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液体自流搅拌的吸收塔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塔,具体地是一种带液体自流搅拌的吸收塔。
背景技术:
吸收塔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其结构,使用方式很多。已申请国家专利的相关技术也不少,如申请号为201120111944. 8的“采用塔底浆液池持续溢流的气液吸收装置”即是一种代表之一。由于不同的化工生产对象需要配置使用不同的吸收塔,因此,这类技术均存在一种持续创新的发展过程。在氟化铵吸收含氟尾气后变成氟硅酸铵的生产过程中,其吸收塔的性能改进尤其值得重视,否则采用现有技术设备,氟硅酸铵溶液冷却后容易结晶,沉积塔底,影响循环吸收,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生产液体自流的过程中保持搅拌功能的吸收塔。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带液体自流搅拌的吸收塔,结构为在吸收塔I的外周设有进液总管道2,在总管道上联接着多根入塔管道3,入塔管道的头部均设有弯头4,在进液总管道上安装有阀门5和阀门6,在阀门5和阀门6之间联接着管道7、再与循环泵8联接,循环泵联接着电动机9,循环泵下的管道10通入吸收塔内、其上安装有阀门11。入塔管道3进入吸收塔I时均有一定的安装角度,可为10度 80度;其弯头4可统一布置成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泵流量冲击,在特定角度下,塔内物料形成漩涡搅动,从而使含有一定晶体的物料处于悬浮状态,不至于结晶堆积,影响吸收效果;其次实现了密闭条件下的非机械搅拌,简化了设备的结构和投资使用成本,显著提高生产的综合效益。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各图中,I是吸收塔、2是进液总管道、3是入塔管道、4是弯头、5是阀门、6是阀门、7是管道、8是循环泵、9是电动机、10是管道、11是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如下[0013]实施例I :带液体自流搅拌的吸收塔具体结构为在吸收塔I的外周设有进液总管道2,在总管道上联接着四根入塔管道3,各入塔管道的头部均设有弯头4,在进液总管道上安装有阀门5和阀门6,在阀门5和阀门6之间联接着管道7、再与循环泵8联接,循环泵联接着电动机9,循环泵下的管道10通入吸收塔内、其上安装有阀门11。入塔管道3进入吸收塔I时均有一定的安装角度,即将入塔管道插入塔内时管道与塔壁有30°倾斜角,所有入塔管道的弯头4统一布置成顺时针方向,离塔底高15厘米。实施例2 :带液体自流搅拌的吸收塔具体结构为在吸收塔I的外周设有进液总管道2,在总管道上联接着六根入塔管道3,各入塔管道的头部均设有弯头4,在进液总管道上安装有阀门5和阀门6,在阀门5和阀门6之间联接着管道7、再与循环泵8联接,循环泵联接着电动机9,循环泵下的管道10通入吸收塔内、其上安装有阀门11。入塔管道3进入吸收塔I时均有一定的安装角度,即将入塔管道插入塔内时管道与塔壁有50°倾斜角,所有入塔管道的弯头4统一布置成逆时针方向,离塔底高30厘米。
权利要求1.带液体自流搅拌的吸收塔,包含有吸收塔,管道,阀门,循环泵,电动机,其特征是在吸收塔(1)的外周设有进液总管道(2),在总管道上联接着多根入塔管道(3),入塔管道的头部均设有弯头(4),在进液总管道上安装有阀门(5)和阀门(6),在阀门(5)和阀门(6)之间联接着管道(7)、再与循环泵(8)联接,循环泵联接着电动机(9),循环泵下的管道(10)通入吸收塔内、其上安装有阀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液体自流搅拌的吸收塔,其特征是入塔管道(3)进入吸收塔(1)时均有一定的安装角度,具体为10度 80度,其出口距塔底的高度为15厘米至30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液体自流搅拌的吸收塔。是一种化工生产设备。解决生产过程中对液体的搅拌技术难题。技术方案为在吸收塔(1)的外周设有进液总管道(2),在总管道上联接着多根入塔管道(3),入塔管道的头部均设有弯头(4),在进液总管道上安装有阀门(5)和阀门(6),之间联接着管道(7)、再与循环泵(8)联接,循环泵联接着电动机(9),循环泵下的管道(10)通入吸收塔内、其上安装有阀门(11)。本实用新型产品可用于生产氟硅酸铵。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2803087SQ2011205565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李志林, 陈建敏, 陆兴 申请人:云南氟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