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液分道的高效传热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液分道的高效传热装置,特别涉及加热腔和冷却腔内介质发生相变的传热装置。
众所周知,热传递过程中传热介质如有相变,则由于潜热的放出或吸收会使传热量大大增加,人们常将这种装置用于空调、冰箱等制冷领域。在无动力传热的热管装置中,一般汽化介质和回流液态介质都通过同一条通道,故相互影响,使得汽体上升慢,液体回流少、传热能力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带压缩机的汽液分道的高效传热装置,其加热腔和冷却腔内介质在传热过程中不断发生相变、汽体高速流动,液体回流快,从而达到极高的传热效率。
本实用新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所述高效传热装置的构造为由铜等高导热材料构成的加热腔及冷却腔;所述加热腔及冷却腔之间由汽体通道和液体通道联通;配置在汽体通道中的喷咀和液体通道中的单向阀;以及充填入装置内的相变介质;工作中所述加热腔在垂直方向上位于冷却腔的下方,以保证有液体介质不断流流入加热腔。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是明显的。在上述高效传热装置中,只要冷、热腔存在着温差,则会产生使热介质的相变,伴随着潜热交换,造成极高的效率。并且该装置不需要电机、压缩机及动力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安装,运行可靠,工作噪音小,传热效率极高。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传热装置示意图;图2为
图1中单向阀放大剖面图;图3为
图1中喷咀的放大剖面附图中,相同部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中标号10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整个汽液分道高效传热装置。标号1、2分别表示传热装置的加热腔和冷却腔,其形式可以是各种式样的容器、连通器、或是盘绕的粗光管,3、4为连接加热腔1,冷却腔2的液体通道和汽体通道,一般为直的光管。加热腔1、冷却腔2、可由铜等高导热性材料制成。
在加热腔1及液体通道3的交接处,提供有一个单向阀,在加热腔和汽体通道4的交接处提供有一个喷咀5。
图2为单向阀6的剖视图。其构造为,在一个圆柱形铜块21上提供两个不同直径的通孔22、23、一个球24置于其间,“坐”在两个孔22、23之间的台肩25上,台肩25为弧形面,其下部与球接触部分形成密封面,该密封面可通过钢球挤压铜柱的台肩25形成。球24的上方装有一限位销26,在另一实施例中26也可以作成限位凸的形式,即相当于把销26中间部分切断,只留下两个凸出端部,以限定球24的位移。
值得说明的是,球24的大小及其与限位销之间的距离,需根据不同的场合,经试验确定,一般而言,球的尺寸小于30mm,并与限位销之间距离小于10mm。球一般为钢球,也可以采用玻璃等其它硬质材料制成。在安装中,需要使阀6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5-45°角,以使阀6的球24在肩动前处于关闭状态。
图3为喷咀5的剖视图其构造为,在一个圆柱形铜块上从两侧提供2个不同锥度的通孔31、33,中间为一连通的细孔32。入口端通孔31的锥度一般为30°~180°;而出口端通孔33为12°~60°。中间细也32可根据连通管内径及介质特性相应变化,一般为连通管4内径的1/2以下,其长度L1为3~5mm,整体长度L2为15~50mm。传热装置10中充入适量流动性好,可相变的介质,如氟利昂、酒精、水、丁烷,戊烷、共沸溶液(R501、R502、R503、R504)等。本传热装置中根据工作条件、应用场合,常温下充液比,一般对氟利昂而言为20~80%,即在常温下无液完成后,回路中的传热介质的液体所占比例为20~80%,其余以气态形式存在。
传热装置的加热腔在垂直方向上位于冷却腔的下方。在工作时,装置加热腔1受热,其中液态介质会吸收热量汽化,体积膨胀,压力升高。介质在液体通道口受到单向流动装置6的阻挡,而顺向通过喷咀5时受到喷咀的加速作用,动量增加,形成高速气流。在喷咀的出口进一步实现汽、液分离,以汽体形态高速上升,通过汽体通道进入冷却腔。由于冷却腔2温度低于介质的相变点,故介质变为液态,放出潜热,同时体积减小,压力下降。冷却腔中积存的液态介质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液体通道3,而在加热腔的液体通道口,由于单向流动装置的逆向阻挡作用,使气体难于冲进液体通道,液体通道中保持了原来的低压状态。冷却腔中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不断流入液体通道,形成重力柱,进而又加强了液体回流的动力,此过程不断发展,使得液体介质充满液体通道,在单向装置6上顺向流动的重力压力。
在加热腔中介质汽化通过喷咀向气体通道喷射过程中,由于汽体流动的惯性作用,加热腔中会出现瞬时压力下降,液体通道中的液态介质被吸入加热腔,使得液态介质在工作中不断地以间歇、脉动方式通过单向装置6进入加热腔,补充被汽化的介质。
由于喷咀和单向流动装置的作用,在加热腔和冷却腔之间形成了专供气体上升和液体回流的通道。
工作介质通过在加热腔和冷却腔的液→汽和汽→液的相变及循环流动,伴随着潜热的发生,该装置产生了极高的传热效率。理论上说,只要加热腔和冷却腔之间存在着温差,就会有上述传热循环过程。
在上述例子中,加热腔和冷却腔之间配置有一个汽体通道和一个液体通道并行联通,汽体通道一般要比液体通道粗。也可以由多条汽体通道和多条液体通道并行组成,汽体通道要多于液体通道。每条汽道至少要有一个喷咀;每条液道至少要有一个单向装置,并且流动方向为加热腔。
在上述例子中,由于喷咀的使用,受热介质在加热腔与冷却腔之间,在喷咀的喷射作用下,实现了高速前冲,充分汽化,保证了在汽道中,介质能以气态形式高速流动,速度可达每秒数十米。这样就消除了冷却腔中液体介质在汽道中的逆向回流,并且使系统启动容易,工作压力低,无噪音,传送距离远,传热能力大。从而避免了传统热管中汽、液走同一通道,相互影响,流动速度慢、传送距离小,传能少等缺点。
上述实施例中,阀6的台肩25为一弧形面,显然它也可以作成锥面等,其下部挤压出密封面;球24也可以作成锥体形式。阀6、喷咀5与液体通道3、汽体通道4之间的连接可通过焊接实现;亦可通过将铜柱21放入管道中,挤压邻近铜柱21两端的管壁,使阀6、喷咀5定位。
另外,由于加热腔1及冷却腔2为工作区,中间汽体通道4、液体通道3起传输作用,故应用中常履以隔热材料。
权利要求1.汽液分道高效传热装置(10),包括由铜等高导热材料构成的加热腔(1)和冷却腔(2);所述加热腔及冷却腔之间由汽体通道(4)和液体通道(3)联通,和上述加热腔及冷却腔构成一汽、液分道的传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装置(10)还包括配置在汽体通道中的喷咀(5)和液体通道中的单向阀(6);以及充填入该传热装置内的可相变介质;工作中所述加热腔(1)在垂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却腔(2)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6),由阀体(21)、阀芯(24)、阀座(25),以及限位机构(26)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咀(5)由入口端(31)、喉部(32)、及出口端(33)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由铜制成,所述阀芯为一硬球(24),所述阀座为一弧形面(25),通过硬球的挤压形成二者之间的密合面;所述限位机构为一限位销(26),提供在球(24)上方,以限制其移位,该限位销(26)与球(24)上顶点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球直径小于30mm。
5.根据权利要求3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咀的入口端(31)为一30°~180°的锥孔,所述出口端(33)为一12°~60°锥孔;入口端锥孔大于出口端锥孔;所述喉部(32)为一细直孔,其孔径小于管(4)内径的1/2,其长度为3-5mm;喷咀全长为15-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相变介质为氟利昂,水,酒精,,戊烷、丁烷等,其充入量视工作条件,保持传热装置中介质的汽液比为20-80%。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体通道、液体通道可以有多条构成,一般汽体通道多于液体通道,每条汽体通道至少装一个喷咀,每条液体通道至少装一个单向阀,且流通方向为加热腔。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体通道接入冷却腔的位置一般高于液体通道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液分道的高效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由铜等高导热材料构成的加热腔1和冷却腔2;所述加热腔及冷却腔间由汽体通道4和液体通道3联通,共同构成一个汽、液分道的高效传热装置;配置在汽体通道中的喷嘴5和配置在液体通道中的单向阀6,以及充填入该装置内的可相变介质;工作中所述加热腔在垂直方向位于所述冷却腔的下方,以保证有液态介质在重力作用下,不断流入加热器。
文档编号F25B23/00GK2257001SQ9621701
公开日1997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日
发明者王俊良, 丁印深, 弋岷生, 王建帮, 唐遇鹤 申请人:王俊良, 丁印深