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厌氧均流双反应塔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833867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循环厌氧均流双反应塔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的一种化工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典型特征是处理能力大,能耗低,易于控制等,已广泛被 人们所接受。从传统厌氧接触工艺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第二代厌氧生物处理 工艺,具有相当高的容积负荷,操作稳定,反应器容积小,投资省等特点。随着生产的 发展,逐渐增多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已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资源、能耗、占 地等矛盾也变为突出,继续研发技术经济更为优化的厌氧处理技术就显得成为必 要。第三代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当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简称IC反应器),实质 上是将二个反应器叠在一起,其特点是:微生物以颗粒污泥固定方式存在于反应 器中,污泥浓度很高,容积负荷很高;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具有较大的高径比, 一般在3 5或更高;占地面积小。
內循环厌氧反应器由于COD容积负荷大幅度提高,使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有 很高的处理容量,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1)厌氧处理是废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要提高厌氧处理的速率和效 率,就必须提供微生物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保持反应器內有高浓度的污泥,同 时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传质过程,即废水必须与污泥有充分接触的机会,有机物 才能与微生物发生反应,提高有机物的处理效率。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废水与 污泥还缺乏这个接触条件,致使废水处理效率不理想。
(2) 內循环厌氧反应器內部结构很复杂,设计要求高,施工困难。反应器 高径比大,这就带来了两大问题①增加进水泵的动力,提高了运行费用,本 来厌氧处理最大的优越性就是能耗低,而厌氧处理能耗也就是这一项,因此,厌 氧处理能耗低的优越性被丧失掉了;②由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达18 25m, 运行重每1112面积高达20吨~26吨,这就大大超过了地耐力,即使地质条件比 较好的情况下设备基础还要处理,投资费用增加,这对一般的污水处理企业是难 以接受的,推广应用就遇到了困难。
(3) 在厌氧反应中,有机负荷、产气量和处理程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 系。尤其是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厌氧反应,废水PH下降很大,最后达到 了微生物不能承受的程度,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就难以调节,这就限制了IC反应 器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技术的内部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结合工程实践,针对现有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使 这一技术更加完善。 三、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內循环厌氧均流双反应塔,将反应器分为两个独立的 反应塔,由内循环反应塔和上流厌氧塔串联来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增加传质速 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应用更广泛之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图,是由内循环反应塔A和上流厌氧塔B串联 来实现的。
内循环反应塔A包括均流器1,反应桶2,气体收集罩3,气液分离器4,污 水收集渠5,废水进口管12以及污泥回流管13;上流厌氧塔B包括布水器6,厌 氧桶7,三相分离器8,沉淀桶9,集水渠10以及废水出水管16;还包括外部连接 件污泥泵11,双塔连通管14以及污泥管15。均流器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旋 流器17、浮阀18和喷嘴19。均流器1设置于内循环反应塔A的底部,在其中心 设置一污泥回流管13与设置于内循环反应塔顶部的气液分离器4连通,气体收 集罩3设置于内循环反应塔上部并与污水收集渠5连通,进水管12通过一喷嘴 18从切线方向进入旋流器,污水收集渠5通过双塔连通管14进入上流厌氧塔B 的底部并与布水器6连通,三相分离器8设置于低于气体收集罩3位置的上流厌 氧塔B的上部,其与气体收集罩3连通,沉淀桶9位于三相分离器与集水渠之间, 废水出水管16与集水渠10连通,污泥泵11设置于两塔外其用污泥管15与气液 分离器4连通,数个浮阀18均布于均流器上。
本设计的工作原理废水进水管通过一喷嘴从切线方向进入旋流器,与气液 分离器来的回流污泥充分混合,然后由浮阀均匀地将泥水混合物分布在反应区 内,促使废水与污泥颗粒充分接触,均流器所形成的泥水混合物均匀地进入反应 桶,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混合液上升流在沼气的激 烈搅动下,使该反应桶内污泥呈膨脹和流化状态,加強了泥水接触表面,污泥由
此而保持较髙的活性。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 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頂 部的气液分离器中,被提升的混合物和沼气在收集罩中被提升到气液分离器中, 泥水混合物則沿着回流管返回到最下端的均流器,实现了混合液的內部循环。经 第一塔反应并气液固分离后由废水收集渠通过双塔连接管进入第二塔(上流厌氧 塔)的布水器,均匀地将废水分布在厌氧区进行二级处理,COD进一步被降解, 厌氧区反应后的泥、水和气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收集后进入气液分离器,泥水 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集水渠均匀收集后从出水管排走,沉淀 的颗粒污泥返回第二厌氧区污泥床内。
与公知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容积负荷高反应塔內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內循环,污
泥均匀分布,传质效果好。
(2) 处理废水COD浓度高由于分为两个塔,操作条件可以控制,操作 灵活,COD浓度可达10000mg/L以上,运用自如。
(3) 內部自动循环,不必外加动力普通厌氧反应器要保持一定的流速, 以实现流态化,是通过外部加压来实现循环的,而本IC均流双反应塔以自身產 生的沼氣作爲提升的动力来实现混合液內循环,不必设循环泵,节省了动力消耗, 同时反应塔较低,进水动力消耗少,真正实行了低能耗。
(4) 出水稳定性好利用二級反应塔分級厌氧处理,延长生物停留时间, 反应进行屋顶,方便调节,净化效果更佳,出水稳定性更好。
(5) 启动周期短IC反应器內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为反应器快速启 动提,利条件。
(6) 由于塔高度降低一倍,每n^面积荷重只有10吨,已小于一般对地耐 力的要求,基础处理比较容易,投资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图,图中1是均流器,2是反应 樣3是气体收集罩,4是气液分离器,5是污7jc收集渠,6是布水器,7是厌氧桶,8
是三相分离器,9是沉淀桶,IO是集水渠,11是污泥氣12是废水进口管,13是污泥
回流管,14双塔连通管,15是不是污泥管,16是废水出7jc管。图2是均流器的组成
结构图,图中17是旋流器、18是浮阀,19是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其图l,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由内循环反应塔A和上流厌氧塔B串联来实现。 内循环反应塔A包括均流器1,反应桶2,气体收集罩3,气液分离器4,污 水收集渠5,废水进口管12以及污泥回流管13;上流厌氧塔B包括布水器6,厌 氧桶7,三相分离器8,沉淀桶9,集水渠10以及废水出水管16;还包括外部连接 件污泥泵11,双塔连通管14以及污泥管15。均流器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旋 流器17、浮阀18和喷嘴19。均流器1设置于内循环反应塔A的底部,在其中心 设置一污泥回流管13与设置于内循环反应塔顶部的气液分离器4连通,气体收 集罩3设置于内循环反应塔上部并与污水收集渠5连通,进水管12通过一喷嘴 18从切线方向进入旋流器,污水收集渠5通过双塔连通管14进入上流厌氧塔B 的底部并与布水器6连通,三相分离器8设置于低于气体收集罩3位置的上流厌 氧塔B的上部,其与气体收集罩3连通,沉淀桶9位于三相分离器与集水渠之间, 废水出水管16与集水渠IO连通,污泥泵11设置于两塔外其用污泥管15与气液 分离器4连通,数个浮阀18均布于均流器上。
处理能力5000吨/日啤酒废水,COD浓度2000mg/L,第一塔高直径cp6.5m, 塔髙10.5m,第二塔直径6.5m,塔高9m,出水COD300mg/L,COD去除效率85%。
权利要求1. 一种内循环厌氧均流双反应塔,其特征在于其由内循环反应塔A和上流厌氧塔B串联来实现的,内循环反应塔A包括均流器(1),反应桶(2),气体收集罩(3),气液分离器(4),污水收集渠(5),废水进口管(12)以及污泥回流管(13),上流厌氧塔B包括布水器(6),厌氧桶(7),三相分离器(8),沉淀桶(9),集水渠(10)以及废水出水管(16),还包括外部连接件污泥泵(11),双塔连通管(14)以及污泥管(15),均流器包括旋流器(17),浮阀(18)和喷嘴(19),均流器(1)设置于内循环反应塔A的底部,在其中心设置一污泥回流管(13)与设置于内循环反应塔顶部的气液分离器(4)连通,气体收集罩(3)设置于内循环反应塔上部并与污水收集渠(5)连通,进水管(12)通过一喷嘴(18)从切线方向进入旋流器,污水收集渠(5)通过双塔连通管(14)进入上流厌氧塔B的底部并与布水器(6)连通,三相分离器(8)设置于低于气体收集罩(3)位置的上流厌氧塔B的上部,其与气体收集罩(3)连通,沉淀桶(9)位于三相分离器与集水渠之间,废水出水管(16)与集水渠(10)连通,污泥泵(11)设置于两塔外,其用污泥管(15)与气液分离器(4)连通,数个浮阀(18)均布于均流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循环厌氧均流双反应塔,其由内循环反应塔和上流厌氧塔串联来实现。内循环反应塔包括均流器,反应桶,气体收集罩,气液分离器,污水收集渠等,上流厌氧塔包括布水器,厌氧桶,三相分离器,沉淀桶,和集水渠等。废水进水管通过一喷嘴从切线方向进入旋流器,与气液分离器来的回流污泥充分混合,再分布于反应区内,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经第一塔反应并气液固分离后由废水收集渠通过双塔连接管进入上流厌氧塔进行厌氧反应后完成废水处理。其反应塔内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内循环,污泥均匀分布,传质效果好,处理废水的COD浓度可达10000mg/L以上。
文档编号C02F3/28GK201077804SQ20072010478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0日
发明者平 宁, 殷在飞, 王学谦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