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能源、军工、空间、生物、医疗等诸多领域,均需要使用到高效的制冷设备,要求其制冷温度达到-10°C?-105°C。传统的制冷设备,采用常规单机压缩蒸发式制冷循环系统,该系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润滑油与制冷剂无法分离、蒸发压力过低、压缩比过大等;而传统的多级压缩设备又过于笨重无法广泛应用。
[000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自动复叠系统,它以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做循环工质的自动复叠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寿命长等诸多优点。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复叠系统,制冷效率较低,无法满足超低温制冷的需求;而且,使用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中容易混入杂质,杂质不仅会影响制冷效率,而且长时间使用后,会对设备产生损害,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两组过滤器去除混合工质中的杂质的四级自动复置制冷系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回热器、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二换热器、第二节流阀、第三气液分离器、第三换热器、第三节流阀、第四节流阀、第一干燥过滤器、第二干燥过滤器以及蒸发器;
[0007]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回热器连接,所述回热器与第一气液分离器连接使回热器中的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一节流阀与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一方面与回热器连接,另一方面与第二气液分离器连接使第一换热器中的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
[0008]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二节流阀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一方面与第一换热器连接,另一方面与第三气液分离器连接使第二换热器中的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三气液分离器;
[0009]所述第三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第三换热器连接,第三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三节流阀与第三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一方面与第二换热器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三节流阀与蒸发器连接;
[0010]所述第一干燥过滤器串联在冷凝器与回热器之间,所述第二干燥过滤器串联在第三换热器与蒸发器之间。
[0011 ]优选的,该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还包括电脑温控系统、K分度传感器以及数码显示屏;所述以及K分度传感器与电脑温控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脑温控系统的控制输出端与压缩机连接,显示输出端与数码显示屏电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均为蒸发式冷凝器。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采用了单压缩机设计,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廉;由多组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构成多级制冷系统,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制冷效率高,能达到很低的温度;尤为重要的是,在冷凝器与回热器之间设置了第一干燥过滤器,在第三换热器与蒸发器之间设置了第二干燥过滤器,两个干燥过滤器能够过滤非共沸混合工质中混入的杂质,确保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纯净,进而提高制冷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001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6]11、压缩机12、冷凝器
[0017]13、第一干燥过滤器14、回热器
[0018]15、第一气液分离器16、第一换热器
[0019]17、第二气液分离器18、第二换热器
[0020]19、第三气液分离器20、第三换热器
[0021]21、蒸发器22、第一节流阀
[0022]23、第二节流阀24、第三节流阀
[0023]25、第四节流阀26、第二干燥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5]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1、冷凝器12、回热器14、第一气液分离器15、第一换热器16、第一节流阀22、第二气液分离器17、第二换热器18、第二节流阀23、第三气液分离器19、第三换热器20、第三节流阀24、第四节流阀25、第一干燥过滤器13、第二干燥过滤器26以及蒸发器21;
[0026]压缩机11与冷凝器12连接,冷凝器12与回热器14连接,回热器14与第一气液分离器15连接使回热器14中的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15;第一气液分离器15的气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6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15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一节流阀22与第一换热器16连接;第一换热器16—方面与回热器14连接,另一方面与第二气液分离器17连接使第一换热器16中的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17;
[0027]第二气液分离器17的气体出口与第二换热器18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17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二节流阀23与第二换热器18连接;第二换热器18—方面与第一换热器16连接,另一方面与第三气液分离器19连接使第二换热器18中的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三气液分离器19;
[0028]第三气液分离器19的气体出口与第三换热器20连接,第三气液分离器19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三节流阀24与第三换热器20连接;第三换热器20—方面与第二换热器18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三节流阀24与蒸发器21连接;
[0029]第一干燥过滤器13串联在冷凝器12与回热器14之间,第二干燥过滤器26串联在第三换热器20与蒸发器21之间。
[003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采用了单压缩机11设计,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廉;由多组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构成多级制冷系统,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制冷效率高,能达到很低的温度;尤为重要的是,在冷凝器12与回热器14之间设置了第一干燥过滤器13,在第三换热器20与蒸发器21之间设置了第二干燥过滤器26,两个干燥过滤器能够过滤非共沸混合工质中混入的杂质,确保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纯净,进而提尚制冷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31 ]在本实施例中,该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还包括电脑温控系统、1(分度传感器以及数码显示屏;以及K分度传感器与电脑温控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电脑温控系统的控制输出端与压缩机11连接,显示输出端与数码显示屏电连接。通过高精度电脑温控系统配合K分度传感器,能够监测温度,并自动调整,使制冷温度在-10°C?-85°C范围内自由设定,而且,能够通过数码显示屏显示,运行状态一目了然。
[00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6、第二换热器18和第三换热器20均为蒸发式冷凝器。当然,这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种类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为其他类型的换热器。
[00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回热器、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二换热器、第二节流阀、第三气液分离器、第三换热器、第三节流阀、第四节流阀、第一干燥过滤器、第二干燥过滤器以及蒸发器; 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回热器连接,所述回热器与第一气液分离器连接使回热器中的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一节流阀与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一方面与回热器连接,另一方面与第二气液分离器连接使第一换热器中的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 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二节流阀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一方面与第一换热器连接,另一方面与第三气液分离器连接使第二换热器中的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三气液分离器; 所述第三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第三换热器连接,第三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三节流阀与第三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一方面与第二换热器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三节流阀与蒸发器连接; 所述第一干燥过滤器串联在冷凝器与回热器之间,所述第二干燥过滤器串联在第三换热器与蒸发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还包括电脑温控系统、K分度传感器以及数码显示屏;所述以及K分度传感器与电脑温控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脑温控系统的控制输出端与压缩机连接,显示输出端与数码显示屏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均为蒸发式冷凝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四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回热器、三个气液分离器、三个换热器、四个节流阀以及蒸发器;压缩机通过冷凝器与回热器连接,回热器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气液分离器与第一换热器连接并通过第一节流阀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一换热器与回热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连接第二换热器并通过第二节流阀与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二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气液分离器连接,第三气液分离器与第三换热器连接并通过第三节流阀与第三换热器连接;第三换热器连接蒸发器;在冷凝器与回热器之间以及第三换热器与蒸发器之间分别设置一干燥过滤器,能够过滤非共沸混合工质中混入的杂质,延长设备寿命。
【IPC分类】F25B7/00
【公开号】CN205316733
【申请号】CN201521134452
【发明人】倪邦火
【申请人】深圳市富达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