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在水液的输送管路上 的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
一般工业用废水在排放前,必需依规定检测水中的各种物质是否符合环保的规定,以染整污水为例,其排放的废水中必需检测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生物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和悬浮固体等;为了提高废水中的含氧量,目前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利用可将气体和水液充分混合的搅拌装置来搅拌;而以往搅拌装置在设计上,大都利用马达传动一搅拌器旋转,使水液在一容器中充分和气体混合,前述气体可为空气、氧气和臭氧等;此种利用电源驱动搅拌器旋转搅拌的方式,虽然可以提高水液中的含氧量,但其处理的过程中水液必须使用电力搅拌,并且在集中搅拌后再送出,因此,在处理上并不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态衔接在供水液输送的管路上,并可在水液流经的同时,使水液和气体充分混合的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其是装设在供水液输送的一管路上,上述管路具有一入液端和一出液端;其特征在于该搅拌装置包含一组接管,衔接在管路上,其具有一和管路相通的通道;一轴向组装在组接管通道内的固定杆;数支螺旋条,环状排列等距固定在固定杆上,并位在组接管的通道内,每一螺旋条上均等距设置数个固设于固定杆上的固定段,和位在两相邻固定段间的平行段,在相邻的固定段和平行段间具有一引导水液呈螺旋方式流动的扭转面,上述扭转面和另一相邻螺旋条上的一冲击面相对应。
所述的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旋条上的固定段是对应于相邻螺旋条的扭转面,而冲击面是成型在该固定段上。
所述的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段和平行段的长度相同,而扭转面未扭转前的长度是固定段的两倍。
所述的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旋条的数量为六支。本实用新型的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是装设在供水液输送的一管路上,上述管路具有一入液端和一出液端;其特征在于该搅拌装置包含一组接管,衔接在管路上,其具有一和管路相通的通道;一轴向组装在组接管通道内的固定杆;双数支螺旋条,环状排列等距固定在固定杆上,并位在组接管的通道内,每一螺旋条上均等距设置数个可固设于固定杆上的固定段,和位于两相邻固定段间的平行段,在相邻固定段和平行段间具有一引导水液呈螺旋方式流动的扭转面,上述扭转面并和另一相邻螺旋条上的一冲击面相对应;当水液流入组接管时,水液可因各螺旋条上扭转面的引导呈螺旋方式流出,并在流经扭转面时撞击到另一支螺旋条上对应的冲击面,而使水液产生翻搅和气体充分混合。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将多数条可引导水液呈螺旋输送的螺旋条固定在一固定杆上,并将整个组合体设在一组接管内,可因此在免用电源的情况下,使水液由管路的入液端流向出液端时,借由水流流动直接吸入气体,使气体和水液充分的混合,以达到静态混合的效果。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组装在管路上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上相邻第一、二螺旋条组装时的对应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上第一、二螺旋条组装时的对应示意图。
参阅
图1、2,本实施例的搅拌装置1是多数个一组装设在供水液输送的管路2上,上述管路2具有一供水液进入的入液端21,和一让水液流出的出液端22,其中入液端21高于出液端22,也就是两者间具有位差,位差越大,水的压力就越大,在入液端21和出液端22间具有多数个位于上方的上弯折段23,和数个位于下方的下弯折段24,上、下弯折段23、24并且间隔设置,在部分上、下弯折段23、24上分别装设一和管路2相通的入气管25。
本实施例的乳化搅拌装置1包含一组接管3、一固定杆4、三支第一螺旋条5和三支第二螺旋条6;其中该组接管3,直立衔接在相邻的上、下弯折段23、24间,其具有一直向并和管路2相通的通道31,该通道31上靠近管路2的入液端21一侧具有一入口32,其靠向出液端22一侧具有一出口33。
该固定杆4轴向组装在组接管3的中空通道31内。
参阅图2、3,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二螺旋条5、6共计六支,如图2所示,因此每相邻两支间的角度为60°,在图3、4中为避免图面复杂化,故仅划出相邻两支第一、二螺旋条5、6间的对应状态。
该等第一螺旋条5,为长扁片形,组装在组接管3的通道31内,并环状排列等距焊固于固定杆4的外壁上,其主要是在板条上具有多个等距设置并固设于固定杆4的固定段51,在两固定段51间中央部位弯折形成一段和固定杆4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行段52,于相邻的固定段51和平行段52间分别具有一扭转面53,其中,该固定段51上靠向固定杆4环壁的部位具有一固定面511,此固定面511并可焊固于固定杆4上,位在固定段51上再形成两个相背设置的冲击面512;在设计上,本实施例的固定段51和平行段52等长,而扭转面53未扭转前的长度是固定段51的两倍。
该等第二螺旋条6,也是长扁片形,同时组装在组接管3的通道31内,并分别介于两第一螺旋条5间,其构造和第一螺旋条5相同,而具有多数个固定于固定杆4的固定段61、多数平行段62,和介于相邻的固定段61和平行段62间的扭转面63,在固定段61上具有一个焊固于固定杆4上的固定段611,和两个彼此平行的冲击面612,前述固定段61、平行段62和扭转面63的长度比例和第一螺旋条5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本实施例为了强化水液和气体的混合效果,该第二螺旋条6在组装后,其固定段61和第一螺旋条5的扭转面53相对应,并且位在扭转面53的中央位置,组装后同一第二螺旋条6上的两冲击面612分别和两相邻第一螺旋条5上的扭转面53相对应;相同道理,第一螺旋条5的冲击面512会和两相邻第二螺旋条6的扭转面63对应。
参阅
图1、4,当本实施例搅拌装置1在使用时,水液由管路2的入液端21进入,而由于入液端21的高度高于出液端22,因此借水压的作用,水液可逐渐的往出液端22移动;当水液流至接近入液端21的第一个下弯折段24,并进入通道31的入口32时,会因水流速的关系将气体由入气管25吸入通道31内,混合有气体的水液,会因通道31内各第一、二螺旋条5、6的引导向出口33螺旋移动;当水液由入口32流向出口33且对应各扭转面53、63时,除了水液会因各扭转面53、63的作用呈现螺旋移动外,螺旋的力量也会引导含有气体的水液撞击对应的冲击面512、612后再往下流,当水液螺旋流动并撞到冲击面512、612时,会使得夹杂在水液中的气体和水液充分搅拌,也就是说,在设计上水液流过通道31时每遇到一个冲击面512、612就会具有一个冲击点,借由多数冲击点的冲击,可使水液充分和气体混合,以提高水液中的含氧量;相同道理,当水液通过管路2上第一个上弯折端23时,同样会将气体吸入管路2内部,之后再借由第二支搅拌装置1的充分混合,以此类推,由管路2的出液端22排出的水液中就会含有充分的氧气,使排出的水液符合污水的排放标准,并降低污水的污染情况。
在设计上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使用六支第一、二螺旋条5、6为必要,其只要双数支,并使各扭转面53、63分别和冲击面512、612对应就可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控制混合的程度,本实用新型除了可如实施例般,利用入液端21和出液端22间的高度落差来控制水液流动的速度外,也可采用马达抽动水液的方式来控制流速,以达到利用水液输送速度控制混合效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除了可使用在工业废水的处理外,也可使用在养殖场的养殖水处理循环中,以提高养殖水的含氧量,本实用新型使用在自来水(饮用水)的输送上,可降低水中氯的含量,提高自来水的品质;前述搅拌装置1也可以用来充分混合两种不同的液体。
权利要求1.一种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其是装设在供水液输送的一管路上,上述管路具有一入液端和一出液端;其特征在于该搅拌装置包含一组接管,衔接在管路上,其具有一和管路相通的通道;一轴向组装在组接管通道内的固定杆;数支螺旋条,环状排列等距固定在固定杆上,并位在组接管的通道内,每一螺旋条上均等距设置数个固设于固定杆上的固定段,和位在两相邻固定段间的平行段,在相邻的固定段和平行段间具有一引导水液呈螺旋方式流动的扭转面,上述扭转面和另一相邻螺旋条上的一冲击面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旋条上的固定段是对应于相邻螺旋条的扭转面,而冲击面是成型在该固定段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段和平行段的长度相同,而扭转面未扭转前的长度是固定段的两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旋条的数量为六支。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提高水中含氧量的管空间水液处理搅拌装置,此搅拌装置是组装在一供水液输送的管路上,并介于管路的入液端和出液端间;其是在一中空的组接管内装设一同轴的固定杆,在固定杆上固定数支螺旋条,上述螺旋条上设有数个等距且垂直固定在固定杆上的固定段,两固定段间具有一和固定杆轴线平行的平行段,在相邻的平行段和固定段间具有一段扭转面,螺旋条的固定段上并具有一和另一相邻螺旋杆的扭转面对应的冲击面。
文档编号B01F3/04GK2385791SQ99210580
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6日
发明者王江铭 申请人:王江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