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燃料用过滤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安装在位于燃料箱内的燃料吸入口的燃料用过滤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燃料箱内的燃料通过配置在该燃料箱内的吸入管被输送到内燃机一侧。从这样输送的燃料中除去水分的同时,为了不将异物送入燃料油泵,在这样的吸入管的燃料吸入口安装过滤装置。
这样的过滤装置具有连通内部空间与燃料吸入口的袋状过滤器。该过滤器具有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在挤压网的最外层的内边形成的无纺布层,另外,在其内边还具有用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
然而,在这样的过滤装置中,存在着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的气孔平均直径和用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的差过大的倾向,并且这种倾向随着过滤精度愈高变得愈加显著。即,为了将构成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的纤维的直径,即为了将(最小也有20μm左右)所形成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也就是网眼做得很小是有限度的。与之相反,由于可将构成用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的纤维的直径做得适当细,因而可将所形成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做得适当小。因此,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平2000-246026号公报)的过滤器中,为了提高过滤精度虽将用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做得很小,但越是将其做得很小则与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的差就越大,使含在要过滤的燃料中的尘埃之类的大多数都被用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过滤掉。(即,过滤梯度愈陡,愈不能适当发挥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作为预过滤器的作用。)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过滤装置中,过滤精度愈高,即燃料中所含的要过滤的尘埃之类愈细,用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很难长期使用而不产生堵塞。当这样的堵塞增大时,燃料的吸入压力则增高(即,压力损失增大),导致燃料油泵的负荷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既要使构成这种过滤装置的过滤器的过滤精度尽可能提高,又要使过滤器尽可能不发生堵塞。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燃料用过滤装置的特征是具备以下5个要素(1)该过滤装置具有做成袋状的过滤器,其安装使该过滤器的内部空间与位于燃料箱内的燃料吸入口连通。
(2)过滤器具有2层以上的无纺布,(3)某一层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和其它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不一致;并且,(4)这种2层以上的无纺布层中,位于更靠过滤器内侧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小于与之相比位于更靠外侧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5)而且,这些无纺布层用熔吹法形成,其过滤梯度较缓。
采用这种结构,利用位于更靠过滤器的上述外侧的无纺布层过滤粒径比较大的尘埃之类,可以利用位于更靠过滤器的内侧的无纺布层过滤粒径比较小的尘埃之类,则可在过滤器难于产生堵塞的状态下从吸入的燃料中充分地除去尘埃之类。
另外,采用熔吹法,由于可有效地控制构成无纺布层的合成纤维的直线的细度,由此能将这种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调整到适当地细,因而,可使位于更靠近过滤器内侧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和与之相比位于更靠外侧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的差不至于特别大,即可使过滤器的过滤梯度不至于太陡。这样,通过位于过滤器的外侧的无纺布层可充分赋予作为对于位于内侧的无纺布层的预过滤器的功能。
另外,上述问题还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更好地解决在用熔吹法形成的2层以上的无纺布层中,位于过滤器的最内侧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在5μm-10μm的范围内;并且,在这些2层以上的无纺布层中,位于更靠过滤器内侧的1个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和,与之相邻的、而且与之相比位于更靠外侧的一个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为40μm以下。
即,根据通常含在燃料中的尘埃之类的特征等的不同,可充分减少经利用这样构成的过滤器过滤的燃料中的尘埃之类,另外,也可以做到过滤器长期使用也难于产生堵塞。
另外,上述过滤器的最外层可以用织物网孔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这样的最外层使包含在燃料中的水分和燃料分离以免水分进入内燃机内,同时利用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能避免与燃料箱的内壁等直接接触而磨损。
另外,也可以用由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构成上述过滤器的最内层。
在这种情况下,用这样的最内层使过滤器具有刚性,可易于保持过滤器的形状。
另外,也可以用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由多层制成的过滤器的各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将做成片状或垫状的各层的构成材料做成叠层状态之后,通过将其熔接而使其很好的连接成一体,构成做成袋状的过滤器。
采用本发明,不仅尽可能地提高了构成过滤装置的过滤器的过滤精度,还可使过滤器尽可能长期使用而不产生堵塞。
图1是表示过滤装置F的使用状态的断面结构图。
图2是表示构成过滤器1的无纺布层12的组合的一个例子图。
图3是表示过滤器1的结构例子的放大断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3说明为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一个例子。
此处,图1是表示过滤装置F安装在位于燃料箱T内的燃料吸入口P上的状态的结构图,而图3表示的是构成这种过滤装置F的过滤器1的断面结构的一个例子。(图3中,只表示过滤器1的上面一侧和下面一侧的断面结构,省略了对装在过滤器1中的间隔形成部件3的表示。)另外,图2是表示由具有用熔吹法形成的三层无纺布层12……12构成的过滤器1的这三层无纺布层12……12的性状的曲线图。
本实施例的燃料用过滤装置F安装在位于汽车及摩托车之类的燃料箱内的燃料吸入口P处,因而通过这样的燃料吸入口P输送到内燃机中的燃料中不含有水分和异物。
典型的是,这样的过滤装置F安装在使燃料吸入口P位于燃料箱内的燃料吸入管的该燃料吸入口P处。
此外,通过这样的燃料吸入口P向内燃机中输送燃料,用配置在燃料箱中的燃料油泵或配置在燃料箱外的燃料油泵进行。
这样的过滤装置F具有做成袋状的过滤器1。并且,这样的过滤装置F被安装在上述燃料吸入口P处,使得做成该袋状的过滤器1的内部空间10与该燃料吸入口P连通。
具体的是,在图示的例子中,上述过滤装置F具有塑料制的筒状套筒2,其一端20作为与上述燃料吸入口P的连接端,其另一端21作为与在上述过滤器1上形成的连通孔11的连接端,过滤器1的内部空间10就利用该筒状套筒2与燃料吸入口P连接。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这样的过滤装置F具有装在上述过滤器1内,用于将该过滤器1保持经常处于膨胀状态的袋状的间隔形成部件3。
具体的是,在图示的例子中,上述间隔形成部件3的结构是使其厚度能保证其上表面与做成袋状的过滤器1的上部的内表面接触,而其下表面与该过滤器1的下部的内表面接触,在装入过滤器1的内部后能使该过滤器1经常保持膨胀状态的袋状。在该间隔形成部件3中形成许多贯通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多个燃料通过部分(图中省略)。
此外,过滤器1具有2层以上的无纺布层12、12、……。
其中,某一层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不同于其它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并且,在这2层以上的无纺布层中,位于过滤器1更靠内侧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小于与之相比位于外侧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
而且,这些无防布层12用熔吹法形成,过滤梯度较平缓。
这样,采用这样的过滤装置F,利用位于过滤器1的上述外侧的无纺布层12过滤粒径比较大的尘埃之类,而利用位于过滤器1更靠内侧的无纺布层12过滤粒径比较小的尘埃之类,则可以在过滤器难于产生堵塞的状态下从所吸入的燃料中充分地除去尘埃等。即,在使用1层无防布层12的情况下,由于所有粒径的尘埃之类都不得不用该一层无纺布层12过滤,因而过滤器1经常易于产生堵塞。相反,在用气孔的平均直径不那么不同的2层以上的无纺布层12、12,……构成过滤器1的情况下,由于所有的尘埃之类都由位于过滤器1的最外侧的无纺布层12过滤,过滤器1同样经常易于产生堵塞,但在本发明的这种过滤装置中,过滤器1可长期使用而难于产生堵塞。
另外,采用熔吹法可以有效地将构成无纺布层12的合成纤维的直径做得更细,这样,由于能将这种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适当地调整得更小,因而可以使位于过滤器1的更靠内侧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和与之相比位于外侧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的差不至于过大,即,可使过滤器的过滤梯度不太陡。这样,通过位于过滤器1外侧的无纺布层12可以充分赋予作为对于位于内侧的无纺布层12的预过滤器的功能。即,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12位于过滤器1的外侧,用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12位于其内侧,这样构成过滤器1的情况下,由于用纺粘型非织造法构成无纺布层12的合成纤维的直径难于做得较细,虽然可以确保无纺布层12的刚性(强度),但是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难于做得较小,而由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12过滤的尘埃更多,其结果是位于内侧的由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12经常容易产生堵塞,但本实施例的这种过滤装置F中,使得位于过滤器1更靠内侧的无纺布层12利用其气孔的平均直径只过滤准备过滤的粒径比较小的尘埃而与之相比粒径较大的尘埃之类由与之相比位于外侧的无纺布层能在事先充分地予以过滤,因而可以尽可能使位于更内侧的无纺布层12难于产生堵塞。
这种用熔吹法形成的2层以上的无纺布层12、12,……中,位于过滤器1的最内侧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在5μm-10μm范围内,并且,这些2层以上的无纺布层12,12,……中,位于过滤器1的更靠内侧一层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和与其相邻的、而且与之相比位于外侧的一层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在40μm以下是可以获得良好效果的选择方案之一。
通常,根据含在燃料中的尘埃之类的性能状态,经这样的过滤器1过滤之后都能适当减少燃料中的尘埃,可以看到,过滤器1经长期使用而难于产生堵塞。
图2是表示具有用熔吹法形成的3层无纺布12、……12的,构成过滤器1时的例子的曲线图。
图2的横轴表示具有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直径,而纵轴表示相对于一个无纺布层12的全部气孔的面积某特定直径气孔的面积所占的比例。
图2中的实线表示位于过滤器1的最内侧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性能状态,虚线表示位于中间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性能状态,而点划线表示位于最外侧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性能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过滤器1的最内侧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是7.1μm,位于中间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是15.1μm,而位于最外侧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是27.0μm。
相邻的无纺布层12、12间的气孔的平均直径的差在40μm以下,具有较缓和的过滤梯度。
另外,这样的过滤装置F的过滤器1的最外层也可以用织物网孔13构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最外层分离燃料中所含的水分和燃料,从而可使水分不进入过滤器1内,同时可使得用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12不与燃料箱的内壁Ta等直接接触而磨损。即,在这样的过滤装置F中,由于燃料箱T中内压的变化伴随着这种燃料箱T的下部内壁面Ta的内外移动等(即,伴随着燃料箱T的膨胀或收缩等),即使产生过滤器1的下面部分的无纺布层12和该燃料箱T的下部内壁面Ta之间的摩擦,由无纺布层构成的织物网孔13内的内层部分不会直接受其影响,不会使构成内层部分的无纺布层因这样的摩擦而产生破坏。
构成这样的最外层的织物网孔13典型的可以通过用尼龙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合成纤维织成而使其具有能进行油水分离的足够细度的网孔构成。这样的织物网孔13可通过例如编织织物、平纹织物、斜纹织物、缎纹织物等构成。
另外,也可以通过利用纺粘型无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14构成这样的过滤器1的最内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这样的最内层赋予过滤器1以刚性而使过滤器1易于保持形状。另外,上述间隔形成部件3可以不与用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12接触,而与刚性更高的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14接触。
另外,由多层构成的过滤器1的各层可以由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例如,这样的各层都可以用聚丙烯构成,或者也可以用尼龙构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做成片状或垫状的各层的构造材料做成叠层状态后,利用熔接法使其相互很好地连接成一体则可构成呈袋状的过滤器1。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用织物网孔13作为过滤器1的最外层,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14作为最内层的同时,将2层用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12、12夹在上述最外层和最内层之间从而构成过滤器1。在这样的2层无纺布层12、12中,使与最内层接触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比与最外层接触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更小。
也可以用具有3层以上的利用这样的熔吹法形成的无纺布层12构成过滤器1。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最内层接触的无纺布气孔的平均直径要小如同位于过滤器1的更靠内侧的无纺布层12的那样,而与最外层接触的无纺布气孔的平均直径要大如同位于过滤器1的更靠外侧的无纺布层12那样。
图示例子的这种过滤器1可按如下方法构成在将用熔吹法形成的2层无纺布层夹在织物网孔和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之间相互重叠后,再将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置于它们的内侧,并且,在夹住上述间隔形成部件3的状态下形成2个折叠,其后,沿着除去折叠了的边部的边缘部分,或者沿着除去该折叠了的边部的边缘部分的靠该边缘部分的内侧形成热密封部分15,从而使2个折叠的相互重叠的一侧和另一侧成为一体。在进行2个折叠的加工之前预先在如上所述的相互重叠的4层布上穿设与上述筒状套筒2的连通孔11。
或者,图示例子的这种过滤器1可以按如下方法构成将用熔吹法形成的2层无纺布层夹在织物网孔和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之间形成相互重叠的第一叠层件,将用熔吹法形成的2层无纺布层夹在织物网孔和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之间形成相互重叠的第二叠层件,将第一叠层件和第二叠层件做成使第一叠层件的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和第二叠层件的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相互面对,并且,在将上述间隔形成部件3夹在上述两者之间的状态下相互叠合,然后,沿着被夹住的间隔形成部件3的外轮廓形成使第一叠层件和第二叠层件形成一体的热密封部分15而构成。事前在第一叠层件或第二叠层件上预先穿设与上述筒状套筒2的连通孔11。
在这样形成的过滤器1上还可以通过适当地进行点的熔接,除了上述热密封部分15以外,还在形成密封部分15之前使构成过滤器的各层成为一体。
另外,将位于上述热密封部分15外侧的不需要部分切掉以修整过滤器1的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料用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具有做成袋装的过滤器,其安装使得该过滤器的内部空间与位于燃料箱内的燃料吸入口连通,其特征在于过滤器具有2层以上的无纺布层;某一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和其它的无纺布层的平均直径做成不一致;并且,该2层以上的无纺布层中,位于更靠过滤器内侧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做成小于与之相比位于更靠外侧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而且,这些无纺布层用熔吹法形成,其过滤梯度较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熔吹法形成的2层以上的无纺布层中,位于过滤器的最内侧的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在5μm-10μm的范围内;并且,在这些2层以上的无纺布层中,位于更靠过滤器内侧的1个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和,与之相邻的、而且与之相比位于更靠外侧的一个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为40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器的最外层为织物网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器的最内层是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器的最内层是用纺粘型非织造法形成的无纺布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层构成的过滤器的各层用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层构成的过滤器的各层用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层构成的过滤器的各层用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层构成的过滤器的各层用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安装在位于燃料箱内的燃料吸入口的燃料用过滤装置的改进。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尽可能提高过滤器的过滤精度的同时还使过滤器尽可能不产生堵塞。本发明的过滤器(1)具有2层无纺布层(12)、(12),并使1层无纺布层的气孔的平均直径和另1层的无纺布层的平均直径不一致。两层无纺布层(12)、(12)中,位于更靠过滤器(1)的内侧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比位于与之相比更靠外侧的无纺布层(12)的气孔的平均直径更小;而且,这些无纺布层(12)、(12)用熔吹法形成,其过滤梯度较缓和。
文档编号B01D39/16GK1579595SQ20041007027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1日
发明者佐藤广司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