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设备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486729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设备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适用于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含量较高的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水中微生物来处理废水的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各种废水处理。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但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处理效率低,设备占地面积大,曝气充氧电耗一般占总电力消耗的60~70%,而能量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几,能量消耗大。内循环气升式循环反应器虽然能有效地提高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但对于反应器与沉淀池合建式,虽然可以不设污泥回流设施,但存在载体流失和部分区域因形成厌氧区而产生污泥上浮的问题,而反应器与沉淀池分建则又要多建一个沉淀池并增加污泥回流设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设备。该设备结合了气升式循环反应器和连续进水、周期排水的延时曝气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使气提式循环反应器的工艺过程连续地进水,在同一反应器中序批式进行曝气、沉淀、滗水,在反应器内投加生物载体,污水和空气从底部进入中心提升管,被提升的空气、污水、生物体三相进行强烈搅动接触,同时投加载体,有效地增加生物量,从而提高了废水生化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它由外筒体、内筒体、水射器、水泵、滗水器和自控装置相互连接组成,其中,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固定有内筒体支撑板,并安装有滗水器,水射器安装在外筒体的底部,裙围套装在内筒体底部,并通过水射器扩散管与水射器相连通,外筒体开有出水管和排空管,水泵分别与水射器和进水管相连通,并通过外循环管与外筒体相连通,自控装置与排空管、进水管、外循环管和出水管的阀门相电气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外筒体的径高比可以为1∶2;外筒体直径与内筒体直径的比可以为1∶0.5~0.7;裙围的最大直径可以与内筒体直径相等;裙围与外筒体的距离可以为2~4cm;裙围与内筒体的距离可以为5~10cm。
本实用新型把初沉池、二沉池、污泥消化池等设施结合在一起,通过PLC自控系统进行控制,对气升式循环反应器序批式地进行曝气、沉淀和滗水,不断经历着好氧-缺氧-厌氧周期变化过程。循环过程中,经过粗筛后的废水经安装在反应器底部的水射器扩散装置连续不断地进入反应器,经过污泥层进入内筒,在曝气阶段,通过开启反应器外循环回流水,使进入水射器的水量加大,水射器由于负压作用同时吸入大量空气,水流和气流的共同作用又使喷头下方形成高速紊流剪切区,使所吸入的气泡高度细化并均匀分散,同时利用压头溶氧,极大地提高了空气中氧的利用率,富含溶解氧的混合污水经导流筒达到反应器顶部后,通过下降区回到底部,形成环流,再经剪切向上射流,如此循环往复运行。水位随进水而由设计的最低水位而逐渐上升至设计最高水位。当系统停止曝气后,系统进入沉淀排水阶段,在沉淀阶段,在静止的条件下使活性污泥絮凝,污泥以区域沉降的形式下沉,因而所形成的污泥浓度较高。沉淀结束后,通过放置于外筒体的滗水装置排出上清液,并使水位恢复到设计最低水位。未处理废水连续不断地经反应器底部污泥吸附层的吸附,进入反应器的内筒体,以极小的流速运动,整个系统进入一推流式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及气提式好氧处理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设二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污泥回流及污泥回流设备,大大减少了反应器的基建投资与运行费用。
2.与传统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曝气过程结合了高速射流曝气、物相强化传递、紊流剪切等技术,并具有深井曝气和流化污泥的特点。通过射流曝气的紊流剪切作用,形成高分散、高传质的生物絮体,大大加快了反应器的亚微观传质速率,即有机物和氧向生物污泥絮体转移的速率,及生化反应产物从生物污泥絮体移走的速率。
3.本实用新型在反应阶段,活性污泥微生物周期性地处于高浓度和低浓度基质的环境中,反应器也相应地形成厌氧-缺氧-好氧的交替过程,在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中,随着反应器内反应时间的延长,基质浓度也由高到低变化,微生物经历了对数生长期、减速生长期和衰减期,其降解有机物的速率也相应在由零级反应向一级反应过渡,而且系统是在非稳态的工况下运行的,反应器的生物相十分复杂,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它们相互作用,强化了工艺的处理效能。
4.本实用新型的表面水力负荷为0.3~0.5m3/m2·h,固体表面负荷为10~15kg/m2·h,分别是二沉池的1/3和1/8~1/5,因此,污泥沉淀时间充分,固液分离效率高。
5.本实用新型由于反应器泥龄较长,长达25天左右,污泥稳定性好,脱水性能好,剩余污泥量少,减少了剩余污泥的产生。
6.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阶段是一个理想的推流过程,生化反应推动力大,效率高,运行方式灵活;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耐冲击负荷,处理有毒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即反应器)可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反应器的下端装有水射器10和排空管8,与外筒体1底部连接的水射器10的出口与喇叭型裙围6及内筒体3下端口相对,喇叭型裙围6与水射器10的扩散管4连在一起,并通过四块支撑板5套装在内筒体3中,内筒体3通过上下各四块支撑板2与外筒体1相连,外筒体1的中部开有出水管16,循环水泵12分别与水射器10和进水管13相连通,并通过外循环管12与外筒体1相连通,排泥阀7、排水阀15、循环水泵12及F012-K1型气动阀14由可编程序控制器自控装置19控制,四根圆钢支脚9支撑反应器,滗水过程中由浮球式水位监测仪18控制滗水器17的升降,循环水泵12流量由WS133系列陶瓷电容式压力变送器11控制。
以处理废水能力为50m3/h的反应器为例,其结构参数如下外筒体直径为2800mm,高为5600mm;内筒体直径为1680mm,高为4800mm;喇叭型裙围的最大直径为1680mm;喇叭型裙围与外筒体的距离可以为2~4cm;喇叭型裙围与内筒体的距离可以为5~10cm,自控装置采用SIMATIC 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自控装置,控制排泥阀、排水阀、循环水泵及外循环阀的开启。其工艺参数为操作运行采用每天6个周期,每周期4小时,其中2.5小时曝气,1小时沉淀,0.5小时排水;充水比为50%,停留时间为8小时;曝气过程中,溶解氧浓度不小于2mg/L;反应系统内的生物污泥浓度达10g/L以上;沉淀过程中,表面水力负荷为0.3~0.5m3/m2·h,固体表面负荷为10~15kg/m2·h;载体投配率在5%~10%。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它由外筒体、内筒体、水射器、水泵、滗水器和自控装置相互连接组成,其中,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固定有内筒体支撑板,并安装有滗水器,水射器安装在外筒体的底部,裙围套装在内筒体底部,并通过水射器扩散管与水射器相连通,外筒体开有出水管和排空管,水泵分别与水射器和进水管相连通,并通过外循环管与外筒体相连通,自控装置与排空管、进水管、外循环管和出水管的阀门相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外筒体的径高比可以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外筒体直径与内筒体直径的比可以为1∶0.5~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裙围的最大直径可以与内筒体直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裙围与外筒体的距离可以为2~4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裙围与内筒体的距离可以为5~1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设备,它由外筒体、内筒体、水射器、水泵、滗水器和自控装置相互连接组成,其中,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安装有滗水器,水射器安装在外筒体的底部,水泵分别与水射器和进水管相连通,并通过外循环管与外筒体相连通,自控装置与排空管、进水管、外循环管和出水管的阀门相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少了反应器的基建投资与运行费用,加快了反应器的亚微观传质速率,强化了工艺的处理效能,污泥沉淀时间充分,固液分离效率高,污泥稳定性好,脱水性能好,剩余污泥量少,生化反应推动力大,效率高,运行方式灵活,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耐冲击负荷,处理有毒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强。
文档编号C02F3/02GK2581435SQ0224801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3日
发明者陈元彩, 陈中豪, 陈荣, 杨立, 陈金中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