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本发明尤其涉及散热泵型的致冷循环系统,该致冷循环系统使用HFC(氢氟烃)类的致冷介质,同时,循环系统中也使用具有强水解作用的液体为冷却油,而且在致冷介质循环系统内部设置有干燥剂。现有技术说明长期以来,家用室内空调器之类的致冷循环系统一般将所谓的R22致冷剂作为致冷介质,同时也将矿物油作为其冷却油。这样的组合具有较强的防潮性能,因此,其致冷循环系统中基本上不需要为除湿而设置干燥剂。然而,从环境保护的需要来看,空调器所用的致冷介质可以由HCFC(氯氟烃)类的普通R22转变为HFC类中的某一种。而HFC类致冷介质具有不同于HCFC类介质的分子极化条件,它无法完全溶解在冷却油中。因此,常用的矿物油不能象以往一样被用做冷却油。
于是,一种象多元醇酯这样具有必要可溶性的人工合成油被用做冷却油。不过,多元醇酯类冷却油的可溶性太强,确切地说是水解作用过强,这样,如果致冷循环系统的管道内含有或存留有水份,冷却油就会通过与水份起反应而分解成脂肪酸和乙醇。分解产物不仅直接破坏可动部分,而且会通过进一步的反应生成附着在致冷循环系统导管内壁上的沉积物,从而导致致冷循环系统的循环阻塞。
另外,对于大部分空调器—尤其是家用室内空调器—来说,室内设备与室外设备是彼此分开的,因此,其共同点在于,它们是在需要空气调节的房间之外和之内分别安装的,而且,在通过安装作业完成安装之时,它们是在安装现场由铜管连接起来而实现彼此相连的。因此,与那些在发运时就已经完成致冷循环系统构造及/或装配作业的产品(如冷冻机)相比,上述产品致冷循环系统中被导入水份—包括其导管内含有水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类产品必须设有在其致冷循环系统运转之后起效的水份控制(亦即除湿)部分。
为实现致冷循环系统导管内的除湿,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常规方法是在致冷循环系统中添加或设置干燥剂,其做法是从致冷循环系统导管的某一适当部分引出或分出一条支管,在支管顶端安装可包容干燥剂的干燥器(或干燥装置),由此获得除湿效果。这种结构的一个例子是日本已公开专利Sho 59-7373(1984)号,具体可参见其说明书的附图3。
此外,另一个例子所采用的方法是在支管上安装可拆的干燥器,该干燥器可以在致冷循环系统运行了适当的期限后拆下,因此可以多次使用单个干燥器,该方法见于日本已公开实用新型专利Sho 54-24348(1979)号。
在上述结构中,干燥剂本身是从留在支管部分的致冷介质中吸收水份的,然而,在致冷循环系统中循环的致冷介质很难与留在支管部分的致冷介质发生置换或交换,它只能在支管入口处附近依赖水份集中程度的差别从致冷介质中吸收水份,因而对水份的吸收能力较低,速度也慢。
另外,如果将干燥剂引入致冷介质在致冷循环系统中循环的主要流路中,高速流动的气体在越过干燥剂时将会使之发生混合及搅动,进而使之被摩擦并研磨成粉料。干燥剂经这种磨损而产生的摩擦能量会聚集在致冷循环系统中致冷介质流动通道的小径部分,从而导致压缩机等设备中活动表面的异常磨耗或磨损。
在这种散热泵型的致冷循环系统中,致冷介质需要按照工作状态—即冷却或加热—的变化进行流动方向及物相—即气体或液体—的相应转变。因此,即使循环系统经过相应的设计及配备而在冷却工作模式下不会产生上述摩擦能量,但它在加热工作模式下仍然会产生摩擦能量。
日本已公开专利Sho 54-24348(1979)号介绍了一种防止产生上述摩擦能量的方法,该方法理所当然地采取了只在致冷介质流动的工作模式下安装干燥器、在此之后又将其拆下的措施。然而,对于小型家用空调器来说,干燥器一旦装上之后将很难再次修理或拆下。
因此,在被安装于产品(即空调器)中的条件下,干燥器应该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速度足够高、量足够大的吸湿性能,而且,通过对干燥器安装位置的重新设计,干燥剂因破裂或磨损而产生摩擦能量的现象也应该避免。
因此,如本发明所述的第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消除致冷介质流动对干燥剂的冲击损坏,而且能够获得有效的吸湿性能,该目的尤其针对散热泵型的致冷循环系统,这类系统使用HFC类的致冷介质,而且其冷却油也相应地使用多元醇酯类这种具有水解作用的油。
如本发明所述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其中,调节致冷介质流动的调节器部分以及干燥器部分被做成合为一体的单个装置,而且,在循环系统结构简单化的同时,这种处理成单个装置的做法照样可以基本达到先前此类装置所能达到的性能。
此外,如本发明所述的第三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其中,干燥装置可以被用做致冷介质的储罐,从而使致冷介质在冷却及加热工作模式下的流量能够被调节。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在如本发明所述的基本结构中,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配有以下部分压缩机;四通阀门,室外热交换器;用来降低致冷介质压力的膨胀装置;室内热交换器;以及用来连接以上各部分的导管,其中,致冷介质采用HFC类致冷介质,而且冷却油也采用水解性油,其特点还在于在构成致冷循环系统的上述导管的某一段设有旁路通道,该通道内以串联方式设置了用来吸湿的干燥装置;用来控制致冷介质流向的控制器以及用来调节致冷介质流量的调节器。
同样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在如本发明所述某一更为具体的结构中,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包括以下部分压缩机;四通阀门,室外热交换器;用来降低致冷介质压力的膨胀装置;室内热交换器;以及用来连接以上各部分的导管,其中,致冷介质采用HFC类致冷介质,而且冷却油也采用水解性油,其特点还在于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与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之间的导管上设有与上述节流阀并联的旁路通道,该通道内连接着用来吸湿的干燥装置;用来控制致冷介质流向的控制器以及用来调节致冷介质流量的调节器,其连接顺序以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一侧为起始端,依此为上述干燥装置,上述流向控制装置以及上述流量调节装置,而且上述流向调节器采取检验阀的结构,该结构在冷却工作模式下使液态致冷介质流入上述干燥装置,而在加热工作模式下又阻止致冷介质流入上述旁路通道。
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在如本发明所述的另一种结构中,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仍具有如上所述的特征,其中,上述流向控制装置与上述流量调节装置中至少有一方与上述干燥装置合为一体,从而形成单一元件体。
更具体的情况是,对于如上所述的含干燥装置致冷循环系统来说,位于上述旁路通道内的圆柱体导管中串联着以下部分上述干燥装置,该装置通过弹性元件对填充在网状元件之间的干燥剂加以固定;由阀座和阀体构成的上述检验阀;以及朝向上述阀体之锥形部分的节流孔。
此外,为达到上述第三个目的,在如本发明所述的又一种结构中,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包括以下部分压缩机;四通阀门,室外热交换器;用来降低致冷介质压力的膨胀装置;室内热交换器;以及用来连接以上各部分的导管,其中,致冷介质采用HFC类致冷介质,而且冷却油也采用水解性油,其特点还在于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与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之间的导管上设有与上述节流阀并联的旁路通道,该通道内连接着用来吸湿的干燥装置;用来控制致冷介质流向的控制器以及用来调节致冷介质流量的调节器,其连接顺序以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一侧为起始端,依此为上述流量调节器,上述流向控制器以及上述干燥装置,而且液态致冷介质在加热工作模式下流过上述干燥装置内部,而气态致冷介质在加热工作模式下则留在上述干燥装置中。
本发明的效能归纳如下首先,只有在流向调节器(如检验阀)功能允许液态致冷介质流过的方向上,致冷介质才能穿过干燥装置,而且,如果在反方向上流动,致冷介质将会因为干燥装置某一侧被关闭而无法流入干燥装置。当干燥装置这一侧被关闭时,留在干燥器中的气态致冷介质所含的水份将被吸收掉,而且,随着与流经循环系统之致冷介质的置换及交换,即使对于留在干燥装置周围处的气态致冷介质来说,其所含的水份也将被吸收掉。这样就可以使干燥剂在吸收水份的同时又能避免破裂或磨损。
另外,对于致冷介质以穿过干燥装置的方式流动的特殊情况来说,用调节装置(如毛细管)调节致冷介质流入干燥装置的流量,由此使致冷介质的流速得到调节,从而保护干燥剂免于磨损。此外,在干燥器一侧降低致冷介质流量的做法可以避免因致冷介质在干燥器一侧流动而导致的性能下降。
图1是含干燥器致冷循环系统的系统框图,该系统如本发明某一基本实施例所述;图2也是含干燥器致冷循环系统之主要部分的系统框图,该系统如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图3仍是含干燥器致冷循环系统之主要部分的系统框图,该系统如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图4是干燥器的结构视图,该干燥器与检验阀及毛细管合为一体;且图5是另一含干燥器致冷循环系统的系统框图,该系统如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所述;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如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图1所示具有干燥器的致冷循环系统框图表示如本发明所述的一个基本实施例,其中,标识符1表示压缩机,2表示四通阀门,3表示室外热交换器,4表示构成节流阀的膨胀装置,5表示室内热交换器,此外,符号A表示连接致冷循环系统中压缩机1,四通阀门2,室外热交换器3,膨胀装置4以及室内热交换器5的管道。
符号B表示设在致冷循环系统管道A中某一处的旁路通道(以下称″旁路管道″),标识符6表示干燥装置(以下仅称″干燥器″),7表示构成控制器的检验阀,它可以控制流向,8表示构成调节器的毛细管,它可以调节流量。在此假定干燥器6具有使致冷介质沿正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流动的性质或功能,亦即从室外热交换器3到室内热交换器5。在该实施例中,循环系统中的致冷介质采用HFC类致冷介质中的R410,同时,冷却油采用了具有水解性质的多元醇酯类。
如图1所示,在室外热交换器3与室内热交换器5之间的致冷循环系统管道A中,旁路管道B以并联于膨胀阀4的方式设置,旁路管道中连接着干燥器6,检验阀7和毛细管8,其连接顺序是在从室外热交换器3一侧到室内热交换器5一侧的方向上。
对于图1所示具有干燥器的致冷循环系统结构来说,在其冷却工作模式下,出自压缩机1的高压高温致冷介质气体经过四通阀门2进入室外热交换器3,从而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发生凝结及液化。液化致冷介质的一部分经过膨胀装置4的降压并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在室内热交换器5中,致冷介质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时发生汽化并且转变成低压气体致冷介质,随后又返回到压缩机1。
此时,如图1所示,出自室内热交换器3的一部分液化致冷介质由管道A从干燥器6一侧流入旁路管道B中。流经干燥器6内侧的致冷介质在通过检验阀7之后流过毛细管8。由于这是流经干燥器6内侧的液化致冷介质,所以其流动速度比较低。此外,对于由致冷循环系统管道A从干燥器6一侧流入旁路管道B中致冷介质来说,其流量可以通过适当设定毛细管8的流阻值而得以降低。这样即可调节致冷介质的流速,从而将旁路管道对致冷循环系统的干扰或影响抑制到比较低的程度。
例如,在使用HFC类致冷介质中的R410A的情况下,若致冷介质的循环量为60kg/h,凝结压力为3,000kPa,且室内热交换器出口温度为30℃,则致冷介质液体密度约为1.036g/cm3。致冷介质在4.95mm直径铜管中的流速约为0.838m/s,而当致冷介质直接流入干燥器6中时,其流速可达到3.83m/s,亦即提高了三倍。考虑到毛细管内的压降正比于流速的平方,毛细管的流阻必须大于膨胀装置4流阻的九(9)倍,这样才能使其流速降低到与铜管内流速相同的水平。
在加热工作模式下,例如,在按照与上述冷却工作模式相同的方式将R410A用做致冷介质时,若汽化压力为780kPa,且干燥度为20%,则致冷介质密度可达到约147kg/m3,亦即减小到冷却工作模式下的七分之一(1/7)。这样,由于致冷介质流速七(7)倍于冷却工作模式下的值,而且这可能导致干燥剂破裂,因此,致冷介质是不宜直接流入干燥器6中的。为此,检验阀7的设置可以避免致冷介质在加热工作模式下流入干燥器6中。也就是说,对于图1所示结构来说,出自室内热交换器5的液化致冷介质在经过毛细管8之后被检验阀7阻挡,从而免于流入干燥器6中。这样,高速流动的致冷介质将不会进入干燥器6中。
此外,为使干燥剂获得机械固定或支承,干燥器6使用了下文所述的弹簧14。反过来讲,如果致冷介质的流动方向与弹簧14推力的方向相反,那将有可能出现如下情况弹簧推力因致冷介质流动所产生的力而减小,从而释放干燥剂之间的接触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干燥剂的表现就象是发生了不适当的移动或转移。因此,检验阀7的设置就是为了避免致冷介质在反方向上流入干燥器6,致冷介质从干燥器6相反一侧流入会造成干燥剂破裂,而检验阀可以使干燥剂避免这一影响。
由于指向干燥器6的通道被检验阀7关闭,因此,所有的液体致冷介质都将流入膨胀装置4并在此获得压降。获得压降的液体致冷介质被导向室内热交换器3,而且其中一部分会在途中进入干燥器6中。由于干燥器6相反一侧的出口部分被检验阀7关闭,因此,液体致冷介质一旦进入干燥器6便会留在其内部。而且,驻留的液体致冷介质会在干燥器6内部与干燥剂接触,从而使其中的水分被吸收掉。有了这种功能,干燥剂的吸湿作用即使在加热工作模式下也能够维持住,另外,致冷介质因留在干燥器6中而可以保持比较低的流速,因而基本上不会导致干燥剂的破裂、挤碎或磨损。[实施例2]图2表示如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含干燥器致冷循环系统主要部分的系统框图,其中,与图1相同的标识符及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及/或部分。此外,尽管图2中仅表示了旁路通道及其周围部分,但其中未加表示的致冷循环系统整体与图1所示是相同的。
图2所示致冷循环系统具有如下结构图1中作为节流阀的膨胀装置4被用于加热工作模式的加热毛细管9所代替,而且,用于流量调节的毛细管8被用于冷却工作模式的冷却毛细管8A所代替。冷却毛细管8A的尺寸可以做得比较小,因此有可能将它与图1所示流量调节毛细管做成一个整体或单个元件体,从而有助于毛细管部分的小型化设计。[实施例3]图3也表示如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含干燥器致冷循环系统主要部分的系统框图,其中,与图1相同的标识符及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及/或部分。此外,尽管图3中仅表示了旁路通道及其周围部分,但其中未加表示的致冷循环系统整体与图1所示是相同的。
在图3所示致冷循环系统中,示于2图的冷却毛细管8A被冷却及加热毛细管11所代替,因此,加热工作模式下的节流或阻流性能取决于冷却及加热毛细管11与加热毛细管10的性能之和。
与图2所示结构相比,图3所示结构尤其在并入加热毛细管10时可以做得更小,从而有可能进一步缩小整个循环系统的结构。需要指出,在图2和图3所示的任一种循环系统结构中,几乎所有的致冷介质在冷却工作模式下都流入了干燥器,从而提高了吸湿性能。不过,致冷介质流动对干燥剂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因而也增加了干燥剂发生破裂或磨损的可能性。因此,在将这种循环系统结构应用于致冷介质流速较高的产品中时,必须对上述问题加以注意。[实施例4]图4表示一种与检验阀及毛细管合为一体的干燥器结构,它由装在铜管12内的干燥器部分与检验阀/节流孔部分构成,其中,干燥器部分由弹簧支承件13、弹簧14、构成网状元件的金属冲压件15、干燥剂16以及滤网17构成,而检验阀/节流孔部分则由阀座18、阀体19以及节流孔部分20构成。
干燥器部分的结构具有如下特点干燥剂16被填充在滤网17与金属冲压件15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其中的滤网17具有使干燥剂16不致由此流出的适当网格尺寸,而金属冲压件15也开有一些孔,这些孔的直径不至于大到使干燥剂16从中流出,同时也不至于小到阻塞致冷介质的流动。此外,受弹簧支承件13支承的弹簧14可以产生使金属冲压件15总是被推向干燥剂16一侧的适当推力,由此形成的结构或装配使得干燥剂16很难发生移动。
对于这种由弹簧14固定干燥剂的结构来说,最好能使致冷介质从靠近弹簧一侧的入口处流入铜管12中,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弹簧14对干燥剂所起到的固定作用。
检验阀部分设有接在干燥器部分一侧的阀座板18以及节流孔部分,阀座板18上设有向阀体19张开的小孔,阀体19是由锥体上与干燥器部分相反一侧的倾斜外表面形成的,其结构参数按照致冷介质的流量确定,节流孔部分20正对着上述锥体。
当致冷介质从干燥器部分一侧流入阀体19时,阀体19被推向节流孔20。阀体19的表面上设有孔道19a,这样可以使致冷介质经由孔道19a流过。致冷介质的流量由孔道19a的结构参数及节流孔20的阻流性能参数调节,因此,这部分的结构可以实现与毛细管(流量调节器)8类似的功能。
当致冷介质试图从检验阀部分一侧向干燥器部分一侧流动时,阀体19将被推向阀座18。此时,开在阀座18上的孔因为比阀体19小而会被关闭并且使致冷介质停止流动。这样,由于干燥器部分和检验阀部分的组合,图1所示干燥器6、检验阀7以及毛细管8的功能将可以由单个元件或装置实现,从而可以简化致冷循环系统的组装。[实施例5]此外,图5表示如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所述含干燥器致冷循环系统的系统框图,其中,与图1相同的标识符及符号表示图1中的相应部分或元件,因此对其不加赘述。
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反,在图5所示致冷循环系统中,干燥器的进流口设在室内热交换器5一侧。
也就是说,旁路通道B′以并联于膨胀装置4的方式设在室外热交换器3与室内热交换器5之间的管道上,因此,以室外热交换器3一侧为起始端,该旁路管道上依次连接着毛细管8、检验阀7及干燥器6。液体致冷介质在加热工作模式下通过干燥器6,而气体致冷介质则在冷却工作模式留在干燥器6内部。在这一结构中,构成干燥器6的铜管因设有容纳干燥剂的部分而采取了更大一些的体积。这样就可以使之在加热工作模式下充当液体致冷介质的储罐。
对于目前的小型家用室内空调器来说,如果对冷却工作模式与加热工作模式之间的致冷介质最优流量加以比较,那么大多数比较结果都是前者大于后者。其原因在于,为确保满意的汽化性能,室外热交换器3应大于室内热交换器5,这样,致冷介质在冷却工作模式下作为凝结剂而留在室外热交换器3内的存量将大于加热工作模式下留在室内热交换器5内的存量。
以致冷功率为2.8KW的壁挂式室内空调器为例,根据一项试验结果,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外热交换器容积比约为1∶2。在这一范例中,对同一功率的冷却工作模式比较了两种情况下的COP(性能系数),一种情况是使用1000g的R410A致冷介质,另一种是在第一种情况下附加50g致冷介质,比较结果表明,附加致冷介质可以使COP提高约1%。另一方面,对于致冷介质在加热工作模式下的同样变化量来说,其COP变化了-3%。因此,对于该范例来说,附加50g致冷介质可以提高冷却工作模式下的性能,反之,对于加热工作模式下的性能来说,致冷介质的量最好相对地小一些。
为获得对冷却和加热同样有效的最优工作模式,应该在适当的水平上分别针对冷却和加热调节致冷介质的量,而且,过量的致冷介质应被留在循环系统中的某一部分。在图5所示结构中,高密度液体致冷介质在加热工作模式下穿过干燥器6。于是,通过使干燥器6内部空间大于干燥剂的容纳空间(亦即扩大图4中的空间21)而在其中存留液体致冷介质,致冷介质的量就可以得到调节。
例如,在使用R410A做致冷介质且加热工作模式下的凝结压力为3000kPa的情况下,如果液体致冷介质在室内热交换器5出口区的温度为30℃,那么液体致冷介质的密度将大约为1.036g/cm3。假定致冷介质的量在冷却与加热两种工作模式之间的差额为50g,那么,储罐的容积必须达到48cm3左右。对于本发明来说,为简化循环系统结构,该储罐与干燥器6应该合成一体而不是分开。
从以上根据本发明所做的完整介绍可以看出,有可能提出这样一种配有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其吸湿效果更为显著,而且可以避免因致冷介质流动而导致的干燥剂破裂或磨损。
此外,如本发明所述,通过对致冷介质流量调节部分的整合,所形成的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将会具有至少相同于现有未整合系统的性能,而且该性能可以由结构更为简单的循环系统来实现。
再者,如本发明所述,对于采用干燥装置的结构来说,通过将其用做液体致冷介质在加热工作模式下流动时的致冷介质存留罐,所形成的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将会实现在冷却及加热工作模式对致冷介质流量的调节。
权利要求
1.一种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它包括压缩机;四通阀门,室外热交换器;用来降低致冷介质压力的膨胀装置;室内热交换器;以及用来连接以上各部分的导管,其特征在于,致冷介质采用HFC类致冷介质,而且冷却油也采用水解性油,其特征还在于在构成致冷循环系统的上述导管的某一段设有旁路通道,该通道内以串联方式设置了用来吸湿的干燥装置;用来控制致冷介质流向的控制器以及用来调节致冷介质流量的调节器。
2.一种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它包括压缩机;四通阀门,室外热交换器;用来降低致冷介质压力的膨胀装置;室内热交换器;以及用来连接以上各部分的导管,其特征在于,致冷介质采用HFC类致冷介质,而且冷却油也采用水解性油,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与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之间的导管上设有与上述膨胀装置并联的旁路通道,该通道内连接着用来吸湿的干燥装置;用来控制致冷介质流向的控制器以及用来调节致冷介质流量的调节器,其连接顺序以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一侧为起始端,依此为上述干燥装置,上述流向控制装置以及上述流量调节装置,而且上述流向调节器采取检验阀的结构,该结构在冷却工作模式下使液态致冷介质流入上述干燥装置,而在加热工作模式下又阻止致冷介质流入上述旁路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膨胀装置只用于加热工作模式,而且上述旁路通道的上述流量调节器在冷却工作模式下用于上述膨胀装置。
4.一种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它包括压缩机;四通阀门,室外热交换器;用来降低致冷介质压力的膨胀装置;室内热交换器;以及用来连接以上各部分的导管,其特征在于,致冷介质采用HFC类致冷介质,而且冷却油也采用水解性油,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节流阀由针对冷却工作模式及加热工作模式的串联阀构成,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与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之间的导管上设有与上述膨胀装置并联的旁路通道,而且上述旁路通道内连接着用来吸温的干燥装置以及检验阀,其连接顺序以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一侧为起始端,依此为上述干燥装置和上述检验阀。
5.如权利要求1,2及4所述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流向控制器与上述流量调节器中至少有一方与上述干燥装置相接,从而形成合为一体的单个装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上述旁路通道内的圆柱体导管中串联着以下部分上述干燥装置,该装置通过弹性元件对填充在网状元件之间的干燥剂加以固定;由阀座和阀体构成的上述检验阀;以及朝向上述阀体之锥形部分的节流孔。
7.一种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它包括压缩机;四通阀门,室外热交换器;用来降低致冷介质压力的膨胀装置;室内热交换器;以及用来连接以上各部分的导管,其特征在于,致冷介质采用HFC类致冷介质,而且冷却油也采用水解性油,其特征还在于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与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之间的导管上设有与上述膨胀装置并联的旁路通道,该通道内连接着用来吸湿的干燥装置;用来控制致冷介质流向的控制器以及用来调节致冷介质流量的调节器,其连接顺序以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一侧为起始端,依此为上述流量调节器,上述流向控制器以及上述干燥装置,而且液态致冷介质在加热工作模式下流过上述干燥装置内部,而气态致冷介质在冷却工作模式下则留在上述干燥装置中。
全文摘要
针对一种致冷循环系统,尤其是散热泵型循环系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吸收水分,同时也可以避免因致冷介质流动冲击而导致的干燥剂破裂。为达到以上目的,这种含干燥装置的致冷循环系统包括以下部分:压缩机1;四通阀门2;室外热交换器3;膨胀装置4;室内热交换器5;以及用来连接以上各部分的导管A,其特征在于:致冷介质采用HFC类致冷介质,室外热交换器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的导管上,设有与膨胀装置4并联的旁路通道B。
文档编号F25B43/00GK1178314SQ97119390
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日
发明者藤林一朗, 满田健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