲清洗。
【主权项】
1.一种多孔陶瓷膜气体除尘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气体稳压罐、粉尘罐、文丘里管、膜组件、气体流量计和反冲气体储存罐,其特征在于:空气压缩机连接气体稳压罐,气体稳压罐分别连接反冲气体储存罐、粉尘罐和文丘里管,粉尘罐连接文丘里管,反冲气体储存罐连接膜组件,文丘里管连接膜组件,膜组件连接气体流量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陶瓷膜气体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冲气体储存罐和膜组件之间设有电磁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陶瓷膜气体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和气体稳压罐之间设有第一球阀,气体稳压罐和粉尘罐之间设有第二球阀,文丘里管和膜组件之间设有第三球阀,气体稳压罐和文丘里管之间设有第四球阀,气体稳压罐和反冲气体储存罐之间设有第六球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陶瓷膜气体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稳压罐下方还设有第五球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孔陶瓷膜气体除尘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气体稳压罐、粉尘罐、文丘里管、膜组件、气体流量计和反冲气体储存罐,空气压缩机连接气体稳压罐,气体稳压罐分别连接反冲气体储存罐、粉尘罐和文丘里管,粉尘罐连接文丘里管,反冲气体储存罐连接膜组件,文丘里管连接膜组件,膜组件连接气体流量计,本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术过滤效果好,设备简单,压降小,能耗低,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B01D46/54
【公开号】CN205269295
【申请号】CN201520926342
【发明人】陈灵燕
【申请人】陈灵燕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