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035622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炼产品中常含有硫化氢、硫醇、硫醚、二硫化物,环烷酸、苯酚、胶质等有毒有害成分,需经脱硫脱酸精制处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达标。精制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油碱、油酸、油水乳化夹带问题,不仅影响油品质量,而且增加了分离难度。常见的如液化气夹带胺液、碱液、水;汽油、煤油、柴油带水;工业用水中带油;液氨带油、润滑油带水等。目前分离互不相溶液体混合物的方式有重力沉降、液液旋流、滤芯或填料聚结等。前两种方式物料呈湍流、散流状态,扰动厉害,重力沉降分离所需罐体积大、时间长、效果 差;旋流分离效果好于重力沉降,但对流量、压力条件要求苛刻,只适用于特定场合,不具通用性;滤芯或填料聚结分离效果较好,但滤芯或填料易受物料中硫化亚铁、焦粉、铁锈等固体颗粒杂质污染,造成堵塞,压降上升快,清洗困难、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已知的专利号为CN200610169522. X的发明专利——一种分离方法和装置,采用套管式纤维束和接收器的装置,对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如焦化汽柴油脱水,取得了理想的分离效果。已知的专利号为CN200720306006. 7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反应分离的混合聚结器,采用预混合填料分散和强亲水性纤维束结构,提高了油相和碱相反应强度,使反应分离更彻底。然而上述专利均存在纤维束积聚杂质、堵塞、压降大、运行周期短、难清洗、分离效率不稳定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以解决了装置压降大、运行周期短、难清洗、分离效率不稳定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包括卧式分离罐,所述卧式分离罐上部开有轻密度油相出料口,卧式分离罐上部远离该油相出料口处设有反冲洗进气口,卧式分离罐下部开有重密度水相排料口 ;倒圆锥形导管下部通过法兰轴向连接卧式分离罐,倒圆锥形导管内填充有若干纤维束,纤维束底端沿倒圆锥形管底部伸出并延伸至卧式分离罐内;焊接于倒圆锥形导管顶端的固定圆环,固定圆环上焊接有若干对支撑耳,每对支撑耳之间均焊接有承重横杆,所述纤维束的顶端悬挂于该承重横杆上;设置于倒圆锥形导管顶部的顶部封头,顶部封头上设有液体混合物进口和排污口。所述倒圆锥形导管的上端直径Rl大于倒圆锥形导管下端的直径R2,其中1000mm ^ R2〈R1 ^ 3000mm,50mm《R1-R2 ^ IOOmm0优选地,所述固定圆环上焊接有1-3对支撑耳。优选地,所述纤维束底部延伸至卧式分离罐的一端与卧式分离罐底部之间的距离为 100_200mm。[0011]优选地,所述纤维束的直径为O. lmm-o. 2mm。优选地,所述纤维束的形状为直丝状或弯曲丝状。优选地,所述纤维束的形状为弯曲丝状。优选地,所述纤维束为硬态不锈钢纤维弹簧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倒圆锥形导管及超亲水或超亲油硬态不锈钢纤维丝,且纤维束孔隙率沿物料流动方向由大到小均匀变化,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纤维束的截污能力,另一方面表面经特殊处理的纤维束对分散相的润湿、碰撞、聚结的作用更明显,提高了分离效率,装置运行周期长;为防止纤维束堵塞,还设有气水反冲洗排污口,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中固定圆环的结构图。图中I、卧式分离罐;2、油相出料口 ;3、进气口 ;4、水相排料口 ;5、倒圆锥形导管;6、纤维束;7、固定圆环;8、支撑耳;9、承重横杆;10、顶部封头;11、液体混合物进口 ;12、排污口 ;13、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包括卧式分离罐1,所述卧式分离罐I上部开有轻密度油相出料口 2,卧式分离罐I上部远离该油相出料口 2处设有反冲洗进气口 3,卧式分离罐I下部开有重密度水相排料口4 ;倒圆锥形导管5,倒圆锥形导管5下部通过法兰13轴向连接卧式分离罐1,倒圆锥形导管5内填充有若干纤维束6,纤维束6底端沿倒圆锥形管5底部伸出并延伸至卧式分离罐I内;焊接于倒圆锥形导管5顶端的固定圆环7,固定圆环7上焊接有若干对支撑耳8,每对支撑耳8之间均焊接有承重横杆9,所述纤维束6的顶端悬挂于该承重横杆9上;以及设置于倒圆锥形导管5顶部的顶部封头10,顶部封头10上设有液体混合物进口 11和排污口 12。所述倒圆锥形导管5的上端直径Rl大于倒圆锥形导管5下端的直径R2,其中1000mm彡R2〈R1彡3000mm,50mm彡R1-R2彡IOOmm0用于改变纤维束6填充密度,使得上下纤维束6孔隙率由大到小均匀变化,使倒圆锥形导管5下端纤维束填充密度最大。所述固定圆环7上焊接有3对支撑耳8。所述纤维束6底部延伸至卧式分离罐I的一端与卧式分离罐I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保证了油水两相聚结的分离精度。所述纤维束6的直径为O. lmm-0. 2mm。所述纤维束6的形状为直丝状或弯曲丝状,其形状优选弯曲丝状。所述纤维束6为硬态不锈钢纤维弹簧丝。纤维束6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高分子材料,并经特殊表面处理(将纤维束6在按特定比例配合后的浓硫酸、铬酐、硫酸锌、硫酸锰、水的混合液中,加热至60-80°C,以在纤维束6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处理后的该膜具有超亲水或超亲油性),优选不超亲水或超亲油不锈钢纤维丝。其材质可根据液体混合物分散相是油相还是水相而不同,当分散相为水相时,采用超亲水硬态不锈钢纤维弹簧丝,当分散相为油相时,优选超亲油不锈钢纤维弹簧丝。具体使用时,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自液体混合物进口 11进入填装纤维束6的倒圆锥形导管5内,乳化状分散相流经纤维束6表面,受到过滤、浸润、碰撞,聚结成大分子液滴,在纤维束6表面张力和重力场作用下,沿纤维束6流至卧式分离罐I内,实现油水两相高效分离。上述倒圆锥形导管纤维束结构既可单独作为一个聚结分离器使用,也可作为聚集分离器的一个纤维单元使用,即聚结分离器可包括I-N个倒圆锥形导管纤维束单元,其中N最大可取30。本实用新型长时间运行势必纤维束表面积聚杂质,因此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反冲洗功能,可以吹扫该杂质,以免本实用新型中纤维束6堵塞,解决了装置压降大、运行周期短、 难清洗、分离效率不稳定等问题。反冲洗方法先打开倒圆锥形导管5顶部的排污口 12,再从进气口 3通入新鲜水,待顶部液体混合物进口 11出水,停止通入新鲜水,然后从进气口 3通入空气,水气混合后起到对纤维束6的擦洗作用,待顶部液体混合物进口 11水气干净,停止通入空气,然后退掉内部的水,反冲洗完毕。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包括卧式分离罐(I)和倒圆锥形导管(5),所述卧式分离罐(I)上部开有轻密度油相出料口(2),卧式分离罐(I)上部远离该油相出料口( 2 )处设有反冲洗进气口( 3 ),卧式分离罐(I)下部开有重密度水相排料口( 4),其特征在于倒圆锥形导管(5)下部通过法兰(13)轴向连接卧式分离罐(1),倒圆锥形导管(5)内填充有若干纤维束(6 ),纤维束(6 )底端沿倒圆锥形管(5 )底部伸出并延伸至卧式分离罐(I)内;固定圆环(7)焊接于倒圆锥形导管(5)顶端,固定圆环(7)上焊接有若干对支撑耳(8),每对支撑耳(8)之间均焊接有承重横杆(9),所述纤维束(6)的顶端悬挂于该承重横杆(9)上;顶部封头(10)设置于倒圆锥形导管(5)的顶部,顶部封头(10)上设有液体混合物进口(11)和排污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锥形导管(5)的上端直径Rl大于倒圆锥形导管(5)下端的直径R2,其中1000mm ^ R2〈R1 ^ 3000mm , 50mm < R1-R2 ^ 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圆环(7)上焊接有1-3对支撑耳(8)。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束(6)底部延伸至卧式分离罐(I)的一端与卧式分离罐(I)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0_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束(6)的直径为0. lmm-0. 2_。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束(6)的形状为直丝状或弯曲丝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束(6)的形状为弯曲丝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束(6)为硬态不锈钢纤维弹簧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互不相溶两相液体混合物的装置,包括卧式分离罐,卧式分离罐上部开有轻密度油相出料口,卧式分离罐上部远离该油相出料口处设有反冲洗进气口,卧式分离罐下部开有重密度水相排料口;倒圆锥形导管下部通过法兰轴向连接卧式分离罐,倒圆锥形导管内填充有若干纤维束;焊接于倒圆锥形导管顶端的固定圆环,固定圆环上焊接有若干对支撑耳,每对支撑耳之间均焊接有承重横杆,所述纤维束的顶端悬挂于该承重横杆上;以及设置于倒圆锥形导管顶部的顶部封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大大增加了纤维束的截污能力,提高了分离效率,运行周期长;还设有气水反冲洗排污口,可防止纤维束堵塞,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B01D17/022GK202569656SQ20122001166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祁永生, 喻武钢, 聂通元, 王铭, 夏桂友, 童仁可, 贺立明, 施景, 蔡喜洋 申请人:宁波中一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