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及专用电泳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4728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及专用电泳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将蛋白质与植物萃取液于缓冲溶液中在37℃下孵化30分钟,使植物萃取液中的活性成分与蛋白质发生特异性结合;②将步骤①的混合溶液加入专用电泳分离装置的样品室中,缓冲溶液加入其它室中,电极室分别放入铂片电极;③打开缓冲溶液循环系统、冷凝系统,打开电源供应系统使其在分离通道内形成电场;④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在电场作用下由样品室迁移到接收室中,植物萃取液中除活性成分外的其他成分停留在样品室中;⑤将样品室和接收室中的组分做进一步分析,得到植物萃取液中的活性成分,达到筛选出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中专用电泳分离装置。
【专利说明】
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及专用电泳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泳技术和靶分子亲和技术筛选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方法及专用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及专用电泳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从天然植物中筛选生物活性成分已经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途径,如何从复杂的植物基质中快速、高效的筛选出活性成分,是现代药物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传统的筛选技术需要重复的分离和纯化步骤,费时、费力、效率低。近年来,靶分子亲和技术因其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等特点在药物筛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药物筛选技术有亲和色谱技术、超滤技术、磁珠筛选技术、中空纤维筛选技术等,但是这些技术存在酶固定化降低酶的活性、酶-活性成分复合物分离过程复杂影响筛选结果等缺点。基于以上局限,需要开发一种无需酶的固定化、筛选过程中使酶处于生理环境下、操作简单且能快速分离酶-活性成分复合物与植物萃取液中除活性成分外的其他成分的技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药物筛选技术中酶固定化降低酶的活性、酶-活性成分复合物分离过程复杂影响筛选结果等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及专用电泳分离装置。本发明无需酶的固定化,在接近生理环境下,利用电场将蛋白质-活性成分的复合物与植物萃取液中除活性成分外的其他成分快速分离。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将蛋白质与植物萃取液于缓冲溶液中在37°C下孵化30分钟,使植物萃取液中的活性成分与蛋白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
②将蛋白质与植物萃取液孵化后的混合溶液加入专用电泳分离装置的样品室中,缓冲溶液加入电泳分离装置的正极室、正接收室、负接收室、负极室中,正极室和负极室分别放入有连接电源的钼片电极;
③打开电泳分离装置的缓冲溶液循环系统、冷凝系统,打开电源供应系统使其在分离通道内形成电场;
④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在电场作用下由样品室迁移到接收室中,植物萃取液中除活性成分外的其他成分停留在样品室中;
⑤将样品室和接收室中的组分做进一步分析,得到植物萃取液中的活性成分。
[0005]所述的缓冲溶液的PH值为6 — 8。
[0006]所述的将样品室和接收室中的组分做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进一步分析,得到植物萃取液中的活性成分。
[0007]所述电场的提供方式为直流电源。
[0008]一种专用电泳分离装置,由缓冲溶液循环系统、分离系统、冷却分离系统的冷凝系统和电源供应系统构成,所述的的分离系统依次由正极室、正接收室、样品室、负接收室和负极室五个室组成,形成分离通道,其中的样品室与正接收室、负接收室之间分别由醋酸纤维素膜隔开,正极室与正接收室之间、负极室与负接收室之间分别由超滤膜隔开,正极室和负极室分别开有与缓冲溶液循环系统连接的缓冲溶液入口和缓冲溶液出口,正极室和负极室分别放入有连接电源供应系统的钼片电极。
[0009]所述的缓冲溶液入口设在正极室和负极室的一侧下方,所述的缓冲溶液出口设在正极室和负极室相对应的另一侧上方。
[0010]本发明筛选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机理:孵化过程中蛋白质与植物萃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即靶分子亲和技术。蛋白质在具有不同于其等电点的pH值的缓冲溶液中带有电荷,因此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带有相同电荷。施加电压后,带有电荷的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会发生迁移即电泳技术。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由样品室穿过醋酸纤维素膜向接收室迁移,并且由于超滤膜的截留作用,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不会迁移到电极室而停留在接收室中,植物萃取液中除活性成分外的其他成分不受电场作用而停留在样品室中,进而分离了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和植物萃取液中除活性成分外的其他成分,达到筛选出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专用电泳分离装置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专用电泳分离装置中的分离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图1和图2中,1.缓冲溶液循环系统,2.泵,3.分离系统,4.冷凝系统,5.电源供应系统,6.有机玻璃夹板,7.正极室,8.正接收室,9.样品室,10.负接收室,11.负极室,12.醋酸纤维素膜,13.超滤膜,14a.钼片正电极、14b.钼片负电极,15.缓冲溶液入口,16.缓冲溶液出口,17.螺杆,18.螺母。
[0014]参考图1和图2,一种多室电泳分离装置,由缓冲溶液循环系统1、分离系统3、冷却分离系统的冷凝系统4和电源供应系统5构成。其分离系统3依次由正极室7、正接收室
8、样品室9、负接收室10、负极室11五个室组成,样品室9与正接收室8之间、样品室9与负接收室10之间分别由醋酸纤维素膜12隔开,正极室7与正接收室8之间、负极室11与负接收室10之间分别由超滤膜13隔开,正极室7与负极室11的一侧下方各设有缓冲溶液入口 15,相对应的另一侧上方各设有缓冲溶液出口 16,用于缓冲溶液的循环。正极室7和负极室11分别放入有连接电源供应系统的钼片正电极14a和钼片负电极14b。正极室7和负极室11外侧各有一块有机玻璃夹板6,且两块有机玻璃夹板6两侧各有螺杆17连接,并由螺母18用于固定。缓冲溶液循环系统I由装有缓冲溶液的容器、循环管道、管道上设置的泵2构成,与分离系统3的缓冲溶液入口 15、缓冲溶液出口 16相连通形成回路。
[0015]利用上述专用电泳分离装置而公开的一种筛选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电场在接近生理环境下将蛋白质-活性成分的复合物与植物萃取液中除活性成分外的其他成分分离,以蛋白质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带负电荷、所选植物为丹参为例说明。具体实验过程如下:①取干燥的丹参粗粉lg,用10ml、50%的甲醇超声萃取两次,合并萃取液,旋转蒸发,将得到的残余液溶于20ml磷酸盐缓冲溶液,得到丹参萃取液;将蛋白质与丹参萃取液于缓冲溶液中在37°C下孵化30分钟,缓冲溶液的PH值为6 — 8,使植物萃取液中的活性成分与蛋白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②将孵化后的混合溶液由微量注射器引入样品室9中,缓冲溶液引入其他室中,钼片正电极14a、钼片负电极14b分别放入正极室7和负极室11中开启泵2打开缓冲溶液循环系统1,打开冷凝系统4,打开电源供应系统5在分离通道内形成电场,所述电场的提供方式为直流电源;④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在电场作用下由样品室9穿过醋酸纤维素膜12迁移到正接收室8中,丹参萃取液中除活性成分外的其他成分停留在样品室9中;⑤将样品室9和正接收室8中的组分用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做进一步分析,得到丹参萃取液中的活性成分。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将蛋白质与植物萃取液于缓冲溶液中在37°C下孵化30分钟,使植物萃取液中的活性成分与蛋白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 ②将蛋白质与植物萃取液孵化后的混合溶液加入专用电泳分离装置的样品室中,缓冲溶液加入电泳分离装置的正极室、正接收室、负接收室、负极室中,正极室和负极室分别放入有连接电源的钼片电极; ③打开电泳分离装置的缓冲溶液循环系统、冷凝系统,打开电源供应系统使其在分离通道内形成电场; ④蛋白质-活性成分复合物在电场作用下由样品室迁移到接收室中,植物萃取液中除活性成分外的其他成分停留在样品室中; ⑤将样品室和接收室中的组分做进一步分析,得到植物萃取液中的活性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溶液PH值为6 — 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样品室和接收室中的组分做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进一步分析,得到植物萃取液中的活性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的提供方式为直流电源。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电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缓冲溶液循环系统、分离系统、冷却分离系统的冷凝系统和电源供应系统构成,所述的的分离系统依次由正极室、正接收室、样品室、负接收室和负极室五个室组成,形成分离通道,其中的样品室与正接收室、负接收室之间分别由醋酸纤维素膜隔开,正极室与正接收室之间、负极室与负接收室之间分别由超滤膜隔开,正极室和负极室分别开有与缓冲溶液循环系统连接的缓冲溶液入口和缓冲溶液出口,正极室和负极室分别放入有连接电源供应系统的钼片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专用电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溶液入口设在正极室和负极室的一侧下方,所述的缓冲溶液出口设在正极室和负极室相对应的另一侧上方。
【文档编号】B01D57/02GK104307368SQ201410611855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5日
【发明者】李东浩, 夏晓玉, 王治国, 朴相范 申请人:延边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