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热媒旋流电热源温控反应釜的利记博彩app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热媒旋流电热源温控反应釜。反应釜的加热方式是涂料生产的关键。涂料的反应温度在180~300℃之间变化。现有的反应釜常采用热媒于反应釜夹层中间接加热涂料。热媒通常是YD系列导热油,联苯混合物等。热媒(下称导热油)的加热方式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热媒炉加热。热媒炉烧柴油,用热油泵将加热过的导热油输送到反应釜的夹层中,间接加热涂料,经过热交换后的导热油回到热媒炉重新加热,再用热油泵循环。循环管路与膨胀罐相通。导热油采用氮气保护;一种是用电热管直接插入反应釜夹层的导热油中,直接加热导热油。前者加热方式,设备厂房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柴油消耗大。后者加热方式因为电热管表面“结焦”而使热阻增加,热效率显著降低,导热油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热媒旋流和电热源温度控制的办法解决电热管表面“结焦”问题,提高电热效率,延长导热油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适应涂料行业和其他行业物料加热,熔化,反应,保温等要求,设计成两种结构形式。第一种结构形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二种结构形式如图4,图5和图3所示。
第一种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反应釜的下部椭圆封头7与椭圆封头18之间用钢管9,筋板8连接牢固。根据工艺要求,钢管9可同时起着将釜内涂料等液体引出釜外的作用。远红外电热棒(或用普通电热棒)从椭圆封头18的下部垂直向上插入,用发兰联接,高温密封膏密封。电加热棒均匀布置,如图2所示。电热棒的长度,数量,椭圆封头之间的间隔尺寸由加热功率决定。铠装热电偶测温装置5是用来测量电热棒的表面温度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用可控硅调压,控制电热棒的输入功率,从而使电热棒的表面温度总是在导热油的长期使用的允许温度之下。
在A-A剖面(图1、图2)所示位置焊接两个导向管46、47。图1所示的钢管20与图2所示的阀门43直接连通。关闭图1所示钢管2外部的溢流阀(图中未示出,该溢流阀通油箱),关闭图2所示的截止阀42(截止阀通油箱)。启动热油泵a,可使反应釜夹层的导热油经钢管20、阀门43、过滤器C、热油泵a、导向管46,沿切线方向射入夹层,迫使夹层导热油逆时针旋转,形成旋流;启动热油泵b,可使导热油经过钢管20、阀门43过滤器d、热油泵b、导向管47,沿切线方向射入夹层,迫使夹层导热油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旋流。两台热油泵的运行顺序是a运行,b停止,约30分钟~a停止,b停止,约5分钟~a停止,b运行,约30分钟~a停止,b停止,约5分钟,再重复上述顺序,周而复始。
在如此的旋流下,电热棒表面的沉淀物随时被冲洗掉,电热管表面不会“结焦”,导热油不会变质,热传递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电热棒表面若是远红外涂层(如搪瓷远红外涂层等)传热效果更好。
切断电热棒的电流,开启图1中钢管2外面的通向油箱的溢流阀,关闭图2中截止阀43、开启截止阀42、启动热油泵a或b,就可以将油箱中的“冷”导热油引入夹层中,夹层中的“热”导热油由溢流阀回到油箱,使反应釜内温度很快下降。降温速度根据工艺要求,由热油泵a或b的运行时间等确定。
图3为铠装热电偶测温装置的结构图(安装位置见图1B-B剖面)。铠装电热偶57,用平端螺钉65紧固在焊接环67上,焊接环67用3个平端螺钉66紧固在电热棒上,铠装电热偶的测温头必须紧靠在电热棒表面。铠装热电偶引出夹层63,64部分,用支座55、石棉盘根加铅盘根56、压盖60、高温密封膏、螺栓等进行密封。法兰50所在的孔径为φ140左右,在铠装热电偶两旁各一个(图中只示出一个)是供安装焊接环67,安装紧固热电偶用的。热电偶安装好后,即用法兰盖50将两个φ140左右的孔堵住。调节螺栓58、压紧石棉盘根加铅盘根56,以不漏油为宜。
第二种结构形式与第一种结构形式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第二种结构形式没有图2所示的热油泵a、b,没有导向管46、47等,在下椭圆封头88上装有搅拌器组件87(如图4所示)。搅拌器组件C-C剖面如图5所示。搅拌器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机带动皮带轮129,通过键128、轴108、键107,带动搅拌器转动(搅拌器由104、101、102、103组成)。搅拌器形状结构特点如图5、图4所示,设计时必须考虑动平衡,制造后必须进行动平衡试验。轴108用两个向心推力球轴承支承在焊接件116上。轴的上部用铝箔包石棉盘根密封。下部用机械端面密封。两个钢管118引入引出冷却导热油,对轴108进行冷却,确保轴108下部的温度小于200℃。由钢管118引入的冷却导热油进行减压,压力小于20牛顿每平方厘米(即2公斤/每平方厘米)。
如图4所示,搅拌器运行程序如下顺时针运转约30分钟~停止运转约5分钟~逆时针运转约30分钟,再重复上述程序,周而复始。搅拌器如此运行,使夹层中的导热油产生如图1、图2所示的第一种形式所产生的旋流。
图4所示的第二种结构形式只要开启钢管71外侧的溢流阀(图中未示出),用一台油泵由钢管90注入冷导热油,即可实现反应釜内的温度调节。
与现有热媒炉加热系统相比,节省基建,设备投资约25%,每年可节省大量的柴油。
与现有夹层电热管加热导热油反应釜相比,基建设备投资相当,但可节省电力消耗20~40%。现有电热反应釜使用的导热油每3至5个月必须更换,而本实用新型可使夹层中的导热油长期使用,直到导热油本身的寿命终止为止。
本实用新型仅增加了搅拌器,电热棒表面温度测量装置,反应釜底部夹层间隔增大,电热管垂直向上布置(也可以水平布置),增加导向管46、47,所以实现起来比较方便(见图1、图2、图4)。
对于现有热媒加热循环系统,要实现本实用新型第一结构形式,只要去掉热媒炉加热系统,去掉反应釜夹层下部椭圆封头部分,按图1、图2、图3所示,增加有关部分。也可按图4、图5,图3所示实现第二结构形式。
对于现有电热管直接插入夹层导热油加热的反应釜,只要去掉现有夹层下部的椭圆封头部分,即可按图1、图2、图3所示实现第一结构形式,也可按图4、图5、图3所示实现第二结构形式。
对于机械端面密封技术比较了解的地方,建议优先采用第二种结构形式。
由上述可知,对于新设备的设计,或旧设备的更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形式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容易的。
权利要求
1.本实用新型热媒旋流电热源温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反应釜有使热媒形成旋流的装置、对电热源温度进行控制的装置、从夹层底部垂直向上插入的远红外电热棒或普通电热棒和夹层圆筒下部的两个热电偶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热媒形成旋流的装置是由位于夹层圆筒下部两侧的使热媒产生不同旋向的两个导向管、将热媒从夹层底部引出的钢管、阀门、两台过滤器和两台热油泵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热媒形成旋流的装置是安装在夹层底部的搅拌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组件是由皮带轮、键、轴、搅拌器、两个支承轴的推力轴承、装于轴上的铝箔包石棉盘根密封和机械端面密封、引入引出冷却导热油的两个钢管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电热源温度进行控制的装置是由铠装热电偶测温装置和可控硅调压器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铠装热电偶测温装置是由铠装热电偶、螺钉、焊接环、电热棒、石棉盘根加铅盘根、压盖、支座、高温密封材料组成。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热媒旋流电热源温控反应釜。它是利用热媒(导热油)产生旋流和对电热源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方法,彻底解决了现有反应釜的“结焦”问题,显著地提高了电热效率,极大地延长了导热油的使用寿命(与导热油本身的使用寿命一样长)。
文档编号B01J19/24GK86200046SQ86200046
公开日1986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3日
发明者侯家修 申请人:侯家修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