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77416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根据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目前用于对生活污水治理的方法大体可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这些方法大都存在有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出水水质不稳定的缺陷,并且,传统的生活处理方法其设备投入成本过高,不便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开有通风孔,所述池体的内腔上部固定有自动布水器,所述自动布水器的底端与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进水管的另一端位于池体的外壁,所述自动布水器的下方固定有第一填料支架,且第一填料支架上固定有填料,所述第一填料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填料支架,所述第二填料支架上固定有下层填料,且第二填料支架的左侧固定有导流板,所述第二填料支架的左侧设置有MBR膜支架,且MBR膜支架上固定有MBR膜,所述MBR膜上固定有集水管,且集水管与出水管的一端相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位于进水管的另一端的下侧,所述出水管的下侧还设置有曝气管与污泥管,所述曝气管的另一端固定有曝气盘,且曝气盘位于池体的内腔底部,所述污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池体的内腔底部。
[0005]优选的,所述曝气管设置有不少于五组,且曝气管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0006]优选的,所述填料分为上层填料与下层填料,所述上层填料通过第一填料支架固定于通风孔的上方,且下层填料通过第二填料支架固定于通风孔的下方。
[0007]优选的,所述自动布水器由不少于五组布水管穿孔而成,且布水管呈一字型。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结构简单,采用塔式结构,充分利用了竖向空间,结构紧凑,大大节约了占地面积;上层采用滴滤床,滴滤床上、下表面与空气接触,污水自上而下流动,使滴滤床外层处于好氧状态,内层处于兼氧状态,节省了空气动力;下层接触氧化区减少了污泥量,同时保持了 MBR的膜通量;固液分离采用了 MBR膜,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污水不需要水解酸化,同时空气动力小,运行费用低。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A-A面剖视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B-B面剖视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C-C面剖视图。
[0014]图中:1池体、2通风孔、3自动布水器、4填料、5进水管、6出水管、7曝气管、8污泥管、9集水管、10 MBR膜、11 MBR膜支架、12导流板、13第一填料支架、14下层填料、15曝气盘、16第二填料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包括池体1,池体1上开有通风孔2,通风孔2位于反应器中间位置,将空气中的氧通过自然气流作用于填料4上的微生物需氧呼吸,不需外界动力,兼做检修孔,池体1的内腔上部固定有自动布水器3,自动布水器3由不少于五组布水管穿孔而成,且布水管呈一字型,自动布水器3将根据处理水量大小自动调节、均匀布水到填料上,自动布水器3的底端与进水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进水管5的另一端位于池体1的外壁,自动布水器3的下方固定有第一填料支架13,且第一填料支架13上固定有填料4,填料4分为上层填料与下层填料14,上层填料通过第一填料支架13固定于通风孔2的上方,且下层填料14通过第二填料支架16固定于通风孔2的下方,可有效的对反应器内部进行通风,保证反应器的正常工作,第一填料支架1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填料支架16,第二填料支架16上固定有下层填料14,且第二填料支架16的左侧固定有导流板12,第二填料支架16的左侧设置有MBR膜支架11,且MBR膜支架11上固定有MBR膜10,MBR膜10上固定有集水管9,且集水管9与出水管6的一端相通,出水管6的另一端位于进水管5的另一端的下侧,出水管6的下侧还设置有曝气管7与污泥管8,污泥管8定期排泥或回流含污泥水至进水管5,曝气管7设置有不少于五组,且曝气管7呈矩形阵列状排列,曝气管7的另一端固定有曝气盘15,且曝气盘15位于池体1的内腔底部,污泥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池体1的内腔底部,该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结构简单,采用塔式结构,充分利用了竖向空间,结构紧凑,大大节约了占地面积;上层采用滴滤床,滴滤床上、下表面与空气接触,污水自上而下流动,使滴滤床外层处于好氧状态,内层处于兼氧状态,节省了空气动力;下层接触氧化区减少了污泥量,同时保持了 MBR的膜通量;固液分离采用了 MBR膜10,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污水不需要水解酸化,同时空气动力小,运行费用低。
[001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专利工作时,污水通过栗提升至自动布水器3,均匀分布在滴滤床区生物填料4(块状多孔填料或下层填料)上,并在重力作用下渗入填料内或向下流动。填料4上附着有微生物,外层填料呈富氧状态,内层填料呈兼氧状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滴滤床出水在呈滴状进入接触氧化区,鼓风机为接触氧化区和膜分离区提供充分的氧气,接触氧化区内呈好氧状态,污水中的有机、SS被进一步降解,同时产生少量的污泥。净化好的污水经膜分离区的MBR膜10拦截大量的SS,清水经栗栗出,COD、SS等污染物则被池内微生物继续降解。
[0018]污水处理一段时间后,生物填料4(块状多孔填料或下层填料)上的微生物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渐增厚,当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时,内层好氧菌死亡,而兼性细菌、厌氧菌在内层开始繁殖,形成厌氧层,利用死亡的好氧菌为基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厌氧菌,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数量上开始下降,加上代谢气体产生的逸出,使内层生物膜大块脱落,在生物膜已脱落的填料表面上,新的生物膜又重新发展起来,从而保持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填料外表面接触气体相对较多,故填料外层以好氧处理为主,而内层表面接触气体相对较少,故内层填料以兼氧、厌氧处理为主。
[0019]下层填料14去除大量的SS,且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使MBR膜10膜通量得到保持。
[00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上开有通风孔(2),所述池体(1)的内腔上部固定有自动布水器(3),所述自动布水器(3)的底端与进水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进水管(5)的另一端位于池体(1)的外壁,所述自动布水器(3)的下方固定有第一填料支架(13),且第一填料支架(13)上固定有填料(4),所述第一填料支架(1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填料支架(16),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6)上固定有下层填料(14),且第二填料支架(16)的左侧固定有导流板(12),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6)的左侧设置有MBR膜支架(11),且181?膜支架(11)上固定有MBR膜(10),所述MBR膜(10)上固定有集水管(9),且集水管(9)与出水管¢)的一端相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位于进水管(5)的另一端的下侧,所述出水管¢)的下侧还设置有曝气管(7)与污泥管(8),所述曝气管(7)的另一端固定有曝气盘(15),且曝气盘(15)位于池体(1)的内腔底部,所述污泥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池体(1)的内腔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7)设置有不少于五组,且曝气管(7)呈矩形阵列状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4)分为上层填料与下层填料(14),所述上层填料通过第一填料支架(13)固定于通风孔(2)的上方,且下层填料(14)通过第二填料支架(16)固定于通风孔(2)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布水器(3)由不少于五组布水管穿孔而成,且布水管呈一字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膜塔式生物反应器,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开有通风孔,所述池体的内腔上部固定有自动布水器,所述自动布水器的底端与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自动布水器的下方固定有第一填料支架,且第一填料支架上固定有填料,所述第一填料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填料支架,所述第二填料支架上固定有下层填料,且第二填料支架的左侧固定有导流板,所述第二填料支架的左侧设置有MBR膜支架,且MBR膜支架上固定有MBR膜,所述MBR膜上固定有集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下侧还设置有曝气管与污泥管,所述曝气管的另一端固定有曝气盘,所述污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池体的内腔底部。该生物反应器结构简单,更加稳定。
【IPC分类】C02F3/30, C02F3/04
【公开号】CN205087999
【申请号】CN201520803065
【发明人】钟付伟
【申请人】武汉水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