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污泥浓缩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873058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式污泥浓缩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式污泥浓缩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当使用生化法处理污水时,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对剩余污泥的合理处置是保证污水厂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剩余污泥从二沉池排出时,其含水率通常较高,为99.5?99.8%。污泥浓缩的目的就是降低剩余污泥中的水分,减小需要后续处理的污泥体积,从而降低处理规模和相关投资费用,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费用。
[0003]污泥浓缩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及离心浓缩等。受到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的影响,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在实际应用上范围较小。重力浓缩利用污泥浓缩池,利用重力将污泥中的液相和固相进行分离,可以以较低成本实现污泥体积的减少,应用十分广泛。但是重力浓缩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0004]1、占地面积大:重力浓缩池由于需要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通常为12?18小时,占地面积大;
[0005]2、臭味的产生:当停留时间较长时,污泥容易发生厌氧发酵,产生臭气;
[0006]3、磷的释放:当污泥形成厌氧条件时,会造成磷的释放,以致系统不能通过排泥的方式将磷排出系统。释放后的磷存在于回流上清液中,进入生化系统后导致出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
[0007]上述原因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传统重力浓缩池停留时间较长,容易产生厌氧状态。通过采用更合理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形式,加快污泥在浓缩池中的浓缩过程,减少污泥停留时间,则可以有效避免上述缺点,并实现提高污泥脱水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连续式污泥浓缩系统,以缩短污泥的停留时间,解决传统重力浓缩池的各项问题,使占地面积缩小,并提高浓缩效率,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000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续式污泥浓缩系统,包括一次沉淀室、二次沉淀室、中心隔板和斜板,所述的中心隔板将一次沉淀室和二次沉淀室分隔成两个腔室,中心隔板的下端部设有通过口 ;一次沉淀室的上部设有布泥器,布泥器上设有进泥口和出泥孔,一次沉淀室的下部设有斜板,斜板的倾斜角度45度〈α〈60度;所述的二次沉淀室的上部设有出水堰,出水堰与抽水管相连通,二次沉淀室下部的设有吸泥管,吸泥管与污泥浓缩系统外的泥浆泵相连。
[00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续式污泥浓缩系统,其优点是:
[0011]本系统通过一体式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剩余污泥的连续浓缩,浓缩后污泥浓度提高两倍以上,进入脱水机的污泥体积减少一半以上。相比传统污泥浓缩池,本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池体体积小等特点,从而避免了传统污泥浓缩池释放磷、有臭味等优点,适合在各污水厂新建或改造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续式污泥浓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1中,I是一次沉淀室,2是二次沉淀室,3是中心隔板,4是通过口,5是进泥口,6是布泥器,7是出泥孔,8是斜板,9是出水堰,10是抽水管,11是吸泥管,12是泥浆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续式污泥浓缩系统,包括一次沉淀室1、二次沉淀室2、中心隔板3和斜板8,中心隔板3将一次沉淀室I和二次沉淀室2分隔成两个腔室,中心隔板3的下端部设有通过口 4,一次沉淀室的上部设有布泥器,布泥器上设有进泥口和出泥孔,一次沉淀室的下部设有斜板,斜板的倾斜角度45度〈α〈60度;所述的二次沉淀室的上部设有出水堰,出水堰与抽水管相连通,二次沉淀室下部的设有吸泥管,吸泥管与污泥浓缩系统外的泥浆泵相连。
[0015]技术方案为:污泥浓缩池采用合体式结构,分为一次沉淀室I和二次沉淀室2,两室之间有中心隔板3分开,中心隔板下部留有通过口 4。一次沉淀室上部设有进泥口 5,进泥口后设有布泥器6,布泥器靠近池内的壁上有出泥孔7。底部设有斜板8。二次沉淀室2上部设有出水堰9,上清液进入出水堰9后,由出水管10排出池体。二次沉淀室2下部设有吸泥管11,连接后续的吸泥泵12。
[0016]污泥由进泥口经过布泥器进入一次沉淀室。在一次沉淀室中完成第一次沉淀,并在底部斜板上形成污泥层,沿斜板表面滑入底部,随上清液共同进入二次沉淀室。一次沉淀室上清液进入二次沉淀室后,向上部出水堰方向流动,流动过程中穿过已经形成的污泥层,其中悬浮的污泥部分被拦截。穿透污泥层后,水中悬浮的污泥进行二次重力沉淀,污泥颗粒向下运动,进一步挤压下部的污泥层。上清液从二次沉淀室上部的出水堰排出系统,污泥经沉降后在下部形成污泥层,并通过吸泥管排出系统。
[0017]分为I和2,两室之间有3分开,中心隔板下部留有4。一次沉淀室上部设有5,进泥口后设有6,布泥器靠近池内的壁上有7。底部设有8。二次沉淀室2上部设有9,上清液进入出水堰9后,由10排出池体。二次沉淀室2下部设有11,连接后续的12。
[0018]本系统所述污泥浓缩池为两体式结构,分为一次沉淀室和二次沉淀室,两室合建。
[0019]所述一次沉淀室为竖流式沉淀池形式,进泥口设在相对二次沉淀室的外侧,底部设有斜板。污泥在一次沉淀室中沿竖直方向由上向下沉淀,由中心隔板下部的通过口进入。
[0020]所述布泥器设置于一次沉淀室上部,其宽度与池体相等。布泥器靠近池壁一侧中间开口,连接进泥口 ;靠近池内一侧的墙壁上开有一排出泥孔,约9?15个。孔直径中间最小,约为进泥口直径的1/4,开孔直径向两侧逐渐变大,两侧末端出泥孔直径约为进泥口直径的1/3。
[0021]所述斜板的倾斜角度α大于45度,小于60度。
[0022]所述一次沉淀室,其外壁与中心隔板间距应小于其高度。
[0023]所述二次沉淀室中,污泥由下部通过口进入池体。二次沉淀室上部靠中心隔板方向设有出水堰,上清液通过出水堰排出。吸泥泵设在池体外侧,通过二次沉淀室下部的吸泥管将池内污泥排出。
[0024]所述出水堰,可以为三角堰形式,也可以为其他出水堰形式。
[0025]所述吸泥管,其开口应位于二次沉淀室下方中心位置。
[0026]所述二次沉淀室,其污泥层高度应高于中心隔板下部通过口,以实现一次沉淀室来水穿过向上穿过污泥层,加快固液分离的速度。
[0027]实施案例:
[0028]南方某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剩余污泥浓度7000mg/L。原工艺中剩余污泥直接进入储泥池,并泵送至带式压滤机。进入带式压滤机时污泥浓度较低(7000mg/L),导致压滤后产出泥饼的含水率为82.7 %,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利用本技术对该厂储泥池进行改造,将储泥池改为污泥浓缩池,并通过在线污泥浓度计、污泥泥位计监测池中相关数据,控制二次沉淀室泥位,以实现本发明的效果。实施本技术后,污泥浓缩池停留时间为2.5h,出泥浓度为23000mg/L,经带式压滤机处理后含水率达到77.6%,实现压滤后污泥体积减小23%,并满足规范要求。
【主权项】
1.一种连续式污泥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污泥浓缩系统包括一次沉淀室、二次沉淀室、中心隔板和斜板,所述的中心隔板将一次沉淀室和二次沉淀室分隔成两个腔室,中心隔板的下端部设有通过口 ;一次沉淀室的上部设有布泥器,布泥器上设有进泥口和出泥孔,一次沉淀室的下部设有斜板,斜板的倾斜角度45度〈α〈60度;所述的二次沉淀室的上部设有出水堰,出水堰与抽水管相连通,二次沉淀室下部的设有吸泥管,吸泥管与污泥浓缩系统外的泥浆泵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式污泥浓缩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一次沉淀室、二次沉淀室、中心隔板和斜板。中心隔板将一次沉淀室和二次沉淀室分隔成两个腔室,中心隔板的下端部设有通过口;一次沉淀室的上部设有布泥器,布泥器上设有进泥口和出泥孔,一次沉淀室的下部设有斜板。二次沉淀室的上部设有出水堰,出水堰与抽水管相连通,二次沉淀室下部设有吸泥管,本污泥浓缩系统通过一体式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剩余污泥的连续浓缩,浓缩后污泥浓度提高两倍以上,进入脱水机的污泥体积减少一半以上。相比传统污泥浓缩池,本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池体体积小等特点,从而避免了传统污泥浓缩池释放磷、有臭味等优点,适合在各污水厂新建或改造使用。
【IPC分类】B01D21-02
【公开号】CN204582623
【申请号】CN201520239792
【发明人】李晓尚, 王一军, 陈建平, 周应, 苏平, 方虎, 张超英, 王明炜, 袁芳
【申请人】中环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湘潭中环污水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