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涡流沉淀澄清池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水处理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沉淀澄清池。
技术背景目前,在水处理过程中, 一般都是用独立的沉淀池或澄清池,或利用微 生物或石墨粉的澄清池进行水的净化,其通过过滤装置或者使用 一些化学物 质促使待净化水中的杂质沉淀并使其分离,这些方法所使用的设备一般结构 都比较复杂,不仅投资高、且耗能大,由于排泥量难控制,经常会导致过量 排泥或由于布水不匀等问题,影响出水水质。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涡流沉淀澄清池, 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省,实现二次分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涡流沉淀澄清池, 包括有池体(10),进水管(1),进水槽(3),排泥装置(5),在斜管 (8)上方设有集水槽(9),其主要特点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通过网 络反应槽(2 )与进水槽(3 )相连通,进水槽(3 )与设在所述池体(C )内 的折板反应槽(4 )相连通;所述折板反应槽(4 )的底部与池底的沉淀区(C) 相连通,沉淀区(C)通过斜管(8)与集水槽(9)相连通。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还包括有在沉淀区(C)的上方,至少围绕折 板反应槽(4)设有1圈伞形板(7),伞形板(7)与折板反应槽(4)固连。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还包括有在沉淀区(C)的上方,至少围绕折板反应槽(4)设有1圈V形涡流板(6) , V形涡流板(6)设置在折板反 应槽(4)与池体(10)壁之间;V形涡流板(6)设在斜管(8)的下方。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在所述的沉淀区(C)内设有环形泥锥(12), 所述的排泥装置(5)设置在两两环形泥锥(12)之间的低谷处。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所述的环形泥锥(12 )是在池体(10)底部设 有的连续的等腰三角形突起,环形泥锥(12)的底角角度为30度-60度。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所述的排泥装置(5)是设置在两两环形泥锥 (12 )之间低谷处的环形排泥管(5-1)和排泥主管(5-2 )相连通,在环形 排泥管(5-1 )上设有排泥孔(5-3 )。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池底部设有的环形泥锥(12)是高、低两个底 角角度的等腰三角形交错排列设置。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所述的折板反应槽(4)内设有折板(4-1)。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所述的网络反应槽(2)内设有净水药剂。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所述的环形排泥管(5-1 )上开有排泥孔(5-3 ), 排泥孔呈90。布置在环形排泥管的底部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杲是药剂反应充分,布水均匀,实现二次分离, 水处理过程中,使水流方向总共转变4次,使原水中的泥砂和各种杂质得以 分离去除,从而得到浊度在15NTU以下的出水水质,再经过斜管沉淀处理, 出水浊度可达到5NTU以下。本实用新型高负荷处理水能力优势明显,还可 以节约用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泥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见图1, 一种涡流沉淀澄清池,包括有池体10,进水管l,进水槽3,排 泥装置5,在斜管8上方设有集水槽9,所述的进水管1通过网络反应槽2 与进水槽3相连通,进水槽3与设在所述池体10内的折板反应槽4相连通; 所述折板反应槽4的底部与池底的沉淀区C相连通,沉淀区C通过斜管8与 集水槽9相连通。在沉淀区C的上方,围绕折板反应槽4设有1圏伞形板7,伞形板7与 折板反应槽4固连。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在沉淀区C的上方,围绕折板反应槽4设有3 圈V形涡流板6, V形涡流板6设置在折板反应槽4与池体10壁之间;V形 涡流板6设在斜管8的下方。在所述的沉淀区C内设有环形泥锥12,所述的排泥装置5设置在两两环 形泥锥12之间的低谷处。所述的环形泥锥12是在池体10底部设有的连续的等腰三角形突起,环 形泥锥12的底角角度为30度。所述的排泥装置5是设置在两两环形泥锥12之间低谷处的环形排泥管 5-1和排泥主管5-2相连通,在环形排泥管上设有排泥孔5-3。池底部设有的环形泥锥12是高、低两个底角角度的等腰三角形交错排 列设置。所述的折板反应槽4内设有折板4-1。 所述的网络反应槽2内设有净水药剂。所述的环形排泥管5-1上开有排泥孔5-3,排泥孔呈90。布置在环形排泥管的底部两侧。运行时,进水管l设置在网格反应槽2上,水流进入第一反应区A,药 剂在反应槽2中与水流进行充分反应,通过进水槽3、水流进入第二反应区 B,进入折板反应槽4后,水中的大颗粒泥砂,通过伞形板7下滑到沉淀区C, 使大部分泥砂从水中分离出来,为第一次泥水分离;V形涡流板6固定在折 板反应槽4与池壁之间,上升的水流通过V形涡流板6中的悬浮泥砂层,水 流进入泥沙吸附区D,为第二次泥水分离,水流通过V形涡流板6的底孔上升, 通过清水区E中的斜管8、在斜管上方设有三角堰集水槽9。三角出水堰9 与出水管相连,出水。泥沙在污泥沉淀区F,经排泥管排出。所述的高负荷涡流沉淀澄清池底部设有的环行排泥管,环形排泥管上开 有排泥孔,排泥孔呈90。布置在环形排泥管的底部两侧,环行排泥管与总排 泥管相连,能够充分把分离出来的泥砂排出。所述的高负荷涡流沉淀澄清池底部设有的环形泥锥,泥锥呈45°的倾斜 角度,可以防止泥砂在底部沉淀。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涡流沉淀澄清池,包括有池体(10),进水管(1),进水槽(3),排泥装置(5),在斜管(8)上方设有集水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通过网络反应槽(2)与进水槽(3)相连通,进水槽(3)与设在所述池体(10)内的折板反应槽(4)相连通;所述折板反应槽(4)的底部与池底的沉淀区(C)相连通,沉淀区(C)通过斜管(8)与集水槽(9)相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在沉 淀区(C)的上方,至少围绕折板反应槽(4)设有1圈伞形板(7),伞形 板(7)与折板反应槽(4)固连。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在沉淀区(C)的上方,至少围绕折板反应槽(4)设有1圈V形涡流板(6), V形涡流板(6)设置在折板反应槽(4)与池体(10)壁之间;V形涡流板(6)设在斜管(8)的下方。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沉淀 区(C)内设有环形泥锥U2),所述的排泥装置(5)设置在两两环形泥锥(12)之间的低谷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泥 锥(12 )是在池体(10 )底部设有的连续的等腰三角形突起,环形泥锥(12 ) 的底角角度为30度-60度。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 泥装置(5)是设置在两两环形泥锥(12)之间低谷处的环形排泥管(5-1) 和排泥主管(5-2)相连通,在环形排泥管上设有排泥孔(5-3)。
7.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池底部设有的环形泥锥(12)是高、低两个底角角度的等腰三角形交错排列设置。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板反 应槽(4)内设有折板(4-1 )。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反 应槽(2)内设有净水药剂。
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流沉淀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排 泥管(5-1)上开有排泥孔,排泥孔呈90。布置在环形排泥管的底部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水处理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沉淀澄清池。一种涡流沉淀澄清池,包括有池体(10),进水管(1),进水槽(3),排泥装置(5),在斜管(8)上方设有集水槽(9),其主要特点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通过网络反应槽(2)与进水槽(3)相连通,进水槽(3)与设在所述池体(10)内的折板反应槽(4)相连通;所述折板反应槽(4)的底部与池底的沉淀区(C)相连通,沉淀区(C)通过斜管(8)与集水槽(9)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药剂反应充分,布水均匀,实现二次分离,水处理过程中,使水流方向总共转变4次,使原水中的泥砂和各种杂质得以分离去除,从而得到浊度在15NTU以下的出水水质,再经过斜管沉淀处理,出水浊度可达到5NTU以下。
文档编号B01D21/02GK201379993SQ200920032280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3日
发明者尚小鹏, 刚 王, 邢秀兰 申请人: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