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级浅层水力旋流澄清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浅层水力旋流澄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流行的净水器,一般在反应部分大多都采用改进的喉管及格网,折板的水力循环反应,在澄清部分大多都采用挺直型斜切向辐射形聚丙烯斜板或斜管澄清,兼具泥渣循环分离和泥渣接触过滤特点的悬浮接触过滤分离型水力澄清工艺,这些工艺使净水器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浅层水力旋流澄清装置,应用这种澄清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具有水力损失小、无运动部件、当量沉降面积大、固液分离效率高等优点。采用这种装置设计澄清池,沉降面积可缩小20多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多级浅层水力旋流澄清装置由壳体、中心管及多级浅层盘组成,壳体内有顶部封口的中心管,中心管套有多级浅层盘,中心管底部有排污管、内侧有污水隔离管,中心管上有污水口及清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多级浅层水力旋流澄清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集絮凝反应、沉淀为一体,无需斜管沉淀、无需絮凝反应格栅就能去除水体中95%以上的悬浮物,使过滤前的污染固体大为减少,减轻滤池负担,节省反冲洗水量。
(2)由于结构上无需斜管(板)沉淀,无需絮凝反应格栅,使得结构大为简化,体积减少40%。
(3)由于结构采用多级浅层盘沉淀与水力分离技术结合,使得抗冲击能力强,适用水质广泛,短时进水可增大到常规设计的2倍。
应用此项技术设计的饮用水净水器,体积比同类产品缩小40%,投资减小30%,出水浊度≤1PPm/L,并使反冲洗间隔时间延长。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限于附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多级浅层水力旋流澄清装置由壳体4、中心管12及多级浅层盘5组成,壳体4上侧部有清水出口管7、下侧部有连接加药口2的进水管1、底中部连排污管6,进水管1内有管道混合器3,壳体4内中部是中心管12,中心管12顶部由上中心隔板16封口且套有数个多级浅层盘5,多级浅层盘5的盘面下方的中心管12上有清水口17,多级浅层盘5的盘面上方的中心管12上有污水口18,中心管12内侧有污水隔离管19、污水隔离管19下方有污水集孔14,污水集孔14的上方是下中心隔板13,与中心管12相连的最上层多级浅层盘5的上方有反应区隔板10,反应区隔板10上部的中心管12侧部有一级出水孔11,中心管12上部是有滤层过孔9的滤层隔板15、滤层隔板15上部装有滤料8。
本实用新型运用浅层理论与水力旋流分离技术而设计,使得流体在装置中无轴向流动,而加快颗粒沉降速度。使用时,混合液体进入进水管1,经加药口2,再经过管道混合器3,进入壳体4,在壳体4内进行混合反应,此时反应池内混合液体呈螺旋上升,在絮凝作用下,流体中的微颗粒及胶体被絮凝增大,质量大的颗粒在水力旋流的离心力作用下甩向壳体4壁面。微小的颗粒在中心管12出水的抽吸下,进入多级浅层盘5内,进入多级浅层盘5的流体,只有微小的旋转运动和径向运动,而无轴向上升流动,这就使得微小的颗粒能在重力作用下快速沉降至多级浅层盘5底。形成液相澄清区和固相浓缩区。被浓缩的污水经多级浅层盘5的盘面上的污水口18引入中心管12分离、由排污管6定时排出,而液相澄清区的水则由多级浅层盘5的盘面下的清水口17进入中心管12向上经过一级出水孔11及滤层隔板15上的滤层过孔9排到滤料8,再经过滤料8由清水出口管7引出,用此原理完成固液分离。
权利要求1.一种多级浅层水力旋流澄清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壳体(4)、中心管(12)及多级浅层盘(5)组成,壳体(4)内有顶部封口的中心管(12),中心管(12)套有多级浅层盘(5),中心管(12)底部有排污管(6)、内侧有污水隔离管(19),中心管(12)上有污水口(18)及清水口(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浅层水力旋流澄清装置,由壳体、中心管及多级浅层盘组成,壳体内有顶部封口的中心管,中心管套有多级浅层盘,中心管底部有排污管、内侧有污水隔离管,中心管上有污水口及清水口。该装置使过滤前的污染固体大为减少,减轻滤池负担,节省反冲洗水量,结构简化,体积较小,抗冲击能力强,适用水质广泛。
文档编号B01D21/02GK2723434SQ20042006107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日
发明者刘敏 申请人:刘敏, 宋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