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锅炉湿式除尘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烟尘从锅炉逸出,并从逸处收集亲水性烟尘的湿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和煤炭消耗国。具有关资料表明,1986年中国煤炭总产量为89400万吨,占世界煤炭总量(442500万吨)的20.2%,所以,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耗量约占3/4,并且预计将会长期保持此势头。因此,中国的大气污染主要属于煤烟型污染,从污染的区域而言,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以时间而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煤是一种肮脏能源,燃煤引起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污染大气环境,直接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环境,影响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和国际间的科技经贸合作关系。
大气污染日趋严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制定“蓝天计划”,普遍开展“资源节约型”的配套技术和设备的研究,调整能源战略,开展生态环境预警工作,加强全民的生态意识,全面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锅炉湿式除尘器。其以独特的惯性分离与湿式水浴相结合的除尘方式和内部结构,使烟气得以充分洗涤和拦截捕集,从而达到了很高的除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锅炉湿式除尘器,主要是由集灰箱、灰门、灰水隔离蝶阀、灰斗、检修窗、天窗、给水箱、烟气进口、烟气出口、除尘内腔、检修工作台、梯子组成。除尘器的烟气进口与锅炉相连,出烟口与引风机相连。箱体外侧有给水箱与检修工作台。锥形灰斗通过灰水隔离蝶阀与集灰箱连接,并且灰斗位于集灰箱的上部。除尘器锥形顶部侧面开有天窗,箱壁设有检修窗,天窗及检修窗与箱壁为铰链连接。在除尘器腔体内的上部,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的人字梁档水板、上内腔档板、下内腔档板分别固接在前、后箱板上,天窗档水板固接在天窗处;侧腔档水板固接在箱体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垂直天窗与垂直地面而形成的天窗档水板,其间的夹角为130-150°;人字梁档水板顶端的夹角为130°-150°;侧腔档水板与箱壁间的夹角为35°-45°;上内腔档板与下内腔档板呈弧状,并且弧口与弧口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除尘、脱硫效率高当锅炉机组运行时,锅炉烟气通过引风机的作用,从锅炉尾部出烟道高速进入除尘器后,利用水动力自激原理在除尘器内腔的液面上激起足够的水花和水雾,在特定的区域对烟气进行水浴洗涤,烟气中的尘粒在惯性分离初步净化后,其中剩余的飘尘经过上内腔档板与下内腔档板形成的“S”通道雾化腔又被密集微小的液滴水雾多界面充分碰撞、拦截、捕集,二次入水上升;气流在人字梁档水板、侧腔档水板、天窗档水板的作用下充分脱水,从而大大降低了上升气流的含水量,使除尘器在确保锅炉负压燃烧的前题下烟尘经过惯性分离与雾化洗涤双重净化,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除尘效率,除尘效率为95%以上。
在烟气被水浴洗涤的同时,烟气中气态污染物SO2等与水充分接触,被水物理吸收,这种物理脱硫效率可达50%左右,从而达到较强的脱硫功能。若欲使脱硫效率更高时,则可定期由给水箱加投定量石灰粉及微量PH值缓冲剂,使之与烟气中SO2反应生成较稳定的盐类化合物沉淀,从而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2、防腐功能强本实用新型以钢结构为主体,腔体内采用独特的工艺内衬特殊的防腐材料,使湿式除尘器的结构由笨重的麻石向全钢制进化(步)取得了突破,从而使除尘器具有结构精巧紧凑、设备体积小、整体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简便等特点,由于解决除尘器的防腐耐磨等问题,加上精心维护、规范操作,其使用寿命与锅炉同等;3、防止了风机带水和出灰时的二次污染本除尘器采用稳定可靠的水位自控系统与严格精确的水位保证系统相结合的设计,因此可在确保锅炉负压燃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除尘器的除尘脱硫效率,同时有效地防止了风机带水现象,从而避免了系统腐蚀。
本除尘器特有的全封闭自动脱水系统利用灰渣在水中的重力沉降原理,在全封闭的除尘器集灰箱内自动沉降挤压脱水。当灰渣集满灰箱,操作人员打开灰门,立即出灰,或采用链条刮板出灰机连续自动刮提箅滤脱水外排出灰即可,使得灰渣含水率较低,无需增设大型沉淀池和泥渣挖掘设备;4、设备气流阻力小,运行费用低,操作维修简便本除尘器内部采用流线型平滑过渡设计和特殊脱水装置以及精确稳定的可调式水位控制与保证系统,设备在确保高效脱硫除尘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小了设备内阻。本除尘器阻力损失≤91mmH2O,从而确保了锅炉良好的负压燃烧工况。
由于本除尘器压损小,在与锅炉配套时无需更换原配风机、电机,仅将除尘器加装于锅炉与引风机之间,即可在引风机作用下正常自动运行。
本湿式除尘器耗水量小、无需加设液体泵。开设的检修窗和设置的检修工作台,可以很方便的在设备外部对除尘器内腔定期清理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图1是锅炉湿式除尘器示意图图2为I型锅炉炉湿式除尘器半剖视图图3是图4A-A断面剖视图图4为II型锅炉湿式除尘器半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锅炉湿式除尘器,主要是由集灰箱1、灰门2、灰水隔离蝶阀3、灰斗4、检修窗5、天窗6、给水箱7、烟气进口8、烟气出口9、除尘内腔10、检修工作台11、梯子12、组成,除尘器的烟气进口8与锅炉18相连,出烟口9与引风机19相连;箱体的一侧有给水箱7,另一侧安装检修工作台11;锥形灰斗4与集灰箱1连接,且灰斗4位于集灰箱1的上部;在除尘器的顶部侧面开有天窗6。箱壁设有检修窗5,检修窗5与箱壁为绞链连接。在除尘器腔体内上部,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的人字梁档水板14其顶端的夹角为150°,上内腔档板16下内腔档板17呈弧状,并且弧口与弧口相对;天窗档水板13固接在天窗6处,其垂直天窗与垂直地面形成的夹角为135°,侧腔档水板15固接在箱体的侧壁上,其与箱壁间的夹角为35°。
除尘器运行时,含尘烟气经引风机的作用由除尘器的烟气进口8经旋涡室方向以7m/s的高速向下冲击除尘器内腔下部的水面,烟尘颗粒在惯性作用下被分离沉留水中初步达到分离净化的效果。与此同时烟气利用动力自激原理激起大量的水花并高速穿过上、下内腔档板16、17形成的“S”通道雾化腔冲激形成大量水雾、液雾使烟气得到进一步的洗涤,烟气中剩余的尘粒特别是10微米以下的飘尘与微小密集的液滴水雾反复碰撞而被充分拦截捕集二次入水;上升气流在人字梁档水板14,天窗档水板13,侧腔档水板15的作用下,经过充分脱水大大降低上升气流的含水量,从而达到了很高的除尘效率。在水浴洗涤除尘的同时,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SO2也被水吸收而溶于水中,初步达到物理脱硫的目的。
脱硫除尘过程所产生的灰渣在全封闭的除尘器内部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汇集于除尘器下部沉淀灰斗4。经畅开的灰水隔离蝶阀3沉积于底部的集灰箱1中,沉淀灰渣经自动挤压脱水。当灰渣沉积至一定高度时,即可关闭灰水隔离蝶阀3,打开灰门2出灰。出灰时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出灰完毕后立即关闭灰门2,打开灰水隔离蝶阀3,除尘清灰循环进行。
清灰可采取人工清理;也可由电动链条刮板出灰机20连续刮提外排出灰,经刮提箅滤脱水的干稠泥灰由刮灰机出口落入专用灰车内,待车盛满后拉运倒入渣场。
通过除尘器开设的检修窗5,可对除尘器内腔定期清理维护;给水箱7观察水位动态变化,予以调节浮球自动补水,以此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工作台10、梯子11为维护设备提供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湿式除尘器,主要是由集灰箱(1)、灰门(2)、灰水隔离蝶阀(3)、灰斗(4)、检修窗(5)、天窗(6)、给水箱(7)、烟气进口(8)、烟气出口(9)、除尘内腔(10)、检修工作台(11)、梯子(12)组成,除尘器的烟气进口(8)与锅炉(18)相连,出烟口(9)与引风机(19)相连;箱体的一侧有给水箱(7),另一侧安装检修工作台(11);锥形灰斗(4)与集灰箱(1)连接,并且灰斗(4)位于集灰箱(1)的上部;其特征在于,在除尘器的顶部侧面开有天窗(6),箱壁设有检修窗(5),在除尘腔体内上部,左右两侧对称的人字梁档水板(14),上内腔档板(16)下内腔档板(17)分别固接在前、后板上,天窗档水板(13)固接在天窗(6)处,侧腔档水板(15)固接在箱体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锥形灰斗(4)与集灰箱(1)连接处装有灰水隔离蝶阀(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垂直天窗与垂直地面形成的天窗档水板(13),其间的夹角为13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人字梁档水板(14)顶端的夹角为130°-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侧腔档水板(15)与箱壁间的夹角为35°-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上内腔档板(16)与下内腔档板(17)呈弧状,并且弧口与弧口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检修窗(5)与箱壁为绞链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防止烟气从锅炉逸出,并从逸出处收集亲水性烟尘的湿式除尘器。其结构特征为在除尘器锥形顶侧开有天窗,箱壁设有检修窗,在腔体内上部,两侧面对称的人字梁档水板、上内腔档板、下内腔档板固接在前后板上,天窗档水板固接在天窗处,侧腔档水板固接在箱体的侧壁上。锥形灰斗通过灰水隔离蝶阀与集灰箱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引风机的作用,高速冲击除尘器内腔下部水面,烟尘颗粒在惯性作用下被分离沉留水中烟气初步净化后烟气中剩余的飘尘在经过上下内腔档板形成的“S”通道雾化腔时,被进一步雾化洗涤而达到很高分离净化的效果,因而可广泛应用于中小城市、工矿、乡镇及名胜旅游区的燃煤锅炉的配套使用。
文档编号B01D47/02GK2675230SQ20042004157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3日
发明者王伯海 申请人:王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