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效表面活性剂领域,特别涉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烷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性能优良的两性表面活性剂,该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和乳化性、低毒、易于生物降解、抗高温高盐、具有极佳的协同增效作用、优异的抗静电性,生产工艺成熟,设备简单,广泛应用于香波、泡沫浴、纺织整理剂、泡沫钻井剂、消毒杀菌剂、凝胶乳化剂和金属防腐剂中。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中,氧乙烯单元的引入,能够增加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和抗盐性能,而芳基的引入又增加了分子的抗高温能力以及在溶液表面的覆盖度,使得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适用于更加广阔的应用领域。US 2082275、US 2087565、US 2129264、US 3328307、US 3555079、GB1185111 US5081293揭示了烷基甜菜碱的制备方法,但未涉及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CN 1566256A提示了烷基芳基烷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但未涉及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用途。本发明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为
权利要求
1.一种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其特征是,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其特征是所述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0_5 10_6mol/L ;在所述的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为23 30mN/m。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氯代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醇的合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短链醇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或正丁醇;所述的短链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短链醇与水的体积比为I 2 I。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石油醚、乙醚、一氯甲烷、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干燥剂为无水硫酸镁、硫酸钠、氯化钙、硅胶或分子筛。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碱金属为钠、钾或钙;碱金属氢化物为氢化钠、氢化钾或氢化韩;苛性碱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碱水溶液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锂、碳酸钠或碳酸钾的水溶液;所述的碱水溶液的浓度范围为5被%至其饱和溶液。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助剂复配使用能够与模拟油烷烃或原油形成10_2mN/m的界面张力,或形成10_3mN/m的界面张力,该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作为驱油剂在三次采油中应用; 所述的模拟油烷烃是正己烷 正十四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助剂复配使用时,其在水体系中的浓度为100mg/L 10000mg/L。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助剂是无机盐、无机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齐U、脂肪酸、脂肪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聚丙烯酸类聚合物、多糖类聚合物、疏水缔合共聚物或它们之间的任意混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烷基苯经一系列的反应,形成了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的独特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具有极好的水溶性和耐硬水性、广泛的pH值适用范围、低毒易降解以及与其它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复配性能,能应用于洗涤、纺织和三次采油等众多领域。该表面活性剂具有高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10-5~10-6mol/L,在此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为23~30mN/m;该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助剂复配使用能够与模拟油烷烃或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可在三次采油中获得应用。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为。
文档编号B01F17/46GK102974268SQ20111025826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日
发明者赵濉, 董林芳, 徐志成, 李振泉, 曹绪龙, 宋新旺, 张继超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